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春节作文

时间:2021-07-20 09:33:51 春节作文 我要投稿

【精选】谈春节作文三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谈春节作文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选】谈春节作文三篇

谈春节作文 篇1

  春节称之为过年,大约始于西周。“年”的本义是谷物丰收。古籍《说文·禾部》说“年,谷 (榖)熟也”。这是农耕社会的反映。

  “年”和过年的习俗,滥觞及传承,说法纷纭,单说燃放爆竹,就版本多多。我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文明之旅·春节特别节 目》中,引用了这样一个版本:一个古代的“大胆奶奶”,除夕夜守家不出,等叫做“年”的怪物,准备驱赶它。于是着红衣裤、坐在火塘边,用竹子做的拨火棍拨 火,竹节在火中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把“年”吓跑了。这里我说了红、火、响声这构成爆竹的三个要素,说这就是爆竹的开始,以后在竹节中装上火药, 就是真正的爆竹了。我这样说是在琢磨了几个关于爆竹的版本之后,做出的选择。通常说爆竹是将干竹叶塞进竹筒,点燃竹叶,竹节爆裂,发出响声,是为“爆竹之 始”。

  我以为此说值得商榷。因为无论多么干燥的竹叶塞满竹筒,都不可能燃烧到使竹节爆裂的程度,因为没有空气助燃,满筒的竹叶不能燃尽。倘不塞满竹节,则 那少许竹叶之火,是无法让竹节爆裂发出使人欢悦的响声的。惟一的办法,是火烤竹节才能有爆响之音,足以吓跑怪物。因此爆竹之始,当是火烤竹节,火在外,而 非火在竹节里面,爆裂竹节。倘非要让塞满竹筒的竹叶燃烧得猛烈,则需要引线,而引线是在火药发明且普遍应用之后。有了制造引线的火药,就不必用竹叶塞满竹 筒做爆竹了,火药就可毕其功于一役。当然,古代先贤有许多技艺至今失传,比如:即使烧制粗陶也须有800摄氏度至1500摄氏度的高温,在没有瓷窑的旧石 器时代,人类的祖先在漫天野地里怎样烧制出“始祖陶”,是我至今也不明白的事,我因而常常向古老的陶器行礼。由此想,假如“始祖爆竹”,真是将竹叶塞满竹 节,不是由外火烤之,是在竹节里燃而爆响,那真是一项考古新发现。无论怎样说,过年时节爆竹声声,是在火药发明,并且在民间普遍应用之后的事。有诗为证: 其一,杜甫:《成都府》句:“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喧然名都府,吹箫间笙簧。”这是公元759年(唐·乾元二年)年底做的诗,大约在除夕时分。他看到 满城华屋,隆冬时节,树木依旧苍翠。

  喧哗的大城里,听得见处处吹箫和笙簧之音。这表现了杜甫初到成都的新鲜感和愉悦之情。他听见的是中国古老的箫声和来自 西域的笙簧乐器(如唢呐)之音,显然,他没听见爆竹声。可见,唐代年底和春正时节,还没有燃放爆竹的习俗,不然,阵阵爆竹声一定会写入这位诗圣的篇章。所 以,伟大的杜甫笔下成都的年底,文雅是有了,却远不那么“喧然”,连竹叶燃爆竹的.声音也没有。细查汉唐诗篇,涉及过年内容的,似乎还没有写爆竹声声的名 篇。概因那时火药还沉睡在组成它的不同的东西中。王安石则不同,他的著名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宣告了火药在宋代的广泛应用,不仅已经用于军事(《水 浒传》中的“轰天雷凌震”就是造炮用炮的专家),也已经成为驱邪迎祥民俗的主角。所以,这篇佳作在历史学、民俗学中都有独特的价值。至于他笔下的爆竹是纸 做的还是竹节的,那是历史家和考古家的课题。不过我以为那时纸必贵过竹节,用竹节做爆竹应是普遍的事。

  鲁迅先生描写江南乡间的春节说: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天空中,爆竹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中已经散满幽微的火药香……准确又充满诗意。

