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春节作文

时间:2021-10-19 16:22:18 春节作文 我要投稿

故乡的春节作文2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故乡的春节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故乡的春节作文2篇

故乡的春节作文1

  在漂泊人心中,故乡的位置最重。每当独处异乡,羁旅困顿的时候,情不自禁中念起乡土,不胜惆怅。也许,没到春节那天来临,旅途中酝酿的乡愁早已作了最浓烈的释放。

  春花将开未开的时候,我家庭前的水洼里的冰破封,低飞的燕子蜻蜓点水似的掠过去,细细水波荡漾开来,浮起它们春天蜕换的羽毛。度过严冬的封冻期,油菜的叶子湿淋淋的淌水,绿色罗裙似的在菜园中舒展。掐葱的人掐掉爬上葱尖的枯黄,留下象征希望的绿色,以备作年糕的作料。忙完菜园里的活,人们好顺顺溜溜的过年。

  小年这天,故乡的人们觉得春节来得迟,来得慢,却又来得合理,这天到年三十足以做好迎春节的所有准备活。活儿不论轻重,一家人都能齐心协力做好,平时懒于劳动的孩子收了玩的心思,一心一意跟在大人后面打下手。然而,各家各户过年的习惯不同,有的先扫尘,有的先办年货。拿我家来说吧,父母罗列出一天的工作,再把活派给家里的每个人,免得忙起来时乱套。这天大早,父亲迎着清晨的太阳,骑车从街上置办了年货。家人把这些年货取出福气袋后,母亲给它们分配去处:甜酒,腊肉等通通发配到我家厨房,饼干饮料水果等物品留在卧室,年画春联之类的东西装进纸箱,用有福字的红纸条封存。这些物品大小不一,但母亲记忆极好,如果需要,即可取用。等母亲分配完毕,她就开始扫尘。尘,陈也。时代在变,故乡人扫尘的方式却不变:扫尘的家庭主妇拿着一根一头绷着扫帚的竹篙,在房屋上下搅动,顷刻间尘土飞扬,一年的晦气随着尘土飘走了。

  除夕在人们不知不觉的忙活中来临,故乡的春节迎来高潮。当鞭炮爆破声渐渐响亮起来的时候,我家熬贴春联用的浆糊已熟透。撕掉往年旧迹,我怀着沧桑感来贴新一年的春联的时候,看着新联上金箔镶嵌的字闪着金灿灿的黄色,眼前又仿佛有了生机似的。原来父亲对我说福帖要倒着贴,一定要贴正之类的话,就已明白这种沧桑感会被新一年的希望打败。所幸门前的对联福帖贴的正,关门看时,这些漂亮的对称图案使我得出父亲此话背后的含义——身正为人。遐想之际,父亲已贴好内堂的春联,拍拍身上尘土说,把地扫干净,准备吃年饭。在我的记忆中,年饭总是祖母和母亲花半天时间做出来之后,摆在扑着碎花桌布的方桌上,供全家人享用的农家宴。扫干净春联碎纸,我跟着一股鱼糕的清香寻到厨房,提起筷子冲着瓷碗里的鱼糕就拎,祖母在一旁喝止道,年饭未上家宴之前还不能吃。我埋头悻悻离开。等全家齐聚一堂举杯的时候,我端起杯子里的琥珀色可乐,微笑道,新年快乐,干杯!

  吃完年饭已近黄昏,父亲在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点香烧纸,送各路诸神上天,这古老而有趣的仪式为接下来的上坟和守岁拉开序幕。当年三十傍晚的天空让成片的烟花点燃得灿烂而辉煌。故乡的老老少少,三三两两结伴上坟。我们夹在上坟人群的队伍中向祖坟走去。晚风习习,暮夜潇潇。父亲掰掉坟山的野草,用蜡烛作一盏明灯点着,一闪一闪惹人哀思。我和弟弟放鞭燃香,踏月而归时,只见碧蓝的西天外,残留着晚霞的余晖。此时各家各户亮着的灯连成一片,像是大地故意点着与天空中徘徊的星月交相辉映似的。从村西一路走来,听见各家溢出来的歌舞声像海浪一样打在耳际,我疑心春晚已经开始。回家果然听母亲说,你们赶春晚吗?刚刚开场。等家人进屋,我站在月下,从门口那片碧绿的油菜田望去,感觉远方的天地间升起一团吉祥之气,立刻合掌对天许愿,保佑来年全家安康。当我听着各家各户守岁时传来的笑语进屋时,父母和弟弟都已入梦,原来他们并不能等待新年的钟声,守着整个夜晚。

  据说大年初一早上见到红包的人会有好彩头,这是拜年的序曲了。我对拜年并不热心,却受父母的热情感染,包了红包分给众表弟妹们。而后给祖父母和外祖父母拜年时,得到的两个红包被他们抢去了,作为兄长的我只得一笑了之。

