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路漫漫其修远兮

时间:2021-10-07 08:26:43 中学生作文 我要投稿

路漫漫其修远兮

  期中考试过去了,但阅卷的感受,尤其是阅作文的感受令人数日不能忘怀。部分学生在作文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让我,一个语文教师难过,同时也倍感责任重大。他们的作文得分大都判在及格分以下,当然只是属于基础再基础的等级了。我将其称之为“病态作文”。

  病态之一:眼睛失神。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对于读者来说,标题是“第一引力”,是感情交流的第一接触点,眼睛画得好,则美目流彩,顾盼生辉,全文皆活。可惜这部分同学的标题大都不巧不俏,有如祥林嫂失神的眼睛,让人难以产生美感。其一,标题一般化。如《借网和结网》、《论结网与借网》、《实干与借鉴》、《借网》、《议结网与借网》等。其二,标题与话题无关联。如《我们要团结》、《团结》、《交汇》、《大海的叹息》等。其三,有错别字的标题。如《结网与借网的天秤》、《走在悬涯边上》、《天网灰灰》等。其四,无标题。亲爱的学生,提笔之余,能不能将你的眼睛擦亮些?这样文章或许更鲜活些。

  病态之二:形败神散。

  形败是指文章结构散乱,没有统一构思,想到那里就写到那里,缺少清晰的脉络和整体感,有时令人感觉是在凑字数。一位同学在论证“借鉴他人的方法、经验和力量时”时,举了沃森和克里克的例子,这本应是很好的。但他在举完例后,却用一句“他们最早发现了DNA是双螺旋结构,但是其中的故事你知道吗?”宕开,接下来另起一段就谈他们的发现经过,写了260余字才结束。800字左右的文章,花这样的篇幅去写这些,不知舍弃,倒有几分画蛇添足。要知道,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精越好呀。

  神散是指文章扣题不紧,主旨偏离或背离。他们认为,话题作文只要有话可谈就行了,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扣在方格子内,无功劳倒也有苦劳啊。有的学生甚至把试卷上的现成的现代文阅读文章抄上去,企图蒙混过关,丝毫没有意识到话题作文也要审题。一学生把文题拟为《我们要团结》,以学校组织的工艺品制作比赛和秋季运动会为例,大谈特谈“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希望”。另一学生在其作文《大海的叹息》开头便写:“半江瑟瑟半江红/孤帆远影碧空尽/海内存知己……(引用三句诗文,不知何意)大海载着人类的情感涌动、奔放,它累了,在喘气,是叹息。”然后围绕大海而谈,谈它的憨厚,无知,自高自大,它的老。这些都与本次作文话题完全沾不上边,即使写得再好,也不符合要求。如同我们招男工,你却偏偏弄个女的,不过要告诉你,在作文批改中不会因为“漂亮”而破例哦。

  病态之三:思维紊乱。

  思维紊乱是指文章似乎不受学生常态思维控制影响,从而导致主旨庸俗,观点偏激甚至错误。一学生在作文开头写到:“现在流行一句话: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则是万万不能的。这钱是个好东西,人活着就得学会享受生活。如今不是都鼓励消费吗?”一下笔,就没有一点高雅大气的味道。还有的同学提出这样的观点:“因为我是一个爱国主义者,所以我不爱学英语。”照此推理,你不能再用手中的SONY牌单放机听歌曲了,它可是日本产的。

  当然,思维紊乱也导致了糊言糊语。一开口,一下笔,问题就来了。这不,中外名人发话了。

  孔子曰:“吾常思亦,不如片刻之所学也。”(什么孔子、孟子、荀子、孙子、儿子的,记不清了,孔子印象深些,这话就是他说的吧。“吾尝终日而思矣”,记不得了,只道是有个什么“矣”(亦)的,就这样写吧。“须臾”二字难写,用“片刻”替代,意思是一样嘛!呵呵,真是孺子不可教也!)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成功等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生活在被朦胧爱情装点的梦里的学子们,一下子有两个姓“爱”的,难怪分不清倒底爱哪个,爱因斯坦乎?爱迪生耶?至于“成功”与“天才”,成功了就是天才,差不多吧!)

