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的日记

时间:2022-07-03 10:39:18 日记 我要投稿

数学的日记15篇

  有趣的一天又要结束了,我相信大家都是有收获的,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日记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日记头疼,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的日记,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的日记15篇

数学的日记1

  寒假了,爸爸让我预习六年级下册的数学,我在数学练习册上看到了这样一道题:一个圆锥底面半径是8分米,高的长度与底面半径的比3:2,这个圆锥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分析:这是一道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

  我没多看分析,对着这道题便琢磨开了,咦?圆锥体的面积我没学过怎么计算啊。那这道题我怎么解呢?我叹了口气,准备继续看完分析,刻我转念又想,这个寒假过了我不就六年级下册了吗?若是连这道题都不会做,那我还是好学生吗?对,我一定要靠自己把它解出来。

  往常我在这种题面前一定先在脑子里建立一个模型,可是,对于这道题我却格外谨慎,生怕有个闪失。我在纸上画了一个圆锥的透视效果。定睛一看,哦?这个图形如果是平面图形不就和三角形一样了吗,那这个圆锥的立方面积不就是和它同底同高的圆柱体的面积的2分之1了吗?我一下子喜出望外。原来圆锥体的面积也挺容易求的嘛!只要知道圆锥体的高,和底面积不就可以求出了吗?再回到这道题上,它的条件里告诉了你底的半径,就等于告诉了底面积,它说高和底半径的比例是3:2,也就是底半径的长度是高的3分之2。那高不就是半径×3÷2=高。这么说来,高就是12分米,底面积就是200.96立方分米,圆锥体面积就是200.96×12÷2=1205.76立方分米。

  “呼,终于被我解出来了。”我长吁了一口气,通过这道题,我也发现了,其实数学中有许多东西是相通的,并不需要知道所有的计算公式,只要可以融会贯通,一样可以解题。

  初二:xxx

数学的日记2

  我非常喜欢数学这门课程,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可少不了数学,我这就举两个例子。

  有一天,妈妈为了锻炼我给了我20元钱去菜场买生牛肉,妈妈说买半斤就可以了,嘱咐一定要算好价钱,别让卖牛肉的占便宜。我拿着钱一蹦一跳的来到菜场,不就是买个牛肉嘛,一定完成任务。我来到牛肉摊前告诉摊主大妈我要买半斤牛肉,大妈用刀熟练的一切往秤上一秤,说:正好12元六角,我问大妈,多少一斤呀,大妈说18元一斤,我一算,半斤牛肉的18÷2=9元啊,我告诉大妈我只买半斤,大妈说反正是吃,多一点没关系,我急了,一定只买半斤,大妈笑呵呵的逗我,说:那你说得切掉多少牛肉呢,我心里一算,牛肉18元一斤,18÷10那就等于1元8角一两,半斤牛肉5两,12。6元除以1。8元等于7,大妈刚才多切了2两给我了,我对大妈说:切掉2两!大妈看我年纪小小,做事那么认真,就切去多余的牛肉秤了半斤给我,直夸我是个聪明的小鬼灵精,我高高兴兴的拿着牛肉回去交差了。

  上面的故事用到了这个学期刚学的除法和重量换算,接下来我说一说巧妙的乘法。

  我最喜欢吃拉面了,当在拉面店里点拉面吃的时候,发现拉面师傅的动作还真快的啊,每碗面都是现做的。拉面师傅的手不停的在面板上忙碌。妈妈见我看的目不转睛,就笑着问我:“看出其中的奥妙了么?”只见拉面师傅将拉面拉长,对折,又拉长又对折……哈哈,我知道了!一根面对折一下是2根,再对折是4根,再对折是8根,再对折是16根……这样算下去如果一根面对折八次就是1×2×2×2×2×2×2×2×2=256 怪不得拉面师傅的能这样快呢,这好吃的拉面里面原来也有着有趣 的数学原理呢!

  生活中等的数学真是无处不在啊!学好它,我们可以解决许许多多的问题呢!

