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春节作文

时间:2023-03-17 13:36:41 节日作文 我要投稿

实用的家乡春节作文四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家乡春节作文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的家乡春节作文四篇

家乡春节作文 篇1

  除夕夜里每家每户灯火通明,大人们在忙碌着准备好拜神时用的东西;小孩呢?哦,原来他们在玩耍着因为他们知道只有快乐的时候时间才会过得快一些,家乡的春节作文。一眨眼,墙上的'挂钟将要到十二点钟时,人们就要把拜神的东西拿出祭拜神灵。为的是能在来年风调雨顺、健健康康、步步高升……

  祭拜完后,过了十二点钟,大人,小孩都可以去睡觉了。

  父亲说的津津有味,我听得都入神了。

  正月初一在声声祝福中到来;从一个个拜年的手势“拜”来;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走”来。这一天无论男女老少都必须早早起床,因为这一天人们要到祠庙拜太公,小学六年级作文《家乡的春节作文》。这个活动非常热闹了!人山人海,祠庙内外都放着爆竹。小孩们一个个捂着耳朵,大人们则跪在跪垫上拜太公。这天非常的特别,一整天只能够吃斋,过了正月初一才不用守这条规则。

  多数铺面都在正月初六开张有一句话:“六六大顺,顺顺利利”所以人们就选在正月初六开张。正月初七是春节的最后一天了,这天人们又一家人坐在一起举杯共饮。

  七日之后元宵上市,一下子又掀起一阵阵高潮。正月十五每个人都要在家中吃汤圆。

  听着,听着,我仿佛置身其中直到父亲叫我,我才回过神来。

  家乡的春节太吸引人了!有机会我要常回家乡过春节!

家乡春节作文 篇2

  家乡的春节习俗并不复杂,除去那较为简单的仪式外,剩下的时间与空间里,皆是无尽的欢声与笑语。而那早已约定俗成的仪式中,也包含着对先祖的纪念,对生活的美好期盼。

  土家人重情谊,过年之前,定要按长幼或远近给先祖们上坟,说是给先祖备“钱”买年货,而且祭祖时要按已故长辈的辈分高低来确定先后顺序上坟。上坟时要用标准的三叩首。上坟还只是第一道礼节,待到春节那一天,要在团年饭前摆上一桌“亡席”,还在桌下烧纸钱,说是让先祖们先享用,烧纸钱是给他们的拜年钱。

  土家人住山区,山上天寒地冻的,所以在守夜时便有了围坐火堆的习俗。但凡是农家人,家里都有一间专烧柴的房子,多用于熏肉和取暖。我们常在祖母家守夜。每逢年关,祖母总是要准备许多木柴,特别是要找出一根大柴来充当守夜时的“火主”。

  每当守岁之夜来临,夜幕袭来,祖母便会将一堆上好的引火物点燃,那淡黄色的火苗如金子般美丽,偏又是那么的热,让整个屋子里充满了热气。欢声笑语也随之解冻,随着火苗的不断跳跃,一些较细的木柴已经开始燃烧起来,而较粗的也渐渐冒出了青烟。有的木柴未干,则一头冒出了青烟,另一头开始渗出水珠,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味。由于祖母在一旁不断地吹火,一会儿,“火主”便燃了起来,火焰染上了一丝红色,映在祖母脸上,喜气洋洋的,映在我们脸上,也平添了一丝欢乐。农家讲究不生二次火,尤其是点燃后的岁火,更是马虎不得,徜若这“火主”不能一回点燃,那整个春节便没有了喜庆的气氛。“火主”还得燃一夜,徜若中途断了火,那便象征这一家会断了香火,一年都没什么喜庆味儿了。

  十二点的钟声敲响,千家万户几乎同时打开大门,先迎一阵财神等吉神之后,再将鞭炮点燃,一时间,黑夜变白昼,万千鞭炮如同惊雷般振天撼地,数不尽的烟花在天空诞生,毁灭虽只有一瞬间,却如万千朵仙花,异草般美丽,在天空中争奇斗艳。

  炮竹响起不过瞬间,结束也不过瞬间,但那新春的祝福,却送进了人们的心里。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家乡的春节有着家乡的味道,正如那爆竹声后的春说起过年,我们这些小孩子可就来劲儿了!有吃、有喝、有玩,还有压岁钱拿,谁不开心哪?除此之外,在异地打工挣钱的劳动者们也能回到家乡,和家人们一起快快乐乐地过春节,真可以说是:“皆大欢喜”啊!现在,每当读到《元日》这首诗,我就仿佛回到了那个记忆犹新的春节……

