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的作文

时间:2021-06-17 19:18:13 关于作文 我要投稿

关于年味的作文范本

  过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经历了上千年,现如今有许多外国人很重视中国的春节,也过起了中国传统年。我们不能因为社会的变化而导致传统文化逐渐消失,留住年味,让它永远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并且发扬光大……以下是关于年味的作文范本,欢迎阅读。

关于年味的作文范本

  关于年味的作文范本1

  迎着和煦的春风,我们迎来了喜气洋洋的春节。春节里有趣的事情可真多:挂灯笼、贴春联、跳火群、放烟花、发红包、穿新衣……我最喜欢的要数收红包了,双手捧着长辈们送上的大红包,心里就像吃了蜂蜜一样甜。我想,如果我也给长辈们发红包,他们一定也会很开心。

  发红包,首先要准备漂亮的红包。于是我来到年货市场,各种红包琳琅满目,看得我眼花缭乱。有动物花纹的,有文字样式的,有大红色的,也有粉红色的……我就像置身于欢乐海洋中的一条小鱼,四处寻觅自己的目标。

  找了半天,终于买到心仪的红包:印有“长命百岁”的要送给87岁的太祖奶奶;“身体健康”字样的送给爷爷和奶奶……我还要在送给大家的红包里写上祝福的话。最后,我从自己的储钱罐里拿出平日里积攒起来的零用钱,在每个红包里都放进8个1元的硬币,希望大家“发、发、发”,在新的一年里都能“响叮当”。

  终于,期待已久的除夕来临了。跳完火群,我立马从自己的小背包里捧出一包包红色的“祝福”,我要抢在大人给我发红包前,先给他们一个惊喜。我仍记得太祖奶奶第一个收到我的红包时,她那布满皱纹的脸笑成了一朵花。不识字的太祖奶奶还拄着拐杖,到处找人读我的贺卡;奶奶第二个收到我的红包,她激动得紧紧抱住我,我看到她喜悦的泪珠在眼眶打转;爸爸收到我的红包时,按捺不住兴奋,立即拿起手机将祝福卡片和红包摆放好,调整角度,拍照上传朋友圈炫耀起来。爸爸满脸笑意地对我说:“我要把这张照片好好保存起来,以后给你当嫁妆!”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

  见到大家收到红包时那副欣喜若狂的样子,我觉得幸福其实很简单,没错,这就是幸福的年味!

  关于年味的作文范本2

  鞭炮依旧是那么的响亮,震耳欲聋;烟花依旧是那么的绚烂,眼花缭乱。孩子还是那么盼望着过年,大人们还是那么忙碌,而我走在烟花灿烂的夜空下,却感觉年味这东西一点点的随年龄而去。

  从前,我们都不富,但过年却是那么的有味。我们放了寒假就开始盼望着过年,每天都会翻着日历,数着日子。似乎那是个神圣的日子,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开开心心的玩,都可以开开心心的拿红包,虽然红包里的钱并不多,但那种感觉却是无比的好。我时常在想是否越贫穷的地方的年味越浓,是否该逃往哪个小村落去感受那里浓浓气氛的春节。

  从前,还没有现在那么琳琅满目的糖果让你选择,也没有那么丰盛的饭菜让你挑剔,但大家一起围在一桌吃得总是那么得有味,也许这饭菜,糖果的味道也会随着年龄慢慢的消失。现在,生活好了,要吃什么全年都有,也不用天天拨着手指数日子等待过年。少了一种期盼,人也会懒惰很多吧。

  从前,孩子到了年关,都喜欢聚在一起玩鞭炮。五毛钱一包,大家玩得不亦乐乎。而现在,个个大年初一都睡懒觉,还得用手机反复的叫。吃饭的时候还拿着个手机玩qq,往嘴里塞几口饭就走人了,又不知躲在哪看起了手机小说。也不能说这是手机带来的害处,但这毕竟影响了现在人们的生活,老人们还未好好和孩子们说会儿话,孩子的qq就滴滴滴的叫个不停,或是电话不断。老人们总是唉的叹气,也许这是时代的进步,必然吧。

  从前,没有电脑,没有这个那个的网络游戏,孩子们没处去,聚在一起下下象棋,大人们旁边指导,一片欢声笑语。而现在如何,整天泡在电脑前,各种游戏图标填充着桌面,隔着四五百度的镜片,紧紧盯着屏幕,一刻不离。许多孩子的年大概就是这么过的吧!

  从前,大年三十,一家子聚在一起边嗑着瓜子边看着春晚,一大家子和睦融融。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多了许多的选择,大家思想也开放了许多。三十晚有泡网吧的,有k歌的,有街上闲逛的。也许是过去的技术过于落后,只能提供给大家那十几寸的黑白春晚,但为什么换了彩色的,换了更大的,却少了那么多的年味。

  现在,新衣服还有,而且更新潮了;烟花还有,而且更加绚烂;饭菜还有,而且更加丰盛;年三十还有,为什么年味就淡了这么多。难道真的是自己的年龄缘故吗,那我宁愿不长大。我走在烟花灿烂下,想想过去,也许那是过去生活的标志吧,生活水平的改善,也许是该少些东西吧,也许年味就是这其中的牺牲品吧,起码在我眼中。

  现在,越来越多的朋友聚在一起讨论过年,都会不约而同的谈到年味渐渐变淡了。我想这是的成长的标志吧,这是我们思考身边变化的开始吧,也许我们不该只是一味的议论年味如何如何的淡,我们应该找回童年的纯真的心,用孩子的眼光再次的去发现身边的变化,去感受过年的气氛。

  现在,我们有更先进的通讯工具,我们可以有更强大的传播媒体,让年味在这里传播,渐渐撒进我们这些年轻的心灵,但该用我们理智的眼光去遴选那些年味十足的悠久传统,让它们在我们的手里更好的传承,这该是我们的职责吧。

  天空烟花还在绽放,我捡起地上遗落的爆竹,用火点燃,想小时候一样抛向空中,“蹦”,一阵响亮的爆炸声散着浓浓的儿时年味。

  关于年味的作文范本3

  背倚着木门,木门光滑而灰溜,散发出冬日阳光般的温暖灶膛里柴禾劈哩啪啦地响着。爷爷咝咝地抽着烟,向灶里添着柴禾。奶奶在锅台上翻炒着,烟气很快弥漫了整个厨房,呛得我咳了出来。