  我想过年放爆竹,还是应当的,至于怎样放好,那是另一个话题了。

谈春节作文 篇2

  在每个崭新的日子里,快乐的呐喊着。不经意间,猛的抬头发现世界变了——从昨日的简单朴素变成了今日的绚丽和热闹。不知何时,那硕大的红灯笼跳上了高楼,在风中调皮的摇动这发福的身躯……不经意间,春节却踏着轻盈的脚步到来。

  春节又到了,在孩子们的欢呼声中,在清晨那清脆的爆竹声中,它再一次悄然而至。与往年有所不同的是,今年的春节是我升入初中后过的第一个春节,非常有纪念意义……好啦,闲话少说,就此切入正题吧!

  早晨,当东方的第一抹晨曦透过窗子射进屋子的时候,熟睡了一夜的我便起床了。但是,就在这个时候,爸爸对我说:“今天是春节,咱俩贴春联去!”我应声答应着。

  已经好久没有听到这样的声音啦,我的脑袋早已被数学公式,英语单词、句型等东西挤满了,听到这样的话还真有点不习惯。

  出了门,爸爸拿着胶带,对我说:“怎么样,会区分上下联吗?”

  “我的脑子里已经积满了数学公式,英语单词,再也装不下别的东西啦!”我说。

  “来,我教你。

  首先,你要知道哪个是上联,哪个是下联,区分上下联其实很简单,如果一联中最后一个字如果是三声或者是四声,它就是仄音,也就是上联,如果一联中,最后一个字是一声或者是二声,它就是平声,也就是下联。上联放在右边,下联放在左边。”我似懂非懂地听着,贴对联的方法这是我用我全部的精力记住的,简直要把我的脑袋给撑大了。贴完了对联,我们就回到了屋子里去。吃饭之前,我就来到了屋外准备放鞭炮,顺手从家里拿了一个打火机,试了几次,行,有火,于是就开始放鞭炮了。

  我小心翼翼地拿着打火机来到鞭炮前,咔嚓、咔嚓,火着了。对准鞭炮,捻儿着了,我赶紧把手缩了回来,只听得鞭炮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现在回想起来,这恐怕是我们人生当中最幸福的事情了,因为几乎任何一个孩子都喜欢放鞭炮,而且对鞭炮的感情是日益有加。放完了鞭炮,便回到家中,享受过年的幸福与快乐!

  时光飞逝,转眼间就到了晚上,大年三十没有一秒是平静的,五点未到,炮声四起。开饭了,在满桌的佳肴中,有两样是必不可少的。其一,年年有鱼——鱼预示着全家富贵吉祥有余;其二,是合家团圆的汤圆,它预示着全家团圆美满甜蜜之意。特制的大团桌上,父母兄弟围着坐。我则草草的吃过饭,,便冲出去放烟火去了;而那些好久不见的大人们,倒杯酒互相说着:“来,干杯,祝你来年更上一层楼!”“好,我也祝你恭喜发财,干杯!”“妈,我敬您一杯,祝您老身子骨越来越结实!”“我祝你事业有成,年年有余……”团桌上,干脆响亮的酒杯声预示着来年的兴旺。大人们爽朗的笑声和热情的祝福预示着来年的灿烂。

  饭间,家家户户又是放鞭炮,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成了连绵的一片,这一刻,,过年的气氛也就更浓了。

  啊,旧的一年已经过去,新的一年已经到来,在这里我给大家拜个晚年,祝大家——新年快乐!

谈春节作文 篇3

  这几年春节的时候总听到一些声音:“现在春节真没意思”“没以前热闹”……每每此时,我就纳闷儿:过去的春节什么样,现在有啥变化呢?