数学的日记3

  一、规范格式

  首先要起一个有新意的名字,要抓住人的眼球。其二另起一行要有日期,天气,星期几。三结尾处有写上班级和辅导老师。

  二、选材独特

  写数学日记就像写文章一样,选材很关键,选材要有新意,视角要独特才能写出一篇好的数学日记。

  1、用童话的形式表达数学上的一些数量间的关系,这样有童趣,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如《数学王国的乌龙事》、《角的表演秀》、《直线曲线去打工》。

  2、常言到:胸有三江水,口吐一条河。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时时、处处留心,养成多看、多听、多问、多想和多记的好习惯。平时让孩子多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记录生活,就不再觉得无从下笔,平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交水费,交电费,交燃气费等很多的费用,孩子只有留心,一定会发现很多的素材。

  3、把每个单元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和梳理。比如我们学过的《四则运算》这个单元,学生就可以把本单元的.知识进行一个梳理,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没有括号的算式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四则运算有括号的算式,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通过这样的梳理,下面再配几道四则运算的例子就可以了。

  4、写出对一道题的独特见解,例如在平时的练习中,遇到一些练习,有自己独到的想法就可以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5、结合自己最近学习的知识布置命题数学日记。如:讲过《位置与方向》这个单元,就可以结合本单元内容描述一下自己的家的大概位置,以及家附近的典型建筑,还可以写自己出游时的一些大致位置等等。

  6、学生找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把当前发生的大事作为写作的题材进行描述。

数学的日记4

  5月6日 星期六 阴

  五一小长假,爸爸妈妈带我去西安玩,碰巧舅舅从外地出差回来,请我们出去吃饭。

  舅舅带我们来到一家特色酒店,在等待上菜的这段时间里,我觉得很无聊,于是到大厅里转悠,这时我发现了有趣的东西——鱼缸。

  酒店里一共有三个大鱼缸,里面养着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金鱼,这个我认识,叫狮子鱼、亲吻鱼;这个我也知道,叫珍珠马甲鱼、墨龙睛……我大呼小叫地说着。“小朋友,你对鱼还挺在行的嘛。”不知什么时候经理叔叔站在了我身后,“哪里哪里,我只知道一点点。”我摸摸脑袋,有点不好意思。

  “本来这些鱼是养在一个缸里的,后来越来越多,有135条了,一个缸实在养不下,这才分到了三个缸里的,我也没注意分配,后来有人告诉我,第二个鱼缸里比第一个鱼缸多5条,第三个鱼缸里比第二个鱼缸里少7条,你知道三个缸里各有多少条鱼吗?”叔叔笑着说。

  “叔叔,您考我呢!您给我点时间,让我试试吧!”经过认真思考,反复推敲,我确定了解题思路: 因为第一个鱼缸和第三个鱼缸里的金鱼数量都比第二个鱼缸里面的少,所以把缺少的数量加上,这样三个鱼缸里的金鱼数量就相同了,又知道金鱼的总数是135,因此(135+5+7)÷3=49(条),49条就是第二个鱼缸里金鱼的数量,由此可以知道,第一个鱼缸里有49-5=44(条),第三个鱼缸里有49-7=42(条)金鱼。

  “叔叔,叔叔,我知道了,第一个鱼缸里有44条,第二个鱼缸里有49条,第三个鱼缸里有42条。”我欣喜若狂地说。“答对了,小朋友,真聪明!”叔叔举起大拇指说。我心里也美滋滋的。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细细体会,它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无限乐趣。

  

数学的日记5

  今天,坐着无聊,我对爸爸说:"我们一起去做奥数题吧!""好的!"爸爸满口答应了。

  因为我行程问题没巩固,所以我先复习行程问题。爸爸说:"让我先来介绍一下行程问题。""好的。"我高兴的拍了拍手。爸爸便开始意味深长地介绍起来:"我们每天的生活离不开步行、乘车,物体也无时不刻在运动,这即是所谓的’行’。有’行’即产生距离,需要时间,这就构成了行程问题中的三个重要关系量:路程、速度、时间,研究这三个量关系的应用题称之为行程问题。

