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渠观后感

时间:2022-08-10 09:30:35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天渠观后感(通用9篇)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天渠观后感(通用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天渠观后感(通用9篇)

  天渠观后感1

  《天渠》讲述了黄大发几十年如一日,在艰难困苦面前选择希望,通过知识带领群众在绝壁上凿出一条“天渠”,实现脱贫致富的奋斗历程。

  他是“山神”?

  他是“当代愚公”?

  不,他只是从平凡真实中走来的一个普普通通的老人,一个在风雨兼程的执着坚守和战天斗地中,完成一个共产党员的承诺的老人。

  在观影后有几个片段让我印象深刻:

  年轻的黄支书带领着群众因为没有专业的挖沟、修渠知识,被一场大雨充成了烂泥沟。没有知识就改变不了命运,但他并没有放弃,他选择了希望。连20公分都不知道怎么回事的'他决定去水利站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他不比年轻人差,反而比年轻人更卖力。最终,做出了设计方案。这个片段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一点,有知识可能改变不了命运,但没有知识不可能改变命运。

  挖沟、修渠需要大量的经费,在这种困难下,黄支书想到了政府,他打报告给县里,县里也高度重视草王坝缺水的问题,协调了各乡的水利预算款,凑齐了6万元工程款,但是扶贫不等于分钱,还需要村里群众凑集资款。一家两百元成为草王坝村民“生命不可承受之重”,这时候作为党员的黄支书拿出了自己的“棺材本”,他女儿拿出了自己的“嫁妆钱”,在悄无声息中村民们一个接一个地贡献出自己的力量“砸锅卖铁”凑齐了最后的一万块钱。这让我感受到要想克服困难群众与政府是密不可分的,这世上根本没有超级英雄。

  影片中唯一的遗憾可能就是黄支书女儿因病去世了,黄彬彩是家里最理解黄大发的人,支持父亲的每一个决定,她懂父亲的大爱,懂父亲无私奉献为的是谁。父慈女孝,可黄支书作为领头人,不得不将小爱搁置一边。当天渠造成,跪在女儿墓前的黄支书再也忍不住对女儿的思念、对女儿的爱在这一刻喷泉而出,嚎啕大哭起来。天渠的成功离不开家庭的支持。

  在我看来,要根除贫困,靠的是知识、群众、政府、领头人、还有小家的支持,这几个一个都不能缺。

  不干,一点成功的希望都没有;

  干,还有一线生机。

  在困难面前,我们决定选择希望。

  天渠观后感2

  电影《天渠》以不起眼的村落发生的感人故事为题材,讲述了“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2017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的获得者——黄大发凿山修渠,带领群众战天地、斗贫穷,共同富裕奔小康的先进事迹。

  影片讲述了原遵义县草王坝村黄大发老支书花费36年带领全体村民修渠的感人事迹。影片开始呈现了黄老书记修渠十年并未取得成功,他毅然决定去县水利站学习相关修渠的专业技术知识。在第二次修渠时,面临筹集一万元资金的难题,党员黄大发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差点卖掉自己的老本(棺材),女儿彬彩用自己的彩礼钱填补了修渠资金缺口,修渠之路工程顺利启动,修到最险峻的擦耳岩时,工程师退缩了,黄老支书毅然决定自己去凿渠,其中最深刻的是黄老支书和儿子黄彬权的一段对话,黄老支书说“等会你替我下去凿渠,我下去好几趟了头有点头昏。”黄彬权问到“为什么是我?”黄老支书回答到“因为你是我儿子,别人我赔不起。”由于修渠工作的繁忙,黄老支书一直无心顾及女儿彬彩的病情,最后彬彩的离世,黄老支书隐忍失去女儿的伤痛,继续投入到修渠工作中,每一锤都饱含了深深的忏悔和伤痛。

  电影再现了黄大发老支书不忘初心的坚定信念,持之以恒的拼搏精神,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诠释了一名基层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担当的优良作风。黄大发老支书号召村民上山,历时三十余载,在悬崖峭壁上开凿出了一条长9400米,绕3座高山经3处险崖的生命之渠,结束了滴水贵如油的落后历史,创造了百姓富裕的美好未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村民交上了一张完整答卷,他无愧于党员信念、无愧于群众信任,是一名合格优秀的基层党员干部。

  通过观看电影,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学习他心系群众的为民情怀,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做好事、办实事,凡事想着人民,自觉接受群众的批评和监督,保持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学习他清正廉洁的高尚情操,要懂得感党恩、守纪律,不为金钱所诱、不为名利所惑、不为人情所困,严以律己,弘扬清风正气,保持党员本色;要学习他奋斗不止的奉献精神,在工作中,积极主动,坚守工作岗位,兢兢业业办事,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以负责的工作态度、高昂的工作激情,自我加压,精准发力,强化担当,努力为社会事业而奋斗终身。

  天渠观后感3

  电影《天渠》讲的是从上世纪60年代起,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原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黄大发带领群众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硬生生的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的“生命渠”,结束了当地长期缺水的历史。