  像单调的素描,漫山遍野地萧索的颜色,铺天盖地地撒满了整个窗台,可即使是这样无事做的冬日,对于孩子们来说也有数不清的乐趣。运气好的时候堂哥伊东逮住一两只野兔子,这是让所有大孩子垂涎的事。而年纪略小的孩子就只能捧着皴裂的红扑扑的脸,鼻子一吸一吸地,趴在堂哥家的院墙上,听那杀兔子时野兔乱扑腾的声音,心里不知是激动还是惋惜。更多的时间孩子们会摆弄那两毛钱一盒的擦炮,一擦盒边沿,往冰面上一扔,只听啪的一声。冰面上就只留下一个小小的黑乎乎的印记。扔进空罐头瓶子里的声音更奇特,瓮声瓮气地嘭的一下。倘若多扔几个进去,罐头就常会震得打颤。各个村庄上此起彼伏的炸响的声音,算不上大,却大肆地炫耀着孩子们的快乐。

  似乎吃食都总是别人家的好吃些。两三个孩子挤在厨房的矮桌子边,脚却不安分地踢来踢去。然后,每一个人一海碗面就端了过来,都挑了大块的鸡油在碗底,香得钻入骨髓。将粗瓷碗有缺口的一边转到另一边,香菜厚重的味道扶摇直上,趴在碗沿滋溜溜地吮吸一口汤,暖烘烘的。于是几个孩子埋着头呼哧呼哧,不亦乐乎。

  到了傍晚,炊烟在远处一点点升了起来,直直的,不浓,略高一点时便渐渐地散了。于是,那绵长的亲切的呼喊声就悠悠地在空旷的田野、河岸上散开来了。浓郁的乡音,满蕴爱怜。若是喊了两三声依旧不见孩子虎头虎脑的身影,母亲或奶奶就拎着饭铲子奔出院门吆喝起来。袅袅的炊烟,模糊的喊话,一点点地漫漶,昏乎乎的甜蜜。而今我坐在教室的桌前,任凭旧年的声音无形地在脑海里出现,又带着不能再触及的遗憾流回往昔,怅然而美丽。

  关于年味的作文范本4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王安石

  在春节前,人们个个喜气洋洋,个个神神饱满。逛街的络绎不绝,有的在买年画,有的在买年货,有的坐着火炉旁看电视,还有的人在打麻将打扑克。

  反正街上五彩缤纷,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各种各样的货物都齐全,琳琅满目,人们恐怕想买什么都难以选择!

  春节前,家家户户都灯火通明,家家都把房子打扮的别具一格,各有各的个性。他们把买来的年货放的满地都是。买来的年画怎么贴法,那就各有自己

  的风格和喜好了。有的正着贴,有的倒着贴,还有的歪着贴,各有千秋。

  很快就迎来了大年三十,五点未到,炮声四起。开饭了,在满桌的佳肴中,有两样是必不可少的。其一,年年有鱼—鱼;预示着全家富贵吉祥有余。其

  二,是合家团圆的汤圆;预示着全家团圆美满甜蜜之意。大桌上,父母兄弟围着坐。我则草草的吃过饭,陪那些小鬼出去放烟花;而那些好久不见的大人

  们,举杯说着祝福词……桌上,干脆响亮的酒杯声预示着来年的兴旺。

  只听见几声沉闷的声音,一个个烟花带着红红的火星窜上了天空,几声脆响,夜空中绽放出了美丽的花朵。他们的形状和颜色各不相同,有五颜六色的

  满天星,金黄色的蒲公英,许多许多,绚丽多彩。

  一个个烟花,它们冲向云翔,我看着烟花的绽放,听着烟花声响彻大江南北。烟花的色彩是美丽的,好像来年的日子美得让人不及顾遐。

  时间匆匆如流水,岁月如流不复返。而今我坐在教室的桌前,任凭旧年的声音无形的在脑海里出现,又带着不能在触及的遗憾流回往昔。

  关于年味的作文范本5

  总感觉这些年,春节的年味淡了。

  过春节,中国人称之为过大年,可见老百姓对春节之重视,场面之宏大。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声,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老百姓手中有钱了,年味却淡了,让人遗憾。

  从前,过春节时间比较长,从腊月的二十三,俗称小年开始,春节就已经来到,这一天老百姓吃火烧、送灶君,祈求来年的富足。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割块肉,二十七杀小鸡,二十八帖花花。二十九灌壶酒,年三十包饺子等。大年初一到处作揖,即给人拜年,大年初二开始走亲访友,从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五,这是春节最为隆重的时间段。从初六到正月十三,是春节的延续其,人们仍然陶醉在春节的气氛中,正月十四到十六是元宵节,是春节的另一个高潮,之后春节过完。

  从前,春节是隆重的,刚到腊月,人们就开始“慌春节”,即心中就天天想着春节,腊月二十三之后,开始准备春节的吃的、用的,无论家境富足和贫寒,都要尽一切可能,让家人吃好、穿好、玩好。

  从前,孩子们期盼春节的到来。现在四十岁以上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儿时渴望春节的到来。为什么那个时侯的孩子都渴望春节的到来?因为那时,物质还不是很丰富,只有到春节才能够吃到好吃的,穿上新衣服。当然,家中的大人也会向孩子许诺,只要努力、听话,春节给你买新衣服、玩具等。

  从前,人们过春节需要鞭炮声助威,需要烟火添彩。现在,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很多老百姓不再钟情于鞭炮、焰火。没有了鞭炮、焰火,似乎春节也不热闹了。

  现在的年味确是淡了。虽然过春节还要准备,由于物质丰富,手中有钱,随手都可以买来,春节所用物品,不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就可以办齐;平时,老百姓的餐桌不缺肉食品,也不需要到春节大吃了;从前,走亲访友才穿新衣服,现在,谁也不再穿旧衣服、补丁衣服,平时穿的衣服和春节没有什么两样;从前娱乐单调,庙会、元宵节是人们娱乐的好地方,好方法,现在,有电影、电视、网络多种娱乐媒体,传统的庙会、元宵节没有了往日的魅力。

