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日记

时间:2023-06-05 17:05:52 日记 我要投稿

关于游记日记范文汇编六篇

  一天的时间眼看就要结束了,这一天里,大家身边一定有一些有趣的见闻吧,请好好地记录下在日记里。你所见过的日记应该是什么样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游记日记6篇,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游记日记范文汇编六篇

游记日记 篇1

  7月16日,我和妈妈、姐姐、哥哥一起去青岛旅游。

  从家里出发,大约600公里到青岛,到了海边,我就看见了波澜壮阔的大海。我记得曾经读过一篇文章叫大海。大海里的水没有西湖那样平、静,但比西湖雄伟。在海边,我们乘上船大约两公里到对面的`小岛,小岛下面有海星、海带。在小岛上向下望,海里的浪花重重叠叠,随着一阵风刮来,激起的浪花一浪比一浪高,非常壮观。我们乘上船返回岸边,在岸边和游客们一起捉鱼,观赏着一望无际的大海。

  接着,我们乘车又到了海底世界,里面的鱼形态万千、五颜六色,十分漂亮,看得我眼花缭乱。海底的鱼有的成群结队,一起寻找食物;有的独个儿在观赏风景;有的鱼儿看见我们很害羞,在密密麻麻的植物中躲躲藏藏。最后,我们在海底世界欣赏了美人鱼表演,看着美人鱼在海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漂亮极了!看着精彩的表演,我情不自禁的鼓起掌来。

  这次青岛游,让我流连忘返,我心里想:我一定要再来青岛好好地游玩一次!

游记日记 篇2

  今天是个晴朗的艳阳天,窗外鸟语花香,我和爸爸、妈妈、外婆一起来到开封市的清明上河园。

  进了清明上河园,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张择端的塑像,他是《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就是他,创作了这幅长达5米的《清明上河图》,让我们有机会看到宋朝都城的'繁荣景象。走进路边的“大宋邮驿”,我买了一套《清明上河图》明信片,十张明信片拼起来,就是一幅完整的缩小版《清明上河图》。

  正走着,突然听到前面闹哄哄的好热闹,原来是“王员外招婿”。二层绣楼上,美丽的王小姐要抛绣球了,“扔这里!”“抛给我!”经过一番激烈的“战争”,绣球终于被一位驻马店的叔叔抢到了。“管家”发话了:“开始拜堂!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入洞房喽!”大家一齐高声喊到。接下来的节目是“梁山好汉劫囚车”。没一会儿,囚车来了---里面押着个“宋江”,前面是官兵开道,后面跟着两个刽子手,还有一个骑马的大官,正在这时,“黑旋风”李逵手持双斧赶来了,“晁盖”“顾大嫂”“孙二娘”也来了,他们把“官兵”打得落花流水,不料,有人偷袭,一个梁山好汉倒地死了,“宋江”则与其他人一齐上了梁山。走了好一会儿,突然看到前面的亭子里人头攒动,原来这里在表演杂技---只见一个铁架子上烧起了熊熊大火,一位小哥哥纵身一跃,钻了过去,我吓得尖叫起来,然后是掷飞刀,简直是百步穿杨,我连眼睛都不敢眨,生怕错过了哪怕一瞬间。

  一路走,一路玩,我在园子里看到了好多东西,古时候漕运的大船,古老的织布机、纺线车,民间艺人很多绝活手艺—剪纸、汴绣、吹糖人、捏面人、泥泥猴、手工葫芦画等等,我还坐了轿子,品尝了“大宋年糕”,拍摄了最精彩的照片……

  清明上河园真美!要感谢伟大的画家张择端,让我们有机会“梦回大宋”!我爱清明上河园!

