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龙山的日子里散文

时间:2021-06-10 15:35:57 散文随笔 我要投稿

在阿龙山的日子里散文

  我无意写一首闷闷不乐的颂歌,可我要像破晓晨鸡在栖木上引吭啼唱

在阿龙山的日子里散文

  —— 梭罗

  牙克石师范学校毕业后,我选择了当时条件最艰苦的阿龙山林业局中学。

  分配在基层任教我的同学们无论中学还是小学,都不是自愿来的,唯有我例外。

  学校为我们准备了宿舍。宿舍——漆黑的墙壁,窗户上共有十八块玻璃已被打碎了十块,用泛黄的报纸糊着。房顶上有几个洞,夜间透过洞口可看见闪烁的星星。洞口虽然小,在林区,气候达到零下五十度寒冷的季节里,屋子里一阵阵冷气逼人。地上的木地板飞棱翘角,坑坑洼洼,倘若走路不留神,总会扭伤脚关节。房框上掉着木屑,当你躺在床上一定记住闭上眼睛,否则屋顶上飞扬的灰尘和墙角的蜘蛛网会掉在你的眼里。屋子里一股股潮湿的气味,显然这是一间年久失修的废弃屋子。用这样的屋子做老师的宿舍,不难看出对教师的“重视”程度。无奈,我们几个同学自己动手,请了几位男老师帮忙,开始修补房顶,安装玻璃,粉刷墙壁,收拾门窗,经过两天多的辛苦劳动,这间破烂不堪的屋子换了新貌。

  我们住上了“新屋”,心里还是甜甜的。那个时代的人们追求的是精神生活,是对党的事业的奉献,很少有人计较个人得失。

  正当甜味尚浓时,一个冬季的夜晚,宿舍刚刚安装好的玻璃又被砸碎了几块。当听到“咔嚓”一声响的刹那,我们几个早已魂飞魄散,恐慌中还都能卷缩着身子躲在自己的床底下。据说这种事常发生,从此我们提心吊胆地度日。

  那时,全国正处在文革动荡时期,阿龙山林业局中学也属于半停课状态,老师们想来则来,欲走即走。

  校內教师分成南北两大派,对我们新来的老师各派都在拉拢。我们无所适存,辨不清孰是孰非。真正的实权控制在北方派手中,而那时的我幼稚的“可爱”。一幅林黛玉的直肠子性格,不知道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能说,也不知道哪些人是得罪不起的人。凭着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跟着一位南方籍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老师学习文学作品及文学创作。“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另一位老师,我的同事对我关心备至,工作给予极大的支持,生活方面给予很大的帮助。他比我早毕业一年,是学校北方派的核心。他清楚学校的内幕,感觉到我的行动会影响我的.前程,于是,他语重心长,谆谆引导,苦苦相劝……而我却是一块没有灵气的顽石,惊不醒的睡虎。有道是“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的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行为偏僻性乖张,哪管世人诋毁”。单纯直率的我依然我行我素,跟着那位中文系老师继续学习文学。

  七十年代中期,书籍比较贫乏。辅导老师把他的藏书借给我阅读。好在我有一个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于是,抄书成了我必修课。同事们夸奖我写的一笔好字,自我感觉也不错,抄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我们从先秦文学开始学习。我在读书笔记中这样写道:如果把我国文学事业的发展喻为一条长河,那么,这一时期的文学正是发源阶段;倘若把我国的文学事业的发展比做一座大厦,那么这时期的文学正是它的基石。

  茶余饭后,读书成了极大的乐趣。远古神话故事——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鳏禹治水,后羿射日……在赞美我们祖先为了生存与发展与大自然斗争的精神的同时,自己汲取了丰富的营养。

