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绍兴作文700字

时间:2021-06-28 10:21:13 作文写作 我要投稿

游绍兴作文700字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游绍兴作文700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游绍兴作文700字

游绍兴作文700字1

  我们一家要旅游过年。除夕,随着一路奔波,我们一家来到了宁波。

  新年的第一天,我们来到了天一阁。天一阁是个藏书阁,贬官隐居的范钦老宅修缮而成。里面有图书馆、戏台、书法家们临摹的书法作品……

  他们的家规很严格,并下了“代不分书,书不出阁”的规矩。因而藏书近达7万多册。但是,在一次的失窃和熊熊大火中只剩下了1万多本,后来,在政府部门的帮助下,至今藏有30多万本书了。

  我们还去了宁波的美术馆,里面有油画、水粉画、国画、玻璃画、素描、临摹、抽象画……

  第二天,一路北上,开了2个多小时,我们到了桐乡乌镇。来到乌镇的大街上,挨街的房子都是古色古香,褪了色的木墙,栏格状的窗户,青石条的台阶……在夜景的灯光中格外迷人。随着人流,我们来到一座石拱桥上,小河上荡着小木船。每条巷子都挤满了游人。

  我们坐着小船回去,河水倒映着灯光,真美!小船慢慢驶过,河里的水荡起波纹。我们一路欣赏着河岸上的灯展,有喜羊羊的、有孙悟空的、还有孔雀……这灯光让我感到一丝的温暖。

  趁着大好天气,我们在回程的路上经过绍兴,顺便去参观鲁迅的故居。到了鲁迅的故居,我才知道这里是鲁迅小时候住过的地方,我参观了一间又一间的房间,厨房、睡房、佛堂……让我最感兴趣地是客厅,里面有各种我没见过的农具,有稻米的臼,有扇秕谷的风车……妈妈顺便上网查了鲁迅的作品《少年闰土》大概写的就是这里的故事吧!

  离鲁迅故居不到200米就是沈园,据说,这里是陆游和唐婉深爱之地。墙上还写着一首《钗头凤》。沈园还有个剧院,我们在观看了他们感人的爱情故事的表演。回家的路上,我还兴致勃勃地背着《钗头凤》呢!

  这次春节旅游不但给我增加了见识,还让我学会很多文学知识。

游绍兴作文700字2

  一座拥有25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群星璀璨的“名士之乡”,世界文豪鲁迅先生的故里。这里是著名的江南水乡、酒乡、桥乡,素有“东方威尼斯”的美誉,并荣获联合国人居奖的城市――这就是绍兴。今年十一长假我有幸跟着到杭州来游玩的舅舅去绍兴。

  经过一个半小时的漫长车途,我到了舅舅的家――一个河流纵穿的小镇。我整顿了一下,跟着比我大一岁的哥哥观览这个小镇。在家门口,有一条碧绿的河水,上面飘满了浮萍,延伸到看也看不见的地方。仔细闻一闻,会有一股淡淡的奇怪的清香。哥哥告诉我,现在是秋天,浮萍长了出来。夏天这里河水清澈,还可以游泳呢。

  第二天,我们就去参观鲁迅故里――来绍兴怎么能不看这道风景呢!到了鲁迅故里,一座浮雕清晰摆在眼前,上面写着“鲁迅故里“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们粗粗看了前院,想去看三味书屋。

  鲁迅故居门前流过一条小河,河面上晃晃悠悠划过的乌篷船,又将我们带进了鲁迅作品中那些熟识而遥远的场景。鲁迅在他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写道:“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是三开间的小花厅,约有35平方米,是清末绍兴城里著名私塾。鲁迅12岁至17岁在这里求学。塾师寿镜吾是一位方正、质朴和博学的人,在这里坐馆教书达60年,培育出一代代优秀的人。他的为人和治学精神,给鲁迅留下难忘的印象。

  百草园就在鲁迅故居的后面,是一个很大的院子。这是鲁迅童年时代的乐园,常来玩耍嬉戏,一些童年趣事,在鲁迅的心里留下深刻而又美好的印象,一直到晚年还引起他亲切的怀念。他还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道“:“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中间还有一口井,据说是打水用的。

  观完百草园,我的绍兴之旅也就完了。我恋恋不舍的上了车,还想看一眼舅舅家旁清澈的河水,还想看一眼鲁迅故里。

游绍兴作文700字3

  晨光熹微,我们一行五人乘车穿过喧闹的大街小巷, 驶过波光粼粼的鉴湖,行驶了两个多小时,来到了位于绍兴西南角的我国书法圣地——兰亭.