游记日记 篇3

  今天早上我们四点钟就xing了,因为我们要赶早去安徽黄山游玩。

  一大早,我们洗刷完毕吃早饭,为防止路上饥饿,早饭我们吃的是面条。早饭后我们开车到大剧院集合,六点十分到那我们已是最后一家到达的了。上了开往黄山的大客车,我们就ta上了去黄山的lv tu。一路上风景很美丽,经过好几个sui道,其中一个sui道很长,汽车开了好几分钟。我在车上睡着了,一会又xing了,这样睡睡xing xing好几次。

  差不多开了六个小时,我们到达了黄山脚下的fu rong谷,我们游山玩水。其中有一个池叫仙女池,池水很清,传说有仙女曾在此洗过澡。离仙女池不远有一个小pu bu,岸边有许多小石头,我们用小石头打水piao,顺着pu bu流过的.小河里有一些小鱼,山间的小鱼很ling活,我们捉也捉不到。

  游完了fu rong谷,天色已晚,我们就去吃晚饭了。晚饭过后我们又去超市买了好多吃的,这些都是为明天爬黄山准备的午饭。

游记日记 篇4

  【原文】

   二十四日晨餐后,仍渡西南门大溪候车夫,久之发,已上午矣。南十里,新田铺。其处山势渐开,正在西华山之南,回望诸岩突兀,俱并成一山,只有高下,无复剖裂之痕矣。又十里,饭于联桂铺。又二十里,过马鞍山为横石铺,于是复入山谷。又四里,逾一岭,下宿于申命地。其地南对应天山,为张真人上清宫入山始境,其曰“申命”者,正对“应天”而言也。

  是夜,逆旅主人乌姓为余言:“此南去上清二十五里,而西去仙岩只二十里,若既至上清而去仙岩,亦二十里。不若即由此向仙岩而后上清也。”余善之,遂定计,明日分静闻同车一辆待我于上清,余以轻囊同顾仆西从间道向仙岩。主人复言:“仙岩之西十五里有马祖岩。在安仁界。其岩甚胜,但先趋仙岩亦复稍迂,不若竟竟,直接赴马祖,转而东,由仙岩、龙虎以尽上清为最便。”余益善之。

  二十五日平明,饭而发。雨丝丝下,不为止。遂别静闻,彼驱而南,余趋而西。四里,至章源。四里,过一小岭,至桃源。又过一小岭,二里至石底。过水二重,俱有桥,三里,至连塘。过一小岭。二里,过一桥。又二里,铁垆坂。又三里,过香炉峰。其峰回亘三叠,南面直剖而下,中有一凹,结佛庐于上。时雨大作,竟不及登。香炉峰西即为安仁东界,于是又涉饶州境矣。三里,简堂源。过一里,雨狂甚,衣内外淋漓。三里,过新岩脚,而不知岩之在上也。从其东峡穿而北入,见其西崖下俱有横亘之岩,飞瀑交洒于上,心知已误,因避雨岩间,剖橘柚为午餐。已而令顾仆先探其北,不见影响既看不到又听不到。复还探其南,见南崖有户掩竹间,以为是无误矣,亟出而趋其上。岩虽高敞,盘亘山半,然石粗窍直,无宛转玲珑之致。时已知其为新岩,非旧岩也,且岩僧虽具餐,观其意惟恐客不去,余遂亟出,趋下山。又踯躅雨中,西一里,转而北入山峡。峡口巨石磊落,高下盘峙,深树古藤,笼罩其上,甚有雅致。由峡而入,其崖东西并峙,北连南豁,豁处即峡口,而连处其底也。马祖岩在左崖之半,〔即新岩背。〕其横裂一窍亦大约如新岩,而僧分两房,其狗窦猪栏,牛宫马栈,填塞更满。余由峡底登岩南上,时雨未已,由岩下行,玉溜交舞于外,玉帘环映于前,仰视重岩叠窦之上,栏栅连空,以为妙极。及登之,则秽臭不可向迩接近,皆其畜埘shí窝之所,而容身之地,面墙环堵,黑暗如狱矣。时余衣甚湿,日且就昏,其南房方聚众作法法事,拒客不纳,北房亦尤而效之,求一卧不可得。彷徨既久,寒冽殊甚,强索卧石龛之间。令僮以所赍jī携带米具就炊,始辞无薪,既以细米易,而成粥竟不见粒米也。

