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作文1000字

时间:2021-09-01 18:10:52 1000字作文 我要投稿

冬至的作文1000字合集6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冬至的作文1000字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冬至的作文1000字合集6篇

冬至的作文1000字 篇1

  早上七点了,暗蓝的苍穹只隐隐露出一线鱼肚白。新月如眉,遥挂在疏桐上。

  天亮得格外晚,这也难怪,今天是个特别的节气——冬至。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通过土圭(最古老的计时仪器)来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公历12月21日或22日。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黑夜会慢慢变短。

  冬至为“进九”之始,但还不是最冷的时候,一年中最寒冷的时间是翌年1月8日—1月18日交节。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在古代人们认为冬至: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是吉日,值得庆贺。

  从周代起就有相关的祭祀活动。《周礼·春官》记载:“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目的在于祈求与消除国中的疫疾,减少荒年与人民的饥饿与死亡。《后汉书·礼仪》:“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还要挑选“能之士”,鼓瑟吹笙,奏“黄钟之律”,以示庆贺。唐宋时,以冬至和岁首并重。

  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明、清两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宫内有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的仪式,还相互投刺祝贺。

  入九以后,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谓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在民间广泛流传着‘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据清人笔记《燕京岁时记》云:“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浑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实际上“混沌”与“馄饨”谐音,故民间将吃馄饨引申为,开辟天地,打破混沌。相隔百年,老北京冬至的饮食习俗已不同清代,倒有这样的俗语“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每逢冬至,家人聚在一起包饺子,团团圆圆,其乐融融。

  在冬至节令吃食方面,南北方也有所不同。江南是鱼米之乡,盛产稻米,而苏州人则用糖、肉、菜、果、豇豆、萝卜丝等作馅,用糯米粉包成团,称作“冬至团”,馈赠亲友。也有在早餐全家聚食的,取其团圆之意。苏州还有在冬至吃馄饨以纪念西子的民俗。苏北人在冬至是要吃汤圆的。

  从中医养生方面看,在冬至前后做冬至灸(又称三九灸),可调理身体治未病,对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以及“阳虚型”疾病,如膝关性关节炎、老寒腿、虚寒型胃痛、慢性腹泻、腰痛等都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冬至灸是灸疗和“时间疗法”相结合的一种中医特色保健方法,冬至前后是最佳时间。

  冬至这一天北半球黑夜最长,之后白天慢慢变长,此时“阴极—阳生”,从这天开始,阴消阳长,阳气生发。冬至灸可顺应自然界阳升之气,天人合一,激荡体内阳气,驱寒邪外出。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目的。这也是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思想的体现。冬至灸可适用于任何年龄段人群,其中又特别适合“阳虚”体质者。

冬至的作文1000字 篇2

  时间往前推八十年,也就是您出生的那年,我想那时我的外曾祖父是无限的高兴激动,因为您从一出生就被呵护在手心里,在无忧的生活中快乐成长!

  然而事实的命运是不幸的,在那蹉跎岁月中,历史的齿轮缓慢的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中运转着,您先失去母亲又失去父亲,还不满十七岁就已经无父无母!

  您曾对我讲过您后来住在三门峡时喜欢躲在门后偷偷的看蛇偷吃鸡蛋,在满地都是柿子树和野枣树的山上摘果子,在那里听那些叽里咕噜让人听不懂的怪话……,不得不说那是个令人向往的日子!

  两年后,一切的那些属于童年的记忆都在十七岁那个大雪纷飞的东西湮灭,因为那时您的人生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转折点——出嫁!

  “父母都不在了,家里只剩下哥哥嫂子,不嫁人怎么办啊?”

  许是当时年幼,当初听这话时竟觉得好笑,您在怎么说家里的条件可是在您们村里数一数二的,况且我曾祖父还是市里面的某个官衔,即使不在了也没有到如此破落的地步呀!

