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观后感

时间:2022-01-01 18:22:00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公正》观后感

  一年前下好的《公正》,太懒了,一直没看,就如大一下的很多电影,原封不动的放在哪儿,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偶也浮躁着。晚上断电,于是开始看公开课,说没有收获好像也有,说有但是具体说不大上来,至少每晚听了这么久,就当锻炼听力,说起来,这也是一种功利主义…。

《公正》观后感

  第一节课上,几个耐人寻味的例子会吊起人的胃口,了解后果主义道德推理和绝对主义道德原则,好心做错事说的就是绝对主义道德原则,而后果主义道德推理是根据最后事情的结果来判断好坏。前两节课勉勉强强还能听的懂,但是随着课程的深入,一个个理论的比较与推理,开始云里雾里,即使回看也不是很明白。我想,除了本身知识结构和储备的差距外,再有就是课前准备与课后的学习,可以明显看出,现场的同学尤其是参与讨论的,准备的都很充分,一个观点的提出,一个问题或者一个回答,都是在大量的阅读和充分的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的。整个课程中,在最后一部分,才进入到其中的思考中去,而且思维有很大的局限性。

  为什么说我们实践能力不够,而他们貌似只要随心所欲的选择课程,上喜欢的课,勾起好奇心的课,那是因为他们做的准备工作和课后付出的更多,昨晚开始看《幸福课》,即使这样老师自称相对而言比较轻松的课程,每周一次论文,期末考试要求演示,写出报告。每上一次课,课前,课中,课后大量的付出与努力,效果自然就出来了。以偶自己为例,很多课都是上课听听,有时听的还不认真,马马虎虎就过去了,这些自己挖的坑已经慢慢体现出来了,得自己一个一个的补上。

  在课上,谈论的尺度很大,大家能够相对客观的看待其他人的观点。谈到公正相关主题时,真的让人伤不起,太有主人翁意识了,汗颜…。为什么常说浪费公家的东西呢?那是因为很多时候或者说一直以来,人民木有当家作主!自然也木有主人翁意识,意识不到公家的东西也有自己的一份,自然也就不会像爱惜自家东西一样去爱惜他。谈到跟政府与政策有关的东西时,又让人伤不起了…个体利益得不到改善,集体利益真的能够做到在牺牲少数人的利益而保证大多数人的利益?抑或是把大多数人瓦解成许多小群体,用集体利益压死这些被分解的小群体,最后那一小群人获益?但是我们自己总是过多关注自己的个体利益,而忽视外界的因素,一个人如何成功,必然有其个人的努力与付出,但是也必然有偶然因素,必然要感激众多人组成的大社会。算了,这些都是废话,略过不提。

  是的.,比尔盖茨的老妈在其与IBM的生意中出过力,克林顿后爸的家族买别克汽车,应该也有一些什么关系,巴菲特的老爹是议员。但是相比较而言,是相对来说,感觉到其政府确实更关注人民的个体利益,尊重个体的权益,允许差异存在。更务实。

  那些深奥的哲学理论让人云里雾里,好在开始看的《幸福课》更通俗易懂,不过开头一段话就雷击我了:学术界带来什么?——"大量精确的实质内容,数据被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分析,行之有效的好东西。"但是即使这样,只有很少一部分人看这些学术文章,平均一篇论文只有七个人看(这个比例在这儿可能会高点,原因都懂),我承认,看到某些论文,我有了邪恶的想法,错误地认为论文的质量就是这样,也可以如何如何,好吧,把这些想法都扔一边去。

  务实可能与课上内容无关,但是可以去除浮躁,具体是什么,我也说不大清,比如一个职位有很多要求,而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那应该是重点突破,而不是面面俱到,其余的可以先做了解,去执行比瞎想重要,还在为时间不够而发呆发愁不如踏踏实实去做些什么,做到一定程度可能会以点带面,起到一定程度连锁反应。量变引起质变,但是任何一个转折或者飞跃需要的是前期的大量持续的扎扎实实的工作,在一个特定的机会,被引发而突变。

【《公正》观后感】相关文章:

公正10-24

规则公正:实现社会公正的基本途径07-14

德性的公正与规范的公正及其关系12-03

以程序公正构筑司法公正的平台09-05

命运的公正之处08-16

表示公正的成语02-10

关于公正的作文02-09

天平的公正作文11-30

程序公正论01-20

论程序公正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