  在观看电影过程中,心情复杂,感慨,感动,感激,几度热泪夺眶。

  感慨是因为那个年代还有人生活在如此缺水的地方,让人难以想象,正是因为如此缺水,才出现了共产党员黄大发这样的新愚公,花了36年时间,带头开创了’天渠’。

  感动是因为主人公黄大发的新时期愚公移山精神,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带领其他党员以及老百姓开渠,没有技术,他去学;没有资金,他去申请;资金不够,他带头凑;没有运输车,他就去找;悬崖边上没人敢下,他第一个上,最为感动的'是,当他下崖多次后,体力不支时,马上安排儿子下崖开凿,儿子不解问原因,答案是:别人出事,我赔不起。这是何等伟大的舍小家顾大家精神。

  感激是因为正是有许许多多黄大发这样的人物,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创造了新时代的新生活。让我们生活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中。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将以黄大发精神为榜样,指引我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

  天渠观后感4

  我是一个在城里长大的90后,没有喝过浑浊的水,没有经历过过年才能喝米汤饭的日子,更没有在大山悬崖边上负重走过路,更别说还得起早贪黑的干活儿了。我无法同曾经历过穷苦日子的草王坝村乡亲们感同身受,也无法真正体会穷苦日子下的坚韧不屈,只能从《天渠》里寻找那些艰苦的岁月和那坚定不移的信念。

  “愚公移山,移山的其实不是愚公,而是政府和群众。”《天渠》里的这段话,一直在我脑海里回荡。9400米盘缠在悬崖绝壁上的水渠工程在上世纪90年代初实施,是怎样的不易和艰辛。它不仅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更需要群众的全力以赴。黄大发老支书花了整整36年的时间,只为修好这一条渠。没有技术,他去学;没有资金,他去申请;资金不够,他带头凑;没有运输车,他就去找;悬崖边上没人敢下,他第一个上……为了这条渠,他被乡亲们质疑、嘲讽、埋怨,甚至失去挚爱的女儿,但他从未动摇过,始终坚定对党的.理想信念,一直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不断地告诉群众——水渠一定要修,草王坝一定要摆脱贫穷富起来,他承诺过的事一定要兑现。

  作为基层的一名工作人员,与群众面对面的机会更多,能更好地聆听群众的心声,了解群众的需求,知晓基层现况,更能体会到基层工作开展的不易和群众思想上的差异性。在日常工作中,总能碰到这样那样或大或小的事,但无论是什么事,只要是和群众息息相关的事,就一定得放在工作主心骨上,放在最前面。群众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我们就更要多跑几趟田坎,多开几次群众会,多听听群众的意见,多了解当地的明情,多体谅群众的不易,也多加强正面引导和宣传,从群众的角度考虑问题,竭尽所能的为群众办事,做到问心无愧,无愧于人民的信任、无愧于党组织的信任。

  天渠观后感5

  影视作品常有一句“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而在现实生活中,无私奉献、造就丰功伟绩的英雄确实少有雷同。黄大发自小无父,9岁时母亲去世,此后便成了孤儿。十几岁时在大冬天打着赤脚给村里站岗,上级领导看到后,觉得这个瘦小的少年勤劳、能吃苦,于是发展成为党员,吃百家饭长大的他被任命为生产大队的大队长后立誓决心为村民干三件事:引水、修路、通电。于是,他义无反顾地开始了这段艰苦卓绝的修渠历程。

  没有任何修渠技术,测量靠竖起几根竹竿用眼睛瞄;没有水泥,沟壁直接糊上黄泥巴;没有起重设备,就在腰间拴根草绳下到擦耳岩用锤子凿。不知道什么叫导洪沟、分流渠,洪水一来,沟渠和草王坝人的心被冲得七零八落。修修补补十几年,水就是进不了草王坝。修渠失败,黄大发没有选择蛮干。他暗下决心学习水利技术。经过专业测绘和精心谋划,修渠项目再次得到县、乡政府支持。

  过年了,黄大发却带着一家老小又上了山。鞋磨破了没钱买,干脆赤脚步行二十多公里去背炸药,脚板磨破皮,双脚血淋淋的。春去冬来,风餐露宿,三年时间,草王坝人勒紧裤腰带,用双手硬生生凿出了绝壁引水的`奇迹!大渠竣工,乡亲们亲切地把这条渠称为“大发渠”。这条生命渠,7200米主渠,2200米支渠,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历时36年完成。

  它镶嵌在灵宝山半山腰,就像是从天上引来的,水流到每家每户门口,灌溉着良田、喂养着牲畜。2016年底,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6500元。结束了草王坝因为缺水,全村种包谷洋芋,吃不上白米饭,只能吃包谷沙,无水、无电、无路,男人娶不上媳,光棍村名声不胫而走的日子。

  天渠观后感6

  黄大发说:“愚公移山,移走大山的不是愚公,而是两位‘神仙’,一位是政府,一位是群众。”

  现在回想起电影里的场景,还会有泪花泛出,黄大发的精神打动着我,故事情节更是感人至深。黄大发的.故事,不是简单的老支书的故事,也不是简单的遵义人的故事,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故事,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新时期"愚公移山"精神。

