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夺冠电影观后感

时间:2021-06-26 09:46:31 观后感 我要投稿

中国女排夺冠电影观后感

  当看完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需要写一篇观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观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国女排夺冠电影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女排夺冠电影观后感

  中国女排夺冠电影观后感1

  电影《中国女排》发布“教练陈忠和”版海报,功勋教练陈忠和由黄渤出演!这也是黄渤与巩俐两大顶级演员首次合作。陈忠和指导是开创了中国女排第二个黄金时代的冠军主帅,在他的带领下,中国女排走出沉寂17年的低谷,接连夺得2003年女排世界杯冠军和2004年雅典奥运会冠军!电影《中国女排》由导演陈可辛执导,巩俐、黄渤领衔主演,展现半个世纪以来的女排奋斗群像,致敬功勋。影片将于2020年大年初一上映。

  和电影《中国女排》发布“教练陈忠和”版海报,观众翘首以盼的功勋教练陈忠和,由黄渤出演!这是黄渤与陈可辛导演继《亲爱的》之后二度合作。陈忠和指导曾临危担任中国女排主帅重任,带领低谷中的中国女排重回世界之巅,一手缔造了“黄金一代”,是与郎平相当的冠军教头。2008年,陈忠和指导率领中国队,郎平坐镇美国队,两方在北京奥运会赛场交锋,“和平大战”轰动一时。谁能演绎陈忠和的不凡风采?黄渤的加盟可谓众望所归。而这次出演,也促成了巩俐与黄渤两位华人演员“王者”人物的首次合体,同台对戏,看点爆棚。

  本次发布的海报定格了陈忠和(黄渤饰)指导比赛的激情瞬间:神色紧张,却带着必胜的意志,尽显冠军教练风度。同时曝光的剧照则展现了陈忠和更多面:指导队员时,他自有七分威严;战局焦灼时,招牌“迷之微笑”上线。 “微笑主帅”形象跃然展现。在黄渤眼中,陈忠和指导温和与严苛并存:“他是个很接地气的教练,永远笑呵呵的,但实际训练中非常严苛。他其实很渴望赢,有求胜的信念。”这样复杂的陈忠和指导一度让黄渤犹豫,差点儿拒绝这个角色,“演一个有真实原型、而且大家很熟悉这个原型的人物,创作上有难度。感谢导演的信任,才让我下决心来出演,希望能为这个角色添一份光彩。”

  “微笑主帅”陈忠和将登银幕《中国女排》向功勋致敬。

  千禧年之后,与郎平比肩的功勋教练,就是陈忠和指导。1986年,女排写就五连冠伟业,但随着主帅变更、名将退役,中国女排青黄不接,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这一沉寂,就是17年。直到2001年陈忠和上任中国女排主教练,淘汰上一代名将、提拔新人,在他的运筹帷幄下,中国女排队伍焕然一新。陈忠和指导继承着老女排精神,终于带领中国女排赢得了久违的胜利!2003年第9届女排世界杯冠军、2004年雅典奥运会冠军,阔别了17年的世界冠军奖杯,终于回来了!

  22岁进入国家队担任陪打教练,后又成为创造女排中兴时代的英雄主帅,陈忠和指导一路逆袭,励志经历在排坛堪称绝无仅有的传奇。任教期间,面对举国上下的'期望,和瞬息万变的战局,始终风度翩翩,笑对一切。“迷之微笑”也成为他最显著的标识。黄渤自曝为出演这个角色“学习”了不少文字、影像资料,全方面地钻研人物,还特意收集了人物的小习惯:“他是福建人,爱喝茶,喜欢收藏小古董”,表演时也将这些细节装载在角色中。谈及对陈忠和指导的看法,黄渤感叹:“他为中国女排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电影《中国女排》展现女排半个世纪的奋斗者群像,让一位位功勋人物的风采重现银幕,向他们致敬。不忘功勋,女排精神永存,2020大年初一,《中国女排》全国上映。

  中国女排夺冠电影观后感2

  2020年农历大年初一,由陈可辛执导,巩俐、黄渤、彭昱畅等主演,女排冠军队真人出镜,朱婷、惠若琪、徐云丽、张常宁、丁霞本色出演的大电影《中国女排》将燃情上映,在大银幕上与全国观众见面。

  提起中国女排,相信全中国没有几个人不知道这支让国人尊敬的冠军之师。中国女排是中国三大球运动中唯一一支常年处于世界顶级的球队,唯一一支可以冠以精神二字的球队,唯一一支可以向世人宣告中国大球运动也能行的球队。如今,这支给国人带来无数荣誉的冠军之师的故事终于被开拍成大电影,讲述她们成功背后的故事。