  二十六日平明起,再以米炊,彼仍以细米易,姑餐而即行。仍从北连处下,令顾仆先出峡门之口,余独转上西崖。其岩亦横裂如马祖,而无其深,然亦无其填塞诸秽趣也。从岩畔直趋而南,路断处辄为开凿,既竭走完岩端,〔崖壁峻立,不可下瞰,〕忽有洞透峡而出。既越洞西,遂分两道,一道循崖而北,一道循崖而南,两崖并夹,遂成一线。线中东崖之下,复裂为岩,亦横如马祖,而清净幽渺,忽有霄壤之异。岩外之崖,与对崖俱下坠百仞,上插千尺,俱不合如咫,而中亦横裂,邃幽深若重楼。惟极北则豁然,以为可通外境,而豁处天光既辟,地险弥悬,削崖穹壁,莫可下上,洵实在是自然之幽阻,非所称别有天地者耶?复还至洞门分道处,仰其上层,飞石平出,可以上登而又高无可攀。从其南道转峰侧而上,则飞阁高悬,莫可攀跻,另辟一境矣。时顾仆候余峡下已久,乃穿透腹之洞,仍东出崖端,欲觅道下峡口,不可得;循旧沿崖抵北连处下,则顾仆见余久不出,复疾呼而至矣。遂与同出峡口,东南四里,过南吉岭。遥望东面乱山横翠,骈耸其北者,为排衙石,最高;斜突其南者,为仙岩,最秀;而近瞰岭下,一石尖插平畴,四面削起者,为碣石,最峭。下岭,即见大溪自东而来,直逼岭脚,〔其溪发源沪溪,由上清而下。〕乃从溪北溯溪,东南四里,至碣石下。则其石仰望穹然,虽渐展而阔,然削立愈甚,有孤柱撑天之状。其下有碣石村,是为安仁东南界;渡溪南为沥水,山溪上居民数十家,于是复属贵溪矣。又东五里,直抵排衙石之西,是为渔搪。渔塘居民以造粗纸为业,其地东临大溪。循溪西南行一里,为蔡坊渡,遂止宿焉。

  二十七日蔡坊渡溪东一里,龙虎观。观后一里,水帘洞。南出山五里,兰车渡。三里,南镇宫。北行东转一里,渡溪即上清街,其街甚长。东一里,真人府。南渡溪五里,越一岭,曰胡墅。西南七里,曰石冈山,金谿县东界也,是入抚州境。又三里曰淳塘,又五里曰孔坊,俱江姓,宿。

  二十八日由孔坊三里,郑陀岭。七里,连洋铺。十里,葛坊。十里,青田铺。有石梁水,出邓埠。十里,茅田,即往抚州道。下一岭为五里桥,水始西向许湾桥,南有庵,旁有阁,为迎送之所。东南入金谿城。城径二里,由东出西,其北门为抚州道。城外东北为黄尖岭,即出金处,《志》所称金窟山。在城东五里。其西为茵陈岭,有冈西走,即五里北分水之冈矣。金窟山之东南,环绕城南者,曰朱干山。即翠云山,翠云寺在焉。今名朱干。自金窟、茵陈,北东南三面环城,所云“锦绣谷”也。惟西南少缺,小水沿朱干西去,而下许湾始胜舟云。朱于之南有山高耸,亦自东北绕而南,为刘阳寨、牟弥岭,其东为沪溪,西为金谿之大塘山,疑即《志》所称梅峰也。又南为七宝山。

  二十九日发自大塘。对大塘者,东为牟弥顶大山也。南十里为南岳铺,又西南十里为贾源,又五里为清江源。沿江西南,五里为后车铺,饭。又南十里为界山岭。一名韩婆寨。下岭二里,为沪溪分道。又二里为大坪头,水始南流。又四里为横坂铺。五里,七星桥。又五里,潭树桥。十里,梧桐隘。揭阳无渡,到建昌东门宿。

  【译文】

   二十四日早餐后,仍然渡过西南门外的大溪等候车夫,许久后才出发,已经上午了。往南十里,到新田铺。那里山势渐渐开阔,正处西华山的南面,回首望去,众岩突兀,全都连成了一座山,只有高低的差别,不再有破裂分开的痕印了。又行十里,在联桂铺吃饭。又走二十里,过了马鞍山为横石铺,从横石铺后又进入山谷中。又走四里,翻越一座山岭,下了岭投宿在申命地。那地方南面对着应天山,是进山到张真人上清宫去的起始处,它之所以叫“申命”,正是相对于“应天”而言的。