  一进古朴的兰亭大院,迎面扑来的是竹子那种特有的清香,我不由得深深地吸了口气,院内修竹成行,竹影婆娑.,石子铺成的幽深的小径旁,一条小溪淙淙地流着,溪水清澈见底。耳边不时传来清脆的鸟叫声,是那么的婉转动听!啊,真是个清静优雅的好去处!

  穿过竹林,翻过一座三曲石桥,便到了鹅池。这儿曾经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养鹅的地方。看,在盈盈的水面上,几只悠然自得的大白鹅游于其中,不时发出“哦哦哦”的叫声,真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池旁有座精巧的三角亭,亭内竖着一块石碑,碑上刻着“鹅池”两个大字,刚劲有力,遒健妩媚。据说,“鹅”字是王羲之的宝贝儿子王献之写的,“池”字才是王羲之写的。怪不得两个字有肥瘦长短之分别呢!

  由鹅池前行三十余米,就看见了小兰亭。看了碑上的介绍,我们才知道越王勾践曾到过这里种兰花,故而得名。

  从兰亭向右拐,我们来到了御碑亭。这是一个八角重檐的大亭子,亭角上翘,宛如飞燕栖息,角上都挂着古老的铃铛。亭栏周围的石狮更是雕刻得栩栩如生。然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矗立在亭内的御碑。它是一块高6米、宽2米,厚近0。5米、重达18吨的巨型石碑。碑的正面是康熙的题词,反面是乾隆的题词。细读,字里行间渗透出两位清朝皇帝对《兰亭集序》的倾慕之情,对王羲之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书法艺术的高度评价。

  过了墨池,来到右军祠。这里陈列着王羲之的许多书法作品,字体沉稳洒脱,变化多端。

  参观完兰亭各处胜迹后,走出大门,我不禁再次对这里的一切深情凝望,对王羲之这位大书法家的敬仰之情也更增添了几分。

游绍兴作文700字4

  绍兴,是一座历史悠久,古色古香的城市。

  这次个国庆中秋,双节小长假。我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去了绍兴。为了避免高速的拥堵,凌晨四点半,我们就前往绍兴的路上了。经过了三个半小时的高速,到了绍兴。

  陆逊故里,是一条具有江南水乡风情的历史街。那里有鲁迅原汁原味的作品;鲁迅居住的真实的生活地方。来到鲁迅故里,早已是人山人海。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堵雕刻着鲁迅先生抽烟的图画墙,这幅画面黑白分明,栩栩如生。这堵墙的前面有几个儿童雕像,他们围坐在一起,好像在聊天;好像在玩耍;又好像在听鲁迅讲故事。爸爸说;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他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被称为名族魂!

  踏着青石板路,左边就是乌篷船码头。人山人海,排着长长的队,等着坐船。小河上,乌篷船晃晃悠悠地划着,很美!街道两边古色古香的建筑,令郎满目的商品,还有各种特色小吃:臭豆腐、绍兴黄酒真让人垂涎三尺啊!走着走着,来到了三味书屋,早已人流如潮。排队的人,至少有500多人,足足排了两个半小时的队,终于可以进去参观了!看!这时鲁迅少年时读书的地方,在讲堂的中央有一块牌匾,上面刻着:三味书屋四个醒目的大字。我看见一张陈旧的木书桌,我上前细细一看,桌面上刻着早字。爸爸告诉我,鲁迅的父亲生病了,鲁迅一遍照顾父亲,料理家务,一遍读书。有一天,鲁迅上学迟到,教书先生严厉地对鲁迅说:以后要早到!好学的鲁迅听完,没有解释,摸摸回到座位上,就在书桌上刻下一个早字,用来勉励自己。从那以后,鲁迅就再也没有迟到。

  经过小桥看了鲁迅祖居,又来到鲁迅故居。推开门,穿过门道,眼前出现一座小四合院,只见里面有一个木头做的书柜,里面全部都是鲁迅喜爱的书籍,非常简单的摆设。鲁迅故居后面就是百草园。听说这里就是鲁迅小时候玩耍的地方,一进去,是一块天地。上面种满了各种各样新鲜的蔬菜。旁边还有一块石头,上面刻着红色的三个大字:百草园。