  从大年三十那天的中午开始,大人们就开始忙了。见我们在一边儿闲着没事,就赶着我们去洗澡,换新衣服。而爸妈他们呢,则是负责把前几天买来的.供品整齐地放在篮子里,待全家都整理好后,再一同前去上香。上完了香,就该“烧元宝”了,这可是我们大展身手的好时机。我们各自从篮中拿了一叠,几个几个地往火炉里扔。六岁的小华由于个子太矮,只好来到了小哥的面前,张开双手,摆动了一下身子。没办法,小哥只好放下手中的“活儿”,把她抱起来,让小华也往里“投”几个元宝。“投”完后,小华才衣服“心满意足样”地从小哥身上下来了。

  从庙里回去后,大家就差不多可以开饭了。饭桌上,我们简直可以说是“狼吞虎咽”,见到好吃的就往嘴里塞:什么鱼饺,什么烤鸭,什么肉丸子……只要是好吃的,我们绝不放过。之后再灌下一大瓶雪碧,整个人就够撑的了。反倒是白米饭,被我们“晾”在一旁,纹丝不动。

  团圆饭过后,夜幕降临了,这又到了我们放烟花的好时机。一根根焰火棒如星星一样,闪出绚丽的火花,我们拿着它在半空中挥舞,用它来尽情地画画……

  等玩完了,我们气喘吁吁地回到家中,突然想起还有“红包”没领呢!于是,几个人又凑到了爸妈面前,吵着要“红包”。受不了,他们只好从衣兜里抽出三个红包来给我们……夜晚,我躺在床上,忽然想起自己说过还要看春晚的呢!但是实在是太累了,就进入了香甜的梦乡……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每当读到这句诗,我心中又荡起了一阵美丽的涟漪……

家乡春节作文 篇3

  我的家乡在安徽省的涡阳县,我们那里的春节习俗与别的地方不同,想知道吗?那我就告诉你吧!

  在我们那里春节是老百姓最看重的节日。家家户户的'锅内于除夕夜先兑好水,篦子上放包子、馒头,据说是不能空锅。不仅如此,妈妈每次都会在水缸里打满清水,还在水缸里放上大葱、蒜苗、还有菠菜,然后还要说一句吉祥话:“做人要诚实,守信,一青二白,清清白白。”

  农历正月初一,要早起,开门放三声“大雷子”,谓开门炮。男人要先起,在中堂设香烛,给灶王爷上香,准备早饭。据说女人一年四季做饭做家务,很辛苦,今天晚起会儿享享福,所以这日早餐就交给了男人。

  在太阳出来前不能倒水;当日不能扫地,否则老人常说会把好运与财运赶走的。也不能用剪刀,这些工具是“破”,也是破运,破财的意思,不吉利。家人起床不催叫,全家起来后换新衣,拜天地尊长。早上一定要吃一口蒜,一口馒头,寓意新的一年身体健康平安。

  早上不吃荤,吃“扁食”。扁食是我们那里对形状像月牙儿的素饺子的俗称,里面的馅儿是韭菜、鸡蛋、粉丝、麻花拌在一起的,放上佐料再加上香油,那味道真叫一个香。做的时候韭菜要切碎,鸡蛋要在锅里炒熟,粉丝要切碎,麻花要用擀面杖压碎,饺子皮要温水和面擀成的。

  年初一吃完饭后要亲邻互相走动好给长辈拜年,行磕头礼,这是最开心的时候,因为会收到很多红包;初二开始走亲串友;初三走姑姑家;初四走岳丈家,这是爸爸的说法,其实就是跟着妈妈回姥姥家。这天妈妈的脸像花儿一样美,因为小公主要回家了;初五就不能走了。亲戚回过来拜年一般要相隔一日,否则被称为"拜跟脚子年。”

  这就是我家乡过春节的习俗,不知道你家乡的习俗是怎样的?

家乡春节作文 篇4

  我在我的家乡过了一个非常难忘的春节,春节的事情要从大年初二开始说起。

  我大年初二中午回到了家乡,家乡的家人看着我说:“长高了没,长高了没?”

  我妈妈高兴的说:“当然长高了。”

  大家都了呵呵的,大家的肚子都饿的咕咕噜噜的直响,大家都哈哈大笑,之后我奶奶就去做饭,饭菜香及了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都觉得可以和饭馆比较了,大家吃完饭在外面走走。

  家乡的风景如画家画的画,每个人的家乡如画,每个人的家乡都有不同的事情比如好玩的、有趣的、开心的、难过的都有,很多人都在开心的玩耍,在自己的家乡游玩,每一个风景都逃不了每一个人的锐利的眼睛,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理想那就是:过好年。

  大年已经过去了但是我的心里永远期盼着大年的家人团聚,和家人一起玩耍,还有鞭炮声的优美的`声音,还有过年的红包,家乡的过年我永远记着永不忘记,这就是我的美好的回忆和时光,我会一直等着你:过年。

  那些美好的回忆终是不能忘去,应为家乡永在我的心中。

  这就是我的家乡,这就是我的家乡,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