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的作文

时间:2022-07-15 13:27:57 风俗习惯作文 我要投稿

实用的风俗的作文四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风俗的作文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实用的风俗的作文四篇

风俗的作文 篇1

  那年冬天,我刚满十八岁,上高三。为了追逐自己的播音主持梦,我独自一个人到距家乡两千里远的泉城去参加播音主持艺术特长生考试。由于是头一次出远门,当我考完试去买回家的火车票时,只剩下站站票了。高三的课业很紧张,我耽误不起。所以,虽然是站票,我也买了。

  北国的街头,寒风刺骨。我的心,亦如这天气一般冰凉。二十几个小时的路程,我该如何站过去?这个问题一直在我的脑海打转。

  一个人在候车室百无聊赖地等待,心里急得就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我在心里盘算着如何才能度过这个难关,这时,一个长的眉清目秀的小伙坐到了我的对面,身旁还放着两个大尿素袋,里面鼓鼓的。我在心里有点瞧不起他,都什么年代了,还背尿素袋呢?

  他似乎试着要和我搭讪,可我没有过多的表情,继续着自己的思索。后来或许是因为等车时间太漫长的缘故吧,我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聊了起来。从谈话中我得知,他没有上过大学,高中毕业就开始打工了,已有几年的工龄了。他这次是要从家乡济南去广州打工,袋里装的是他的被褥,还有换洗的衣裳。

  我告诉他,我要到衡阳转车,没有买到坐票,正为这事着急呢!他微微一笑,说;“没事,我有座儿,等会儿上车了你就坐我那儿吧。”

  我以为他只是开玩笑,并没有将它的话放在心上。二十几个小时的路程,有谁那么傻愿意将自己的座位让给一个毫无瓜葛的陌生人坐?

  夜幕中的济南城华灯初上,万家灯火通明。在这温馨的时刻,我们也坐上了南下的火车。上车后,他真的让我坐在他的座位上别动,而他自己,却跑到厕所旁边去站着。等我发现他站着的时候,他已经靠在厕所边上睡着了。

  我轻轻将他摇醒,说:“大哥,你怎么在这里站着呢?快去坐吧,你太辛苦了。”

  他用略带责备的口吻说:“不是让你坐着别动吗?你怎么跑这里来了呀?”

  他让我马上回去坐着,

  我不肯,坚持让他回去,他也不肯。我们就这样僵持了好几分钟,最后达成共识:现在他先回去坐着,等我累了时来换我。就这样,我们一直轮换着从济南坐到汉口,后来我找到座了。

  期间,我们也天南地北地聊天,聊北方的风俗,也谈南方的风景,甚是愉快。在他的帮助下,我很顺利就到达了衡阳。下车前,我对他说:“大哥,谢谢你一路来的照顾,真的很感谢你!我要下车了,再见!”并将在济南买的一些零食留给了他。

  他也微笑着挥手和我道别,嘱咐我回家路上要注意安全。

  ……

  后来我才知道,我犯了个很大的错误:由于那天下车比较匆忙,我居然忘了问那大哥姓甚名啥,也不知道他的联系方式,这成了我人生中永远的遗憾。我只能在心里默默为他祝愿:好心的山东大哥,谢谢你给我无微不至的照顾,愿你旅途愉快,好人会有好梦!

  那年冬天的冰冻灾害虽然给南方的经济带来了很大的损失,但那年冬天的T179次列车上的那位山东大哥的行为却温暖了我一生。他以实际行动告诉我:人与人之间并不是冷漠与自私的,人间有真爱!要相信爱,将爱传递下去……

风俗的作文 篇2

  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多姿多彩,数不胜数,如引人入胜的京剧,独一无二的书法,还有激情四溢的赛龙舟......这些都会令许许多多中国儿女引以为荣,浮想联翩,勾起他们美好的回忆。而我,则痴迷于一种传统的习俗——舞狮。