  不过爷爷的确是个不错的如意郎君,虽说当时爷爷正上着高中,还属于穷学生,但以爷爷的身高样貌学历在当时都足以算的上是白马王子,光那我们陈氏家族特有的单凤眼都为那秀气的样貌添上一笔斑斓的色彩!就这样您穿着凤冠霞帔带着嫁妆嫁了过来,和爷爷一起从河南到西安再到新疆,一路风风雨雨辗转半个世纪,更加加固的是两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决心!

  一晃半个世纪过去,您和爷爷也到了华发的年纪,在老家的小院里爷爷种了许多花草,您没事时就和一群同龄人坐在高大的杨树林下聊一聊家常,偶尔还能听到您们互相拌嘴,不过每次都是好脾气的您先服输,就这样岁月静好,最惬意不过!

  儿孙们都长大了,唯一牵挂的就是不满周岁的小孙子,对此,您付出了全部!

  六年前爷爷在医院去世,我和你睡在一起时每次半夜都能听见您望着爷爷的照片失望的说:”你现在在哪里?你现在去哪了?”当时我在被窝里都被您呜咽的声音给吓到了,我实在想不到您对爷爷的竟达到如此之深,接下来的这五年您一直在兢兢业业的完成爷爷的遗愿——把小孙子带大,在自己的孩子家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每天有一点小事都会引起媳妇们的极大不满,现在想想您当时的处境,纵内心万般委屈,万般难受都没有一个人可以向他诉说,所有的不好的都要往肚子里面咽!

  二零一五年十一月十九号同爷爷二零一零年十二月十九正好差不多正好相差五年的时间,您在关好了儿子家的门后躺在自己冰冷的屋里安详的去了,身旁无一人陪伴!

  您的一生在这世人之中最平凡不过于此,也最伟大不过于此,您成功的做了一个好母亲,好祖母,辛辛苦苦操劳了大半辈子,到最后对他们别无所恋,别无所求!

  冷月何年照得花好月圆的光景,何年?照得?花月夜?

  门外冰雪微融,洁白的如同月光般皎洁,“等您八十大寿时我要给您意想不到的惊喜!”何时有人述说这句您心底期盼了五年的心声,只可惜再也等不到了,他们也都背弃了当初的诺言,美好的期盼,寂寞的空间,孤独的自己,一切都结束在这第七十九年冬至,前夕!

冬至的作文1000字 篇3

  12月21日就是冬至了,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一天还有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的习俗,谚语:冬至到,吃水饺!但其实,冬至吃饺子也有一段古老的历史!

  饺子源于古代的角子。饺子原名“娇耳”,相传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是中国北方民间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节食品。有一句民谣叫“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饺子多用面皮包馅水煮而成。

  相传河南人张仲景任长沙太守时,常为百姓除疾医病。有一年当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门口垒起大锅,舍药救人,深得长沙人民的爱戴。张仲景从长沙告老还乡后,正好赶上冬至这一天,走到家乡白河岸边,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原来当时伤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他心里非常难受,决心救治他们。张仲景回到家,求医的人特别多,他忙的不可开交,但他心里总挂记着那些冻烂耳朵的穷百姓。他仿照在长沙的办法,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向穷人舍药治伤。

  张仲景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是总结汉代300多年临床实践而成的,其做法是用羊肉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乞药的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

  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们庆祝新年,也庆祝烂耳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人们称这种食物为“饺耳”、“饺子”或“扁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人的日子。

  张仲景距今已近1800年,但他“祛寒娇耳汤”的故事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们吃着饺子,心里仍记挂着张仲景的恩情。今天,我们用不着用娇耳来治冻烂的耳朵了,但饺子却已成了人们最常见、最爱吃的食。虽然常常吃饺子,但莫过于冬至和除夕这两顿饺子吃得最惬意和温馨,一方面是传统节日别有意味,另一方面是家人团聚,格外亲切热闹。