  鲁迅故里,既有水乡特色,又有文化气息,真不愧是绍兴的镇城之宝。鲁迅,真是一位伟大的人物。

游绍兴作文700字5

  绍兴,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一个充满文化底蕴的地方,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让我们随着一路的风景,去读懂这里的文化

  ——题记

  6月28日,我们一行36人,乘着大巴驶向绍兴。一路上,车里载满了我们的欢声与笑语,每个人脸上都漾起甜甜的笑意。

  经过五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时至中午,我们终于来到了朝思暮想的目的地——绍兴。一下车,我们就立刻感受到了浓浓的文化气息。稍作休整后,我们便来到了书法圣地——兰亭。

  兰亭,因《兰亭序》而闻名遐迩,1700年前的公元353年,伟大的书法家王羲之在此作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令许多人望尘莫及,望洋兴叹。

  初至兰亭,穿过隐于竹林中的小径,我们就来到了“鹅池碑”。一看这碑,果然是碑如其名,上有“鹅池”二字。鹅”字铁划银钩,传为王羲之亲书;“池”字则是其子王献之补写。眺望鹅池,远远瞧见几只白鹅,嬉戏玩闹于水面之上,真是好不惬意。

  再次穿过竹林,风轻轻吹动着,竹林里响起一阵阵“沙沙”之声,给我们送来一阵舒适与凉爽。文人雅士“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在这不是得到了绝佳的体现么?来到兰亭碑前,望着康熙亲笔所提,遒劲有力的“兰亭”二字,真是巧夺天工。

  离开兰亭碑,我们来到御碑亭前。之所以得名御碑亭,完全是因为这块碑阴阳两面是康乾二帝的真迹。先观碑阳,为康熙临王逸少之兰亭序。行书不拘一格,恰似浑然天,成可与其望其项背。再看碑阴,为乾隆所提之诗。我们一行人沉醉于书法圣地之中,崇敬之色溢于言表。

  看着这三块具有极深历史寓意与书法造诣的碑,我不禁浮想联翩。遥想当年,王右军云集友朋、宾客四十有一,在此曲水流觞,诗兴与酒兴久久不能自已,遂一挥而成,此不可谓之豪放乎?

  依依惜别了兰亭,接着,我们来到了绍兴十分有名的地方——鲁迅故里。我们先后游览了咸亨酒店、三味书屋……此时我才真真切切感受到周树人笔下的作品以及所刻画出的人物与他的家庭背景与刻苦努力,这样才有了后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民族魂”鲁迅。

  …………

  最后,我们告别了绍兴,结束了一天的行程。

游绍兴作文700字6

  上周五,我们小桔灯全体师生坐着大巴车去颇负盛名的绍兴游玩。

  柯岩

  我们首先来到名胜古迹的柯岩,我们跟着导游姐姐先到进入柯岩的大门,一进大门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座拱形的石桥,石桥非常弯。石桥走过后就是柯岩立碑,它是柯岩的主要建筑。向右转往下看有二种莲花,代表了一步登天,步步为营的象征,最后是一朵大莲花是由十八块巨石刻雕和细琢而成的一个莲花台,它其实是一个回声装置,只要人站在莲花的花蕊向右边的一堵弧形回声墙大喊一声,就能听见自己的回声。我们接着来到里端,看到一座石佛像坐在挖空的石洞里,石佛像的手上有两只鸟,从石洞也飞出了许多鸟,石洞里肯定有许多鸟在筑巢,在睡觉在玩耍,我多么想跟它们一起这样呀!石洞周围是池塘,池塘里全是鱼儿,鱼儿又肥又大,有些人还用豆大的鱼食喂鱼呢!这时,一场鱼食争夺赛开始了,一颗鱼食落下,一条鲤鱼就来了一个鲤鱼跃龙门,另一颗鱼食落下,鱼群一起用了一个飞鱼在天。我们还看到了一条乌篷船,乌篷船全身油亮光滑,我看到了不远处有一只乌篷船,船上有一位划船的船夫,他正在唱歌,如果边听歌边品茶再作诗那该多好啊!

