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度元宵作文

时间:2023-03-16 09:54:07 节日作文 我要投稿

欢度元宵作文通用15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欢度元宵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欢度元宵作文通用15篇

欢度元宵作文1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又到了,今年的元宵节特别热闹。

  有关元宵节的由来,据说是在汉武帝时代,宫中有位宫女叫做“元宵”,很想念家中的亲人,但又无法出宫,有位大臣叫东方朔,他知道后决定要帮助元宵,于是他想了个办法。东方朔假扮成算命师,来为人民算命并说:“正月十五火焚身,就是指那天会有一位骑驴的女子,来烧这里,但只要在正月十三那天,城里的老人都到城门等候,天黑时,女子就会来,只要跪地祈求,全城便可得救。”

  果然在正月十三那天来了一位骑驴的'女子(其实是元宵妹妹扮的)。女子说:“我是领旨来烧城的,但百姓求情,我就给你们一个预言:长安在劫,火烧帝阙,十六天火,说完便离去了。汉武帝知道后请东方朔想办法,东方朔说:“听说火神爱吃汤圆,就叫元宵来做吧,毕竟她最会做汤圆,另外还要臣民一起做灯,十五晚上挂满大街小巷,并点燃爆竹,到时候,火神就会以为那是大火,一定能瞒过?。十五的晚上元宵照东方朔的指示,果然见到自己的家人;从此以后,这个习俗就流传下来,也因为供奉的汤圆是元宵做的,所以人们也叫汤圆“元宵”,正月十五也称做“元宵节”。

欢度元宵作文2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是年的最后一天。也就是说,从今天开始,我们在今年就再也不能问候说“新年欢乐了”。

  在元宵节的这一天,是非常热闹的,看焰火、赏花灯、放烟花、舞狮子、吃汤圆等等。样样都是别具一番风味,样样都是精彩趣味!

  晚上,我和全家人到公园看焰火,街上到处张灯结彩,公园里有跳舞的,有敲锣打鼓的,有舞狮子的,还有玩空竹的。

  扭秧歌的老太太们左手挥着大扇子,右手转着红手帕,脚下还踩着整齐规律的步伐,看的大家应接不暇。跳藏族舞的.姑娘小伙们,脖子上挂着洁白的哈达,手上甩着长长的水袖,舞蹈的风格十分活泼,看得人眼花缭乱。跳现代舞的也不亚于他们,现代流行歌曲很有节奏感,有旋律性,舞者们踏着鼓点,轻快地旋转,跳跃,这是个雅俗共赏的节目。

  到了晚上,我们坐在电视机前,看着元宵联欢晚会,吃着甜甜的汤圆,看着绚丽的烟花在天空绽放,听着爆竹声声,有时,一些胆小的车辆还会被烟花爆竹巨大的声响吓得吱哩哇啦地乱叫。

  再和家人团圆在一起猜猜灯谜,聊聊家常,静静聆听年踮着脚尖悄悄溜走的脚步声,元宵节就这样过去了!

欢度元宵作文3

  正月十五闹元宵,人们提着红灯笼,有莲花形、福字形、金猪贺岁形,我看了心里直痒痒,缠着妈妈一定要买个卡通灯笼,亲手制作,我们也要加入闹元宵队伍。

  我一眼相中了“熊二”灯笼,一回家撸起袖子干起来。真是看花容易绣花难,该怎么撑架子呢?首先我仔细观察灯笼的铁丝骨架一头凸,一头凹。妈妈扶着架子,可是我刚用尽九牛二虎之力将环扣塞进去,只听“咚”一声,由于两头没有协调好,被扎了个小洞。第二次,我小心翼翼地撑起架子,只听“啪嗒”一声,圆圆的熊脑袋就出现在眼前,我围着桌子欢呼起来。

  接着我开始贴熊二的`五官,微笑的嘴巴、大大的眼睛、黑黑的鼻头……贴到熊耳朵时犯了难,突然我萌生一个好主意:只要在耳根底部贴一条双面胶,将双耳立在脑袋上就组成立体灯笼了。

  最后我将灯笼装上小彩灯,迫不及待地拉着妈妈到广场上闹元宵。听妈妈说她们小时候拉着兔子灯在乡间小路上闹元宵,红红的烛光映照着每个人的脸庞,而今天我提着彩色灯笼在广场上一边奔走,一边唱歌,心里乐淘淘。宁静的夜空里“噼里啪啦”鞭炮声此起彼伏,五彩的烟花在空中绚烂绽放,我和小伙伴手中的灯笼格外耀眼。