  这天夜里,姓乌的旅店主人告诉我:“这里南面到上清宫二十五里,而西面到仙岩只有二十里,假若到上清宫后再去仙岩,也有二十里。不如就从这里前往仙岩然后再去上清宫。”我很赞同他说的,于是定下计划,明天让静闻坐一辆车到上清宫等我,我和顾仆轻装向西从小路到仙岩。旅店主人又说:“仙岩西面十五里有个马祖岩。〔在安仁县界内。〕马祖岩景致极佳,假若先奔赴仙岩后又到马祖岩也同样略有些迂曲,不如直接到马祖岩去,然后折向东,由仙岩、龙虎岩最后游览上清宫最为方便。”我更加赞同这个建议。二十五日天大亮时,吃了饭就出发。满天潦檬细雨,一直不停。告别了静闻,他往南行,我朝西走。四里,到章源。又走四里,翻过一座小山岭,到桃源。又翻过一座小山岭,走二里到石底。渡过两条水流,水流上都架有桥,走三里,到连塘。翻过一座小山岭,走二里,越过一座桥。又走二里,到铁沪板。又走三里,过香炉峰。这座山峰呈三层旋绕,南面从上直往下破裂开,中间有一块凹下去的地方,上面构筑了僧人的小屋。当时雨下得很太,竟然没能攀登。香炉峰的西面就是安仁县东界,从这里起又步入饶州府境内了。走三里,到简堂摄。走一里,雨下得很猛,内外衣服都被淋透子,又走三里,经过新岩脚,然而不知道岩就在路上面、从新岩东面的山峡往北穿越,见此岩西面的崖壁下都是横亘的岩石,岩石上飞瀑交洒,心想已经走错了路,于是到岩石间去避雨,并剥开橘子、袖子当午餐吃。旋即叫顾仆先到岩北面探寻,但没有任何清息。他冬回往南面探寻,见到南面山崖间有户人家掩映在竹丛中,我以为那是马祖岩无误了,赶忙走出避雨的地方登上山崖。那岩洞虽然高而宽敞,盘亘在半山间,然而石质粗糙,洞穴平直,缺少曲折玲珑的意态。这时已经弄清它是新岩,不是旧岩,并且看出居住在岩洞间的僧人虽然备了餐,但又唯恐客人不离开的样子,于是我们赶忙出了岩洞,迅速奔下山。又在雨中时走时停地往西行一里,折往北进入山峡中。山峡入口处众多大石头杂沓地堆叠着,自高处到低处盘结耸立,深树古藤笼罩在上面,很是雅致,由峡口进去,东西两边崖壁对峙,山峡的北端山崖连接而南端敞开,敞开处就是峡口,而山崖连接处是峡底。马祖岩在左边山崖的.半山腰,即新岩的反背。崖壁间横向裂开一个洞,也大略如同新岩的那个洞一样,僧人分住在两间房子中,岩洞中狗窝、猪栏、牛圈、马棚,填塞得满满的。我从峡底往南向上攀登此岩,当时雨未停止,从岩下行走,洁玉般的水流交相飞舞在岩外,洁玉般的水帘环绕辉映在眼前,仰视重叠的岩洞上面,栅栏飞架在空中,以为必定美妙至极。等登上去,却坑脏腐臭得不可接近,J'L乎都是些牛马猪鸡的栖息处所,而人居住的地方,狭小简陋,黑暗得如同地狱。当时我衣服很湿,而且天将要黑下来,岩洞南边的房子中正汇集众人作法术,拒绝接纳客人,北边的房子也是一样,要找一个躺卧的地方都不可能。徘徊了许久,寒冷得要命,硬是要了一个石完躺卧在其间。叫童仆用随身带来的米和炊具去生火做饭,僧人先是推辞说没有柴禾,后又用细米换了我们的米,而煮成粥后竟然见不到一颗米粒!