  兰亭

  第二个景区是兰亭,兰亭里有许多郁郁葱葱的树木和竹林,我们先来到了鹅池,你们知道鹅池的传说吗?我来给你们讲解一下吧!鹅池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细心地一笔一画地写好的,当时王羲之只写了“鹅”这个字,因有事要去办,就先走了,7岁顽皮的孩子王献之就用毛笔在鹅下写了一个“池”。这两个字看起来没什么不同但是王献之的写法完全不同,王羲之的鹅又长又窄,王献之的池字又宽又低。我们进去之后就来到了康熙皇帝的兰亭碑亭,当时很多人想砸了它,因此出现兰上亭下的缺陷,后来人们把水抽干,把石碑捞上来,那时石碑变成了三瓣,现在看起来还可以看到裂缝。

  鲁迅故里

  鲁迅故里是绍兴有名的地方,我们跟着导游先去了鲁迅故里,鲁迅故里是鲁迅住的地方,有他夫人和他自己的房间,鲁迅夫人有许多自己的房间。还有一个三味书屋,三味书屋前有一条小河,小河清澈见底,三味书屋是鲁迅读书的地方,鲁迅的桌子上有一个“早”字是提醒自己不要迟到。

  今天我们就满头大汗的回家了。

游绍兴作文700字7

  正月初五,爸爸开车带我们去绍兴东湖游玩。

  我们走进东湖大门,眼前一片宽阔,映入眼帘的是右边的墙上有个用竹子编成的大圆盘,中间写着“东湖”二字。我们走过揽月桥,站在桥上,看见了一座高山,这座山十分陡峭,险峻,仿佛被一把巨大的刀切过。山脚下,是一片湖水。这就是有名的东湖,湖水平静得像一面镜子,倒映着山峰。

  沿着青石板小路,我们来到了坐乌蓬船的地方,一条条小船停靠在岸边。乌蓬船很小,只能坐一至三个人。我穿好救生衣,迫不及待地跳上船,坐入狭窄的小船上。小船上方覆盖着两张黑色的蓬,船夫坐在船的一头,用脚划着船桨,手掌握着方向,船随着船夫脚踩浆的声音缓缓离岸,水上还会绽出一个个小小的旋涡。我坐在乌篷船里左摇右晃地紧张极了。随着小船划向湖中央,我也渐渐放松了。一条条乌篷船在湖中穿梭往来,犹如一条水蛇在水中游动着。船儿划过一段路,就要从小小的桥洞里穿过,我看见爸爸的头比桥洞高,担心爸爸的头被撞上,连忙大叫:“爸爸,小心头!”爸爸听了,赶忙把头缩起来,我不由地捏紧了拳头,担心小船被撞上,哗的一声,船游过了桥洞,哇,真险啊!穿过一个个桥洞,慢慢地,乌篷船不知不觉地靠近了东湖的山,来到山脚下,四面都是峭壁,浅水处隐约看得见青苔在浮动,感觉我们游进了山的怀抱,崖壁上总有一些深浅不一的黑色痕迹,大概这里曾经有瀑布吧!

  船经过了仙桃洞和喇叭洞,到达了幽暗的陶公洞,陶公洞入口处仅容一艘小船通行,陶公洞大约有五六十米高,向上看,光线从洞顶射进洞里,在洞底仰望一小片天空,犹如坐井观天。船夫踩着船桨,发出哗哗的水声,洞里充满了回音,有种怕怕的感觉。

  从陶公洞出来,耳边传来梁祝的十八里相送,听着委婉的越音,船驶了一段路之后,就靠岸了。上岸后,我们沿着湖中小径往回走,站在岸上看仙桃洞,原来只是一座简单的石框门,形状有些像桃子,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沿途我看见有一个小男孩在走搭石,不小心掉进了水里,还好,他爸爸急忙把他捞起来。我也尝试着走搭石,好不容易走到了对岸,长吸一口气,好险啊!

  绍兴东湖真美啊!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美丽的东湖。

游绍兴作文700字8

  “走喽,去兰亭喽!”一阵欢呼声从车里传出来。这是我们小桔灯师生们的心中所想。今天小桔灯开展了“跟着课本游绍兴”的活动。上午去了柯岩,拿在去的方向是——兰亭!大概行了二三十分钟的车程,我们来到了兰亭风景区门口。