  导演陈可辛在讲述《中国女排》大电影开拍的初衷:“第一次现场看中国女排比赛是在1978年,曼谷亚运会。18岁的郎平第一次亮相国际大赛。那时候坐在场边的我16岁。现在我快60岁了,准备开拍中国女排的故事。人生有时候就是这么奇妙。”并且表示自己当真正有机会亲手讲述中国女排背后的故事时,他非常兴奋但又感到责任重大,毕竟这是几代国人的精神象征。

  因此,在选定演员时,对于电影里最为重要的人物——现任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的演员人选,陈可辛也是费尽心思,最终选定了影后巩俐出演。虽然这一人选也得到了不少人的质疑,但不管选谁,都会有不同的声音出现。不过巩俐确实是一名好演员,不仅演技出色,最重要的是她的敬业精神,而这种敬业精神与中国女排的精神也是完美契合。为了演好郎平这名国民偶像,巩俐曾经与中国女排同行,专程学习和观察中国女排的日常生活和训练。除了主演,朱婷、惠若琪、徐云丽、张常宁、丁霞等冠军队成员都将在电影里本色出演,真实还原中国女排。

  这部时间跨度长达40年,讲述几代女排的热血故事的大电影,不仅在演员选择上精益求精,在电影的推广曲及演唱者的选择上也是力求契合中国女排精神。

  日前,电影《中国女排》剧组联手国内某音乐平台,宣布由国内青春偶像组合“TFBOYS”成员易烊千玺为电影《中国女排》演唱推广歌曲,而推广曲目的名称目前还在征集。

  易烊千玺作为目前国内的顶级流量明星,不仅流量大,最重要的是他的身上给人传递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而且随着年纪的增长,其综合实力也越来越强,《中国女排》导演陈可辛也是非常欣赏易烊千玺,很认同他的演技,并表示:“我希望他能够保持这种实力,他一定能走得很远。非常高兴电影圈又多了一个那么好的演员。”正是易烊千玺的表现与正能量,才促成了这次合作。

  《中国女排》大电影推广曲演唱者已经确定,但其名称却还在征集中,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有《不分昼夜》、《起点》和《不顾一切》三个名字入围,而《不分昼夜》目前在投票中处于领先的位置。

  中国女排夺冠电影观后感3

  历史总是上演着相似的轮回,青黄不接是任何一支队伍都逃脱不了的魔咒。2009年,中国女排两度负于日本,亚锦赛又史无前例地被泰国击败。据说在回国的机场,有安检人员说,“你们连泰国都敢输”。女排队员们心里很不是滋味:“没有人想输”。

  此后,中国女排进入了新老交替的调整中。赵蕊蕊等老队员退役,主帅换人,中国女排进入了一段风雨飘摇的日子。刚刚接过帅印的蔡斌,又把帅印交给了王宝泉,在后者“地狱式”的训练方式下,女排夺得了瑞士精英赛冠军,并在世界女排大奖赛上收获第四名。五个多月后,王宝泉又因身体原因挂印而去。

  两年内三度易帅,这是中国女排历史上的第一次,这也让女排一下子找不到了灵魂。2010年,中国女排跌入谷底,仅仅取得世锦赛第十名的成绩。2012年,中国女排在伦敦奥运遭遇滑铁卢,再度陷入低谷。

  中国排管中心的领导再次把目光投向了郎平。很多人把这时的女排形容成一块“烫手山芋”,无数人劝她,不要去接。

  “接!为何不接!三十年前我可以,三十年后依然没问题!”在女排最危难的关头,郎平再次选择了挺身而出。她看起来依然霸气,只是额头上略微松弛的皮肤,以及眼眸深处偶然显露的疲惫,才能让我们想起,郎平,已经不再年轻。

  我跟袁头儿也说,我应该是老女排最后一个还在一线的了,应该为中国女排传承一点东西,留下一点东西,这么累这么重的活,咱也不能一直干啊,但是女排的东西再不传承就可惜了。大家都退休了就有心无力了。还是有一种女排情结,希望培养一些年轻队员和年轻教练,让中国女排一直保持在世界上的高水平。

  郎平坦言,其实在面对排管中心邀约时,她曾再三推辞,因为中国排球面临诸多困难,她有些疑虑。但排管中心领导的承诺最终打动了她,对于郎平要求的女排选人用人的绝对话语权、搭建复合型教练团队、打造女排大国家队模式、甚至改变国内职业联赛规则等等与现有体制和传统模式差异极大的一整套新思路、新做法,排管中心全盘接受。

  重新出山的路,并不好走。其实在很早的时候,郎平就已经摘除了全部髌骨,前后做了7次软骨移植手术。一跑步就是骨头撞骨头,出水就出积液,什么运动都不能做;以前做拦网的时候,队友扣球,直接把她两个手骨打断了,手根本伸不直;而且她腰部也有很严重的腰伤。