  二十六日天大亮时起来,又拿米做饭,那僧人仍用细米调换、我们将就着吃了些就出发。仍然从山峡北端时山崖连接处下来,我让顾仆先走出峡门口,自己一个人转往西登上山崖。岩洞也如马祖岩一样横向裂开,但没有马祖岩深,不过也没有马祖岩那样各种污秽之物到处填塞的情景。我从岩洞边一直奔向南面,路断绝的地方崖壁被凿开,到了岩的边缘处,崖壁高峻陡直,不可往下俯瞰,忽然有个洞贯通山峡显露出来。越过那洞的西面后,路便分成两条,‘条顺山崖往北去,一条顺山崖往南去,两边崖壁夹峙,中间便形成了一条线。那条线中间的东边崖壁下面,又破裂开形成岩洞,它也如马祖岩一样呈横向,然而清新洁净,深邃幽远,我忽然觉得两者间有天壤之别。岩洞外面的崖壁与对面的崖壁,都下坠百丈,上插千尺,两边相隔仅有咫尺,而且都是横向裂开,如重重高楼一样深邃。只有最北面很开阔,我以为可以通往外面的地方,但那敞开处虽然露出天空的光明,地势却更加高峻险要,陡峭弯隆的崖壁,不可下走和上攀,实在是大自然中非常僻静险要的一处地方,而这不就是所说的“别有洞天”的那种地方吗?又回到洞门口分路处,仰头观看洞的上层,凌空飞突的岩石平平地伸出去,人可以站立到上面而又因太高无法攀援。我从洞南边的路转到山峰侧面往上爬,飞阁高悬,不可攀登,另外形成了一块天地。当时顾仆已经在山峡下边等了我许久,于是穿过那个贯通山崖内部的洞,仍然往东到了山崖边缘,想寻找道路下到峡口,然而没有找到路;顺来时的路沿山崖抵达北端山崖连接处时,顾仆见我许久未走出山峡,又大声地连连呼喊着找了过来。于是和顾仆一同出了峡口,往东南走四里,经过南吉岭。遥望岭东面,乱山横翠,那并列耸立在北面的,是排衙石,它最为高峻,那倾斜突立在南面的,是仙岩,最为秀丽;而从近处俯瞰岭下,那尖峭地插立在平坦的田块中,四面笔直向上耸起的,是喝石,最为峻峭。走下南吉岭,就看见一条大溪从东面流来,直逼岭脚孟这条溪发源于沪溪县,经过上清街往下流。于是从溪北岸溯溪流,向东南走四里,到达竭石下面。仰望这块石头高大弯隆,虽然它向上逐渐伸展而变得宽阔,然而却更加陡直,显出孤柱撑天的态势。它下面有个褐石村,此村在安仁县的东南边界;渡过溪往南走为沥水,这条山溪的岸上住着几十家居民,从这个村庄开始又属于贵溪县地。又往东走五里,直抵达排衙石的西面,这里是渔塘村,村中的居民以造粗纸为业,村子的东面濒临一条大溪。顺大溪向西南行一里,为蔡坊渡,于是停下来投宿在这里。二十七日从蔡坊渡渡过溪水往东走一里,为龙虎观。从观后走一里,为水帘洞。往南出了山走五里,为兰车渡。再走三里,为南镇宫。往北而后折向东走一里,渡过溪水便是上清街,那街道很长。往东走一里,为真人府。往南渡过溪水走五里,翻越一座山岭,那岭叫胡墅岭。往西南走七里,叫石冈山,它是金勤县的东界,从这里便进入了抚州府境内。又走三里叫淳塘,又走五里叫孔坊,村中居民都姓江,这天就投宿在这里。

  二十八日从孔坊走三里,为郑陀岭。七里为连洋铺。十里为葛坊。十里为青由铺。〔有一条石梁水,流往邓埠。〕十里为茅田,这里就是到抚州府的路。下一座岭为五里桥,从此处起水才向西流往许湾,桥南有座庵,庵旁边有个阁,是人们迎来送往的场所。再往东南走,进入金勤城。城东西长两里,我们由东往西走出城,城北门是到抚州府去的路。城外东北面为黄尖岭,它就是出产金子的地方,志书上所称的金窟山。〔在城东面五里〕黄尖岭的西面是茵陈岭,茵陈岭的一条山冈往西延伸,是五里桥北面的分水山冈。位于金窟山东南边、环绕在域南面的,叫朱干山。〔即翠云山,翠云寺就在这座山上。如今称朱干山。〕金窟山、茵陈岭从北、东、南三面环绕县城,就是所说的“锦绣谷”。只有县城西南面略微缺开些,一条小水沿朱干山麓向西流去,流下许湾桥才能够航船。朱干山的南面有山峰高高耸立,也是从东北绕往南面去,那是刘阳寨牟滁岭,它的东面为沪溪,西面是金黔县的大塘山,我怀疑就是志书上所称的梅峰。〔再往南为七宝山〕