  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表示:

  路程=速度*时间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听完了爸爸的介绍,我们开始做例1。例1是这样的:小华和李成家相距400米,两人同时从家中出发,在同一条路上行走,小华每分钟走60米,李成每分钟走70米,,问3分钟后两人相距多少米"这题太简单了。只要用小华和李成的速度和乘时间就可以求出两人行走的路程。然后用400米减去两人行走的路程就可以求出3分钟后两人相距多少米了。"我骄傲地说。爸爸笑了笑说:"我认为你考虑问题还不周全。题目中没有说到底是相向前行,还是相背而行,还是同向而行。""喔,知道了。"这题的解答如下:

  (1)相向:400—(60+70)*3=10(米)

  答:3分钟后两人相距10米。

  (2)相背:400+(60+70)*3=790(米)

  答:3分钟后两人相距790米。

  (3)同向:小华在前400—70*3+60*3=370米

  答:3分钟后两人相距370米。xiaoxue123

  (4)同向:李成在前400—60*3+70*3=430米

  答:3分钟后两人相距430米。

  啊!行程问题真有趣!

数学的日记6

  前几天我过生日,全家人来到王品牛排聚餐,妈妈店了6份主餐,积了6积分,加上原先的积分9,共15积分,工作人员送了我们一张白金卡,我们又买了10送1的礼券抵掉了6份主餐的钱。

  后来我想:到底是10送1礼券划算还是打9折的白金卡划算?回家后,我在纸上算:10送1礼券相当于你花10份主餐的钱可以吃到11份主餐,一份主餐350元,所以10送1礼券共用3500元,再加上原来吃的9份,共6750元。而白金卡你得先吃15份主餐,积到15分以后,领取白金卡。所以前面的是6×350=2100元。但15和20无法比较,所以假设再用白金卡买5份主餐:5×350×0.9=1575,再把2100元加上1575再加上原来的9份(3150)最后结果是6825。6825>6750。结果令人不解,为什么看似划算的白金卡在本次消费中并不划算。

  我怀疑我师父算错了,因为10送1礼券相当于10÷11=0.9090··≈0.91折,可白金卡打的是0.9折,0.9×10=9(元),0.91×10=9.1(元)。明显10送1礼券会比白金卡更不划算,可在实际结果中,10送1礼券会比白金卡便宜。

  经过了苦苦思索后,我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用10送1礼券的话,用原价买的只有9份,而为了积够换白金卡的积分,你又要用原价买15份的主餐,差别就在于此。结论很简单:在本次消费中,用10送1的礼券会比用白金卡更加划算。

  我算出来后欣喜若狂,原来选优惠也有这么多讲究。

数学的日记7

  世间物中有很多好玩有趣的事,一提到玩大家一定很兴奋,但是一提到数学,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肯定会觉得枯燥无味,垂头丧气,甚至觉得头痛。其实,数学很有趣,只是你没有发现,数学是一门充满智慧的学科,生活中处处和我们密不可分,如果没有认真学好数学,一不小心就会被数学里的烟雾弹迷惑,吃亏时会叫苦不迭。不信,听我讲一个故事吧。

  卖鱼市场上一个老爷爷和老奶奶在卖鱼,盆里的鱼儿个个都很大,活蹦乱跳,新鲜极了。价钱是4元1斤,简直是物美价廉。这时有两位年轻人来买鱼,和老爷爷砍起价来。两个人和老爷爷商量想让他把鱼分开卖。其中一人说最喜欢吃鱼头,只想要鱼头;另一个人说不喜欢吃鱼头,只想要鱼身,鱼头1元1斤,鱼身3元1斤,正好是4元1斤。老爷爷和老奶奶一听全要了,高兴得眉开眼笑,爽快地答应了。一过秤鱼头10斤,是10元;鱼身子40斤是120元。付完钱两人就走了。老爷爷和老奶奶也准备收摊回家。老奶奶边数钱边嘀咕,我怎么琢磨着不对劲啊。一共带了50斤鱼,卖4元一斤,应该卖200元呀,为什么才卖130元?老爷爷细细想了想,一拍头幡然醒悟,才知道被两个年轻人忽悠了。