  年味的确是淡了。

  关于年味的作文范本6

  恐怕是许多人过年时的感觉。不必说有着传统过年记忆的老人们,连才上小学的小表弟,都一脸无聊地说,过年就剩了两件事有意思,放鞭炮和压岁钱。看来,年味儿还真是淡了。

  有人说,过年最大的主题是团圆,这话没错。春节期间,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个团圆饭,喝杯团圆酒,谈谈工作的事情,聊聊生活的烦恼,体会着家的温馨,亲情的温暖,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但春节毕竟是春节,如果仅此而已的话,和一般的节假日也就没啥区别了。过年,要过出年味儿来才好。

  年是一种民俗,一种文化,它是几千年民族文化传统的积淀。爷爷说,以前过年,那可是有一整套的习俗,一进腊月,各家就开始忙活起来,初八吃腊八粥,二十三过小年,准备果品送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二十四扫尘日,全家大扫除,还要在床脚点灯,驱鬼辟邪。年三十,讲究就更多了,贴门神,贴年画,贴窗花,祭祖宗,祭天地,祭神灵,一直到正月十五过完元宵节,闹完花灯,年才算过完。

  眼下的生活,那些传统习俗似乎已经成了遥远的回忆,带点年味儿的活动似乎只剩下了贴个春联,放放鞭炮,看看春晚,真正的年味儿好像只有跟着旅游团到遥远封闭的乡村才能看得到。

  过年是一种文化,年味儿需要载体。当以前只有在过年才能吃到的年货现在每天在超市里都堆积如山的时候,我们更需要文化层面的年、民俗意义的年。迎来送往、喝酒聚会的间隙,可以去听听家乡戏,看看大秧歌;兴之所至,也可以拿出毛笔来试着写几副春联,跟老人们学学剪纸,或者什么都不做,只是坐在火炉旁听爷爷讲“过去的故事”,你也可以感觉到年味儿正一点点地从老人脸上的皱纹里,从噼啪作响的灶火中渗透出来,洋溢在你的周围——那就是过年的感觉。

  关于年味的作文范本7

  年味

  春风已徐徐吹来,盛开在腊月的梅花已经屹立在雪中,默默地,它便与学为伴,与风为友。当春风徐来的那一刻,他伸了伸他的腰,抖起了精神……原来它也在期盼春天的来到。这个年多姿多彩,这个年有足了的年味,这个年烟花漫天……

  雪味

  真巧!这个年有雪!在风中飘飘洒洒,比星星还多,比棉花还白,比流星还美……它好似上帝赐给我们的圣物,因为我们也有和学一样纯洁的心灵。银装素裹,屋顶上的烟囱,天线杆上的鸟影,远方的荷塘……我突然被姐姐的雪球达到了才转过神来,我怀着喜悦的心情向姐姐还了一个,就这样,一场打雪仗开始爆发了……当我们玩到疲惫不堪以至于倒在雪地里的时候,雪花亲吻着我们的小脸,很凉,很舒服。可就当沾在我衣服上的雪化成了睡的时候,我才感觉到了冷!

  火药味

  想必大家都清楚,火药味是很难闻的,可是怪癖的我往往觉得火药味很香,甚至是加油站的油烟味,我也一样觉得。第一颗爆竹响起的时候,我已经知道要过年了,当几十颗爆竹同响的时候我知道过年了。阵阵烟雾开始弥漫开来,把我们重重包围,烟雾好似吞噬了我们一般……耳畔的爆竹声夹杂着火药味,我感觉到了这个年有味儿……可是我们这儿远远比不上城市的热闹,但有了这个火药味,就算是一点点我已经满足了。

  餐味

  夜,宁静。耳边没有爆竹声了,可是热热闹闹地吃团圆饭的声音把我的听觉覆盖了,我的耳朵好似失去听觉了一般……桌上的丰盛的晚餐应有尽有。年糕啊,水饺啊,烤鸭啊,烧鸡啊……我真想窒息于这片空气之中。桌上的老老少少个个都不客气,一会儿工夫就把它吃个精光了。啊!好香的餐味!

  年味=餐味+雪味+火药味。这个年真过火。

  关于年味的作文范本8

  一场大雪,又一次把故乡装点成美丽的童话,起伏的群山,银装素裹。山脚下的村庄古朴宁静,红红的瓦,灰灰的墙,黑黑的门,黄黄的树,被洁白的雪花演绎成了一首别样的诗,美轮美奂,让人心动。雪来了,年近了。

  记忆里的雪,总会和过年有关,浓浓的年味总会在如期而至的雪花悄然绽放。清晨的美梦总是被各种叫卖声吵醒,推着小车的商贩,走村串户,各色美味食品,让人眼馋。当然最惊喜的还是爆米花的老爷爷,总是不紧不慢的摇着黑黑的爆米机,“砰”的一声香甜的气息弥漫空中。

  不再赖床,不再迷恋打雪仗堆雪人的游戏,会死皮赖脸的跟着大人去邻村赶年集。原本小小的农村集市陡然间变得人山人海,各种各样见过的没见过的食品,让人目不暇接,不买看看也好。从大人的忙碌得笑脸里,我们感知到春节的步伐。盼着盼着,甘甜的糖果,帅气的新衣,还有从远方回家的叔叔带回的少得可怜的鞭炮。小时候的年味,充满期盼和甜蜜,当然还有香香的炖肉的味道。

  笫一次离开家乡,便去了千里之外的军营。青春的梦想,新奇的世界,让我暂时忘记了故乡。记得那年三十,我们围坐在一起,说着笑着。当鞭炮声响起的时候,不知道谁,突然间轻轻抽泣起来,原来此刻家是那么亲切,那么遥远,我们不由自主的来到操场,含着热泪向着家乡的方向敬礼。那年的年味里充满自豪也充满思念。

  退伍之后,回到家乡,平淡的日子一年又一年。春节好像成了符号,感觉只是平常的一天。有时候反而觉得那种热热闹闹的场面有些虚伪,有些心烦。直到有一天老妈病了,原本虚弱的身体更加虚弱,我们每天守着病床前,祈祷着母亲早日康复。母亲很坚强,一辈子没吃过肉的母亲,有一天突然告诉我买点羊肉,惊诧之余,问及母亲,母亲告诉我,“羊肉补身体,等身体好了,可好陪你们过年。”

