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防行的散文

时间:2021-09-17 12:32:58 散文随笔 我要投稿

海防行的散文

  旅游散记之二海防行

海防行的散文

  在沾化县城徒骇河畔我们吃过午饭,时间才下午两点多钟。我看着蓝蓝的天空,吹拂着清凉的风,心情非常地好。我不知道在我生活的城市现在是什么样的天气,是像现在的海边小城一样晴空万里呢?还是依然乌云蔽日呢?反正,我一来到这座小城,它就深深地吸引了我,喜欢上这里的蓝天,喜欢上这里宽阔畅通的马路,还有就是眼前美丽洁净的徒骇河风景区,原先脑子里对沾化县城的印象全部转变了。

  儿子吵着要先找宾馆休息。我可不想错过这样的好天气,我要继续感受这里的一草一木,体验它的秀美风光。我知道儿子的心思,他是想找宾馆住下,然后去玩他的游戏。一个平常都不休息的人,怎么会感到累了呢?经过民主协商,2:1,决定先去海防玩,回来再找地方住下。

  从地图上看,这里靠海,应该是渤海,因为靠近内陆,虽然叫海,却没有大海的汹涌澎湃,没有大海的狂野与勇猛。那应该是个什么样的呢?我决定前往一探究竟。

  我们找人问了道路,热心的沾化人告诉我们,就顺着眼前的这条大路一直走下去,连弯都不用拐,就能到达海防大堤,一直开进滨海港了。路程大约五六十公里。

  我上车扎好安全带,逐渐加大油门,车子开始飞驰起来,我的心儿已经飞向了前方。路上基本没有行人,虽然只有两车道的马路也觉得非常宽敞。偶尔从对面有辆汽车开过来,让我感觉到我们不是行驶在无人区。一开始我们是沿着徒骇河一路往北,河两岸还有些高粱之类的庄稼,高傲地挺立在开阔的平原上;道路两边也有许多的杂草,在秋风中晃动着,似乎也陶醉在了这金色的秋天里。

  来到沾化,我就发现,这里一马平川,视野之内竟然没有一座山丘,非常开阔。不知什么时候,徒骇河偏离了我们的视野,只看到远处一道高高的大坝上,一排挺拔的树木屹立在那里,像是一队安全卫士守护着这条美丽的河流。原来她已经悄悄地偏离了航向,寻找着入海的方向。这时,我们的视野里忽然多了许多高大的白色的柱子,立在了天地之间,像那大闹天宫的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直插入云霄。远远望去像一只只大型的风车,三支巨型的翅膀在缓慢地转动着,看起来它是那么地苗条,又像是一位穿着白色衣裤的绅士,耸立在了道路的一旁,欢迎着远道而来的客人。因为道路蜿蜒,在路上,我每次只能看到五六根这样的巨型风车,远处的就有些看不清了。我心里还很纳闷,怎么才这样几个风车呢?可是当我继续前行的时候,才发现顺着海防大堤,巨型风车是一路排列下去的,直到视野所及的地方。我还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看到这样的“风车”,于是我把车慢慢地开近到它们的身旁,才发现这是用来发电的风力发电机。它的身材也不是我看到那么苗条,底部的直径大约足有一米半左右的粗细,高度大约有十五六米,每个风力发电机组的下边,都有一间小房子,大概是用来储存或转运电能设备的吧。风车的巨型翅膀都向着大海的方向。而与此想对应的是,在马路的另一侧,同样立着一排水泥柱子搭起的电线杆,上面架着两三根的电线,一直和风力发电机组并排着向海的方向延伸。因为是在海边,每根电线杆都用七八根的铁丝从四个方向固定在地面上。

  我看看里程表,已经开出来二十多公里了,此时马路两边的景色又发生了明显地变化。刚才看到的那些仅有的庄稼地已经看不到了,放眼望去,到处是成片的方块的“水田”,一眼望不到边,中间用土坝隔开,里面是明晃晃的水。这是干什么呢?说是养鱼的池塘吧,可又不像是电视上见到的池塘那样,没有水浮子,也没有水箱,更是连个看鱼的人影也没有。车子飞快地奔跑着,满眼都是这样的风景,一直延伸到了海边。

