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是吃出来的的散文

时间:2021-04-20 09:42:55 散文随笔 我要投稿

年味是吃出来的的散文

  从腊八开始就有了年味。年味当然离不开吃,这也就是咱的吃文化吧。就说喝腊八粥吧,在我还很小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了喝腊八粥的习俗。记得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备料了,什么小米、黄米、绿豆、豇豆、大豆、大枣、核桃仁、花生仁等全上,再加荞面、麦面做成的“大元”状(类似于银元,有的里面还包了一分、五分等不同面值的硬币),无嘴的鸟头状,麦草摞子状,金元宝状,麻食,还有什么别的我也记不清了,反正单备料就得多半个晚上,家中全部女劳力一起上。不光这些,还得备够第二天用的柴火。老舍先生说北京的腊八粥是一场小型的农业展览会,我就觉得吧,我们家乡的腊八粥可能就差远了。但是兴趣是同样高涨的。

年味是吃出来的的散文

  吃腊八粥也有一定的讲究。首先是早。前天夜里备料的人几乎不当睡觉是咋回事,因为根本就没有时间让你去足足的睡上一觉。做完这些大概也已到第二天凌晨了,等不到睡下就又要开始熬粥了。这豆类也是前一天晚上就预先用水泡下的。熬粥最需要时间了。熬好了等到吃的时候还得将这些麦面、荞面做的半成品也下到锅里煮熟才一起吃。吃的时间也是有讲究的。我通常是睡的正香的时候就被奶奶从被窝里悄悄地推醒,等到睁开十分惺忪的睡眼时,一碗冒着热气的粥已在我的眼前了,并且一准有一声警告伴随:“悄悄着,别让雀听见了!赶快吃!”于是就爬起身,脸也不洗就开始完成任务。那会儿是真相信要是被怕鸟雀听见,它们起身了,明年的庄稼就会被它们抢食。

  其次是多。这粥呀,它得多。因为要吃到腊月二十三的小年呢。所以满满的一大锅是每年的必备。腊八节这天得吃一整天,以后就不必每顿饭吃,但也得天天有,要一直吃到小年。据大人叫法,那个盛粥的器皿叫缸盆,也有的叫瓦盆。可见粥之多。

  再就是全。全就是不光人吃,门神、动物、植物,只要属于自己家的就都得吃。这个光荣的任务往往是我和哥哥去完成。我俩各端一个大碗,里面盛满粥,先给门神喂,就是给门墙上用汤匙淋一点粥,同时大声说:“我给你喂腊八,你给我挡怕怕(鬼)。”再就是喂家畜,也是往它们的食槽里扔进去一汤匙,并大声告诉它们:“吃腊八了!”再去喂树,捡几棵大个的,有代表性的,但也要全面的,就我们家中有的梨树、苹果树、杏子树、桃子树、柿子树、桑葚树……都得喂,也是舀一汤匙粥往树身上一涂,大声喊道:“我给你喂腊八,你给我结疙瘩(果子)!”不用说,手是冻得不好使了,但心是最热的。就这活,别人还干不上呢!

  最后就是福。什么是福呢?其实就是口福。吃粥的时候,看谁能把里面包着硬币的吃出来谁就有福。结果呢,往往是最不爱吃荞面的人还得使劲在锅底用勺子舀。看到别人吃出硬币的那一刻,心中的嫉妒羡慕恨简直难以言表。

  过完腊八就是小年了,持续了半个月的粥也早就让人食而无味了。过小年吃的是搅团,据说这天是灶神爷回来的日子也是他的生日,第一口是一定要先敬给他老人家的,目的是为了糊住灶神爷的嘴,让他老人家一年之内别念叨我们的过错,保佑我们平安。给他的对联也常常这样写着:“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

  接下来的日子就很忙了。过完小年,就开始安排到过大年之间这几天的时间。二十四扫家。二十五下粉条。二十六、二十七蒸馒头,男人往家里置办年用品。二十八做豆腐。二十九炸油饼、摊猪血。再就是年三十了。至于杀猪,则一般是根据立春而定,都是赶在立春前要解决了的事。要是立春在正月,就会在腊月捡一个晴朗的日子解决。那天要叫几个平日里关系好的来帮忙杀猪的人,还有邻居家的老人也一并被请来尝味。这天人人都可以端大碗吃肉,但是喝大碗酒就没我们小孩子的份了。

  年三十是最火爆的日子。贴对联、响鞭炮、换新衣忙的不亦乐乎的时候就到了早饭时间。早饭不能吃得太早,因为我家是长房,其他族人要到家里来一起吃完饭去祭祖。不过族人们也都来得不算很晚,一起吃过饭就去祖坟祭祖了。我们呢,就在家盼着天早点黑。