  诸子散文,互相争艳。《孟子》,连譬善辩,气势磅礴;《庄子》,汪洋浩荡,想象丰富;《荀子》《韩非子》,文章结构各具特色。先秦文学“仁,义,礼,智,信”的儒家思想,那种崇尚自然,天人合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儒家文化所固有的魅力,留给我深刻的记忆。 在读《红楼梦》时我记录下这样的感想:三遍通读《红楼梦》后,对曹雪芹晚年穷困潦倒的生活充满同情,也深深的体会到他那份辛酸的泪水。无论他是否有“无力补天”的遗憾,然而,就其卓越的艺术才思,在全世界文学史上独放异彩的一代文豪的陨落,我为之难过。鲁迅的杂文,笔墨辛辣有力;高尔基的文章写出了劳动人民的心声,我还背会了二百多首唐诗宋词,李白的浪漫,杜甫的现实,白居易的通俗,特别是李清照的词,用舒缓的絮语述说情怀,给人以极大的感染力。

  那时正是热血青年,读每一篇文章都能震撼我的心灵。

  在阿龙山的几年里,我虽然失去了不少,但也提高了自己。知识像一座灯塔,照亮了我前行的路。我那位辅导老师引名言鼓励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让我博览群书。

  从那时起,我迷恋抒情散文,特别迷恋有厚重历史知识的纪实,叙事散文。虽然至今一事无成,然而,这些书给了我无穷的乐趣。在日后艰难的困境中,往往是书中那些人物坚强的性格给了我无尽的力量,信心,勇气。

  学习总还是业余的,我仍然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一九七五年秋季,阿龙山林业局武装部组织了基干民兵训练,学校一个名额,派我去参加了。

  民兵训练是一项很艰苦的差事,每天必须有两个小时趴在地面上训练射击。我这种认真的人就不止两个小时了,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这是我的性格。初秋的林区雨水很多,地下总是潮气逼人,趴久了身体有些不适。胸,腹,腰和腿冰凉冰凉的,有时小腿还会抽筋,可我没有怨言。我们训练的枪械是“三八”式步枪,枪托依托自己的右肩膀,一动不动的瞄准前方的射击靶。民兵训练不仅仅是射击,还有实弹训练。记得第一次练习投手榴弹时,我不敢把弹绳套在自己的手指上,怕甩不出去手榴弹在自己身边爆炸。我扔的手榴弹是独一无二的,不会有响声,更不会爆炸,因为我不敢拉开引绳。这个动作被作训老师发现了。当再一次投弹时作训老师走到我跟前诙谐的说:“小李,你的手榴弹很个性,与众不同啊”说完,老师咯咯的笑了。我回头看了看老师,发现他并没有斥责批评我的意思,倒觉得和蔼可亲。于是我也风趣的补了一句“我怕粉身碎骨呀”。老师又说:“我知道你害怕,但你这样不正确的投掷方式会更加危险,弄不好会伤着他人。如果就这样投下去,你这门课程无疑是不及格。”认真要强的个性使我犯难了,总不能拿着不及格的文凭回校,更不能藏下隐患。于是我坚定了口气对老师说:“老师你放心,我一定能学会并做好投掷这一课”。

  接下来,作训老师和我一起趴在投弹的战壕里,耐心细致的分解着动作的要领,一步一步的实地指导我投弹。一颗、两颗、第三颗开始我亲自动手了,按照老师教给的动作要领,把弹绳紧紧的套在自己左手的小指上,(我是左撇子)在拉开引绳的同时将手中的手榴弹用尽全身的力气投向远方。心突突的跳着,脸上汗水淋淋,手榴弹掷出去很远,炸开了周边的碎石。老师莞尔笑了,那笑声无疑是对我的鼓励和赞扬。每当想起这些往事,我的心里充满了一股股痒痒的甜蜜……参加训练的民兵我最小,大家都很爱护我,帮助我,给我无微不至的关怀。

  训练结束时, 林管局武装部配合阿龙上林业局武装部举行了一次大型的军事演习,打靶场上,我的三发子弹打了二十七环,三发弹着点成三角形,我不知道三角形意味着什么,而刘部长风趣的夸我是“神枪手”。投掷手榴弹,爆破筒,匍匐前进等每一个演习项目我都做到了自己感觉满意的程度,同时也受到了武装部领导的表扬。

  在结束这次集训时,武装部刘部长突然问我愿意不愿意留在武装部工作,我惊讶的看着刘部长,那可是多少人渴望不可及的岗位呀,而我诚信着自己的誓言—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做一名人民教师。便放弃了这份令人羡慕的工作。我的同学损我“缺弦儿”,我的学生说,“老师您做的对”。