  欢度元宵,开启猪年平安每一天。

欢度元宵作文4

  “元宵好,元宵妙。元宵好吃呱呱叫,赏花灯,猜灯谜,欢天喜地闹元宵。”一说到这童谣,我就想到了元宵节,今年的元宵节,我会怎么过呢?接下来就让我给大家一一到来吧。

  天色渐渐暗下来了,妈妈也早已准备好丰富的晚餐了,可我无心品尝了,因为街上放烟花的响声和直冲云宵的火光使我按耐不住了,我怱忙吃完,也加入到放烟花的行列中。我边放边欣赏,你看!满天的烟花真漂亮,有红的、黄的、蓝的、紫的、绿的,颜色各异这些“花儿”千姿百态:有的像今晚的月亮一样圆;有的像火箭直冲云宵;有的像驼螺一样飞快旋转;还有像脚印一样在天空留下足迹……有的烟花以颜色取胜;有的烟花以声音见长;有的烟长既有声又有色……看着看着,仿佛来到了一个神秘而喧闹的`世界,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

  随着一声声的炮响,人们在惊呼,在赞叹,夜色中,人们微微扬起的脸上也变幻着多姿的色彩,也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他们不也像一朵朵美丽的烟花吗!生活是多么的美好呀!!!

欢度元宵作文5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元宵节了。每当这个日子,人们都要吃大餐,然后出门观灯,观礼花。我家也不例外。

  我们的晚餐是排骨汤加汤圆。这次晚饭真是太丰盛了!可我最爱吃的汤圆他们却只给了我六个。怎么办哪?我便说:“你们谁知道比利时在那个洲?”他们都答不上来。我便从他们的碗里夹走了两个汤圆。

  我们又去博物馆看花灯。那里的花灯可多了,连每棵树上都绑了四个花灯,亮起来可好看了!每当这个时候,博物馆就变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那里不光有花灯,还有各式各样的礼花:有的象绽开的花朵,有的象飞走的'火箭,还有一种礼花,刚放出来的时候不太亮,等一会才亮。亮的时候好象天上又多了一个太阳……

  真希望以后能多过一些象元宵节的节日!

欢度元宵作文6

  今天是正月十五,家家户户吃着糖心圆子,喜气洋洋。

  我跟爸爸吃完晚饭后,径直向灯会走去。还未到达目的地,人群像潮水一想蜂拥而至。

  随着夜色加浓,穹庐中的“明灯”亮了。尤其是市民广场上的这一片灯光,它们从半空中倒映在地砖上,跟着风,随着晃动,闪烁,像一串串流动的珍珠,跟这一片片密布在苍穹里的星斗互相辉耀,煞是好看!

  向前走,远处的鞭炮声想成一片。礼花呼哧的响,忽然冒出了大礼花,如清泉一般,洒向人间;又如颗颗珍珠,从天而降;又似朵朵花朵,开满夜空。

  街两旁的.饮食摊点炉火正旺,香气阵阵扑鼻,吆呼声不绝于耳。虽然已经吃过晚饭,但我匆匆看了几眼垂涎欲滴了。在摩肩接踵的人海中又挤又钻,穿过锣鼓喧天的舞台,终于来到了灯展处。

  哇——满眼花灯五彩缤纷,千姿百态,巧夺天工,令我目不暇接:鼠灯,荷花灯,走马灯,福娃灯~~造型各异,色彩多样,新奇有趣,赢得人们啧啧的赞叹声。再往前去,是琳琅满目的商品摊了。一多黑色的玫瑰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一看爱不释手,便缠着爸爸买下了。

  伴随着人们的欢声笑语跟无数的鞭炮声,沙硕的彩灯光,一起汇成了欢乐的元宵交响乐,飘荡在空中,洒向人间。

欢度元宵作文7

  二月二十八日是我期待已久的元宵,我们全家人热热闹闹地坐在一起吃饭。忽然,街上敲锣打鼓的,一定是花灯会开始了!我和爸爸妈妈飞快地跑到街上,来来往往的人川流不息,虽然天气依然寒冷,却怎么也挡不住大家观灯的热情。我们来到花灯会展区,这里是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映入眼帘的是形态各异的花灯,有的老虎正在笑眯眯地大家拜年;有的老虎蓄势待发,充满能量,正想大吼一声;还有的老虎趴在山坡上悠闲地看着我们……忽然“轰”得一声响,打破了原本静寂的.天空,原来是色彩斑澜的礼花带着微笑向我们绽放。瞧!有的礼花像闪烁的满天星;有的礼花像幸运的四叶草,还有的礼花像美丽的小爱心,祈祷着我们全国人民能幸福安康!