  元宵节一过,大人们忙春耕,孩子们去上学,故乡的春节结束了。等到万物花开,温婉的春天送别外出求学打工的人们,故乡的春节又成了他们一年中最美的盼望。

故乡的春节作文2

  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董勋《问俗礼》

  从我的家乡到我的第二故乡,全程相距1034公里。这是湖北宜昌到浙江杭州的距离,却也是时间的距离。的确,随父母在杭州已经近十年了,早已超过了我在出生地宜昌的六年。儿时记忆里最动听的是声音,若隐若现,时有时无,欲断未断,藕断丝连,声音牵出的万千细丝拉扯着我的心,飘飘然,囷囷焉。

  今年寒假回湖北过年,声音像愈来愈浓的迷雾,夹杂着年间说不清道不明的万千香气。故里寻音,百味春节,欲罢不能。

  鸡啼犬吠猪哼哼

  奶奶养了些小动物,三笼鸡,一只黄犬,两头猪,一只麻猫,一池鱼。俗话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意为每年正月初一金鸡迎门,初二犬吠迎春,初三不杀猪以求新年如意兴旺。鸡、狗、猪、羊、牛、马乃六畜,传说女娲在前六日创造了六畜,在第七日创造了人。这些动物中,公鸡声音最嘹亮,每每总能在凌晨准时高歌。猪儿哼哼唧唧,总是热情洋溢地往你怀里拱,像个撒娇的`孩子。家中的小黄犬唤作花花,一双又黑又圆的眼睛滴溜滴溜盯着你看,它的叫声稚嫩干脆,咬字清晰,绝不拖沓。像风华正茂的少年,有着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勇气。奶奶总是坐在门前的一把躺椅上,花花侧躺在她身边,奶奶在等着儿女归巢,花花是陪伴。每每还未到家门口,花花都会冲下去扑在我身上咬咬我的裤脚,一脸撒娇,奶奶则系着围裙笑着,一脸幸福。

  寻音故里,寻来了鸡啼犬吠猪哼,看奶奶与花花,一老一犬;百味春节,尝到的是回家的甜,却不知为何是略苦带微甜。

  凭栏处何觅乡音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对于乡音,我不知用何种心情面对她。曾经因为nl不分的普通话,在语文口语上吃足了苦头。湖北人nl不分,我当时是恨的。于是我弃了所有的家乡方言,换上了标准的普通话——我已经不会说方言了,浙江杭州的方言不会,老家湖北宜昌的也不会。格格不入,心如绞痛。在湖北,正月初一拜父族,正月初二拜母族,正月初三拜妻族,正月初四则是其他亲友。正月初二去拜访外公外婆,在途中的大巴上望向窗外,那天下着小雨一切都朦朦胧胧的,窗外的山渲染出流动的绿色,天没有杭州的天蓝呢。乡音嘈杂地响起,像烟云缭绕的迷雾,缠在我的心间,和窗外的雨一样让我的心渲染出酸涩来。慢慢的在车上的乡音中我想起了哄我入睡的童谣,心上好像有许多只蚂蚁在爬,在噬咬,酥酥麻麻的,我好像醉了,安安静静地睡了过去,醒来是外公的怀抱。

  寻音故里,寻来了路途中的乡音,无论身处何方,均可安然;百味春节,亲友走访,酸涩回甘。

  欢声笑语说人日

  围坐一圈,中有火炉,内置小桌,上有肴核。初七日为人日,大家又要开始忙忙碌碌的工作。小聚的日子里尝尽了家乡美味,我估摸着自己也长了不少肉。在家乡过年的最后一天,也不到处走亲访友,就是这样坐着,坐在红漆小椅上,静静看着爷爷奶奶还有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家。明儿我就要返回浙江杭州了,心下不舍。大人们聊起民风民俗来,说起初七日可是全人类的生日呢。南朝梁名流宗懔《荆楚岁时记》曰:“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翦綵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髫。又造华胜以相遗,登高赋诗。”初七日这类人形彩饰称作“人胜”,贴在屏风等器物上,喻面貌一新。“华胜”是花形饰品,作为节日贺礼相互赠送。旧时,民间人日不吃剩菜,只吃新食。各家以七种菜待客,并于院中烙煎饼,谓之“熏天”。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人日》:"初七日谓之人日。是日天气清明者则人生繁衍。"人们为感谢女娲娘娘造人的恩德,故称人日。我紧紧握着奶奶的手,在大人们欢声笑语中默念“我希望奶奶身体健康,年年岁岁有今朝”。

  寻音故里,寻得是岁岁年年的团聚的声音,欢声笑语;百味春节,这春节的味道愈加醇厚,像是历经了时间的调酿,无论是甜中苦,涩中酸还是苦中带甜,酸甜调和,散发出百味的幽香……

  寻音故里,百味春节。走下宜昌的土地,踏上了杭州的土地,深吸一口气,“杭州,我回来了。”杭州的空气里带着年间蜜蜜的香。我的第二故乡和故乡,杭州和宜昌好似终于有了相通的地方,那便是同样的百味春节罢。

【故乡的春节作文2篇】相关文章:

关于故乡的春节作文4篇03-02

【精选】故乡的春节作文4篇02-24

有关故乡的春节作文3篇02-24

【精选】故乡春节作文10篇03-03

故乡春节作文600字3篇03-07

故乡春节作文锦集九篇03-02

故乡春节作文400字八篇02-28

故乡春节作文400字7篇02-25

冬天的故乡作文11-09

故乡大海的作文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