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作文

时间:2023-03-17 09:08:23 作文 我要投稿

【精选】寻找作文三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寻找作文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选】寻找作文三篇

寻找作文 篇1

  随着时间的齿轮加速转动,绚丽多彩的童年已渐渐离我远去,我早已记不清那些美好的回忆。于是,我来到了这里——童年之家。

  我走在羊肠小道上,周围的花儿似乎不再像从前般鲜艳、芬芳。旁边的石壁也不似从前光滑。在石门旁,有一丛开得血红、美丽的野花。突然,我脑海里出现了一幅画面——一个小姑娘提着竹篮走到花丛面前,刚准备摘下时,被它锋利的刺扎了一下,点点鲜血涌了出来。小女孩的眼泪在打转,可她没有放弃,而是更加坚定地、勇敢地伸出双手,忍住痛,迅速地将那有脾气的花朵摘了下来。那美丽的花如同成功之花般,照耀着小女孩,灿烂的笑容挂在她的脸上……

  我轻轻摘下如同当年的花,心中无尽感叹,当初的自己那么坚持,现在的自己要更加坚持!坚持是一种品质,它会伴随自己的一生。

  继续向前走去,看着没有枝叶的梨树,没有生机地草地,略显伤感的溪水,记忆不断在脑海里涌现:女孩在梨花雨和桃花雨的洗礼中,开心地跳着舞,脚步轻盈,脸上的微笑如同花朵般灿烂。那时的桃树如窈窕淑女般令无数花朵追捧,梨树如同一位淡泊名利的少女,轻盈的'身姿令它如仙子般肃静安然。

  原来,那时的我知道什么是生活,知道享受生活。

  那时候,我时常坐在软绵绵的绿草地上,它是绿,是翠绿的,让人油然生出一股爱意,有点心疼。我时常站在小溪里,任清凉的水击打着我的“纤纤玉足”,我弯下腰掬起一棒水,那如薄荷糖、般的清凉溪水钻过我的手指、触到我的指尖,然后重回水中。

  朝如天梯般的石阶走去,前方是一条河,周围是干枯的荷花,旁边还有一只小船。它似乎没坏,在我心底的记忆也猛地翻了出来:一个女孩坐在小船上,一只手划着船,一只手拿着莲蓬,夏风凉凉地吹来,令人心生一股惬意。

  向左看去,是一大片枫树林,火红的枫叶如凤凰在进行“凤舞九天”,它穿着绚烂的霓裳,无比美丽。我走过去,心里生出一股另类的感觉。有些想重回童年。我脱下鞋,双脚踩在焦脆的树木上,发出“吱呀”的声音。我心里十分开心,觉得自己恍惚回到童年,不禁笑了起来,咯咯……