  我心里有些纳闷,带着疑问我继续前行。我发现路边的植物已经稀少了,因为到处是水,只有我们行驶的这条马路上还有些干爽的地方,所以在马路边上,长着一两种叫不上名字来的植物,都不很高,现在有些发黄,我知道它们一定很耐盐碱,适应这里的土壤环境。我极力地寻找着,却只看到这一两种灌木植物,像个忠实的仆人守护着寂寞的大堤。

  慢慢地在我们的视野里出现了一座座白色的“山”,那是什么呢?我猜测是“盐山”。当这个词语从我的脑子里蹦出来的时候,连我自己也吓了一跳,盐都能堆成山,我可是第一次用到这个词,更是第一次见到这个情景。为了验证我的猜测,在一片开阔的地方,我停下了车,向最近的一处白色的“山”走去。儿子欢呼着跑在了前头,爱人也受了感染,像个小姑娘似的,拿出手机,自恋地拍摄起来,还让我给她拍摄了几张,直到满意为止。儿子跑到“山”前,抓起一颗,品尝了一下,大声地喊道:“爹,真是盐呢!还挺咸的。”说着就向“盐山”上爬去。我来到“山”前,想抓起一把来,却只抓起了一颗盐粒。用脚踩踩,还挺坚实。原来这些盐粒晶体紧紧地粘在了一起,形成一个巨大的“盐山”,一脚踩下去都踩不出脚窝来,很结实。我品尝了一下,真的很咸。

  我先给爱人照了几张,在取景框里,背景里的天空像是水洗过似的,湛蓝湛蓝的,爱人淡绿色的外套在蓝天下,白色的盐山面前很是抢眼。她摆着各种姿式,我“喀嚓喀嚓”地拍照,多照几张,让她选去吧。我回过头来,看到儿子已经爬到“山顶”了,看他那欢喜劲,像是一名运动员爬上喜玛拉雅山似的,我把镜头拉近,给他留下了那幸福的瞬间。

  此时,我终于明白了,刚才看到的那一池一池的“水田”,既不是养鱼的鱼池,也不是什么水稻田,而是晒盐的盐池子。当我们最终开到了“海边”,见到了“盐厂”的`工作人员时,也验正了我的这个猜测。他告诉我们当海水涨潮时,把海水引到岸边的盐池里,方圆好几百平方公里都是。看到那些小方格子吗?海水先在靠近岸边的盐池里晒,等到了一定程度,再把这些盐水引到下一级的盐池里,然后一级一级地往远处的盐池里“转移”这些含有“盐”的溶液,等到最终把盐水“转移”到我们现在站的地方时,那盐水浓度已经很高,再经过最后的晾晒,就可以析出食盐的晶体。现在我们眼前的一些盐池的边上,就能看到白花花的一些东西,应该就是析出的盐晶体,等这些盐基本晒干的时候,就可以用机械把它们打捞上来了,堆在岸边,就是眼前看到的“盐山”。这盐还不能直接吃,里面还含有许多的杂质,需要运送到加工厂进行提纯,析出其他的杂质才能包装好,送到超市进行销售。

  离开了“盐山”,我们行驶在蜿蜒的小道上,却看不到路的尽头,只看到在万顷碧海中延伸出去一条细细的玉带,我们就行走在美丽的碧波之上,像是神仙一样轻轻地在水面上滑行。此时的水面平静得像一面面镜子,连个波纹都没有,像那青春少女的脸,光滑细腻。视野之内除了方格的盐池,就是那一架架的风力发电机,还有与之形影相随的水泥电线杆,这是来到海防线,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画面。

  现在已经是下午四点多钟,太阳的光线温暖而柔和,给水面铺了一块金色的桌布,它还把那金色的阳光挂在巨型风车上,因为有了这份温暖,整个的环境都柔和了起来,像一位性格温顺柔和的少妇,正微笑着看着远道而来的客人。我们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蓝天、碧水、风车、清风、还有暖色调的阳光。我又一次停下了车,下了车,张开双臂来拥抱这份欣喜,拥抱这份舒畅,尽情地呼吸,尽情地拥抱,想把眼前的美景全部都装进脑子里,带回到我的生活里,当我被污浊的空气憋得发疯的时候,偷偷地放一点出来,让我心里舒畅些。我舒展开自己的身体,此刻,把自己完全沉浸这份美好当中。我站在空旷的海天之间,露出欢喜的笑容,留下了我最惬意舒心的瞬间。