  我们买了票,进了兰亭。刚进兰亭,印入眼帘的都是碧绿、挺拔的竹子。一条弯曲的小路,镶嵌在一望无际的“竹海”当中,别有一番情趣。弯曲绵延的小路尽头,一切都开阔起来。眼前不单单只有绿色,尽头有一个池塘,在岸上几只大白鹅昂着它们高贵的头,王羲之生前最爱大白鹅,因此,他的一个女儿就叫爱鹅。池塘的对面,有一块碑,上书“鹅池”两字,这块被还有个深远的来历呢:有一天,王羲之得知有一户人家养了只大白鹅,他就不辞辛苦赶来观看。有一天,老妇人说让王羲之写“宝贝大雄鹅”几个字,后来老妇人又让他写“殿堂”二字,王羲之写完“殿”字,发现不对劲,就停了笔。妇人急忙抢字,王羲之只抢的“贝”字,后来“鹅”字落在了鹅池之上。后来,王献之整理的时候,把“池”字写了上去,就变成了今天的“父子碑”。

  走过鹅池的“父子碑”,在路旁的一个三角亭里,赫然立着一块碑,是康熙年间,康熙皇帝亲笔题写的“兰亭”碑。兰亭这个景区名可能是根据这块碑而命名的。但是在文革期间,这块碑没能逃过噩运。被一双“黑手”砸成三块,扔进了如今“兰亭”碑后的池塘里。文革结束后,一批保护文化遗产的青年来到池塘把这三块碎片从塘底找出来,粘合成一块碑,可惜,这块碑还是缺少了一部分。

  怀着遗憾的心情离开“兰亭”碑后,眼前赫然出现了几个水缸和几块石板。这里就是王羲之让王献之写完十八缸水的地方。站在缸前,还能感受到王献之勤学苦练的样子,在水缸的后边,有一块“太”字碑,听说“太”字的“大”是王献之写的,那一点是王羲之随意一点点上去的。

  在纪念馆旁边,就是王羲之和友人们“曲水流觞”的地方。也就是在这里,他们创作了三十多首诗,词,也就是在这里,王羲之借着酒力,一气呵成了一篇著作——《兰亭集序》。站在溪边,依稀能看见王羲之当年与友人“曲水流觞”、喝酒作诗的影子。

  出了兰亭,我们就去鲁迅故里,在车上我还是忘不掉兰亭,“书圣”的故居!

游绍兴作文700字9

  今天,我们去了绍兴。绍兴有许多历史文化名人,比如说鲁迅、陆游、王羲之等。

  我们来到了鲁迅的家。鲁迅小时候读书的地方叫三味书屋,他的老师叫寿镜吾。鲁迅小时候很调皮,但他学习很好。他特别喜欢听故事,现在院子里还有一个奶奶摇着蒲扇给他讲故事的雕像。他们家很大,在当时还挺富有的,都可以捉迷藏了。我还去了百草园,百草园里种着各种各样的蔬菜,是鲁迅小时候做游戏的地方。鲁迅在一本书中曾写到:“我们家后面有一个大园子”,指的就是百草园。看完鲁迅故居后,我们闻着臭味,找到了一家三味臭豆腐店,我和爸爸妈妈每人吃了一份臭豆腐,是绍兴特产哟,还品尝了一碟孔乙己吃过的茴香豆。妈妈说:“等你到高年级学习鲁迅的文章后,就会有深刻的体会的。”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沈园,在荷花池边,听导游讲了唐代诗人陆游和唐琬的爱情故事,欣赏了荷花池里的美景,墙上还刻着两首陆游和唐琬写的《钗头凤》的诗词。

  兰亭是纪念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的,他的书法真是写得天衣无缝,我真的很佩服他。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小时候练字也很认真、用功,他每天练字都是用毛笔蘸水在石板上写,他用了三缸水,才练好了一个“大”字,直到用了十五缸水,才跟王羲之写的不相上下。以后,我一定要向王羲之和王献之学习,好好写字,把字写得更漂亮一些!

  绍兴不仅有历史名人,还有自然美景。最后,我们前往的就是一个很美的湖——东湖。东湖跟其它湖不一样的是,东湖里有绍兴独有的乌篷船,乌篷船的个子很小,最多只能坐三个人,船夫摇船的方式很特别,因为他们不载游客的时候要腾出两只手撒网捕鱼,所以他们主要是用脚划船。坐着乌篷船,我们进了仙桃洞、喇叭洞和陶公洞......

  美好的一天!

游绍兴作文700字10

  天空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校园的香樟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教室里时不时传出我们的笑声——我们要去参加实践活动了!