  原本自以为是的崇高梦想,是多么的荒诞可笑,对于父母来说,平安的生活才是他们最大的向往。过年的时候,一家人高高兴兴的在一起,才是最好的享受,最大的心愿。每到春节,我也会向小时候一样,充满期盼。也会跑出去争着点燃喜庆的爆竹,也会伸手问父母要压岁钱,看着父母开心的样子,心中涌动的是一种感动。这些年,年味里充满幸福温馨,还有浓浓的爱的味道。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每次去父母那里,他们都在精心准备着各种各样的年货,儿女们的孙女们的外甥们的,他们知道他们爱吃什么。灯光下他们真的老了,满头的白发,满脸的皱纹,走起路来颤颤巍巍。我不想去阻止他们,因为这是他们的期盼他们的快乐。

  我不知道,这种简单的快乐,多少人能够拥有,忙忙碌碌的人群中还有多少人为了梦想,背井离乡。有时我们太过忙碌,有时我们总期盼来年。我们无法阻止时光前行,也无法预知未来,我们的父母不再年轻,他们的身体不再健壮。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不要让苍老的母亲,用浑浊的目光遥望远方,也不要让驼背的父亲一个人默默地喝着闷酒。

  雪后的山村,像慈祥的母亲,默默地守望着。山间的小路,早被勤劳的乡亲们打扫得干干净净,像一根细长的线,牵动着游子的心。当火红的春联,清脆的爆竹,又一次叩开春节的大门,我只希望白雪覆盖的山村里能多些笑容,少些思念。只希望纯纯的年味里更多的是幸福快乐。

  关于年味的作文范本9

  人的岁数越大,这年味就距离人越远。年味也随着年龄在内心的体验从简单的物化变成复杂的情化。

  物化的年味,是你儿时的鞭炮,长辈给的压岁钱,广场上五颜六色的烟花和兄弟姐妹挤在狭小的空间,看父母租来的武侠片。是一大家子聚餐桌子上的饺子,是身上穿着姑姑姑父送来的新衣裳,是街面上的张灯结彩和马路牙子的烟花摊子,是看到别人家屋檐下的灯笼,也吵着自己家也要挂一个。也许还有更多,这些都是你看得见摸的着,那都是情真意切的摆在面前。

  年龄越大,懂的越多,这年味如同一笔笔被风化的遥远记忆。你越大了越会感觉这年是到了,但是那个味就越发不如从前。一个人若常年的离家在外,赶不上春运的火车,不能耽误工作,这除夕之夜就越发凄凉。这不是空中的烟花,桌上美酒,同事间的嬉闹,还有一台春节联欢晚会就能满足的。

  中国年在中国的节日意义上,备受万千宠爱。炮竹一声旧岁除,这年可能还让人感觉伤感,所有的期待和等待在这个全家团聚的日子,但转眼你又老了一岁。

  体现年味的样子,随着时代的不同,表现的方式也不同。年景是越过越好了,但是年味越来越少了。过去要准备一些浆糊,现在一副春联贴在家门上,用一透明胶带足以。城市的人口越来越多,狭小的铁皮建筑也没有地方让你去挂灯笼了,最多只能在室内贴几幅年画。不过在我们小镇里那些土坡上的平房人家,还是可以在新年到来的时候挂上几口灯笼,灯笼里面不是蜡烛,而是灯泡了。

  记得在小学的时候,父亲在一个特殊的乳白状的透明纸上画上几朵梅花,粘在一个扇形铁架子上,这就是每家过年门上必备的灯罩,晚上看着时候极具观赏性。还有门神,现在别说城市里,就连我们家的小镇子也没有谁家挂门神了,秦琼尉迟恭也快要退出舞台了。

  说道门神,记得小时候做的一件做的挺惭愧的事儿。那个时候家里已经搬到楼房了。在三楼的石爷家门上,我看到一对门神,不是很大,是白描的关羽和张飞,是镶嵌在对联上面。我看那画的真是漂亮,因为从小对绘画的喜爱,用剪子偷偷的把两个门神剪了下来,回到家中如获至宝。那些过往仿佛就在昨天,我还记得那美髯关公的长长的胡须。

  儿时的爆竹声已经流逝,似乎还在耳边响起,真是一阵胜过一阵。丢去的是难以复返的年味,老去的这一年年的年华。我还记得楼下拥了好多孩子,石爷会带着我们放烟花,二踢响,那光柱瞬时的冲天而起,真是好看。几个男孩子嚷嚷的要燃放完,剩下的烟花纸壳筒子来当武器。

  也就是在去年,石爷已经过世了,在2011年的年末,一楼的张爷也过世了。我们这个五层高的楼,年岁就这样逼着那些我称之为爷爷奶奶的一代,都陆续离开了我们,而我的父母也要成为爷爷奶奶了,真是叫人感伤。

  我还记得啄木鸟鞭炮,小时候和哥哥弟弟,把几百响的鞭炮都一个一个的拆开,然后如同发扑克一样,平均的`分配。到楼下插在雪地上,一根香燃起,只听砰的一声。胆子大的可以在手中点起,然后潇洒的抛在空中。那响声似乎依然,不过那满天的纸屑与硝烟,只能徘徊在过去了!

  花无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一年一年,冰灯前,在花坛上,在楼下的空地里,那一张张的兄弟合影,全家合影。在奶奶爷爷在世的时候,姑姑们和表兄弟们都在上面。但是随着爷爷奶奶的过世,相片上的人越来越没有那么全了。

  如今依然盼望过年。但年味,却成了一缕缕的伤感和思念。

  关于年味的作文范本10

  离开老家六七年了,儿时过年的味道已成遥远的回忆。

  老家的年从腊月二十三送灶神回娘家之后就开始着手准备了。父辈们忙着杀猪、宰鸡、备年货,母亲婶婶们赶着炸油饼,大哥哥们印着纸币,懵懂顽皮的小孩拿着鼓起的猪尿泡天真开心的窜巷打闹。真的,那时谁有个猪尿泡就已经很炫耀了。尽管那猪尿泡是大人们将刚刚从猪体内取下的膀胱摔在细土里,用脚慢慢揉薄,然后在细小的口儿里插一个竹棍再使劲儿吹起的,但比起现在腰挂个大哥大,兜儿揣个“苹果”、“三星”什么的都幸福多了。记得父亲有一年还将几粒玉米籽事先放在猪尿泡里,风干了摇起来铛铛作响,惹来好多伙伴争先恐后的试玩,甚至打起架来。

  “啥时候过年呀?”、“还有几天过年呀?”——————孩子们等不及了!