  和妈妈一起聊天的时候,我终于对比了解到今昔春节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一、饮食

  妈妈说,过去,孩子平时少有零食,于是对过年得来的糖果、糕点等,视如珍宝。一块糖,小心翼翼地剥开,舍不得一口吃下,先伸出舌头舔几下,早已甜到心里;过年时孩子们总会收集一些“珍藏品”,舍不得吃,等到大人提醒“快要坏了”才不舍地放到嘴里。春节期间,饭桌上的菜是素菜靠边站,荤菜全吃光,因为平时少油水,春节期间总算见到荤腥了,孩子们吃得小肚子像气球,筷子还舍不得放……我妈回忆这些的时候,幸福感十足。

  而今的春节呢,孩子们对零食、新衣的欲望已不太强烈,除非是亲朋好友从外地带回新奇的特产小吃。餐桌上,一顿饭吃下来,荤菜动得很少,倒是素菜一扫光,为啥?日子好了呗,日常饮食中营养已够了,人们更注重吃得健康了。

  对于饮食方面的变化,我的观点是:它是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的体现,是好事。觉得过年“没意思”的人可从养生保健的角度研究研究春节饮食文化,这话题肯定火爆!

  二、团聚

  过去过年,一进入腊月,出门在外的人就纷纷往家赶,不论多远。除夕夜,全家老少同坐于桌旁,吃着团圆饭,话着家常,其乐融融。正月初一大拜年,天刚蒙蒙亮,鞭炮声四起,大人小孩走东家串西家,“恭喜发财”“祝身体健康”等吉祥话不绝于耳。

  这个传统现在仍保留着,因为“亲人团聚”从来就是春节的重头戏,“家”“根”的意识在中华儿女心底十分强烈,这是西方人无法相比的。现在,传统之中又添了现代的元素,现在服务行业多了,一些人春节期间也离不开工作岗位,于是电话、手机、电脑等成了远距离团聚的载体,稍解他们的思亲之苦; “月是故乡圆”,现代科技产生的这些通讯设备也大大方便了海外游子、港台同胞与大陆亲人之间联络感情。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现代家庭团聚又有新招了:“旅游团聚”“异地团聚”,一家人既达到了团聚的目的,又游览了景色,开阔了眼界,更显其乐融融!

  多种现代方式体现的依然是不变的亲情、友情,这样的春节,我想比以往更热闹!

  三、春联

  “高居宝地财兴旺,福照家门富生辉” “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i江”……以前的春联大多离不开福、寿、财、吉等字词,年画多是“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反映人们最朴素愿望的内容。

  现在春联内容不再是“涛声依旧”了,你看:“减负恤民,浩浩东风常送暖,扶贫济困,潇潇春雨总关情”,这是夸新时代新政策好; “海峡三通乐,黎元一脉亲”“世博心中有,春申天下无”,这又体现了人们对国家大事、时事热点的关注……

  看到一副副红彤彤、喜洋洋充满时代新意的春联,说“现在春节真没意思”的人,你不为我们的春节传统文化不但没流失,反而与时俱进而自豪吗?

  四、民俗

  以前春节期间直到元宵节,各地都是锣鼓秧歌,声声不歇,锣鼓声中瑞狮翻腾,蛟龙飞舞。白天狮子队走家串户,舞狮拜年,寓意消灾除害,预告吉祥之意;夜来条条火龙在鞭炮声中飞舞,此起彼落的欢呼声中,各个民间舞龙队大显身手,热闹非凡。令人惋惜的是,如今我们这里看不见舞龙耍狮了,自然少了些欢腾的节庆氛围。妈妈讲到这个变化时,不停摇头叹息。

  关于这点,没有对比,我的失落感也就没有妈妈强烈,但从电视里看到别的地方舞龙耍狮、踩高跷的精彩画面,我还是非常渴望我们这里能恢复这一习俗,有了这些,新春气氛肯定更热辣!

  关于春节,我想说的、祈愿的还有很多,但愿我们每个中华儿女既能更多地传承传统文化,又能积极创新引入多样的现代文化,让我们的春节成为永远亮丽的风景!

【【精选】谈春节作文三篇】相关文章:

中国春节老人三谈 -春节01-01

守岁琐谈 -春节01-01

谈春节作文汇编8篇04-02

谈春节作文锦集八篇03-30

谈“厚积薄发”作文01-01

谈宽容作文01-01

谈作文600字05-12

春节放炮精选作文03-08

谈守法作文550字10-14

谈虫作文550字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