  8:00左右,大巴车来了,我们排着队伍,上了车。差不多过了一个多小时左右,我们终于到达了期待已久的鉴湖科技馆。

  一进科技馆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有三层楼那么高的“恐龙化石”。再是科技馆的老师,她们拿着牌子,上面写着几个班级,我们找到了我们的班级老师,并排好队,跟着老师,进入了我们上课的班里。

  做好座位,我们便开始上课了。我们上的是关于信息的课程。课件是一个英文名,我们主要是给“一块板”输入程序。老师先教了我们一些简单的编程。接着就是我们来挑战了:让那“一块板”上的其中一颗橙灯和LED灯同时亮起来。我和我的搭档开始研究起来,到底该怎么弄,我们试验了许多次,都没有成功,就当我们绞尽脑汁的在思考的时候,几个响亮的声音从我们耳边响起:“老师,我们做出来了!”“老师,我们也好了!”这时我的内心越来越焦急,“老师,我们好了!”越来越多的声音在我们耳边响起,她们的开心,使我更加焦急。这时,老师说:“好了,同学们,都停下来吧,快下课了,大家把器材理好,自己的东西拿好,我们排队去吃饭了。”于是,我和搭档只能理好器材,拿好自己的东西,带着遗憾走了。

  中午,大家一起吃午饭,一起说说笑笑,一起玩游戏。

  到了下午,我们去参观了青春展区和四楼关于生活知识的地方。四楼里面有人体的器官和消化器官,还有防火灾演练屋,我们跑进去,要低头弯腰,用手捂住口鼻。还看到了“食物金字塔”······

  时光匆匆,我们该会学校了,这个科技馆让我学到和看到了许多的知识和景物,如果有机会,我还要再来参加实践活动。

游绍兴作文700字11

  这天,我们一家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了浙江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绍兴。

  在车上,爸爸给我讲了一些关于绍兴的景点和风土人情。比如:会稽山,当年吴越两国交战的地方;兰亭,是书圣王羲之写下兰亭集序的地方;绍兴有名的“三乌”,乌蓬船,乌毡帽和乌菜;当然还有近代著名文学家鲁迅的故里也是在绍兴。

  经过一段时间后,我们到达了绍兴。迫不及待地想一探当地人文风情和美食美景。首先我们来到了近代著名文学家鲁迅的故里。只见街头人头攒动,游人如织。街上到处都弥漫着一股浓浓的“绍兴臭豆腐”的味道。街道两边商店的服务员不停地招呼着游客品尝他们的美食和欣赏他们的纪念品。鲁迅故居里介绍了鲁迅的一生。陈列了他从小到老很多重要的使用过的物品,当然还有他那些著名的作品。我也从这里了解到鲁迅的原名叫周树人。

  来到鲁迅故居当然不能错过他当初玩耍和学习的地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园子里那棵枣树不知道还是不是鲁迅写的那棵枣树呢?又看到了书中介绍的鲁迅在桌子上所刻的那个小小的“早”字。我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仿佛也感受到了鲁迅当初刻苦努力的气息,我暗自决定要像鲁迅一样努力学习。

  游完鲁迅故里,我们又来到了另一个目的地----兰亭。兰亭是书圣王羲之写下书法巨作《兰亭序》的地方。这里风景优美,到处都有写上各种字体的石碑。最引人瞩目的是刻了书圣王羲之所书的《兰亭序》的那块高大的石碑,向游客展示了我国伟大的书法艺术。离石碑不远处还建有兰亭书画展览馆,一进展览馆,无数幅字和画就映入眼帘。在这里我也了解到了《兰亭序》是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名流雅士在兰亭“修禊”,曲水流觞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