  一到除夕可热闹了:大人们包纸、写纸、坐纸,以纪念逝去的祖祖辈辈的先人。可对于贪玩的孩子们就不一样了,哪知道坐纸是什么事呢!盼望的却是跟在庞大的队伍里凑热闹,迎接先人的到来。大人们按辈次排成列,执着浓浓迷人的香烛、点着麻杆火把、端着丰盛佳肴,敲锣打鼓,到辈辈流传的最老的先人坟地恭请历代先人在家一聚。我记得队伍最前面的长者双手高举着一个盘子,里面是写着“历代先远宗亲之神位”字样的一包纸,听父亲说那是最老的纸,在那个坟地烧了,就把所有的先人们请来了。哎,管他什么不什么 先人,我这般孩子只顾放炮,看谁放的多,放的响。一番折腾,先人们总算迎到上房里来了。几个长者把纸按辈次在正堂拼的两个八仙桌上排了座次,借助木匣子摆了好几台子。桌面正中供起曾在清朝地方为职的曾祖父母的遗像,前面献满整盘整盘的苹果、梨、桔子,大枣和花生。然后就在桌边放的两个盛满麦子的大碗里上香,跪在地上大把大把烧纸币、黄表,祭茶祭酒,磕头作揖,跪在门口、院子里的晚辈们也跟着磕起头,作起揖。

  接下来便是坐夜了。长辈们坐在竹席炕上,中间放个大炕桌,蜷腿围簇而坐,晚辈们坐着板凳,围着地桌。很快,大盆大盆菜端了端,炕上地下的人都说说笑笑,吃着菜,划着拳,喝着酒,手指里夹着冒的烟。起初炕上地下各顾各,吃着喝着,地上的人就一个一个的给炕上的人敬酒,争着,嚷着,吵着,拉着,拽着,推着,秩序乱了起来。孩子们就在院子里放炮耍戏,偶尔悄悄跑进去手抓几片肉大口大口咽下,哪顾得大人们的挑逗和戏骂,嬉皮笑脸的吊着鼻涕,又飞快的跑出去了。

  这夜不知坐到几点,反正孩子们玩疲了,被大人们抱着回家,不知不觉睡着了。听大人们说他们吃完喝完之后还到几里路的火星爷庙上抢着烧头香去的,回来又到关帝庙,山神庙烧香,最后就到四个房头的纸跟前一烧。累的睡了,高兴的就到纸跟前陪先人,再耍个天亮。

  天刚亮,开门红的鞭炮声一家连一家,打碎了孩子们的美梦,而最为期盼的年却终于到了。

  穿着新衣服,两个一对,三个一伙,到每家每户上房的正堂磕头拜年。知道称呼的,叫个爷、婆、大大、新妈之类的总会有惊喜:好吃的糖果。不知道称呼的,见年龄大的就随口叫个爷、婆,见稍小的,抢着叫个大大、新妈,惹来人家一炕怪异的哄笑,反正娃娃们哪知道笑啥,只顾瞧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糖果,抢着展出手来总会给的。年拜结束了,就在庄子里的大巷里数数、晒晒、比比,可高兴了。

  儿时记忆里最为神圣的仪式莫过于给先人上饭。快到大年初一中午了,该给先人们供奉盛宴了。母亲婶婶们做了好多种平时没见过也没吃过的小碗菜。有三位长者站在先人相聚的屋内,撤下桌子上的大半水果和干果,各样留少许,中间空开。其他的十几个人按辈次年龄成一列,眼睛注视着先人高居的正堂,从门口一直跪到厨房门口,双手高举成端盘子之势。另有一长者从厨房传出一碗菜,递给跟前跪的那个人手里,从后往前,越过头顶,一直传到屋内。只见一长者收端碗菜,躬身弯腰,拜了几拜,传给左边的长者,由他供给先人。紧接着第二碗又来了,娴熟的动作重复了重复,由右边长者供给先人。就这样从后往前,先左后右,一碗又一碗都供给了先人们。乍一看,刚刚空开的地方已经被整整齐齐的摆满了。左右长者又把一双双新筷子执在手里躬身拜了拜,搭在碗边上。那收菜的长者便开始忙着倒茶倒酒上供到桌上。最后三人一齐跪下,拉着长长的调子高声说:“磕头了”,外面跪的人跟着磕头作揖。前前后后锣鼓不停,炮声隆隆。长大了我才晓得先左后右是中国传统风俗与礼仪的尊卑之分。

  大年初一就这样过了。

  初二、初三便是跟着大人,哥哥们到关帝庙,山神庙,四个房头纸前烧香,趁着放放炮。初三晚上又是迎接先人时的队伍,同样的仪式欢送先人归去,在古老的地方纸钱烧个透天亮。听父亲说先人们今晚就开始来抢收属于自己的金钱了。难怪写纸时大人们坐在一起商讨斟酌,挺认真的,是生怕先人们收不到。衬着漆黑的夜色,透过火的光亮,瞅着袅袅升起的纸灰,想着父亲的话,真有些莫名的神奇:似乎是先人们收钱时在半空轻飘的身影。