  下午的时间说起来也挺快的。祭完祖的家人回来了。爷爷每次都会随手捡回来两块小顽石。刚进门就赶紧架起了火盆,将两块小顽石放入火盆里开始烧。在这空隙,奶奶做的又细又长的面条就出锅了。我们只是象征性地吃一点。因为更好吃的还在后面呢!吃完这顿,下顿就快了。你看家人那个忙活,又是肉又是菜。在开饭前夕,爷爷会吩咐家人先安顿好家畜,再就指派我和哥哥去给院子散柴,散柴就是抱回一大捆干柴分散在院子四角,意思就是发大财吧!我家的院子特别大,但是我还是没感觉到散柴有多累,因为下一个节目就是我们最向往的了——大人开始给我们发钱。就在我们忙着一遍又一遍数钱的时候,爷爷又开始了“清理卫生”的活。那是将那两块已烧得通红的.顽石用两根铁筷子快速地夹出来放入盛着醋的铁马勺里,一边摇动一边快速奔走在各房间进行消毒,我们俗语叫“打醋坛石”。后来这件差事便落到了父亲身上,因为他是家中长子。完了还得洗漱后再恭敬地上香敬神,先敬灶神再敬天神,也就在那时我便认识了“天官赐福”几个字。冬天的时间短,做完这些就到了晚上。

  大年的最后一道饭菜在我们千呼万唤中终于上桌了。主要可能还是族中另一些人来得迟的缘故吧。看着端饭的人来来往往,地上的饭桌、炕上的炕桌都被各色的饭菜占得满满当当的。但我们没有上桌的权利,就随便地坐在厨房炕上开始“啃鬼”。(就是啃食一些等了很久很久才见到的排骨。)而大人们则在一起边聊边吃至尽兴。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团圆饭。收拾完碗筷也不得休息,说是坐夜,也就是守岁吧。当然还是边聊边吃糖、花生、核桃、大枣、苹果、梨、果脯……

  我实在瞌睡得不行了,刚和衣歪倒,忽被惊天动的鞭炮声惊得一跃而起。接神了。大年初一来了。每人都在这分秒之间又长了一岁。

  饺子是大年初一早上的必食品,同时还烧自家酿的黄酒喝。吃饭前照例是先要敬神的。早晚两次,都在饭前。于是又被匆匆喊起来匆匆吃过。因为要在阴阳先生看下的时间里"出行"。到时要全家老小、猪鸡狗羊牛马驴兔、勺头灶沥碗筷瓢具都得去。这是这天最大的一件事了吧。到时要恭恭敬敬地敬土神、敬山神(当然有一定的方位),点燃鞭炮……然后就回来该看今年的收成了。怎么看呢?就是在厨房门槛两边各放一个不同颜色的大馒头让狗挑着吃,叼走黑面的就预示着今年有好收成,反之则差。

  午后就开始有拜年的人过来了。他们相互说着过年好的吉祥话,偶有小孩子来也往往有钱进腰包的,至于那些糖果啦就随便享受了。我们到别人家也是一样的待遇。

  到了正月十五,父母必带着我们上街去看“楟子”。回来会有一顿南方人咋也想不到的吃食——凉粉。南方人吃元宵,我们吃凉粉。

  社火从正月初四五就开始了,一直到十五结束。可这还不能算过完年了,还有正月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呢。这几天叫燎疳。早上起来就开始往回弄柴,主要是蒿子一类易燃的,弄回一大捆放在门口,点燃。全家人要在火上燎,意味除灾祛病、大吉大利。这几天要吃正月里最后一道菜——已挂了快一个月的猪头肉了,还会炒豆子吃,也有的人家做炒面吃,就是那种将麦面炒熟的带有浓香的、干干的、散散的那种。

  “过完正月二十三,馋婆娘身子没处安,有心吊死去,还惦记二月二那顿油搅团。吃了油搅团,馋婆娘身子没处安,有心吊死去,还惦记三月三的韭菜芽芽长擀面。吃了长擀面,馋婆娘身子没处安,有心吊死去,却看到阳山上麦活了……”

  童谣声声中,一年又过了半载了……

【年味是吃出来的的散文】相关文章:

“吃”出来的错误 -作文01-01

逝去的年味的散文05-14

别样的年味散文05-12

年味的随笔散文06-02

年味散文范文06-18

旧时的年味散文08-21

那些年,那些味散文09-06

年味散文随笔06-22

乡村年味优美散文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