《爱情心理学》读后感

时间:2024-04-09 18:47:0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爱情心理学》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爱情心理学》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爱情心理学》读后感

《爱情心理学》读后感1

  专入图书馆,我精心挑选了《爱情心理学》这本书,虽然这本书所含爱情甚广,但我也切合现在大学生的实际心里,确定了属于我自己正确的爱情观。

  爱情,这一千百年来被人们普遍赞颂、普遍追求的事物,不仅是诗人和艺术家们讴歌的永恒的主题,也是每个热爱生活的人所向往的美好钥匙。爱情会给人带来什么?会给人们带来莫大的喜悦和幸福,使人们充满巨大的内在力量。它能使陷入困境的人们勇于面对困难,鼓励他们重新站起来去获得生的希望。正如费尔巴哈所说的:"对于恋爱对象来说,最大的幸福就在于爱情以自身的存在而使他(她)感到快乐……只消瞥一眼心爱的人,我们就会心醉。"爱情还会带来什么?会给人们带来无尽的`痛苦和悲伤,使人们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处于失恋中的人们常常因此而失态。如果谁还要因此而承受恋人离逝之痛,那更是一下子容颜憔悴,让人看了也心酸。就连莎士比亚也会问:"告诉我爱情生长在何方?还是在脑海,还是在心房?它怎样发生,它怎样成长?"

  而如今的大学生确也存在着各个方面的压力,因此恋爱问题也随之出现。就我而言,爱情始终是纯洁高尚的代名词,并不是呼之而来,弃之而去的玩具。因此对于青年人特别是我们大学生来说培养健康的爱情观与恋爱行为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首先,我们必须提倡志同道合的爱情,只有这样的爱情才是坚不可摧牢固的爱情。有话可谈的爱情才会长久。其次,摆正爱情与事业的关系。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我们仍要把建设祖国这一目标放在首位,不能把宝贵的时间都用于谈情说爱了。最后,我们还应懂得爱情是相互信任,是一份责任和奉献。因为在爱情的漫漫长路,并不是一方在走独木桥,而是两个人的共同作用,其间不免会碰到荆棘林、沼泽地,这时两人之间的扶持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连接爱情的纽带。

  除此之外,在恋爱的过程中或许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那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培养爱的能力与责任。我们要热爱他人,热爱生活。在处理施爱与被施爱的问题上要有一种为恋人负责,为社会负责的态度。相信每一位大学生都能享受到沐浴阳光的舒服和爱情的无限力量。

《爱情心理学》读后感2

  要获得美满的爱情,应具备以下心理条件:

  其一,不过分痴情,不咄咄逼人,不公开表现自己的爱情占有欲,能充分尊重对方。美满的爱情,要求人把爱情只当作生活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在开拓与领略自己人生的同时,重视对方,不干涉对方的活动,但又不是漠不关心。要为双方的个人自由留有充分余地;

  其二,将爱情给予对方,比向对方索取爱情时,自己更感欢欣,并以对方的幸福为满足。即是要有无私精神;

  其三,美满的爱情是彼此双方独立个性的结合。即恋爱双方不作为对方的依附而存在,而是让双方都有发展自己个性的余地;

  其四,寻找和珍惜双方心理上的共鸣。美满的爱情在于精神上的和谐,心灵上的沟通。

  女子的择偶定向明显不同于男子,两者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首先是由于性差的不同造成她们的依赖性,把婚姻生活作为一种“托附”,要求对方要有坚实的依靠感。其次,男子的情欲尤具冲动性与不稳定性,这对家庭的稳定产生不利因素。这样,男子的思想道德对女子的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择偶时她们很慎重,都希望有忠诚的.爱人与安定宁静的家庭,女子择偶常从婚姻及未来的角度考虑,衡量双方的关系比较现实,多数女子不能离开成家立业这一恋爱目的来设想对男子的爱,对两性间的感情度要求甚严,喜欢的并不当作爱情,择偶侧重男子的内在美--思想、道德、生活能力,温存体贴,也较注重男方的社会条件。

  在磨合期中,过去对方最吸引你的特质,现在却成为让你最受不了之处。过去你欣赏他的沉静,理智,现在却是沉默愚昧,不解风情。过去爱他的自信果断给你安全感,现在却成了自我中心,事事都要主宰。如果正好相反,过去女方爱上的是他的细腻温柔,那么进入磨合期中,她很可能就要抱怨他缺乏男子气概。同理,如果过去男方被她的情感丰盈,活泼伶俐所吸引,现在就巴不得她停止“歇斯底里”,唠叨不停。在蜜月期中,人人都以为找到了完美的梦中人,在磨合期中却发觉自己过去瞎了眼才会爱上这个对象。

  在磨合期中,我们都想努力改造对方,要对方变得完美,像自己心中所订之“理想形象”(imago)一样,这是亲密关系中痛苦最大的来源。

【《爱情心理学》读后感】相关文章:

爱情心理学定律12-13

爱情心理学心得体会04-18

《心理学》读后感04-17

心理学读后感04-30

《心理学》读后感05-30

《幼儿心理学》读后感09-29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11-15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04-25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04-25

教育心理学读后感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