  二十九日从大塘出发。对着大塘的,东面是牟称顶大山。往南走十里为南岳铺,又往西南走十里为贾源,又走五里为清江源。沿江流往西南走,五里为后车铺,在那里吃扳。又往南十里为界山岭。〔又叫韩婆寨。〕下了岭走二里为到沪溪县和建昌府的分路处。又走二里为大坪头,从这里水才流往南、又走四里为横坂铺扩又走五里为七星桥。又走五里为潭树桥。再走十里为梧桐隘。揭阳没有渡口,到建昌府东门才投宿。

游记日记 篇5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去游动物园。

  我们来到动物园,那里景色是那么美好,一群小猴子在树枝上荡秋千,丹顶鹤在湖边悠闲地散步。

  “快看!孔雀开屏!”大家被我的叫声吸引了过去。

  只见一只孔雀抖了抖身子,绽开了大大的.尾巴,一把彩色的羽毛扇徐徐张开,十分美丽。

  我们还来到了鸟类表演馆,小鹦鹉表演了很多绝技,最让我感兴趣的就要数小鹦鹉叼钱了。小鹦鹉会飞到手上有钱的人的手里,把钱叼走给主人。妈妈给了我五元钱,小鹦鹉飞到了我手上,把钱叼走了。最后,我还和小鹦鹉合了个影呢。

  出来后,我们来到了几个小鸟的笼子。突然,我们听到了“你好,你好”的声音,我仔细一听,原来有一只小鹩哥在说话呢!我跑了过去,说:“你好。”只听小鹩哥说:“你叫什么名字?”它逗得我们哈哈大笑。最后,我和它告别了,我说:“拜拜”,我走了几步,只听小鹩哥说“拜拜。”

  小动物可爱又有趣,我们应该好好爱护它们。

游记日记 篇6

  就这样毫无防备地被厚重的空气堵满了喉管,滚滚热浪突然包裹了全身,热带植物奔放地撞进眼帘……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以如此开放、如此包容、如此立体的心态迎接着远方的客人。

  海南!镶嵌在华夏大地南海上的璀璨明珠,曾经无数次被你如画风景炫目迷离的我,终于走进了你温暖的怀抱,渐次揭开你神秘妖娆的面纱!

  神奇的博鳌

  美丽的传说诉说着她的神奇。小龙女生下长相如此怪异的鳌——龙头、龟背、麒麟尾,怒不可遏的龙王一气之下抽出世界上分隔海与河流最狭长的天然海滩——玉带滩,让母子隔水相望。小龙女苦求未果,力竭而亡,鳌见此景,凶性大发,兴风作浪,幸得观音明察,将鳌收服,并降惊涛骇浪为龙滚河、聚百川千水为万泉河、合纵溢横流为九曲江,三江汇拢鳌头,直泻南海,天降财宝、地涌甘泉,财源茂盛达三江的说法由此绵延。

  人杰地灵的博鳌,每年聚亚洲各国精英于此,共谋亚洲经济的发展方向,泱泱大国以巨大的气场宣布了她的崛起与强大。

  伫立沙滩,微烫的沙告诉我,一切是如此真实地存在!

  玉带滩的外侧——南海,烟波浩渺,极目远眺,只见澄澈的海水色分三层——略黄、浅蓝、深蓝,直至海天一色。一艘艘快艇尽情穿梭,划出一道道或曲或直的浪痕;近处沙滩,人头攒动,汹涌的波涛扑向与她亲近的人们,倏而触碰到你的脚丫,与你嬉戏;倏而远去,撩动你的心弦,让你感受她的亲和与友善。玉带滩的内侧,三江静若处子,与动若脱兔的南海隔滩相望,动静之别、咸淡之分,恍然仙境。