  现如今,饺子的做法也很多,虽不为治病吃饺子,但仍然要健康吃饺子,专家讲,从营养学角度来讲,制作饺子皮时不妨在精粉中适量加入高粱面、燕麦面等杂面,营养更丰富,口感也更好,尤其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如今很多饭店在饺子皮中加入菠菜汁、胡萝卜汁或者西红柿汁,色泽鲜艳、营养丰富。

  冬至,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也是中国人的一个传统节日。

冬至的作文1000字 篇4

  先说大多数人自诩为“城里人扫墓”的所谓正统的清明节,清明节从农历来说,既无定月也无定日,但可以推算,冬至节过了106天就是清明,一般就在阳历4月5日。清明时期正值中国大多数地区的春季,处于仲春与暮春之交处于仲春与暮春之交,不一定天气清澈空明,所以不能以此简单定义清明词意的来源,而且很多历史上很多诗歌也有关于“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描述,所以这个节日的天气是不固定的。同时,清明,是传统的农耕季节,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基本上是没有闲暇去放弃农耕播种的好时节,而去祭扫先人的坟墓,去做所谓的“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清明无聊诗句。不过在闽南侨乡,对于清明节十分重视,是民间传统的溯源追本节日,其主要活动力扫墓祭祖。一般认为,扫墓起源于秦(或曰先秦已有),但古时扫墓并不一定在清明时节,如隋唐时期,人多是在清明节前一、两大的寒食节扫墓。后来,寒食扫墓逐渐改在清明,寒食这个节日也就被人们所遗忘了。在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故乡南安石井一带,清明节改在农历三月初三上己节,俗称“三月节。”传说是因郑成功起兵反清复明,忌“清”字压在“明”字上头。但是,泉俗有“冬节不回家无祖”之说,故出门在外者,都会尽可能回家过节谒祖。中午祭敬祖先,供品用荤素五味。入夜,举行家祭如除夕,供品中必有嫩饼菜。泉俗,一年中只有冬节、除夕和清明节要备办嫩饼菜,寓“包金包银”之意,旨在祈望家庭兴旺发达。大宗望族者,还于是日开宗庙词堂大门,举行祭祖仪式,与清明节的那次祭祖,合称春冬二祭。所以对于古代汉人清明扫墓的来源比较难于有可靠的论据,倒是不排除其他游牧异族在统治北方后推行此习惯或者当政的官僚贵族等统治阶级强行推行而有此。

  “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是冬至日的特征,这个日子适于安身静体。又有唐朝诗人白居易咏“冬至”诗--“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之句。难免让人对冬至这一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节气增添了几分惆怅的情丝和肃敬的气息。为何?阳日最短,阴夜最长,方为冬至,这个夜晚最长的日记最适合于先去的故人,最适合来祭奠先人。中国所谓的正为阳,反为阴;日为阳,夜为阴;生为阳,死为阴;其实颇有道理。

  冬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冬至这天,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加上这天是阳气初萌而冬尽春回的日子,所以称之为“冬至”。冬节是在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这一天,也是我国一个传统节日的名称,也叫“长至节”、“贺冬节”、“亚岁”等。称其“长至”,是基于古人对天象变化的观察:所谓“日南之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此后的白昼,便一天天延长了。称其“亚岁”,就是仅次于元旦(即今之春节)。而在我国民间,则更有“冬节大于年”的说法。

  以冬至为节日的传统由来已久。周代以十一月为正,冬至便作为岁首。秦朝沿其制,冬至亦称过小年。到汉代后,冬至才改为冬节,皇帝于这一天举行郊祭,官场举行贺节之仪,谓之“贺冬”,百官放假休息,次日吉服朝贺。当时冬至已和夏至、上元节、上已节、社祭等成为较隆重的节日。当时节令很少,冬至自然更加隆重,有吃馄饨、吃汤圆、吃红豆稀饭等习俗。

  这真是难忘的一天,在这一天里,我学会了做汤圆,懂得了更多知识,这真是快乐的一天!