  三天年很快结束了。大人们开始轮流在亲房家团聚吃饭,而孩子们期待的却只剩下正月十五的社火和花脸戏了。

  哎,年复一年,孩子们长大了,成家了,又老了。而老家的年味仍是那般浓,想起那样亲。离开老家再也没有和亲人们一起过过年了,浓浓的年味淡淡的成了深藏的记忆。

  虽身处异乡,但心归故里。那些深居县城小镇的农村出身的人们仍然用自己的方式在异地做着同样的事,来寻找年的感觉,品尝年的味道,只是没有老家的神圣和热闹。

  城里送纸在除夕夜。我孤零零的一个人左手拿着一根短竹棍,右手提着装纸、些许干果和一盘鞭炮的塑料袋子,兜里揣着打火机,冒着凛冽的寒风,步行在明亮又宁静的通向轩辕广场的马路上。这天天走的喧闹马路今晚特别静,沿街一栋楼房里一家客厅还传来看春晚的喜笑;这拥车的马路今晚特别宽,远瞧对面的大广告字有些看不清;这眼一眨就到轩辕大帝像的马路今晚特别长,刺骨的风挡着腿走不快。终于穿过了广场来到牛头河堤给先人们送送纸。广场的灯光照的牛头河泛出银光。看到数不清的烧纸灰的黑迹和风吹来掠过裤腿的炮皮,听着哗哗牛头河水声,心里不觉几分寒颤。可恶的风实在是太大了,打火机都点不着。解开棉袄的纽扣,蹲下身子背着风将打火机藏在怀里,好不容易把一塌子黄纸燃着,谁知一股妖风戳过裤裆将其吹灭。就这样试了好几下都不行,心中越发着急,此刻身上不觉热了起来,额头都出汗了。

  “贼天气,连个火都弄不着。”心里嘀咕着站了起来环顾了一下。

  “哇呀呀,河堤荒芜的绿化带里都有人烧纸呢!”嘴上不禁念叨着便将包的纸挪到河堤下的绿化带里,在一颗树的旁边朝着老家的方向挑了一个干净的稍凹下去的窝,总算点着了!火越来越大,有些烘烫烫的感觉。记得儿时听大人说一定要把纸全烧完,不然先人收不到,于是我用竹棍细心的翻着纸币,让每一张都成为灰烬。我整个心都投在火焰里。看着风中轻舞的纸灰想起父亲那神乎其神的话,我仿佛又看到先人们收到过年钱时手舞足蹈的喜悦。突然身后传来几个脚步声,夹杂着飒飒作响的寒风惊得我心一跳,浑身一麻。

  “鬼?”回头一看,尽然还有比我迟的人,不过人家是一个父亲,两个小儿子。那人看了看我也在旁边忙起来。我朝着老家的方向磕了三个头,然后点起一大盘炮,啪啪的炮声淹过哗哗的流水,吓的两个小孩捂起耳朵。瞅瞅那两个小男孩,和儿时抢着放炮的我一般大。我心一愣:不知是现在的炮力量太大,还是城里娇生惯养的环境使得孩子没有农村孩子的粗野与狂放。是不是现在人的本性从孩子时就已经变化了?是趋于淡雅而高洁的进化,还是生存本能的退化?

  站在牛头河堤,借着明亮的灯光透过沉闷的夜色我凝望着大山那边,走过遥远的路便是久别的老家。我只有不舍得离去。拿起手机一看已是零晨。快到城隍庙烧香了!大步大步抢着烧头香了!啊呀,天哪!已经人山人海,连个跪的地方都没有了。挤挤拥拥,总算烧香敬神了。

  大年初一睡到十点,现在不怕有小孩子来拜年弄得措手不及。饭一吃,便携带妻子、女儿到红崖观烧香。山上山下,烧香弟子拖儿带女络绎不绝,一瞧都是大簇大簇香枝、大塌大塌黄表、大把大把蜡烛、大串大串鞭炮,拿的,提的。文昌宫、仓颉宫、三清殿前点香的,烧烛的,跪的,许愿的,磕头的,作揖的,站的,等的,放炮的,上香钱的,蜂群蜂蛹。华夏大地的汉族子民们都有着祖辈们留下来的这种传统和风俗。与其说是一种传统和风俗,还不如说是重拾一代又一代留下来的儿时的记忆,找回年的味道。

  一路上和妻子女儿谈谈笑笑,沿途拍照,尽享年的乐趣。看着女儿的活泼与天真,听着她出奇的发问“为什么过年要上香,要放炮?”,我和妻子很欣慰,更是遗憾:女儿闻到县城小镇的年味,却唯独没闻到一种真正的年味,就是老家的年味。这种年味也许只飘溢在我及我以前的人心里,再没有人闻到,也无法闻到。

  关于年味的作文范本11

  在我的老家有过了腊八杀年猪的习俗。但在国民经济困难的时期,农民家养猪用的是做饭的下脚料,淘米泔水刷锅水,根本也没有什么营养,猪儿长的很慢,也没什么膘。养一年毛重100斤就很不错了,谁家都想多养几天,给猪尽量长的生长时间,不到年跟儿前,谁家也舍不得杀。多数人家都是腊月二十七杀猪。久而久之,就形成的了“二十七杀年猪”的年俗。杀年猪的目的一是有了一年的猪肉吃和炒菜的猪油;其二是为了能吃到新鲜的自家灌的猪血肠;三是能够吃到正宗的自家做的杀猪菜。这一天还一定要邀请左邻右舍来家里一起品尝。其实最主要的是要感受浓浓的年味!

  过年杀猪有一整套的活儿。除了灌血肠、做杀猪菜、要请客,还要做另外几件事:那时候没有冰箱,要将一时半会儿吃不了的肉冻起来,尽量延长保鲜期。冻肉是东北特有的一种保鲜方法。方法也非常简单,将需要保存起来的肉切成5斤左右的方子,从河里刨回几担子干净的冰,选背阴的墙角,放一层冰,放一层肉,最后那层冰要厚些,冰外面还要泼几桶水,据说能放到4月初。也有用大缸储存的,一层肉一层冰。当然,一口猪的肉也不能全冻上,要留出一些炒菜用,一些瘦肉剁成馅,留着包饺子、炸丸子……过年期间要做好多种美味。

  杀猪的另一件事就是炼油,将腹部的脂肪(俗称板油)及内脏所有能炼油的组织全部切碎,放少许水、多放盐于大锅内小火慢熬,待脂肪慢慢溶化,流出的液体没有水的哗哗声,将液体放于坛子中,这就是东北农村特有的物件:荤油坛子,也是一家人一年用于炒菜的主要油水。现在想想,在炼油期间放入油锅中少许的瘦肉,肝、肾、吃起来别有风味。在我的家乡现在还有“炸五花肉、炸腰子”等特色菜,那盘菜很受食客的青睐。

  由于荤油的“荤”同“婚”字同音,往往荤油坛子要由未婚男或女搬到应放的位置,意味动荤(婚)。讨一个好彩头,寓意新的一年婚姻将有所突破。其实一点根据也没有。

  现在看来,杀猪炼油是一种不良的生活习俗,造成人们大量食入脂肪,容易引发高血脂。在我的老家,人们生活中有两项习俗很不科学:一个是荤油坛子,造成高血脂频发;另一个是食盐罐子,大酱缸,咸菜缸,在人们用大酱、咸菜调味的时候,人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食入大量食盐,造成高血压等富贵病比例明显高于全国各地的记录。

  杀猪那天是全年最解馋的日子。大锅里煮着肉,小孩子们会不停地在锅边转悠,不时地催大人:捞出一块尝尝。于是,那一天小孩子往往一点主食都不吃,光吃肉、啃骨头就饱了。现在杀猪再也看不到那样馋嘴孩子的模样了!