  我沉醉在这些夺目闪亮的色彩中,好美!时间过得可真快呀,花灯与礼花已经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人流渐渐散去,而我却迟迟不肯离去……

欢度元宵作文8

  终于到了,终于到元宵节了。自从过完年,我一直在等待这一天。

  元宵节,这个节日自从西汉时期便以受到重视,汉魏之后,便成为民间的习俗,人们沿袭着几百年来的传统,赏花灯、猜灯谜、舞龙、舞狮、扭大秧歌,热闹极了,随着现在科技的发展又形成一个新的民俗——赏烟花。

  今天,全家欢聚在一起,等待着元宵夜得到来,天刚刚暗下来,便可以听到“霹雳哗啦”的爆竹声。

  到了夜晚,我与全家人走在大街上,到处是“轰轰隆隆”声音,满天都是烟花,虽不如白昼,但也是灯火通明了。大街上,看着走来走去的人们,听着震耳欲聋的.爆竹声;感受着热闹的气分;我的心也不由得欢快起来。一路上,所有的店面都张灯节彩,路旁的花灯闪朔光彩,天上的圆月照耀着大地,真是“有灯无日不美人,有日无灯不算春”。

  走出了花街,我的目光又凝聚在天上的烟花上面,好似即将开放的花雹,突然开放,散下一片片花蕊。到处都是开放的花朵,犹如春梅争芳,含雹怒放。

  今天热闹的气愤,也让我感受到了虽然年过去了,但这元宵夜却比大年夜还会更热闹。

欢度元宵作文9

  昨天是春节以来最暖闹的节日——元宵节,大巷大街张灯结彩怪不得元宵节又鸣灯节。我家也不例外,城下屋子的门心挂着二个大大的红灯笼。

  到了晚上,我们齐家己坐在一伏吃臭甜的'元宵。最热烈的要数猜灯谜了。我拿出红天从学校带归的六个小红灯笼让前辈们猜灯谜,猜对了还有奖品呢!最乏味的是奶奶,奶奶说我不太识字,确定猜不出去。可是我就是要奶奶猜,奶奶只恶硬着头皮上。奶奶抽到的谜语是这样的:南方诸葛明,稳卧军中帐。晃没八卦阵,博捉飞来将。(击一动物)奶奶立即说是蜘蛛,本来奶奶方才是谦逊啊!我给了奶奶牙刷。长辈们拿着我迎出的礼物,别提有多开口了脸上乐开了花!

  吃功晚饭,尔们抬烟花,这五彩的烟花就像淌星一样在地空划过像盛启的花朵像五彩的凤凰,像无数颗金星。望着残暴的鲜花,咱们一野成了欢喜的大陆!

欢度元宵作文10

  今天是元宵节,天气格外晴朗。金色的圆月高挂在深蓝的天空中,看着就让人心生欢喜。大街小巷,处处张灯结彩,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晚饭后,我们来到东街口看灯展。刚到南街,我就被人山人海的气势吓了一跳,远远望去,大街上人潮汹涌,一眼看不见尽头。

  在欢乐的乐声中,我们汇入了密密麻麻的人流,一边小心地向前行进,一边欣赏着街道两侧各式各样的花灯。花灯的造型丰富多样:有八角型的.,有椭圆形的,有做成各式各样花卉动物形状的,还有神话传说中的各种人物。每一盏灯上的图案都是那么精美,栩栩如生,让人目不暇接。

  这些花灯已经够美了,但今晚还有比花灯更炫丽的灯光秀。你看,无数的灯光在天空、地面、墙体上闪烁、交织、游走,不停地变幻出五彩斑斓,让人目眩神迷的画面,让人恍惚间会怀疑自己掉入了梦境。

  夜开始深了,我们依依不舍地回家了。在路上,妈妈还给我买了一个古色古香的红色小灯笼,我一路提着它,高兴极了!

欢度元宵作文11

  农历正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也叫花灯节。元宵节这天,家乡朔州市的金沙植物园灯光璀璨,人潮涌动,鼓声如雷,好不热闹!

  吃过晚饭,我和家人兴致勃勃来到金沙植物园观赏花灯,一路上人山人海,人们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庆,大街小巷处处张灯结彩,仿佛进入了花灯的海洋。站在金沙植物园门前,立刻被绚烂多彩的灯光所吸引,那泛着金色光芒的金沙植物园五个大字赫然映入眼帘。再往里走,就会看到三头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彩灯牛,其中一头仰天长啸,前蹄奋力跃起,象征着奋发向上;另外一头俯首贴地,像是在辛苦耕耘;还有一头前蹄抬起,后蹄直立,像人一样站立起来。这三头彩灯牛代表着艰苦奋斗老黄牛、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的三牛精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道路两旁有许多售卖彩灯的小摊贩,他们手里挥舞着五颜六色的彩灯,让人眼花缭乱,形态各异的彩灯牛是牛年的最大特色。不远处有一座石拱桥,桥身上装饰着各色的彩灯,流光溢彩,在夜幕下,好似一条巨龙奔腾而起,十分壮观。