冬至的作文1000字 篇5

  “百花开而春至,百川汇而夏至,百草黄而秋至,问候来而冬至。”朋友的一条短信提醒了我,冬至,将至。

  老人说:过了冬至就是年。当然了,到了这把年纪自是不会再急急的期盼年的到来了。如果说不介意老,我还没有那么豁达。但是,是不是真的畏惧老呢?倒也不是。生老病死自然规律,谁能耐规律几何?我还不至于愚腐到此。

  现在的节日过的实在纯粹的不多。作为传统节日,冬至节是非常典型的一个岁末时节。与其它传统节日不同的是,在漫长的岁月中,竟然没有渗入大量的、斑驳庞杂的人文典故。冬至节没有太多妙趣横生的传说,几乎还保留着这个节日原初状态的单纯节令的意义。

  小的时候最怕冬天,因为缺吃少穿。冬天绵延不绝的冷,一寸寸地侵蚀着肌肤。从手上到脚上,到处有冬天的风雪在身体上雕刻的痕迹。每每从街上疯跑回来,羡极了父亲围在一个粗大的火炉旁吃着母亲给做的饭菜。听着火炉上,茶壶发出咕咕的声响,看着从壶嘴里冒出的轻烟,家由于有了父母的存在变的温暖而实在。

  我只是看到父亲围着火炉的温暖,却不曾见父亲五更赶上胶皮车,到二十多里外的地方为拉煤的寒冷。听母亲说,父亲要在凌晨四点左右就套上大马车去拉煤。一直要到下午四点左右才能回到家中,父亲是在一天中最冷的时光行走在路上,辛苦在路上,没有人看到,也没有人感受到。而我也只是目睹到父亲的'温暖时光。父亲是个赶车的把式,赶的那种一主三副的车,就是一个驾辕的马,带三个边套骡子。那时还是羡慕父亲坐在车上的威武,是不是就是今天开大奔的感觉。父亲头带一个狗皮帽子,身穿羊皮大衣,双腿站在两个辕条上,长鞭一甩,那个威风。

  少不更事的我,那知父亲所受的寒冷和罪过是别人的几倍甚至是几十倍,为了我们兄妹成长,父亲从来没有说过一声的苦道过一声的累,那时的冬天是那么漫长,以至到如今,我脑海里对父亲夏天的形象几乎没有留下多少痕迹。一想到父亲便是冬天里的父亲。如今,父亲已是八十开外的老人了,他很怕冷,也就在刚入秋的时候,父亲就早早地穿上了棉衣。一次我问父亲,年轻时起早贪黑的赶车,你没有觉过冷吗?这时父亲总会笑笑说,顾不的冷。是啊,真的是顾不的。那有时间去感觉天的冷暖呀。

  于是,一直在心里拒绝去赞美冬天,包括与冬天相关的梅花和白雪。写过关于雪的散文发表在阳泉日报上,是二十年前的事,通篇没有一句是赞美雪的,大概反其道而行,博的了编辑的青睐,因为,写雪必是溢美之词,像我这样的写法少,编辑遵循百花齐放的方针就编发了,也是出乎我的意料。

  而今,我急急的盼望冬至的到来。与吃文化无关,也与孝文化无关。与之相关的是这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杜甫的诗句: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冬至阳生,每当在冬至来临时,我便早早的默念这一句。尽管我知道,冬至也就是寒冷的开始,但是我依然从心底感受到阳气从地层下滚滚而上的气势。仿佛听到地下的万物在涌动,河流潺潺,树木发芽,春天的脚步也便发出了铿锵声响。

