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望鲁台散文

时间:2021-06-08 13:37:42 散文随笔 我要投稿

秋游望鲁台散文

  恰逢周末。天空中也出现了十来天难得一见的太阳。呆在斗室甚感无聊,于是便想到,去望鲁台转转。

秋游望鲁台散文

  不到十分钟,我便来到“望鲁台”大牌坊前,很有气势。穿过广场,拾级而上,踏过六十六级台阶后,来到了燕伋熟坛。因为已是深秋,游人很少。临近塾门,又登十八级台阶,(寓意燕伋在此设教十八年)。进入塾院几孔窑洞分别悬挂着“尊师祠”、“启文坛”、“燕居宇”、“民俗宫”等额匾。“尊师祠”窑洞内供奉着孔子画像,两侧配挂孔子“讲学图”及“杏坛图”。供案上,设祭器,下设古几案、坐垫,供礼拜孔子。“启文坛”为燕伋讲学授业活动处。洞内供燕伋画像,像的两侧书对联:“游洙泗入杏坛从学孔道,志不移三赴鲁终成圣贤”。供案上,陈设祭器,正中置一仿古几案,上列竹简、文房四宝、燕伋担书铁扁担。地设学生听课坐垫。“燕居宇”是燕伋宅居之窑洞。洞内陈设古朴简洁典雅,除竹简、文房四宝外,则是起居用品。院内还建有思师亭(也称八角思师亭),位于书院月门南侧,仿古木架结构,风格独特、寓意深刻,处处彰显着燕伋设教办学的千秋历史功绩。走到这里,我被我们祖先如此“尊师重教”,这种光辉灿烂的古老文化氛围深深包围和折服。

  古希腊伟大理学家阿基米德曾经说过:“如果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整个地球。”文化是一个民族兴衰的“支点”,如果说我们中华民族,曾经拥有这些优秀的文化支点而享誉“四大文明”古国的美称,那么我也希望现在的人们能对这些传统文化,赋予时代特色,注入新的基因,将其改良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撬起中华民族,快速走向繁荣复兴的崭新“支点”!

  我们从燕伋熟坛出来,再上台阶,来到了望鲁台。望鲁台是燕伋在渔阳设教18年间,由于思师心切,便每日在学堂后面的黄土塬边,登高遥望鲁国而搭的土台。看上去是一个象荒冢一样的大土丘,丘身长满了杂草野花。它高十余米,底部直径二十余米,形不大,景不奇,虽经两千余年的沧桑变迁风雨侵蚀,然其依然耸立。它毕竟是燕夫子十八年来天天用衣襟兜土堆筑起来的啊!我怀着无限景仰的心情登上望鲁台面向东方极目远望,丽日当头,天高云淡,荡漾的千阳河、起伏的山塬尽收眼底,其他再也看不到什么了,怎么可能看到齐鲁大地呢?顾盼之间,不由地令人思接千载、神驰万里。那时我就想燕夫子真是一位让人感叹的虔诚贤士,他是在用心遥望。我仿佛看到了当时的'情景:燕伋把兜来的土倒下来用脚踏实,然后抖干净衣衫上的灰土,整理衣冠,面向东方极为庄重地行三拜九叩大礼,眺望远方,他是用心看到了曲阜银杏树下的讲坛,孔子正在授课,席地而坐的学子们专注听讲。燕伋口中念念有词,他在问候老师,在向老师汇报学业,在向老师请教……

  站在那巍然屹立的土台上,我思绪万千。燕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十八年来每天襟土筑台不止。若不是为孔鲤奔丧,他还会继续做下去。这是一件多么枯燥又艰苦的简单劳动!燕伋却乐此不疲。是一种什么力量在支撑他这么做?我觉得这就是信仰!这就是信仰的力量!燕伋是把孔子当成心目中的神灵了,他要顶膜礼拜,从老师那里得到力量和智慧。

  2000多个春秋已从这座表达尊师深情的土台上走过。但这座土台依旧静静地躺在千水之阳的这片厚土之上,它所寄托的尊师重教的美德将深深融入到千阳这片沃土中,成为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千年传奇。

【秋游望鲁台散文】相关文章:

鲁望,鲁望皮日休,鲁望的意思,鲁望赏析 -诗词大全01-01

鲁望以躬,鲁望以躬皮日休,鲁望以躬的意思,鲁望以躬赏析 -诗词大全01-01

和鲁望白菊,和鲁望白菊张贲,和鲁望白菊的意思,和鲁望白菊赏析 -诗词大全01-01

鲁望以竹夹,鲁望以竹夹皮日休,鲁望以竹夹的意思,鲁望以竹夹赏析 -诗词大全01-01

春台望,春台望李隆基,春台望的意思,春台望赏析 -诗词大全01-01

望思台,望思台汪遵,望思台的意思,望思台赏析 -诗词大全01-01

望思台,望思台郑还古,望思台的意思,望思台赏析 -诗词大全01-01

望思台,望思台罗隐,望思台的意思,望思台赏析 -诗词大全01-01

和陆鲁望白菊,和陆鲁望白菊司马都,和陆鲁望白菊的意思,和陆鲁望白菊赏析 -诗词大全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