  舞狮已盛行一千多年了,经久不衰。相传,舞狮本是西域习俗。狮子本是文殊部落的坐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舞狮也成为一种庆祝形式。当然,我所痴迷的是舞狮绝无仅有的外形及表演形式。 “铛铛、铛铛......”锣鼓声连绵不断,此起彼伏。

  这时,台上氤氲显得神秘兮兮的'。三只威风凛凛的狮子出来了,眼睛里似乎冒着火光,要决一死战的样子。只见一只“狮子”摇头摆尾,昂首挺胸,给人恃才傲物,目中无人的感觉。另一只“狮子”则像猴子似的蹦蹦跳跳,时不时绕向其他“狮子”的背后,想发动先发制人的偷袭。还有一只“狮子”则身披一件赤红色的铠甲,优哉游哉地踱来踱去,不时抖抖长毛,似乎在等待大战来临。

  大战开始了,只见“狮子们”先动作娴熟地开始跨栏,以躲避敌人的攻击。接着,它们开始了危险的钻火圈表演。精彩的表演博得了大家雷鸣般的掌声。然后,“狮子们”便露出狰狞的一面,厮打在一起,似乎在为保卫自己的领地而背水一战......看着这一切,你仿佛就置身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上。“嘭嘭嘭......”掌声越发热烈了! 这场舞狮表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也来学习舞狮,为继承发扬这优美的中华传统文化尽一份力吧!

风俗的作文 篇3

  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qǐ)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fù)予(yú)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xián)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 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妇女们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 直到今日,七夕仍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传统节日。但不少习俗活动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的传说,一直流传民间。

风俗的作文 篇4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传统美食各地都不同,但不管是哪儿,都有吃年糕这一传统习俗。我的家乡——金山,也有吃年糕的风俗,不过我们的年糕叫“焋糕”。

  在农历过年前半个月左右的时候,各家各户就开始准备焋糕了。首先,我和奶奶一同拿着家里的糯米去碾米厂把米碾成米粉,之后把米粉拿回家晒个几天。接着,就是化糖水、搓粉了。这是很重要的一步,因为糖水的温度和量一定要把握恰当,否则再怎么搓,粉都不会细腻甜糯的。要确保细腻甜糯,就得反复揉搓糖水和过的米粉,再用细密的筛子筛出揉搓过的米粉。想知道米粉水分是否合适,就看筛出来的粉是否形成蓬松的锥形,如果是蓬松的锥形,这粉就搓得有质量了。在大家搓粉时,还要有一个人在灶边守着锅,因为锅内煮着赤豆。等赤豆煮烂后,把水过滤掉,放进淘米篮,然后抓捏赤豆,直到豆沙滤到盆里。接着用纱巾把盆里的豆沙挤干水份,之后将干豆沙、猪油和白糖一起炒,一大盆的猪油豆沙就做好了。

  下一步就是装模了,家里用的模子是正方形的“焋糕枕”,模子底部是一块细密的纱布,纱布上是“焋糕纸”,我们一般做的都是豆沙糕。先装上一大半米粉,再在每格中间用勺子舀上1-2勺的豆沙,再盖上一层米粉,把米粉装到略微高出格子,然后,用尺子压住模子的边框轻轻刮平,接着用模具再压一下,最后用一把洗净的刀沿着模具压出的线条把糕分成16块。

  蒸糕的锅里要放上土灶头专用的井字格,这样模具就不会浸到水里了。蒸个十来分钟,充满家乡味道的糕就完成了。

  香味催促着春节的脚步,春节也正喜气洋洋地向我们走来,我们忙碌着迎接新一年的到来,期盼着一年比一年高,一年比一年好。

【风俗的作文】相关文章:

风俗的作文03-22

春节风俗作文02-13

家乡的风俗作文03-19

民族风俗作文03-25

民族风俗的作文03-25

节日风俗作文03-26

白族的风俗作文03-24

傣族风俗作文03-25

家乡风俗作文03-29

过年风俗作文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