  天渠观后感7

  观看电影《天渠》,我的内心一直在深深地被感动之中。我不相信欣赏还有什么柔软的地方被这个身影感动着,让人热泪盈眶。仍记得,一个苍老的身影,点燃生命的激情忘我工作地定格在山间,像清晨的阳光不知疲倦,像傍晚的落日,余晖依旧洒满天际……

  张嘉佳的《从你的全世界走过》中有一句话:“想了解一个人究竟在想什么,比起他所做的内容,其实他所做的方式与途径更重要。你的欲望,决定着你说话或者做事的方式与途径。欲望,就是最基本的元素。”此情此景,电影《天渠》中的黄大发老支书,与一个基层党支部、一群纯朴的村民,硬是与大山较劲,硬是与贫困较劲。那份执着而坚定,完成了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当时做事的时候没有想到现在,只要家乡改变了,乡亲们吃饱饭了就行。”36年如一日,黄大发老支书坚持不懈动员并带领群众,在险峻的山区环境中凿出一条长9400米的水渠。水渠让当地村民逐渐过上了好日子……

  我感动于那份震撼,只觉得让我们的心一起一伏强烈地共鸣,只觉得每次重温,泪水就要忍不住夺眶而出。

  我想起了一张照片。周恩来总理1945年去重庆谈判时,身穿毛呢大衣,头戴礼帽缓缓走向人群。这就是我们的总理,“人民尊敬你,敌人害怕你”,这就是我们的总理,轩昂的气度,大家的风范。

  时代楷模黄大发,愚公精神谱新曲。黄大发老支书花了整整36年的时间只为修好这一条渠。黔北深谷群山屹,万米天渠绕绝壁。没有技术,他去学;没有资金,他去申请;资金不够,他带头凑;没有运输车,他就去找;悬崖边上没人敢下,他第一个上……这就是我们的黄大发老支书,顶天立地。“活一天就干一天。”铮铮誓言,响切云霄。

  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什么?是让他们看得见绿水青山,看得见白云蓝天,看得见碧草小溪,看得见雪域高原……还是让他们在有限的`文本中打圈圈?我们不断追问。

  一路修行做教师。在这条路上,我,以及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即便要穷其一生,也要“蹲下身子看学生”。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们不会忘记给每一个学习成绩差、表现差的同学鼓励,哪怕是再干涸的土地,也要如黄大发老支书一样有着坚定而又执着的信念,播下希望的种子。

  从你的全世界走过

  你我相逢在璀璨的夜空

  你守望初衷的身影

  在缀满露珠的山头竞相绽放

  你倾尽所有

  照亮我们前行的方向

  你,不老的身姿

  温暖我潮湿的信仰

  ……

  教育就是让每一个生命个体,长成他们应该有的生命姿态、尊严和价值,无论是参天大树,或者遍地野草;无论是芬芳玫瑰,或者无名野花,都要做到心中有生、心中有责,用“一辈子,一件事”的坚守与实干,镌刻着光荣与梦想。

  天渠观后感8

  “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包沙饭,过年才有米汤喝”。这是过去长期流传于草王坝村的顺口溜,现如今已是一派“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的景象。电影《天渠》的主人公黄大发用三十余载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勇于担当、对党忠诚、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哪个人都有责任,但都得用行动来完成。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始终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决不辜负学生和家长的信任。

  天渠观后感9

  周末,我看了一部令人感动的电影——《天渠》。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一个小山村的村支书黄大发为群众解决吃水问题而耗时三十六年,翻过三座大山,穿过无数险崖,修建了一条全长9600米的伟大水利工程─红旗渠。其中党员黄大发那种坚韧不拔,临危不惧的高大形象深深地震撼了我,令人不由感叹:是怎样的信念让他坚持了三十六年尽职尽责?又是什么样的精神使这样一位老人修建出如此伟大的工程?

  电影中,有一个片段令我印象深刻:在水渠修到擦耳岩一段,因为下面就是万丈深渊,所以连很多年轻力壮的小伙子都不敢下去打炮眼,而已是花甲之年的他却要下去,人们也不曾一次的劝他:“你已经不是当年修红旗水利的年纪了,放弃吧!”他却义无反顾,因为他心中始终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勤恳为民,开山劈石,志拔穷根。

  影片中红旗渠的建成,群众的支持是一个重要方原因。从异口同声的反对,到砸锅卖铁去补一万元资金缺口;肖大能从封建迷信到积极肯干,这一切的信心都来自于黄大发,是他的顽强拼搏精神打动了他们,以至于连他的女儿都为资金缺口出一份力。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应该学习他的什么?黄大发工作中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像电影中的一样,红旗渠是拼搏来的,是奋斗来的,对于我们来说,学习上拼搏进取,生活上积极向上,这就是我们所能做的最好的拼搏。

【天渠观后感】相关文章:

《天渠》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08-09

天渠的观后感(精选7篇)08-10

天渠观后感(精选7篇)08-10

简单的天渠的观后感(精选7篇)08-10

电影天渠观后感(精选6篇)08-10

关于天渠的观后感(精选5篇)08-10

《天渠》的观后感(通用5篇)08-10

高山天渠观后感(精选8篇)08-10

天渠观后感(通用15篇)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