  虽然这只是个故事,但是听起来还是忍不住让人生气,替老爷爷老奶奶抱不平,也为骗子的行为感到气愤!骗子利用数学中的技巧释放出烟雾弹来迷惑人。鱼头和鱼身都是鱼的一部分,应该全部按4元一斤算账才对。

  如果世界上没有数学,我们就无法生存,更无法计算。你是否被数学烟雾弹迷惑过呢?

数学的日记8

  20xx年5月12日星期二晴

  一天,猪八戒在桃林中摘了2500个桃子,去慰问花果山的猴儿们。

  猪八戒拖着装满一车的桃子,气喘吁吁地来到了花果山了。他拿出2500个桃子,对猴儿们说:猴孙们,来,猪爷爷给你们吃新鲜的桃子。猴儿们一拥而上,看着一堆桃子傻眼了,这么多?怎么平均分呢?要不你帮我们分一分吧”。猪八戒数着猴子的个数,说:“你们有400只猴子,我一共带了2500个山桃,把每个数都去两个零不就好了吗!25÷4=6个……1个,你们每个人拿六个山桃,剩下一个留给我吃。猴孙们都说:好好好。

  桃子都分到他们手中,猴们抱着桃子,在林中欢呼跳跃,大口吃着甜甜的桃子。正当猴们吃得津津有味时,孙悟空踩着七朵祥云回来了。猴孙们看到孙悟空回来,连忙围上去七嘴八舌到:猪爷爷送来2500个桃子,我们每人分了了6个,剩下一个猪爷爷吃了。

  大圣算来算去也也只有2401个桃子。说:你们被骗了,被骗了!他吃了100个,不是一个,你们被他耍得团团转。难道还没有发现问题在哪吗?猪八戒只是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了100倍。可是,余数不能缩小呀!现在你们再仔细算算,2500÷400等于多少?”小猴子们拿起一根细树枝,在地上算起来,突然恍然大悟,火冒三丈地说:“好你个呆子爷爷,骗我们这些猴孙没文化。”

  2500÷400=6个……100个这样一来,猪八戒100个!”小猴子们都垂头丧气的,想去找猪八戒算账的,可他早就脚底抹油——-溜了。早知道自己应该聪明一点儿,这样就不会被猪八戒骗了。

  孙悟空语重心长地对小猴子们说:“从今天起,你们要好好学习数学,以后就不会被猪八戒骗了。”

数学的日记9

  7月27日 星期日 晴

  数学魔方

  今天,我在一本书上看到一道题:一个九宫格,在里面填上1至9,使九宫格横、竖、斜加起来都要等于15。一开始,我试了好多次都没有成功,后来我发现了一个规律:只要7、8、9不碰面,5永远在中间。我又用这个诀窍做了题,果然好做多了,我一下子就做了出来。我是这么做的:先在最中间填上5,在5的上面填9,左面填7;右下角填8;然后我算了算,在5的下面填1,右边填3;我再在左上角填2,左下角填6;最后在右上角填4,就完成了。我又检查了一遍,确定我做对了。

  这道题看似挺简单,做起来却有些难,真有趣呀!