  过年杀猪不为别的,就是图个喜庆,有过年的气氛。杀猪请客不摆宴席,就是杀猪的四个传统菜:烀猪肉、灌血肠、炒酸菜、杀猪菜。

  烀猪肉是过年杀猪的传统菜,新杀的猪肉新鲜,想吃哪块割哪块,想吃肥的有肥的,想吃瘦的有瘦的,肥瘦都想吃的有五花肉。新鲜猪肉,大大的火,一会就熟,还没出锅,香味已经传出老远。谁家杀猪都会做这道菜,趁热蘸蒜泥,人人都爱吃,吃着很香。不过这也得在人,邻居张老弟平时不吃肉,过年杀猪这天开一次荤,也不吃肉,当杀猪人给猪开完膛他要趁热割一块猪腹壁的脂肪(俗称板油),一般得3斤左右,不用任何加工,趁热蘸蒜泥将其全部吃掉,一抺嘴巴,一年油水吃完了,这一天他别的什么也不吃了,只是喝茶水了。

  灌血肠是家乡一种别具特色的地方风味小吃。

  家乡的血肠是以新杀的猪的洗干净的肠子为主料,内装以猪血、瘦肉、荞麦面、猪油及各种调料等调制而成的“面欠子”,煮熟即成。

  血肠的成功与否与肠子的清洗有直接关系。家乡的人们有一习俗:沾屎的不吃,盛屎的恶逮。指的是杀猪肛门没人吃,而猪肠子一段也舍不得扔。不过清洗猪肠子可是一件技术活,一是要有耐心,要将肠子全部翻过来,经过盐浸、醋浸、酸菜汤子浸,最后无数次清水洗。直到清水不再有变化为止。

  清洗好的肠子才能灌,灌肠子重要一环是“面欠子”的稀干及盐酱的浓淡。干了吃着硬,没滋味,稀了,煮出的肠子切不成块,让人没办法吃。血肠是一种地方美食,我国美食口味大体为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作为东北地方风味小吃的血肠,以盐为调味的首选。根据经验:一大盆血应该放一小碗盐。放少了没滋味,放多了太咸,不利于健康。再有一个要适量放猪油。血肠的好吃与否同放油多少有直接关系。如果放油能达到熟肠子切开看到油都要流出来了才到标准,吃着才有滋味,也特别香。吃过后血脂增高就另当别论了!

  煮肠子最能考验家庭主妇的耐心。据行家讲:必须小火,轻翻动,来不得大火及猛烈搅动,不然会破裂。等到煮的火候差不多时,用锥子扎一扎,冒血丝,太嫩,火候不到,出锅也切不成块;煮的时间太长了,猪血太老了,会呈蜂窝状,口感又太差,必须恰到好处。

  血肠开心的吃法是刚出锅的时候揪一段,蘸着大蒜泥,咬着吃,那才是真正的原生态吃法,不能用刀切,刀切没有那种清鲜味。

  血肠,一种独特的地方风味美食,趁热吃,让人回味无穷。我认为,如今市场上热卖的火腿肠就是家乡血肠的变种。

  过年杀猪必不可少的是炒酸菜,酸菜是东北的特产,是一道很好的开胃菜,吃起来爽口香醇,还能促进人体对铁的吸收,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备菜。由于酸菜利用的是乳酸菌优势菌群的储存方法,所以含有大量的乳酸菌,有资料表明乳酸菌是人体肠道内的正常菌群,有保持胃肠道正常生理功能。所以吃酸菜对胃肠道的消化吸收有很好的促进作用。酸菜有好多种做法,但杀猪那天必须炒酸菜。细细的切,这一天切酸菜是对家庭主妇的考验,好多家庭女主人刀工不好,怕人家笑话,常常得找人帮忙切。炒的时候讲究大火,猛攻,多数人家得放一半里脊肉,爽口香醇的酸菜与辛辣无比的朝天椒搭配,味道闻起来酸辣,入口脆爽,很是好吃。

  炖杀猪菜是家乡杀猪请客的主菜,谁都不知道有多少年的历史了。虽然没进过吉尼斯世界记录,也没上过美食榜,但在我的家乡,那可真是一绝,杀猪菜吃起来鲜而不腻,味美而别具一格,不分男女老少,人人喜欢。

  家乡的杀猪菜说起来十分简单:主料不是什么山珍海味,也不是猴头燕窝,只是将家乡的特产“干白菜”放在煮血肠、猪肉的高汤中慢火炖3个小时以上,油慢慢地浸到干白菜里头,干白菜里有猪肉味儿,猪肉里有干白菜的味儿。那时候的干白菜已经吃不出干白菜的味道,只是猪肉、猪肠子两种美食的溶合,即有猪肉的醇香,又有猪血肠的鲜美,两种美食的美味溶于一体,但不含猪肉、血肠的高脂肪。松软可口,老少皆宜,甚至没牙的老人也能品尝杀猪菜的美味。

