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同手足散文

时间:2021-06-11 15:03:10 散文随笔 我要投稿

情同手足散文

  阿·巴依尔是一个蒙古族小伙子,今年31岁。认识他很偶然,一次简单的志愿服务让我与他结缘,并且成了一辈子的好兄弟。

情同手足散文

  那是2014年5月14日的早上,我接到市红十字会打来的一个电话,让我去医学院给一位患者送遗体、角膜无偿捐献表格和一份器官捐献自愿书,并告知了电话和所住的科室楼层、房间、床号。为了不耽误患者的时间,我当天就给他打了电话,告诉他第二天就把东西送过去及让他准备好身份证及两张一寸照片。

  第二天我坐车来到阿·巴依尔所住的医院把表格从挎包里拿出递给他并给他详细讲解了表格填写的情况后,就拿出一支笔递到他的手里让他自己填写,自己则坐在床边静静地看着他。由于不方便他只能趴在床上的枕头上填写,本来几分钟就填写好的表格,他却用了半个小时才填写完而且还出了一头的汗。

  当他艰难地把三份表格及两张照片递给我时整个人已瘫在床上了,我这才注意到他的脸苍白,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看到眼前这一切从来不主动询问病人病情的我就顺嘴问了一句:“阿·巴依尔,看你这么年轻你到底得了什么病能告诉我吗?”没想到他听了我的话只是说,“手续都办好了,就放心了,再没有什么牵挂可以放心地走了。”说完这些不管我怎么问,他就再也不开口了。而在这时在病房陪护他的父亲从外面走了进来,我忙作了介绍。老人一听很热情地和我握了手,并说这几天他一直念叨此事,没想到你来得这么快,真是谢谢你了,完成了他最后的心愿。

  为了不影响阿·巴依尔和他父亲的休息,我把填写好的表格给他们各留了一份,并嘱咐阿·巴依尔一定要保管好就与他们父子告辞了。坐在车上想到阿·巴依尔的话心里很难受,心想他一定有什么难言之隐不方便说出来。还这么年轻就从不多的话语中流露出一种对人生的悲观、绝望。是什么事让他这样呢?想到这,我决定帮帮这个年轻人。

  我把填好的表格送到市红十字会事业发展部后就给我的一个最好的记者朋友打了电话,当我给她说明此事后,她很爽快地答应去采访。我一听可高兴了,并约好了时间。当放下电话的那一瞬间,我的心好像也慢慢变得轻松多了。

  三天后我买了水果与约好的记者一起来到了阿·巴依尔的病房。当阿·巴依尔和他的父亲看到我再次来看他们时愣了一会才反应过来。尤其是阿·巴依尔拉住我的手激动地说不出来话,半天才说:“没想到你再次来看我,谢谢你朋友!”说到这,他的眼眶里流出了感激的泪水。而此时站在旁边的阿·巴依尔的父亲给我们拿来两把凳子让我们坐。我把买来的水果放在床头的柜子上并向他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及介绍我带来的记者朋友。

  刚开始阿·巴依尔说什么也不配合,最后在我和记者的开导下才慢慢说起了他的情况。原来他以前是一名武警战士,曾经下水救过人。退役后被分配在特克斯县某单位上班,上班没几年就在一次车祸中造成腰以下部位瘫痪。只能整天躺在床上由年迈的父母长期照顾,更别说出门了。由于常年躺在床上、再加上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等原因谈了几年的女朋友也被他劝分手了。而同时年迈的母亲也在照顾他近五年后去世了。这无疑对阿·巴依尔又是一个很大的大击,性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次来乌市是因为褥疮发作才住到医学院的。自从母亲去世后,父亲也不能经常给他擦身,所以褥疮就时好时坏,这次比较严重才在好心人的帮助下由父亲陪伴来乌市治疗的'。在乌市治疗期间他从电视中了解到无偿捐献遗体一事后就有了把自己都捐出去的念头。在和父亲商量后父亲也很支持他的想法,他通过医生拿到了市红会的电话于是就有了开头的一幕。

  听完了他的介绍,我和记者都被他的善举所感动,决心用最大的能力来帮助这个蒙古族的29岁的小伙子。当我们准备要走的时候,阿·巴依尔父子俩非要留我们吃午饭,我们说还有别的事就匆匆离去了。