  回到学校后,学生们都来看我并祝贺我取得好成绩。接下来的日子依然是每天早晨六点钟学校操场上空嘹亮的小号声,这是我的篮球队员们与我约好的集合令;晚上教室里灯火辉煌,这是我组织的文艺宣传队员们在排练舞蹈;宿舍门口一排排的垫子,这是我的体操队员们在练习垫上运动。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次全局运动会的开幕式上,我们学校的体操表演得到了林业局领导们的好评,在全局文艺汇演时,我们舞蹈队员们跳的舞蹈《沂蒙颂.我为亲人熬鸡汤》,受到林管局工作组和局领导的赞扬。同年学校组织排练了话剧,我担任主演。虽然西部口音浓重,语文老师娴熟的拼音基础帮了我的忙。风华正茂时,清纯活泼的性格,每一项活动都要跃跃欲试,弹,打,拉,唱,舞……尽管都是一知半解,却演绎着我快乐的生活。

  每当夜晚,天气渐黑,夕阳从窗口落入远山,显现万物的阳光带走了风景。逢此时,我的思绪无限的扩大,尽管“缺弦儿”的大脑支配着“与众不同”的行动,然而,热爱教育工作,热爱学生是我的初衷。

  写到这里我记起了一件小事。一九七六年秋,林业局组织单位修路,我们学校也参加了这项活动。上山修路中午不回家,师生们的午饭自行解决。第一天,舞蹈队员的同学为我准备了午饭,第二天篮球队员的同学为我准备了午饭,第三天,第四天……直至修路结束,我的午餐都是同学们为我准备的。我们班提前保质保量完成了任务,于是我和同学们一起在山上采蘑菇,采黄花。

  秋季的林区,满山遍野的蘑菇黄花一簇簇的生长着,我们边采边玩边唱边说笑,真有点流连忘返。一首词表达我的心情——《如梦令》:昨夜山林雨骤,遍野黄花带露,八月清风吹,尽兴不思回归。陶醉,陶醉,林涛鸣鸟声翠。其实我并不懂诗词的格律,这首词也许不入律,权当是我心情写照吧。

  一九七六年,牙克石林管局又一次派工作组进驻阿龙山。工作组进驻阿龙山后,首先整顿全局秩序,恢复木材生产,提出了苦战一冬,全局上下搞木材生产大会战的口号。我们学校响应号召,积极投入到了轰轰烈烈的木材生产大会战中。

  我是初一年级的班主任。在这场木材生产大会战中,用来拉运木材的工具是小推车,是我们二线会战人员唯一的运输工具。林业局职工家里至少有两人参加会战。如何动员学生带小推车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抓“两头”,首先是班干部和积极要求进步的学生,其次是抓后进的学生。用班里很少的班费作为鼓励学生们的奖励。每天下山后要做总结,和学生们以情相处,用情感人。特别是我向学生家长承诺,保证学生们的安全。如此坚持了三个月,木材生产结束了,学校开展表彰大会。我们班学生出勤人数全校第一、出动的小推车数量全校第一、拉回来的木材数量全校班级第一,而且没有发生任何安全事故。我受到林业局和学校的嘉奖。一时间成了“名人”。林业局广播站播放我的事迹,机关食堂吃饭时许多陌生的面孔窃窃私语,同时向我投来赞美的眼神……

  回顾往事,我有太多太多的美好。

  阿龙山——我曾经洒下汗水的地方,至今让我魂牵梦绕。

  在这块土地上,我长满茧子的双脚踏碎了阿龙山的晨曦和月光,也曾撞出几声回响,在这里,我写下了我的青春,我的理想……

【在阿龙山的日子里散文】相关文章:

在没有父亲的日子里散文05-24

这些日子里抒情散文04-27

与青春对话的日子里抒情散文07-09

老龙山古道散文02-21

在高温的日子里之买瓜篇散文04-28

下雪的日子里09-22

在阳光的日子里04-22

在 的日子里作文07-19

在“非典”的日子里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