  在这个愉快的假期,能够避开拥挤的人群,在这清静的海天之间,渤海之滨,享受这份静美,享受这份辽阔风光,享受这份悠闲,难道还有比这更惬意的事情吗?旅游的真谛就是让自己的心灵放松,让自己的心情得到愉悦,而不是在风景名胜区照几张照片,甚至更多地是照几张“大合影”,代表着“我来了”。这真是块纯粹的风景区,纯净地没有杂质,没有鲜花,没有绿树,也没有各色的花草,有的只是路边那一两种植物,也没有人管它们,只顾着在这片艰苦的地方生长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陪伴它们的只有蓝天、海风、风车和脚下的盐碱地。但是它们耐得住寂寞,耐得住艰苦,就像那些生活工作在这里的“制盐人”一样,默默地奉献着。白天尚且这么安静,我不知道夜晚的海防线上会是什么样子呢?

  我们顺着海防大堤继续前行。我看看里程表已经跑了六十公里了,应该快到了。正说话间看到前面有一排的板房,还有一座二层的小楼耸立在小道的尽头。我们拐个弯来到小楼的跟前,终于看到有一男一女在那里,大约有三十多岁的年纪,或许四十多岁,常年的海风吹黑了他们的脸庞,我真的有些判断不出他们的真实年龄了。男人靠墙站着,女人坐在一堵砖头上。看到我们到来,面无表情地看着我们,

  跑了六十多公里,才见到这两个人,我往前望去,已经没有路了。于是我下车去问问路。

  “大哥,我问一下,到海边去怎么走啊?”我来到男人的眼前。

  他的眼里闪烁了一下,可能感到我的问题有些奇怪,对我说道:“海边?这就是海边啊?”

  “海水呢?”我有些纳闷,看看周围,没有看到海水啊,我继续问道“我怎么没有看到啊?”

  那男人指了指眼前的一片湿呼呼的泥地,告诉我们这里就是海啊!

  “啊?!”我看看那片泥巴地,有失望,又有些不解。这里怎么会是海呢?这和我心中的大海相去甚远。虽然来之前我就听说这里的海没有沙滩,不像青岛、烟台和威海的海一样,那里有松软的沙滩,可以下海去玩。没想到这里的海竟然是泥巴地。但是至少有水才行啊?要不,这算什么海呢?

  那男人看出我的疑问,告诉我说:“这就是海,再过一个小时,海水涨潮时,海水就能够漫到这个地方了。到时你就能够看到海水了。”

  原来如此啊。

  我站在岸边,看着远处的海岸,想像着海水上来的样子。估计就是来了海水,也不会波涛汹涌,最多像个老人在散步,或者像老人在打太极拳。我又和那位年轻的男人聊了一会,知道他们是两口子,属于盐厂职工,常年地在这里看海,引海水入盐池。工作生活都在这里,没有什么休班的说法,孩子留在家里由老人看着上学,有人会定期送些淡水和蔬菜过来,生活设施倒也齐全。像他们这样的工人,许多和他们一样都是夫妻岗,可以安心地在那里工作和生活。

  我们没有等到海水涨潮上来。告别了那对盐厂夫妇,开始往回走。此时的太阳明晃晃的像个金色的像章,挂在西边的天空,那色彩更加地温暖了,把一片金子铺在盐池的水面上,有阵轻风吹过,就像打破了镜面似的,把那金色碎了一池子,过不多久,又恢复如初,成了一面平整的镜子。有时会把一个太阳,在水中分裂成两个,前面一个,后面一个,真是奇怪。极目四望,车在走,太阳也在跟着走,似乎每个盐池中都有个金色的圆盘,我感觉自己成了“阿里巴巴”故事里的阿拉丁一样,也拥有了一盏神灯,想要多少个金色的圆盘就有多少个金盘子。眼前的这些金光闪闪的不就是那些金盘子吗?

  天气冷了,太阳下山的速度也快了,好像也要着急去找他的孩子们。我加快了行车的速度。当我远离了海防的时候,在路边又看到了熟悉的花草树木,这时爱人的电话响了起来,原来是她的同学在催促我们了,今晚她们要设宴欢迎我们。

【海防行的散文】相关文章:

海防05-10

行于路上散文07-02

秋山行散文06-22

崆峒行散文06-08

扬州行散文02-19

漓江行的散文06-18

大荔行散文06-17

内蒙行的散文06-14

周庄行散文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