  7月30日 星期三 晴

  菱形和棱形

  假期里,老师让我们写话,爸爸检查我的写话时说我的一篇写话中的一个字写错了,不是零形,我问他是什么形?爸爸说:是ling形,但不是这个零。他就去查字典。过了一会儿,他说可能是棱形,我不太相信,就到电脑上查,出来的结果是菱形。简单地说,棱形和菱形的区别在于棱形是立体图形,菱形是平面图形。我和爸爸恍然大悟。

  8月5日 星期二 多云

  学习《举一反三》心得

  上学期,数学老师让我们买了《举一反三》这本配合学习的书。老师让我们每天做完作业看一会儿,我坚持每天都看,理解了许多难题。

  假期里,我早上先在床上看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的《举一反三》,里面的题我有些不会做,按照上面的思路想,就觉得简单了一些。有时候我也会创新思路,比如第22周巧填竖式(二)里面的举一反三1,我就跟王牌例题1上的算法不同:题面是A、B、C分别代表三个数,让你求出代表什么数,竖式是ABC+ABC=478。上面的算法比较复杂,我是直接算478/2,就简单多了。有些题用书上的方法算也很简单,更多的时候我用书上的方法算。

  《举一反三》是一本很好的书,它对我的数学学习有非常大的帮助!

数学的日记10

  同学们,在你们的数学学习中是否和我一样,有一些不经意的发现?现在我就来介绍我的几个发现。 如果要你算一个多位数乘5,你是不是准备列竖式?我却可以口算,因为我发现一个小诀窍。想知道吗?让我来告诉你:算48532×5的积,先找到这个数485320,再把它除以2,你会口算吗?242660这就是48532×5的积了。知道为什么吗?我把原来的数先扩大10倍,再缩小2倍,是不是相当于扩大5倍呀?你掌握这个小窍门了吗? 同样的发现我还有:一个数乘1.5只要用它本身加上它的一半就可以了。(想想为什么?)一个数乘15呢?用刚才的方法再加一步——你已经想到了吧,再扩大10倍就好了! 我还发现一个多位数,末两位符合这个要求:十位上十奇数,个位上是5,用它乘5,积的末两位肯定是75。

  我想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多位数的个位与5相乘得25,积的个位是5,向十位进2,而十位的奇数与5相乘的到的是几十五,这个5应该和个位进上来的5相加写在十位上,所以这个积的十位上肯定是7,个位上肯定是5。同样的道理,你不难推出,一个多位数十位上是偶数,个位上是5,它与5相乘,积的末两位肯定是25。 这个发现能用我前面所说的一个数乘5的巧妙算法来解释吗?想想看,它们是一致的,因为这个数扩大10倍后,末两位是50,再除以2,可能百位上有余数1,与50合起来150÷2=75是末两位上的数字,也可能百位上没有余1,那么50÷2的商就是末两位上的数字。 同学们,我的这个小发现是不是很微不足道?但我很自豪,这是我自己动脑筋观察和思考的结果。伟大的发现不是由这点点滴滴组成的吗?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做一个勤于思考、善于发现的人吧!

数学的日记11

  今天早上妈妈带我去发联超市购物。到了店内,琳琅满目的商品看得都不知道该买什么了。

  首先我们来到食品区,我选了上好佳天然薯片和蒙牛鲜奶干吃片,妈妈挑了一瓶成长快乐维生素咀嚼片。

  接着我们又到了电器区买了一台润信复读机,最后我们来到生活用品区买了一支三笑牙刷。

  这时妈妈想起来了,她身上只带来一百元,也不知道够不够。

  我把所有的商品价格都看了一下:上好佳天然薯片4·8元、蒙牛鲜奶干吃片13元、三笑牙刷3·5元、成长快乐维生素咀嚼片29·9元、润信复读机62元。接着我估算了一下,差不多要113元。我赶紧告诉妈妈钱不够。我们便把成长快乐维生素咀嚼片放回原处。

  这次多亏我学会了计算,要不然还要出丑呢!三年级数学日记3

  记得在我读幼儿园时,我很喜欢边爬楼梯边数台阶数,我家当时住在六楼,每个楼层之间有18个台阶,每次离家跟回家我都要牵着妈妈的手数台阶数,每次数的结果都是90级,妈妈还老夸我聪明呢。