  不仅如此,更有一些常识错误。如:“著名数学家童第周读书时一踏(原文如此)糊涂,特别是数学。”(估计该学生的数学成绩不怎么好,但要找一个由不行到行的例子,有幸知道童第周,于是姑且就让他当一回数学家吧。)屈原“最终被楚怀王流放到最的(原文如此)漓江自杀了”(屈子的流放路线也真长,从湖南到广西了,看来,桂林漓江那应立一座纪念碑。至于流放屈原的是楚怀王还是顷襄王,问问太史公再说吧。)还有的学生说蚕破茧而出成蝶,袁隆平通过自己的实干创造出了一种新型小麦,如此种种,反映出这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是何等的匮乏。

  病态之四:相思成瘾。

  十六岁的花季,十七岁的雨季,年轻的他们在成长的雾季里,偏偏又上爱上了错别字,这使得他们本身就不好的文章又多了几分病态。他们错的可都是常用的汉字,如:西装革领(履)、借签(鉴)、即(既)然、游咏(泳)、主载(宰)、必(毕)竟、状(壮)志、弃磊(气馁)、卖(麦)当劳、饿其匹(体)肤、记忆尤心(犹新)等等。一篇文章,区区数百字,就有一二十错别字,让人看得寒心啊。记得原来曾有一篇令任何语文老师看了都必定发狂的成语小作文《国庆记事》,现在都已成为笑话广为流传了。不知道这些花季少年们看了这篇文章后会有何感想呢?

  病态之五:陈衣旧服。

  十多年来,人在慢慢长大,衣服换了一套又一套,可文章的素材却始终不肯换换。学生曰:“我已长大,可儿时记忆中的砸缸的司马光不会长大。爱迪生、牛顿、爱因斯坦、陈景润……,他们的名字和事例将会出现在我们的每一篇文章当中。”是啊,此话不假,不是说不该用,不过用多了就显得“黔驴技穷”了。你也写,他也写,大家都一个样。作文要创新,首先得把陈衣旧服换一换。就是拿去洗一洗,翻个新也可以呀。如果在你眼前晃动的总是“一位乡下的农民”、“我初中的一位同学”、“我的邻居家的儿子”、“我曾在一本杂志上读到这样一个故事”……,我想或许用不了多久你就会进入梦乡。

  素材的陈旧也带来了语言的陈旧与低幼。解放军叔叔,白胡子爷爷,售票员阿姨,小明小华永远是他们作文中的主人公。他们站得高望得远,站在国家的高度上,看到了自己的未来。这不,学生们已开始写了:“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是21世纪的接班人。”当然了,老底子是不能忘的——“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国情是人口多,底子薄,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病态之六:满目疮痍。

  前面的几种病态已让人阅尽卷面灰色了,如今,加之脸上又有些伤疤、血迹,怎不让人肝肠寸断,伤痛欲绝?你看那“龙飞凤舞”的文字,真是行书可胜王右军,草书可比张长史。不过,给人的不是美的视觉享受,而是满目疮痍呀。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曾精辟地说过,“学语文就是要学写字”。作文评分标准基础等级中也有“书写规范,标点正确”之要求。可他们仍书写潦草,“节外生枝”,“缺胳膊少腿”,卷面乱涂乱画、乱标乱点、用圆点替代句号等处处可见,这又如何能让人笔下留情呢?再次忠告亲爱的学生,“勿以分少而不为”,自古以来,就有“字如其人”、“文如其人”的人文观和评价观,我们语文教师可是格外信奉的哦。

  后记:期中考试业已过去,但新的考试又将到来。学生作文的病态远远不止这些,一言难尽呀。想想我们的作文教学,真是“路漫漫其修远兮”!但吾仍将“上下而求索”,不断钻研医术,以图疗救那病态的文字。望各位同仁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