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岁月散文

时间:2021-06-17 09:00:12 散文随笔 我要投稿

家园岁月散文

  近日,亲属借给自己一本《家园文学》,翻阅着,感觉到家园文化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不禁回首起家园的岁月。

家园岁月散文

  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林业局批准开发大兴安岭最后一片原始森林,局址选定韩家园。韩家园林业局施业区九十余万公顷,在呼玛县行政区,局址在韩家园乡。

  韩家园来源于韩家菜园子,曾经是一户韩姓的人家从山东来到此地,为当地的采金人种菜为生,为此取名。据说当时此地的东山坡下异常繁华,是个小贸易集市,还曾有日本人在此维护治安。

  林业局的局址,先是在原十八站林业局划归的韩家园贮木场,林业局办公楼就是贮木场的办公楼。十八站在移交时,还有几栋家属楼,从各地来的职工家属,几家一户,单身职工就集中或分散住在办公楼西的集体宿舍或办公室。

  林业局下辖五个经营所和一个主伐林场,两个水运贮木场,一个生产科,还有党群部门和计划科、商福科、多种经营一些行政科室以及公安局、医院、幼儿园、边贸公司、物资能源科、汽车队等单位。

  经过立项评估,国家投资三亿六千五百万元,贷款建设一个二十年不落后的现代化林业局。新局址最终选定在金家沟与外倭勒根河之间的平坦开阔之地,进行了局址伐开,建起了一幢幢家属楼,一个物业管理处,电视台、防火办、林业局办公大楼,职工们终于乔迁新居。

  建局之初,林业局边生产边建设,职工生活异常艰苦,而且又是贷款建局,又正值林区面临资源与资金两危,木材市场疲软,林业局经济处于极度困难时期,以至职工工资持续几个月开不出支,生产一线有的困难职工竟然每天只吃土豆儿度日。

  国家对韩家园林业局进行了调整概算优化设计,改变了原来以场轮伐以场定居,实行以局轮伐以局定居,总投资调整到五亿六千余万元,发展林产工业多种经营,把经营所变成林场,实行承包经营,进行剥离断奶的改革,走一、二、三产业同步发展之路。

  每年生产36万余立方米的木材,通过铁路、水路、公路运往全国各地,也有馀欠发生。新上的加工厂,多是以木材为原料,或招商引资,或承包经营。也上了白灰厂、砖厂新兴项目。还鼓励开荒种地,发展种植养殖运输服务业。

  职工子弟有了小学和初中,居民有了新旧局址两个市场,新老局址冬季也有了通勤大客车,供暖供水与净化水质设施不断加强,小区建设日益完善,文化设施不断增强,绿化美化亮化香化净化了家园,家园人过上了天道酬勤安居乐业的生活,尽享生态花园小康林城的清新宁静安逸与温馨。

  孩子们纷纷长大,走出家园,读高中,上大学,在外地成家立业。有的职工,也不断地离开家园,到外地寻求出路。离退休的老年人,也陆续去外地买房定居。尽管实行了一期天然林保护工程,可微薄的收入,高昂的物价,高寒的天气,家园的未来仍令人担忧。

  大兴安岭的当家人,韩家园的林业长官,一任接一任,都在不懈探索林区人的出路。人工栽的树,不断地被连根错节的天然林欺死,极难成活。发展的林产品加工业,市场盈利不是很可观。新兴的养殖业精深加工产业链,产品销路拓展并不乐观。大搞家庭致富全民创业,选对了产业,部分职工确实是富了,但很难成规模体系,其中科技含量极少。

  为老百姓想,说大实话的新地委书记肖建春到任后,就一句话“管好资源,富裕百姓”,在国家二期天保工程与西部开发政策下,国家重视了祖国北部这片绿色大屏帐,看到了大兴安岭这个天然大氧吧的蓝蓝的天洁白的云清新的空气绿绿的山洁净的水的无价,林区职工工资大翻番,大学生纷纷来三支一扶,职工子弟也申请返回家园就业,外地的离退休职工也回家避暑,亲朋好友也欣喜来家园观光旅游,职工不再有离开家园的念想儿。

  傍晚的家园,广场的舞曲,凝聚了家园锻炼休闲的人们,有的在长长的'队伍中伴着悠扬的旋律跳着优美的舞姿,有的在三三两两地并行散步,有的在健身器材旁健身聊天,孩子们在宽阔的广场忘情地玩耍,有的在沉醉于网络的快乐之中,有的在甜蜜欢聚。

  建局二十三年,大兴安岭最后开发的一片原始森林韩家园,有党的牵挂,有国家的呵护,在各级领导的带领下,家园人在资源休养生息之际,努力经营建设美丽家园,不断地摸索尝试林区替代产业,家园人过着快乐幸福祥和的美好生活。

  翻阅着《家园文学》第1期,又想起家园还有好多文化底蕴资深的人士,还有那些年轻的文学爱好者,心想:家园文化繁荣的时期是该到来了,因为家园已是全国最美小镇了。

【家园岁月散文】相关文章:

家园散文05-15

家园何处散文11-26

家园随想散文11-30

岁月的寄托散文01-07

搁浅岁月散文01-14

南朝岁月散文01-08

岁月的年轮经典散文04-24

岁月,琉璃散文05-14

漫长的岁月散文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