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的遭遇散文

时间:2021-04-19 16:50:31 散文随笔 我要投稿

麻雀的遭遇散文

  麻雀,这种小巧玲珑的生灵,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给我就下了清晰的印象。

麻雀的遭遇散文

  那一年,我大约四岁,在一个初冬的上午,父亲在院子里的阳光中织渔网,他怕我耽误他干活,于是让我到外面去找孩子们玩。中午,我回到家里,看到父亲还在织网。他看了看我玩累的样子,停下手中的活说,我给你逮了个好玩意儿。说完父亲起身从兜里掏出一只脚上系着一根细线的小麻雀。

  看到这只麻雀,我立刻来了精神,玩耍的疲惫一扫而光。我把麻雀放在地上,像放牛那样用手牵着线,赶着它往前走。可是它好像不会走路,一赶它就跳,要不就是张开翅膀飞起来。它一飞我就拉细线,于是它就栽了下来。父亲一边织网一边说,到屋里玩,别惊吓了麻雀,等会儿我再给你逮一只。我抬头看了看,在院子的不远处有一只脸盆,盆底朝上,盆沿用一根一搾长的小木根支起来,木棍的一头系着一根绳子,绳子的一端在父亲身旁。在盆的四周有一些稻谷,麻雀下来啄食,如果进到盆里面,父亲只要一拉绳子,麻雀就被罩在里面了。原来父亲是在照着少年闰土的办法逮麻雀。

  为了让父亲能再逮一只麻雀,我收起了对麻雀的全部好奇,不情愿地进了屋。我把麻雀握在手里,眼睛看着院子里支起的脸盆,心里默默地祈祷,希望麻雀能飞下来,钻到脸盆下面吃稻谷,这样父亲一拉绳子,就能够逮到贪吃的麻雀。可是麻雀像受到专门训练的士兵,很小心地只在盆的外面捡拾稻谷,就是不往盆里去。那小嘴啄几下,就抬头往四周看看,一有动静,赶忙飞起来,落在墙头上,过了好久才又飞下来。中午,母亲回来做午饭,看到地上的稻谷,和父亲吵了起来,说他浪费粮食。父亲只是笑,不吵,也不争辩,只是忙着织网。院子里热闹起来了,麻雀再也不敢下来寻觅粮食,于是父亲收起盆,很遗憾地说,逮不着了,那一只你先玩着吧。

  我一只手捏着细线,一只手握着麻雀,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出了屋,到外面寻找小朋友,一来是和他们分享我的喜悦,更主要的是想炫耀一下。在小伙伴面前,我放飞了这只带着细线的麻雀。麻雀怀着对自由和蓝天的憧憬与渴望飞起来了,在我们的头上盘旋。飞了一会儿,它感到难以挣脱脚上的锁链,于是就绝望地收起翅膀,落在冬日冰冷的地面上。别的小朋友感到它挣扎着飞翔挺有意思,于是就拍着手跺着脚赶它起来,它像一个熟睡的孩子一样,卧着不肯动弹。我以为它再也不愿意飞起来了,于是就放松了警惕,松开了一直牢牢捏紧的线头。麻雀是很机灵的小鸟,它发现我松开了手,这时不用人撵它,它迅速地张开翅膀,带着线飞向蓝天。等我们回过神来,它已经飞得很远了,只看见一个小黑点在天上移动。

  我怅然地回到家,对父亲说麻雀飞跑了。父亲听了,表现得很无所谓,淡淡地说,飞跑算了,飞跑它就自由了。麻雀气量小,你也养不活它。等下午你妈出去串门儿,我再给你逮一只。

  如果说父亲给我捉一只麻雀来玩,是为了满足一个孩子的好奇,给本来贫乏的童年生活带来一丝可爱的欢笑,对众多的麻雀来说,根本算不上伤害,那么接下来对麻雀大规模的围追堵截,几乎使这种与人类为伴数万年的生灵遭受了灭顶之灾。据说,这种对麻雀的赶杀行为是政治的需要,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每一种政治运动都与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赶杀麻雀是为了节约粮食,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在这种美好愿望的驱动下,全国范围的大规模围杀行动开始了。