  杀猪菜在我们地区应该是一种特色美味。它已经具备地方美食的诸多特点。

  它的原料本地产。干白菜是专门的白菜品种,这一品种的特点是不卷心,长不成大棵。很小。还因种的晚,较冬储大白菜要晚种1个多月,也不给卷心的时间;另外种在大田里,不浇水,不施肥,自然生长,营养积累的殷实;更重要的是干白菜不是晒干的,而是放于背阴见不到阳光的地方,多是农家的厢房内自然干燥。无阳光的环境下自然干燥的白菜营养不流失,颜色鲜丽,食用时通过色香味能勾起人们的食欲。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家乡的美食——杀猪菜,曾是我的骄傲。我曾将其推荐给了我的朋友们,我也曾将来我这儿尊贵的客人领到农民兄弟家中去品尝杀猪菜,果不其然,家乡的美食让省城来的客人吃的开心无比,曾让一位很有文采的作家出了洋相:吃了不行,还得拿点,回去给老娘尝尝。一份孝心曾感动了这个农民兄弟,拍着作家的肩膀讲:“为了老娘,你随便拿。你的老娘就是我的老娘。明年杀猪的时候将老娘请到我这儿,我们一起品尝咱家的杀猪菜。”一顿杀猪菜将省城的作家同山沟里的农民兄弟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原本互不相识的两人从此成了好朋友,农民兄弟每年过年杀猪,过八月节杀羊,都要将作家的老娘请来尝尝鲜,住几天。而每当学校放假,作家都会接农民兄弟的孩子去城里玩几天。两家走动的那样亲近,胜过亲属,其实他们就是通过一顿杀猪宴相识的。古人曾讲:食色性也。在美食面前,谁都可以露出本来面目,那就吃吧!吃是人的天性。

  家乡的杀猪菜,常吃常新,让人流连忘返。

  如今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过年杀猪请客也有了新的变化。变化之一不再是几个传统菜,什么时令、什么清鲜,什么顺口,那天的桌上都有,但是烀猪肉、灌血肠、炒酸菜、杀猪菜这老四样是必不可少的。有时候客人们会开玩笑:这家的女主人真有水平,杀猪能杀出来满桌的山珍海味来。

  过年杀猪请客成为邻居间人情往来的一个借口,邻里之间有往来,早就应有一回报,一直没机会,通过杀猪请客全了了。

  通过杀猪请客,在浓浓年味中,可以让平时邻里之间因鸡毛蒜皮的小事产生过矛盾的两家找到和好的借口,使原本十分和谐的两家人在请客中再聚首,感情会更深。

  在我的生活中,也曾发生过因杀年猪太小太瘦没多少好吃的而产生了不愉快的故事。

  那是很多年前的事了。那年母亲去世,父亲领着我们姐弟4人,过着清苦的生活。为了过年有点生机,父亲借钱在离过年还有3个多月的时候,从外屯买回来一头70斤看着比较瘦的猪,在我们那个屯,过年前几个月买猪,买回来之后多给点好饲料,用乡亲们的话说“催一催”,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在以后的日子里精心饲养育肥,使其在过年的时候达到更大、更肥。效果都非常好。但那年我们家买的那头猪可让我们全家上了不少的火。

  那头猪是父亲在朋友的帮助下从20多里路外的一个自然屯抬回来的。现在想想:从20多里路外两个人抬头猪,那得多累,但父亲做了。

  刚抬到家的猪不爱吃东西。一家人都以为是换了新环境猪儿不适应。可是过去了好长时间,吃东西还是那样“挑捡”,一点也没有改变,一直到快过年了,也没见那头猪肥壮。后来听说那头猪在原来的主人家由于去势时落下了病,是一个老病号,已经一年多了,父亲被人骗了。那年我家杀完猪请完客血肠一点没剩,但父亲一直在讲:你妈走了,我们过年也杀猪了,也让你们吃上年猪肉了,挺好!当我们看着空盘空碗的时候,我们都会想起,母亲在世的时候,哪年我们家杀的年猪都要比这年的大,我们的心里真不是滋味,不由自主想起了妈妈……

  后来,每年我们都要像妈妈在的时候一样,年年养一头年猪,每年的腊月二十几都会杀年猪,烀猪肉、灌血肠、炒酸菜、炖杀猪菜,请上亲朋好友开怀畅饮,感受那一年一度的年味!

  如今住楼房了,自己已不再养猪,但每年二弟杀猪都要选周日,为的是让我们能有时间回去一起吃猪肉,我年年都及时回去,不是为了吃,而是为了找过年杀年

  关于年味的作文范本12

  广州的春节,是热闹和欢愉的。

  在大年三十的晚上,我早早地去到奶奶家,帮大人做这做那的。贴“福”字、拍团圆照、摆饭菜……这些看似平凡却又不平凡的小事,无不充满着我们全家人对新年的憧憬和希望。

  大年三十晚的年夜饭向来是最讲究的了,通常是要“八菜一汤”。 每年的汤里必不可少的就是发菜和冬菇,大人们总是会说:“吃发菜,发财就手!”而冬菇就大多是取“金钱”的意思罢了。那八菜里,一般都会有烧肉,鱼和鸡,象征着来年丰衣足食、身强力壮、年年有余的新年愿望。

  热气腾腾的“九大簋”上了桌,扑鼻的香味弥漫在空气中,我和哥哥都迫不及待地开动啦!“哇!那碟白切鸡看上去很好吃耶,不管三七二十一,夹上一块再说。”我心想。但我总是“一不小心”就夹了块最大的鸡腿肉。这不,还没吃完呢,就已经想要块叉烧了。小孩子们总是吃着碗里的,看着碗外的。不一会,原本碟子里堆得厚厚的肉和菜已经被横扫一空。传入耳中的是大人们和奶奶聊家常的欢声笑语……

  广州城,又名“花城”。俗话说“广州过年,花城看花”,在广州过春节,一定会有“逛花市”。这一个古老又有历史文化沉淀的过年习俗。

  吃完丰盛的年夜饭,我们一大家子就迫不及待地去逛花市咯!我们选择了离家最近而且可以看江景的海珠花市。

  在涌动的珠江浪潮的衬托下,海珠花市显得格外迷人:人山人海,人潮涌动。人们在卖粉红色桃花摊档的金黄色灯光下显得红光满面。在各种各样的花档前,一定会有正在讨价还价的人群,我认为这并不是吝啬或是小气的表现,而是多少年来,广州人在逛花市时的一种独有民俗。

  街道两旁的鲜花已经开满怀了,随处都可见她们娇羞绽放的身影:天真烂漫的粉桃,雍容华贵的郁金香,国色天香的大牡丹……

  走在花香袅绕、灯火辉煌的街上,我感受到了过年的浓厚喜庆气氛,迫不及待也想要去买花啦!老妈使出砍价的“杀手锏”,以20元两盆的价格买下了两株风信子和几束百合,大获全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