  一周后一篇《对社会我无以回报,我捐出了自己》的独家报道在乌市发行量最大的某报刊登了出来,引起了全市市民的关注。另外我和我的记者朋友还在网络发了微博并公布了阿·巴依尔的个人账号,希望以此行动能够帮助这个年轻人。没想到我们的努力果然得到了回报,不到一个月来自全国的捐款就达到了33万。其间有来报社捐款的,还有的去阿·巴依尔所住的医院病房当面捐款的。最后在阿·巴依尔的一再建议下我们停止了捐款并在网络上发表了对全国爱心人士的感谢信,感谢他们的善举和爱心。至此,对阿·巴依尔的爱心捐款才告一段落。2014年七月,阿·巴依尔带着全国人民的爱心在他父亲的陪同下去上海看病,当时我和另一个志愿者把他们父子送上了火车。

  在上海看病期间,阿·巴依尔还和我保持找联系,但让我最开心的是他的性格变的开朗了,人也阳光了许多。半个月后他从上海回到了乌鲁木齐并在一家康复医院进行康复治疗。期间我去看过他几次,让我大吃一惊的是,阿·巴依尔就像换了一个人。以前只能躺在床上的他,现在坐在轮椅上到处乱跑,生活也基本能自理、大小便失禁也完全好了,身体也比我刚见到他的时候强壮了许多,有时还能靠着康复器械能站立一段时间。但最可贵的是灿烂的笑容随时都挂在他的脸上,看上去充满朝气。

  在医院康复半年后,阿·巴依尔又在内蒙古一家康复医院的邀请下去那里进行半多年的康复治疗,于2015年7月回到了特克斯。就在2015年中秋节我意外地收到了阿·巴依尔给我寄来的月饼,这让我感到非常地高兴。当我打电话告诉他时他说了这样的一句话,让我热泪从眼眶里瞬间流出。他说:“小谢哥,你是我的救命恩人,我一辈子也忘不了你!”

  十月我利用休假的时间特地以乌鲁木齐市红十字会志愿者的身份去特克斯看望了阿·巴依尔,并给他送去了一条纯毛围巾。而他们全家也用蒙古人迎接贵宾的礼节招待我,每天都把我当成阿·巴依尔的救命恩人款待,热情无比。白天我推着阿·巴依尔去广场游玩,而到了晚上由于阿巴依尔所住的房间有限他的叔叔专门把我接到他家并拿出一套新被褥让我用,对此我不知说什么好。

  阿·巴依尔对我说当地政府对他很照顾,还分给他一套廉租房,各种补助都有,所以生活方面也不用担心。另外每月还有原单位发的一千多元工资。他还说把好心人给他捐的钱都一一做了记录,每笔钱都会用在关键处,绝不乱花。还拿出本子让我看。当我看着一笔笔来自全国各地的捐款的详细记录时让我感到无比的欣慰,同时也为阿·巴依尔高兴,高兴的是阿·巴依尔又找回了自己的失去的青春。

  在阿·巴依尔家呆了三天我向他辞行,临行前阿·巴依尔为我戴(送)上了蒙古人最最珍贵的礼物——一条洁白的哈达,这洁白的哈达就象征我们纯洁的友谊纯洁无暇。同时他还特地嘱咐我一定要向我的记者朋友问个好,这其中和她的帮助密不可分。回到乌市我首先给我的朋友打了电话,把阿·巴依尔的话如实转告,其次我把此次的行程及所照的照片、我的感受、阿·巴依尔对红十字会的感谢等等写了一个材料上报乌鲁木齐市红十字会,不到一周一篇署名为《我们一辈子是兄弟》的报道发表在新疆日报上,受到了各界广泛的好评。2016年中秋节我再一次收到了阿·巴依尔从伊犁特克斯给我寄来的中秋月饼,当我收到的那一刻我的眼里噙满了幸福的泪水。

  阿·巴依尔,我的好兄弟,能看到你每天的健康,我很快乐、开心!

【情同手足散文】相关文章:

情同手足造句01-10

拓展心得:心愿一致 情同手足11-24

回家过年的散文_经典散文01-25

散文桥的随想散文11-16

周国平散文论周国平散文论周国平散文01-17

散文01-09

散文04-22

散文05-19

散文小记的抒情散文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