  继续向前,走到前方几块石头搭成的“锅”旁,不禁回想起那些时光,那纯粹的笑声似乎也在我耳旁回荡。此时此刻,我的心中涌出复杂的情感——有不舍、怀念、无奈……

  这一行,不仅让我拾回那些逝去的记忆,而且让我懂得了坚持与享受生活。

寻找作文 篇2

  你知道我喜欢干什么吗?跳舞、唱歌、阅读……还有一项你肯定不知道吧?就让我告诉你吧——那就是寻找美味、品尝美味。

  我和家人寻找过很多美食,有美国的`牛排、日本料理、韩国料理、粤菜、杭州名菜、火锅、比萨……还有我最喜欢的港式甜品。

  平时我们很忙,周末和假期我和家人就寻找各种美味,放松心情。外公、外婆爱去杭州老餐馆楼外楼和杭州酒店品尝杭州名菜,如龙井虾仁、西湖醋鱼、叫化鸡。妈妈最

  爱去茶餐厅吃港式点心,每次都点皮蛋粥、虾饺。舅舅爱吃的东西最多,麻辣的四川火锅、三文鱼寿司、韩式烤肉,各种海鲜。我最爱去甜品屋,我爱吃双皮奶,杨枝甘露、

  芒果冰。

  我还计划品尝各国的美食,法国菜、意大种菜、泰国菜......成为一个小小美食家。

寻找作文 篇3

  爱唐诗,因她如甘美的清泉;爱宋词,因她如飘扬的落花。轻轻掬一捧清泉,拾几瓣落花,沏一杯香茗,沉浸于漫卷书香诗韵之中。窗外红杏微晃,热气氤氲,室内诗书满架,墨香飘逸。就这样,品赏着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精髓,向往着穿行千年而来的美的情境,妙哉,妙哉!

  从儿时起,便咿咿呀呀地学诗,读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读的摇头晃脑,内心对鸟儿鸣柳十分向往,因为仿佛从未听到过这天籁。喜欢读这一首首诗,内心倾注很多的感情,尤其对诗中所描述的美景向往至极,因为仿佛极少能在现实世界中见到原版的这种诗情画意。

  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从“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发现很多的古典诗词中所写的美景甚多,大自然的壮阔美丽引无数的骚人墨客写下了很多不朽的诗篇。

  我向往那美好,诗情画意的'景象。每每徜徉在诗中,都能达到忘我的境界。语文课本中,附带的图片总能勾起我内心深处对自然的向往。中华壮美河山,令人心驰神往!

  但是却仿佛从未在现实生活中领略到诗中的如画美景。“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我所见过的山,秃山童岭,雀兽绝迹,何谈令其欢悦?我所见过的水,哪里会有清澈的倒影,又怎会空了人的心境?都是大城市的喧嚣与纷扰,如何能寻得到那份的安宁与诗意。“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初读此诗时,沉醉于西湖的美景中不能自拔,心中想着无论如何都要去领略这“方好”“亦奇”的美景,赏赏如西子般美的西湖。我带着希望与憧憬到了西湖,却发现诗人“骗”了我:哪里有水光潋滟?哪里有山色空蒙?明明是同样的地方,一山,一水,但为何不是一个世界?“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早春的新莺啼叫得婉转又悠长,处处都是一派的生机与勃发。正值春意浓浓的季节,我却难得听闻鸟儿清脆的啼叫,亦感受不到如诗中的春意。到底是诗人骗了世人,还是世人要反驳诗人?我不知道,亦不敢妄自评论,我只是有点感慨,我们从小到大,十多年来所接触的唐诗宋词中的美景,到底在哪里?

  真的很想寻找悠悠中华流传下来的那份诗情画意。但是去哪里寻找?如何寻找?独留我的迷茫。

  不,我一定能发现古人为我们勾勒的这壮美诗篇中的景象的。蓝天之下,我行走在柏油马路上,向前走,去寻找。看到远处焦化厂里排放出的滚滚浓烟,如恶龙般的狰狞,盘旋在这城市的上空,我皱了皱眉。看到前面树的枝桠,它光秃秃的,仅有的几片刚萌生的新叶,不似想像中那般的青翠欲滴,而是偏黑的绿色。走在这里,我不知所向,终寻不到内心所向往的诗情画意。

  我想放弃,放弃去寻找诗中的境界。毕竟那是诗中的景象吧,如梦如幻,不似现实这般。我不知道现在的小孩应该如何去鉴赏这古诗?寻不到那样的诗情画意,达不到身临其境的感觉,又如何能知道作者的情感。一遍一遍的默写与背诵古诗,遥想一番诗中的大自然,又有什么用处呢?硬生生地去抒发和陶醉一番,只是纸上书中的热爱罢了吧,何谈内心深处对古典的真正通晓呢?我惘然。

  历史的余音,凝固的诗,一份叹惋,一份激扬,一份释怀。一切的一切,尽在释放在摇篮里的古典情怀。

  且让诗情画意,留在内心深处吧!

  我想,我们该做些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