  到读小学时,我学了简单的乘法后,不假思索地认为我每次回家上六楼应该爬108级台阶才对呀,因为住在六楼,每层有18级台阶数,根据乘法原理,6×18=108(级)。可我实际上每次只需爬90级台阶就到家了,当时我心里打了个大大的“?”号,不知何因。于是我带着满脸的疑惑问了我家的'智多星―爸爸。爸爸听后笑了笑,但什么也没解释,他牵着我的手来到了一楼,笑着说:“孩子,你想想看,如果我们家住在一楼,需不需要爬18级台阶呢?如果住二楼、三楼我们需要爬多少级呢?你再爬爬,体会体会。”听了爸爸的话,我带着“?”又体验了一番。结果是一楼不用爬,二楼需爬18级,而三楼只需爬36级,我又如此这般爬到了七楼,爬了108级。通过这些体验,我恍然大悟,寻到了其中的规律。

数学的日记12

  今天晚上,我像往常一样,一回家肚子就饿得咕咕叫问,我问:“奶奶,什么时候好啊?我都饿得前胸贴后背了。”奶奶笑笑说:“快了,就差一分钟好了”

  “一分钟?”我疑惑的问。

  “就一分钟”奶奶肯定地说。

  一分钟到了,果然饭好了。我开心地说:"奶奶你真是是神仙啊,让饭什么时候好就什么时候好"。奶奶听到我的话说:你也可以的,电饭煲是可以预约的,你要是数学好,就可以掌握它的做饭时间了。”

  “什么?”我简直不敢相信,继续说道,“奶奶,做饭也要会数学?”

  “当然了,来你过来一下”奶奶拉着我来到厨房给我看看电饭锅预约功能,只见轻轻一按就显示1.2.3……奶奶说:“这是几小时用餐的时间,来,我考考你,如果我晚上九点半睡觉,早上要六点吃早饭,你说我该设置多长时间啊?”我一听,心想:这不是老师教给我们的计算时间吗?于是我赶紧算起来,不一会就算出来了,说:“8小时30分,对吗?”奶奶摸摸我的头说:“你是怎么算的”我说:“9:30-12:00是2时30分12:00—6:00是6时,2时30分加上6时不等于8时30吗?"奶奶夸奖到:"真聪明,不过我不是这么计算的。”“什么?奶奶难不成你也会数学。”我很吃惊,平时没看出来奶奶数学好啊?我问她题她经常说不会?这会怎么好像数学家似的,我竖着耳朵认真听奶奶说。原来奶奶是用12时加6时等于18时,然后再减去9时30分就等于8时30分。

  我顿时对做饭来了兴趣,对奶奶说,今天我来做饭吧,保你们按时吃饭。奶奶笑着说:“周六,我们晚起床7点钟吃饭吧,到时候睡觉前你自己设置时间好吗?”

  我一听乐得手舞足蹈,原来学好数学这么好玩啊,我可以用数学知识给家人做早饭了,太开心了,期待周末早点到来让我一展身手。

数学的日记13

  生活之中或许我们只意识到了语文的重要性,意识到我们的生活不能没有语音,没有文字。其实我们的生活也离不开数学的存在。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如果你仔细地观察,认真地发现,你就能够发现数学与你其实是形影不离的。在最近的生活里,我深深地体会到数学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益处。

  那是一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和弟弟约好2点在森林公园集合,然后-起去动物园玩。到了目的地之后,由于我们是第- -次去森林公园的动物园,所以只好买了-幅公园.的地图。地图到手后,弟弟悄悄的向我走过来,然后-把将地图抢了过来。我无可奈何,只好抑制住心里对这"小淘气包”的无理取闹。然后弟弟一本正经的对我说:”哥哥,今天就由我这个向导来带你去找狮子吧!”这时,我心想:但愿不会南辕北辙!之后,弟弟就带着我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窜,过了大约- -小时后,我终于忍无可忍,大喝: "你搞什么呀,我都快要累死了,怎么还没到?”我直接将地图夺回, -看才恍然大悟,原来是爱出风头的弟弟滥竽充数,把地图的比例尺1 : 5000理解成了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的5000厘米。"唉,学好一身本领可真重要呀!如果像弟弟一样自以为是,不踏踏实实的学习的话,后果往往都是弄巧成拙呀!"然后,我按照我所学到的知识,不会,我们就来到了狮子那。瞧弟弟那羡慕的样子,他还求着我收他为徒弟呢!知识是开启成功大门的钥匙,同学们,努力学习吧!就让我们用自己的努力来创造明天的精彩生活吧!