  但是最终,郎平仍然站到了主教练的岗位上。很难想象如此多的伤病的她,每次训练仍旧坚持亲自上阵演示扣球拦网的高难度动作。

  在新队伍里,郎平像教练一样严肃,又像妈妈一般慈爱。在郎平的强烈要求下,女排配置了一支14人的保障团队。在这支国际化复合型保障团队中,有来自美国的国际体能师和理疗医疗师。她不想让姑娘们在30岁退役之后,再度重蹈她伤痕累累的覆辙。

  在场下,她对队员体贴入微,鼓励年轻的队员有自己个性,也会自己掏钱给队员包春节红包,“论年纪,她们就像我的女儿一般,所以我还承担着母亲的责任。”

  上演王者归来,她就是中国女排的灵魂

  带着中国女排的骄傲与荣光,赌上了一个女人人生所有的砝码,郎平又一次在数十亿人的期盼中登顶。

  2014年世锦赛,亚军;

  2015年亚锦赛,冠军;

  2015年女排世界杯,冠军!

  2015年,郎平入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是这么说的:“临危不乱,一锤定音,那是荡气回肠的一战!拦击困难、挫折和病痛,把拼博精神如钉子般砸进人生。一回回倒地,一次次跃起,一记记扣杀,点染几代青春,唤醒大国梦想。因排球而生,为荣誉而战。一把铁榔头,一个大传奇!”

  世界杯夺冠后,中国队成为里约奥运会夺冠热门,然而巨大的压力却让年轻的中国女排一开始没能发挥出正常水平,在小组赛三遭败绩,仅获B组第4出线,1/4决赛被迫提早与卫冕冠军巴西碰面。

  这场比赛某种意义上甚至要远远超过最后的决赛。但郎平在队员们面前,保持住了淡定:“这种生死球,紧张有什么用啊?我就告诉队员们,放开打吧,咬她一口是一口,不能让她轻易赢得比赛。虽然我水平可能比你低,但不能让你随便欺负。”

  胜利后,国内媒体全部沸腾了,纷纷报道,“女排精神回来了!”郎平却真诚地说,“其实女排精神一直都在。不要因为胜利就谈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们努力的过程。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 这一刻,你才真正感受到,她,已经完成了从“铁榔头”到“郎图腾”的完美蜕变。

  半决赛,中国女排赢下此前小组赛战胜过自己的荷兰,四局比分分别是27:25、23:25、29:27、25:23。这样激烈的场面,这样胶着的比分,不但我们从所未见,连郎平都被深深刺激到了。“这是一场足以让人发疯的比赛。”她说,“每局分差都是2分,我的心脏快受不了了。”

  而当决赛开始之前,很多人都觉得比赛到了这个份上,已经没有谁能够阻挡中国女排。

  随着惠若琪探头命中将比分定格在25—23,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决赛3—1逆转击败塞尔维亚勇夺冠军,时隔12年再度摘得奥运金牌。

  今天,姑娘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拼搏让我们再次荣耀地站在了最高的领奖台上。每天的付出和汗水,都是人生赋予我们的金牌,感谢奋斗拼搏的日子,感谢代代相传的女排精神!

  ――郎平率队夺冠后发布微博

  有人问,女排精神是什么?

  郎平说,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

  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

  是一路哪怕艰难险阻,也不忘在绝境中挥拳和怒吼,无论结果,都要把杀气和狰狞留给对手。

  是无论我们落后8分还是10分,郎平都会朝着姑娘们大喊:“没关系,慢慢来”时候的从容和坚持。

  是30多年间,无论站在世界之巅,还是被打入谷底,无论是遭遇青黄不接还是魔咒轮回,我们都始终坚信,女排精神,一直都在。

  队员换了一茬又一茬,对女排精神的坚守,让这支队伍穿越过波峰浪谷,在顶级赛场的顶级对抗中如剑出鞘,没有奢华,没有骄狂,甚至没有自我,一切为了国家荣誉,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

  人生不是一定会赢,也不是一定要赢,而是要努力去赢!

  感谢中国女排,你们让里约之行重燃激情;祝贺中国女排,你们未来一定会再创奇迹!

  有一种精神叫中国女排,

  有一种坚持叫中国女排,

  有一种胜利叫中国女排!

  为中国女排点赞!

【中国女排夺冠电影观后感】相关文章:

《夺冠》观后感15篇01-02

冬奥会谷爱凌夺冠观后感02-17

电影《海洋》观后感 -观后感作文01-01

最新冬奥会谷爱凌夺冠观后感范文02-17

爱在回响电影观后感02-19

电影观后感15篇02-08

草房子电影观后感01-20

跨过鸭绿江电影观后感12-18

电影《心灵的阳光》观后感01-01

电影《狙击手》观后感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