  冬至,将至。瑟瑟寒风里,叶落萧萧,我只是单纯的顾念住在我心里的那些人的安暖,一如你们顾念我的安好!再次,默念,冬至阳生春又来。

冬至的作文1000字 篇6

  每到岁末年尾,看着渐薄的日历,总免不了一番惆怅。感叹一年的时光像梦一样,倏忽而去,不见了痕迹,不觉有些伤感。天空雾霾了许久,今天终于露了个浅浅的笑脸。我爬到楼上阳台,准备修剪清扫一下枯萎的花叶,没想到在这一片枯黄萧瑟之中,还怡然挺立着几朵怒放的石竹花,我不由地愕然驻足,时值冬至,零下4度,我的石竹花仍在开放。一地枯黄,枝叶尽枯,这么两三枝在寒风中独自绽放,虽阳光惨淡,但那抹淡紫,依然那么鲜亮,紫色的碎瓣宛若流苏,在瑟瑟寒风中独自摇曳。似笑非笑,似语非语,似香非香,看着竟不由一阵心悸,为之倾倒。

  其实很早就见过石竹花,只是儿时看着老师办公室里摆着的那单瓣的小花,像极了美术课上铅笔刨花做的小手工,却并不知道名字。真正识它是在惠特曼的诗《船长》中,诗人眼中,那竟是和英雄一样可敬的花。再后来读到唐代司空曙在《云阳寺石竹花》所写:“一自幽山别,相逢此寺中。高低俱出叶,深浅不分丛。野蝶难争白,庭榴暗让红。谁怜芳最久,春露到秋风。” 作者以悠闲的心情描绘出石竹的形态,以蝶、榴显示出对石竹的重视,但幽山古寺的描写,可见普通而不被世人所识。

  宋代王安石爱慕石竹之美,又怜惜它不被人们所赏识,写下《石竹花二首》,其中之一“春归幽谷始成丛,地面芬敷浅浅红。车马不临谁见赏,可怜亦解度春风”。想着这样的诗句,看着我阳台上那几朵孤独而骄傲的石竹花,此刻,我并不像它的主人,倒更像个孤独的赏花人,站在寒风里,心底充满了深深的愧疚,我知道我并不是一个好园丁,这寒风中独自绽放的石竹,我”百度“一下,花语为纯洁的爱、才能、大胆、女性美。而在我家它竟和野草一样,是“春风吹又生”的主,我已记不清是哪一年种下的,也想不起它何时发芽抽枝打苞开花?在春夏的繁花之中,我并不曾记下它的模样,而我疏于管理,它却早已变得耐干耐寒,无比坚韧,当繁花落尽,它独自在冷寂之中的馨香,仿佛从容淡然之中,有着不一样的诗意。

  在万千词汇中我特别钟情“感动”一词,这寒冷的风中,我感动于一朵花开,领悟一种心境,仿佛它给我的心灵注入澄清的指引,指引那份无欲无求的从容,指引那淡淡的禅意。又像突然让我领悟了一句人生的教诲,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句格言“既然改变不了环境,那么就改变你自己,去适应环境!” 寒风又何妨?苦雨又何妨?不公正的待遇优又何妨?万物都在磨砺中成长,生命也在苦难中强壮。

  从一株花中我明白 ,对生命只需执着,无需执拗,简单随意舒舒服服就是最好的生活。明年我不准备和我的花“较劲”,那株病怏怏的含笑,无精打采的茉莉,准备送人,买来时灿若云霞的山茶,入我家便没再开花,一并送走。这棵桂花虽让世人赞颂,可我一闻便晕,花开季节无处躲藏,根本不是我的“菜”。有人说主人养的花如其人,我倒情愿能如我的石竹花,从容生长,自由绽放!明年我就选种这样皮实好活不费事,却开得烂漫多姿的鸢尾玉簪蔷薇,种洁白的葱兰,种花开遍地的马齿苋,一帘垂地的吊兰和茑萝.......让它们陪伴着石竹,随心随性地生长,自由自在地绽放!

  今日冬至,冬至之后,它还能绽放多久,已不重要。我知道,明年它依然会自在地生长,随心随性地开放,永远的姿态从容,从春分一直会开到冬至,甚至更久。

【冬至的作文1000字】相关文章:

冬至作文01-17

冬至的作文01-17

冬至的作文09-01

冬至作文07-10

冬至作文10-10

冬至作文09-10

冬至了作文09-10

冬至作文09-10

冬至作文09-10

冬至的作文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