  离开了兰亭,我们还在东湖体验了当地的特色,三乌之一的乌蓬船。还吃了乌菜饼。

  这趟旅行,让我了解了当地的一些风土人情,欣赏了绍兴的不少美景。让我学习到了很多的知识,这也是旅行的意义吧。

游绍兴作文700字12

  绍兴,一个人杰地灵的县城,它位于浙江省,是著名作家鲁迅的故乡。今年暑假,我来到了绍兴游玩。

  经过一段长达三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绍兴。首先,我们来到了绍兴黄酒城中的黄酒博物馆,里面主要介绍了黄酒的来历及品种,如古越龙山、女儿红、状元红、酒酿(米酒)等,导游还带我们看了黄酒的酿造过程,并品尝了一些酒。吃完午饭后,我们来到了鲁迅故里,参观完三味书屋、百草园和新门台后,我们来到了鲁迅纪念馆。该馆建于1973年,于20xx年新建,它位于鲁迅祖居西侧,与寿家台门隔河相望,里面陈列着鲁迅的作品、评价等等,门口“绍兴鲁迅纪念馆”七个大字由郭沫若所提。鲁迅先生虽然已经离开了人世,但是他的精神会永远留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第二天,我们来到了有“绍兴版迪士尼”美誉的东方山水园,它也是全亚洲功能最齐全的室内主题乐园。我怀着忐忑的心情与爸爸一起坐上了高达二十米左右的高空探索,“嗞——”随着一声强烈的充气声,我意识到马上就要升空了。果然,“嗖”的一下,我们就极速上升了,下降时,由于失重我连嘴巴都没合上,双手紧握着护手,整个身子都飞离了座位。下来后,我感叹到:“现在我感觉人下来了,魂还在上面呢!”后来,我们还玩了各种惊险刺激的项目,还看了真实感爆棚的5D、9D电影呢!

  第三天,我们去了水乐园,在长达220米人造沙滩上,穿上救生衣,在惊涛骇浪中躺着漂流,该有多惬意呀!我和爸爸还坐了一次大型水上滑梯。坐在漂流艇上,经过了管状滑梯后,我们进入了该滑梯的核心部分——圆形转盘,经过了几圈的旋转后,我们终于进入了下一段滑道。不过,这次进入的方式有点儿不太一样,原来是我在前,可下来时变成了爸爸在前,以背部向前的方式冲了下去,估计像我们这样到达终点的人寥寥无几。

  绍兴,你带给人们欢笑,人们为此流连忘返,乐不思蜀!

游绍兴作文700字13

  兰亭自古以来以书法圣地而闻名,迎来五湖四海的游客。今天,我终于可以领略兰亭的书法风采!

  走进大门口,映入眼帘的是平坦的水泥路,两房绿树成荫,郁郁葱葱,真可谓“林木扶苏,修篁夹道”。绕过一个又一个的弯,一群姿态优美的大公鹅扑入眼帘,它们在水面上高傲地昂着头,伸长脖子,有的还在一边拍水嬉戏。不用说这就是鹅池了。那三角形的“鹅池”碑亭在池之南,碑上“鹅池”二字相传为王羲之父子合书。那天,王羲之正饱墨临书,写完“鹅”字,闻皇帝诏至,即出接诏。那时,王献之正八岁,见其父已写“鹅”字,便提笔续上“池”字。现细观“鹅池”二字,“鹅”瘦,“池”浑厚,风格微有差别。这块碑即是书法史上著名的“父子碑”。

  再往前走,一个亭柱方径石质,木架构,单檐翘角,北面砌墙,内立“内亭”石碑,大约高2米,宽1米。文革时“兰亭碑”被砸成了三截,虽经修补,仍可见破损痕迹,但古味犹存,俗称“小兰亭”。

  过了“小兰亭”往前走一段路,便是流觞亭,它踞于高一米的台基上,前后都各有踏道,面阔三间,形如榭,四面砌墙,三棱花格门窗。施外廊,卷棚顶,单檐歇山造,正中挂有“兰亭曲水流觞图”。再现了当年王羲之修禊雅集的情景!在流觞亭前,自平岗蜿蜒向南,两砌以石,犬牙交错,年年书法节以“曲水流觞”最为引人入胜。贵宾列坐在曲水两岸,盛有酒的觞“杯子”从上游缓缓而来,觞在谁身上停住,谁就须吟诗或歌一曲,作不出诗的饮酒三杯以示惩罚。场面热烈,情趣盎然。以此追述王羲之永和风流雅事!

  继续沿路而行,就是始建于清代康熙三十七年的右军祠,四面环水,进门即为墨池,相传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墨池之名由此而来……

  沿路穿过墨华亭、御碑亭、太字碑、十八缸……依稀出现在眼前,这些景物一个个真是美不胜收,都有着美好的故事!