  体验的乐趣

  槟榔谷,神秘的雨林地。沿着连绵数公里的槟榔谷地,黎族人家用真实的生活场景展示,让你感受他们的朴实、灵动和纯正;随处可见的高龄黎族奶奶,席地而坐,编织着她们手中的黎锦,宛若老僧入定,徜徉于她们心中的净土,流淌她们千年的传承;原生态的实景演出,火把、农耕、舞蹈……世外桃源的风貌扑面而来。

  沿山而下,经由一处山间飞道。我单手抓住系于钢索下方的手环,另一只手抓住固定身体的绳带,候于悬崖边上。目及崖下,热带植物泛着油光,绿意葱茏。悬挂的钢索略成弧形,飞行的游人们不时发出阵阵尖叫。不假思索,我已被推向空中,起初的几秒,紧张占据大脑,不太听话的身体失去平衡,在晃荡中前行。“身体左倾,双腿前伸”,我不断提醒自己。耳边的风声伴着一片绿色呼啸而过,让你尽情体会人类智慧与大自然美景完美结合带来的快感!

  走进“天下第一湾”——亚龙湾,行走于洁白细软的沙滩上,她是如此细腻、如此感性地与你交流,澄澈晶莹的海水、蔚蓝的天空没有一丁点杂质,让你讶异于她的纯粹。当然,更让人心跳的是,我们将投入她的怀抱,看一看绚丽的海底世界。

  身着潜水衣,腰坠铅块,潜水员用双腿轻摆,让我跟着他漂浮于海面。在进行了简单的交流后,我带上氧气接口,进行第一次试水,异于平常的呼吸方式让我很快品尝到咸咸的'海水味,缺氧的胸口堵得心慌。一抬头,便看到美丽的海、美丽的天和潜水员浅浅的笑,他示意我放松,保持正确的呼吸方式。进行了再次试水后,我开始向大海的深处潜去。

  渐行渐下,无处不在的浮游生物仿若焰火坠落,游离于你的视线;附着于礁石上的藻类柔若无骨的摇摆,叫不出名字的鱼儿依着它们的生存法则在来回穿梭,不经意间,也会触碰到你的身体,让你惊喜;耳鸣和身体的压力让你感到莫名的恐惧,可深处的珊瑚又诱着你一睹她的芳容……

  闲适的文化

  海风椰树醉游人。几天的行程,“天之尽头,海之角落”的天涯海角、“碧海连天远、琼崖尽是春”的南山大小洞天福寿胜地、“非诚勿扰”拍摄地亚龙湾天堂国家森林公园,宛若一幅幅煽情的画卷次第展开,而拉开如此巨作的是我们的向导——豆豆。

  “豆豆”是艺名,他是一位剃着光头、瘦瘦精精,身高1米7左右姓陈的黎族小伙。一路走来,他源源不断地介绍着海南的自然景观、特有的植物、令人垂涎欲滴的水果……

  从他的口中,我们得知,海南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省份,少数民族的生活非常原生态,农耕、打鱼、种植的收入是他们的主要来源。海南整体的工资收入不算太高,好友们会经常聚在小茶馆里,叫来一壶收费十多元的茶,聊上整个下午,海南人的闲适由此可见一斑。只可惜时间太紧,我无法亲身去感受一下这种亲民文化。

  乘坐25分钟快艇,我们抵达了西岛,成片的椰林、临海而设的敞开式木屋、观海的餐厅……这一切构成了沿海的观光带;海中,摩托艇、玻璃海底观光、海上垂钓……又构成了立体的娱乐项目。走得累了,坐到其中一家四周皆空的餐厅里,吃上几味海鲜、喝点啤酒,扑岸的海浪声、人们欢呼声、对面海滩卡拉OK的音乐声,坐着坐着我竟渐渐朦胧起来,隐隐约约中,“耳畔又传来汽笛声和水手的笑语,永远在内心的最深处听见水手说……”

  一睁眼,依然是那片蔚蓝的大海,心头却涌起淡淡的忧伤,也许大海的性格是忧郁的,也许是我即将告别这片热土的感伤,她曾让我如此流连、如此缱绻和依恋……

【游记日记】相关文章:

游记的日记01-19

游记的日记01-31

五一游记日记08-05

春游游记日记04-03

游记的日记700字01-13

游记的日记300字01-13

春游记叙日记03-05

春游记事日记11-06

寒假游记日记11-17

国庆游记日记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