数学的日记14

  今天下午,我在家里没有事干,便随手拿起一本数学课外读物翻阅,看见其中有这样的一道题目:

  小红用3个“8”和4个“0”写出了一个七位数,小红读这个数的时候,她的奶奶只听见小红读了两个“零”字。问小红写出的的这个数可能是多少?

  我冥思苦想,反复地思考和琢磨,终于按顺序想出了四种不同的答案,这四种不同的答案分别是:8080800、8080080、8080008、8000808。

  从这一道题目中,我明白了无论做哪道题目都不能只满足于想出一种答案。考虑问题时要全面、有序,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才能真正地学好数学。

  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去逛超市买牙膏。到了超市,我们直奔洗化柜,我们发现了同种竹盐牙膏有两种卖法:1、3个110克的牙膏组成清新畅享装是17.9元;2、一支重150克的牙膏是8元。

  妈妈对我说:“书汀,我们今天打算多买一些牙膏回去慢慢用,你看这两种卖法的牙膏买那种省钱呢?”这下子可把我难住了,妈妈又对我说:“今天我们把17.9元就当成18元你来算一算吧!”我立即说:“买清新畅享装省钱。”妈妈问:“为什么呢?”我说我是这么想的:18元买三盒,用18÷3=6(元)那么110克的牙膏6元每盒。150克的牙膏8元每盒,也就是多2元钱多买40克牙膏,照样算1元可买20克牙膏。而买150克的牙膏1元买不到20克。所以我认为买清新畅享装省钱!妈妈听了以后高兴的对我说:“太棒了!学好数学真有用!”

  今天,我知道了,原来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的,还能省钱呢,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数学!

数学的日记15

  从小到大,有许多老师教过我,但我印象最深刻的要数我的第一任数学老师邓老师。

  她的皮肤白白的,有些许雀斑,浓密的眉毛下面长着一双充满智慧的大眼睛,她最明显的特征是鼻子旁边有一颗黑痣,刚入学时我就是根据这颗黑痣来区分她和别的老师。

  她平时对我们要求很严厉,每次看到有同学开小差,就会叫他们站起来回答问题,如果他们答不上来,邓老师就会用她那响亮的嗓音训斥他们,为了不被她批评,我们上课都规规矩矩地坐好,认认真真地听讲,学习效率很高,每次测试,我们班的成绩总是名列年级前茅。

  到四年级时,我们数学老师换成了刚毕业的学生,当我见到新老师时,我在心中暗暗窃喜,这个老师真温柔,这下我终于可以摆脱邓老师的“魔掌”了。上了几节新老师的课,我发现同学们对她没有太大的敬畏感,导致课堂纪律散漫,那段时间我也对自己放松了要求,结果导致成绩有所下滑。当邓老师得知这个消息后,利用午休时间找我谈话,她对我说“董栩文,听说你最近状态不佳,是生病了吗?”我摇了摇头,她又说“为什么在我的课上你很认真,在新老师的课上就不认真了呢?”我含着眼泪不说话,“你在数学方面是一个非常有潜质的好学生,不管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啊!否则你之前的努力,都将变成泡影。”听了老师的教诲,我羞愧极了,从那以后,我严格要求自己,数学成绩很快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邓老师,您就像一盏灯,照亮了我前进的方向,给我温暖,给我关怀,我衷心地感谢您!

【数学的日记】相关文章:

数学日记 -日记01-01

数学日记 -日记01-01

数学的日记03-15

数学日记02-12

数学的日记06-02

数学购物日记12-13

数学的小学日记12-16

数学日记大全12-28

关于数学日记05-20

关于数学的日记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