  兰亭不仅以法圣地而名闻遐迩,更以其“镜里云山”的自然风光和传统造园艺术的和谐统一,成为浙江旅游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游绍兴作文700字14

  带着满腹疑轮,怀着欣喜渴望,我即将到达历史悠久的绍兴了……

  第一天

  今天,我们来到了鲁迅故居,在这的点点滴滴,都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但最令我难忘的还是百草园,记得鲁迅这样对它描写过“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这一切都好美好美啊!在我看来,百草园是我拜访鲁迅故居的敲门砖。一脚跨入百草园,一块大石头赫然映入我的眼帘,那时,红红的大字--“百草园”让我立刻融入这伟人幼时乐园。这石头也将我的思绪带起,飘飞在这无限向往的园子里。淳朴的乡村气息在迎面吹来的凉风中刺激着我的感官。旁边的大树伸出长长的枝条,欢迎着每一个来到百草园的人。身临其境,感受鲁迅小时候那无尽的童年趣味。这里虽然没有了什么何首乌和木莲藤,但是依然回荡着至亲的童年生活的每一声欢乐,每一滴眼泪,它永远完好地保存着鲁迅的童年生活的淳朴和诚挚,那股对一切都具有好奇心的探索热情。

  第二天

  今天,我们来到了柯岩风景区,这儿,有山有水,可谓是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啊,我被深深的陶醉了。蚕花洞、莲花听音、七星岩、三聚同源、镜水飞瀑、蝙蝠洞都各具姿态,但柯岩的云骨最令人称奇!柯岩的云骨号称天下第一石。它从平地上直插云霄,形体曲折,上宽下窄,犹如一座颠倒过来的宝塔,可称奇观。资料上说:云骨高30余米,底围仅4米。远观宛若一柱烟霭,袅袅升空,所以又称“炉柱晴烟”。上有光绪年间所刻“云骨”两字,字比人高。顶端古柏苍翠,虬枝横斜,据考证树龄已逾千载。听说距云骨约百余步为柯岩石佛,为唐代僧人依岩开凿而成,像为弥勒坐像,是利用一块高约10余丈的岩石雕凿而成的,高10。6米,法相慈祥,雕琢精美。

  这次绍兴之旅,不仅让我开阔了眼界,更让我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啊,我的绍兴之旅真愉快!

游绍兴作文700字15

  鲁迅,原名周树人,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文学家,一生写过许多的作品,并且这些作品富有很高的文学造诣,连外国学者也来朝圣!

  我也非常仰慕,读过他的不少作品,其中记忆最深刻的是《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这些趣事使我对鲁迅的故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今天,我终于如愿以偿了,爸爸妈妈带着我一起游玩了绍兴——鲁迅故里。

  一进古街,就看到一座青年时代的鲁迅塑像正抽着烟,一脸的严肃,眼睛炯炯有神,好像在沉思。走在古街上,踏着脚下凹凸不平的方砖,望着周围的房子,一股浓郁的乡村气息扑面而来,仿佛自己也是当年绍兴城的孩子。很自然地想起了鲁迅那年代,劳动人民的辛苦和贫穷。往前走古街一旁有一扇红漆大门,我们踏过门坎来到了正堂,只见正堂上写着“林翰”两个大字。爸爸更正说:“这是以前写的,要反着读翰林”!指从明清两代从进士中选拔皇帝的文学侍从官。这儿指鲁迅的爷爷曾是翰林学士。正堂下有古木椅,前两个是长辈坐,下面是左右各一排,是按男左女右的顺序。

  我们随着观赏人群来到了一间房门前,那里摆放着许多食物,不用说就是储藏室了,只见正前面有个大缸是酿酒用的,可以酿出许多上等酒。地上有块玻璃,直通地下,可以储存大量食品!最具有文学色彩的要算是书房了,书柜大大小小的书排列的整整齐齐,有《史记》、《三国志》、《东周列国志》……一旁还有着文房四宝,不禁让我联想到鲁迅认真练字的身影!最后还观赏了少主房、厨房、佛室……

  走出鲁迅故居,来到一家小吃店,在小吃馆里,我们品尝着绍兴的有名特产—茴香豆。别提有多香了,令人回味无穷,嘴里嚼着茴香豆,使我想到了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身穿长袍,嘴里不停地嚼着茴香豆,还念着“之乎者也”的古文呢!

  一天的绍兴游,时间很短暂,但我觉得收获很大,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不仅感受到鲁迅先生的伟大,还领略到了绍兴的人文美。

【游绍兴作文700字】相关文章:

游绍兴东湖优秀作文05-31

绍兴优秀作文03-06

绍兴过年习俗 -春节01-01

绍兴东湖作文600字4篇04-11

绍兴游记作文(集锦6篇)03-22

绍兴游记作文合集6篇03-22

绍兴游记作文(精选15篇)03-04

绍兴游记作文通用15篇02-22

绍兴游记作文合集15篇02-18

关于绍兴的春节作文3篇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