  那时,农民除了劳动,除了阶级斗争,除了斗私批修外,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驱赶捕杀麻雀。人们随时手里拿着一根竹竿,,驱赶落在田间地头树枝房檐下的麻雀,能够弄死的,就一下子结果了它。麻雀被赶得无处藏身,有的竟活活累死了。在驱赶麻雀时,也惊起了一群群的乌鸦,乌鸦是不吃粮食的,不属于驱赶之列。有人随便说了句“天下乌鸦一般黑,地主都是黑心肠”,于是队长一声令下,大家连乌鸦一同驱赶起来。过后,乌鸦几乎绝迹了,有的说乌鸦经不起这般驱赶,都跑到南山上躲避起来了。

  除了驱赶,还有捕捉,人们一发现麻雀进了窝,就用一个绑在竹竿一端的网兜罩着窝的出口,麻雀一飞出来就自投罗网。人们白天驱赶捕捉,晚上也没停下来。晚饭后,孩子们聚在一起玩,大人则在队长的带领下,搬着梯子掂着凳子,寻找屋檐下的麻雀窝,然后用一根一头捏成弯钩的铁条把麻雀从窝里钩出来,放进跟随在身后的人的笼子里。就这样一家挨一家地寻找,一个晚上能捉几十只。

  大人对麻雀的捕杀驱赶行为,影响着孩子们也积极行动起来,参与到捕杀的'行动中。在大人的带动下,孩子们想出了许多奇妙的方法,有用弹弓的,有用网的,还有的把生产队闲置的仓房利用起来,先是把麻雀引诱到仓房里,然后紧闭门窗,把困在里面的麻雀一网打尽。最聪明最具有智慧的方法就是在大白天诱杀,在草垛旁围上一张网,把一只大公鸡用绳子系住脚,让它在草垛旁挠食,引诱麻雀下来,然后一拉网,就把麻雀围在网里面了。孩子们的手脚灵活,善于爬树,还能上到树上去掏鸟窝。麻雀的窝被破坏了,无家可归,只能任人驱赶。孩子们从鸟窝里掏出不会飞翔的小鸟玩,还能收获许多鸟蛋。在那个缺乏蛋白质的年代,鸟蛋是很好的补品,可是出于对麻雀本能的保护,大人们一般是不让孩子掏鸟蛋的,大人吓唬孩子们说,麻雀蛋外面有许多斑点,吃了脸上就会长黑斑,长大了就娶不上老婆。孩子们虽然不吃鸟蛋,但是丝毫不会减少掏出的数量,大人们保护麻雀的愿望在这些不懂事理的孩子们面前化为泡影。

  麻雀除了喜欢居住在房檐下的窝里面,还喜欢成群结队在树林竹园里休息。晚上,当麻雀们都安静下来时,大人就乘坐一只充气的汽车轮胎划到竹园里,用手电筒向竹枝上的麻雀照射。麻雀很安详,不飞不叫,也不动弹,人们一伸手就抓住了它,像摘树上的果子一样。偶尔碰着竹子,才能惊起几只,它们在园子上方飞了一会儿,就又落下来,落在这个危机四伏的家园。这样,一个晚上能捉上百只。

  人们不仅捉麻雀,还吃它的肉。人们把捉到的麻雀装在一个袋子里,把袋子放进一个大盆里,再把开水浇上去。开水浸到袋子里,就把里面的麻雀烫死了。然后把它们倒出来,像褪鸡毛那样,褪得干干净净,和辣椒,大葱一起炒着吃,也是很好的下酒菜。如果只是捉了三几只少量的麻雀,则不用腿毛不用炒,把它们埋进刚刚烧过火的锅灶里,不一会儿炉灰的余热就把它们烧熟了。

  人类为了拯救粮食开展的驱杀麻雀运动,使麻雀的数量以惊人的速度减少着,那种傍晚时分倦鸟归林的美好景致不见了。麻雀虽然不能继续为害庄稼,但是害虫多起来了,害虫的祸害是麻雀望尘莫及。

  现在,无论城市乡村,麻雀还是和原先一样多得不可胜数,它们无忧无虑,和人类一样享受着空气和阳光。据说,它们是从遥远的内蒙古迁徙过来的麻雀的后裔。但愿麻雀再也不会受到人类的侵袭,但愿只要有阳光照耀的地方,都能成为麻雀的乐园。

【麻雀的遭遇散文】相关文章:

遭遇的散文06-09

小小麻雀散文06-08

麻雀的村庄散文06-30

燕子与麻雀散文06-13

遭遇日食优美散文12-19

遭遇心灵的迁徙散文06-08

喂麻雀优美散文12-11

冬日话麻雀散文01-07

麻雀往事优美散文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