  金沙植物园里彩灯连成片,笑声响彻天,人们沉浸在火树银花不夜天的欢乐气氛中,久久不愿归去。

欢度元宵作文12

  今天是元宵节,吃过早饭,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到街上看社火表演。街上人山人海,锣鼓喧天。我们边走边看,第一个出场的是一个穿着红色斗篷的人骑着高头大马在前面开路。接着是一辆花车,花车上有一头威风凛凛的大老虎,老虎圆睁着双眼,虎头一摆一摆的,生动极了,老虎彩车走到市政府门前,市政府的叔叔阿姨们还给老虎披上彩绸,意味着虎年大吉大利。老虎彩车后面是长长的社火队伍,有各种各样的彩车,有秧歌队,还有锣鼓队等等,最讨人喜爱的是社火坠子,打扮成各种形象的`小丑做着滑稽的动作,逗得大家都笑弯了腰。

  晚上,我们还在中国银行门口参加了猜灯谜活动,我和爸爸一下就猜中了三个谜语,获得了一盒彩笔和两个本子的奖励,猜完灯谜,我们又看了烟火,五颜六色的焰火把整个夜空都照亮了,妈妈教我背起了一首诗:火树银花不夜天,兄弟姐妹舞翩跹……

欢度元宵作文13

  今天是元宵节。晚上,我和爸爸妈妈到吴镇纪念馆去看灯笼、猜灯谜。

  大街上,人来人往。人们脸上带着笑容,喜气洋洋。我们全家来到花园路口时,只见大街两旁挂满了红灯笼,像两条长龙,给节日的大街增添了欢乐的气氛。

  一走进大门,就看见了“龙凤戏珠”,活灵活现。长长的走廊上挂满了各式各样形态各异的灯笼,有神气的大公鸡、可爱的梅花鹿、活泼的小猴……假山上、草地上也放满了色彩艳丽的灯笼,五彩缤纷的'灯笼把吴镇纪念馆装饰得分外鲜艳。人们边观赏灯笼边赞叹,有许多人还带了照相机,要把这一幕幕美景带回家。

  猜灯谜、舞师表演、唱京剧等等,都很出色,看得人们大声喝彩。猜灯谜的人更加踊跃,我也猜出了一个,奖品是一本台历。

  今年的元宵节真精彩。

欢度元宵作文14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历史久远,拥有远大的文化底蕴。元宵节,便是其中一个传统的节日。

  每到农历正月十五,来到乡下的爷爷奶奶家,就会看到木桌上放着豆沙,爷爷在家门口打年糕,只见爷爷把一大团糯米放入石盆,然后拿起木槌,“砰、砰、砰”的在糯米上打了起来。爷爷那熟练的动作,使我觉得打年糕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站在一旁的我看的津津有味,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也想打年糕,并向爷爷恳求,刚开始爷爷怕我受伤不同意,可是在我的软磨硬泡下答应了,便把木锤递给了我,我伸手接过,然后摇摇晃晃的走向石盆,这才发现木槌仿佛有千斤重,怎么也举不起来,于是把木锤还给爷爷,糯米在爷爷的'敲击下,越来越软,一股香气弥漫在乡野上。在旁边的我看直流口水,所谓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打好年糕,我们把糯米放在桌上,拿一个小块,用面杖压成薄薄一片,在把豆沙放进去,搓成一个圆形,然后交给奶奶,奶奶把圆子放进锅里,等煮熟了就是美味的豆沙汤圆了。

  童年的包汤圆的习俗,是我们对传统元宵的美好回忆,也是我心中永不磨灭的回忆……

欢度元宵作文15

  年到了二月初五,我们一家都会回老家鹤溪看踩高跷。

  先说说踩高跷的来由吧!传说,春秋战国时期,以滑稽著称的晏婴,一次出使邻国。邻国的大臣都要笑他身材矮小,他就装一双木腿,顿时高大了起来,弄得那国君臣啼笑皆非。他又借题发挥,把邻国君臣挖苦一顿,使得他们很狼狈。据此,踩高跷活动由此流传民间。

  高跷有各种形式,我们老家的高跷是一种固定的形式:大约有两层楼高,上面是由小孩打扮的.各戏剧人物,中间是铁架,下面是木板车,那些小孩扮的比如有:哪吒、孙悟空等……

  一般在二月初五这天来游街,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看,我们一家也去看了!

  我问爸爸:“那些人,为什么不会掉下来呢?”爸爸回答到:“他们的身体是固定在铁条上的。”我又问:“那他们是怎样装上去呢?”妈妈也说:“他们是坐在很高的墙壁上,然后放铁架的木板车推过来,再让小孩演员的脚和身体固定就可以了!”

  原来,高跷是那么多学问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