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故乡的作文

时间:2023-03-31 13:47:02 作文 我要投稿

【推荐】思念故乡的作文合集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思念故乡的作文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推荐】思念故乡的作文合集5篇

思念故乡的作文 篇1

  家,家是什么?家就是离你心灵最近的地方;家就是你心头萦绕的那份永远的牵挂;家就是当你遇到暴风雨时避风的港湾。

  曾经,家以一种氤氲的姿势站在我的记忆里。甚至可以说对于家,我从未有过一个完整、正确的定义。只知道,放学以后该回的地方就是家,吃饭时该去的地方就是家,困倦时,可以让你休息的地方就是家。

  或许,我给了“家”一个太广泛的定义,以至于在即将离家读高中时,我对我的那个呆了整整15年的叫家的地方竟没有一丝的留恋。取而代之的是对即将住校生活的向往。家?处处无家处处家喽!

  进入学校,生活完全偏离了想象的轨道。第一天就觉得我期待的这种生活太累、太累,甚至说吃下食堂里的饭对我来说都成了一件极为辛苦的事。这才知道,家,一个那么温馨的地方。

  曾经,我认为我是个坚强,适应能力很强的人,可我错了。人只有在单独面对自己的时候才是最真实的。我不坚强,真的,一点都不。当现实和想象有着遥远的距离的时候,我可以做的竟只剩下回忆。回忆奶奶的唠叨、爷爷的教诲,回忆叔叔送我上车后离去的背影,回忆弟弟身上香香的,痱子粉的味道。然后,以一种氤氲的姿势,站在风里,等待泪水的洗礼。最终,将回忆裁剪成最奢侈的烟火。

  第一次打电话回家,听到奶奶那熟悉,仿佛就在耳边却又遥不可及的声音,我竟难过地、难过地哭了,电话那头,奶奶安慰的声音响彻耳边,电话这头的我早已泪流满面。急急忙忙挂掉电话。泪,像被冲垮的防洪堤里的水,止也止不住。于是,又想起离家时我认为不会留恋的人和事。记得顾湘在《西天》里说:“那些我们认为不会忘记的事,就在我们恋恋不忘的过程里,被我们忘记了。”是的,甚至说那些我们认为会忘记的事,也会在我们拼命遗忘的过程中,被我们深深印入脑海。真的,不管你到了哪里,家,都将是你永远的.想念。

  现在,我喜欢站在我们学校里最高的地方,举目向东看,一直向东,一直向东,我想看看故乡的向日葵开了没有。睡不着的时候,就出门看校园里黑色模糊的轮廓,偶尔散落在某个房间里昏黄的灯火。天亮的时候会抬头望天,想着那些移动的云朵会不会拼凑出一张记忆深处的面容,一瞬间可以让我丧失所有的语言,仓皇的、伤感的,田野里,有飞鸟扑闪着翅膀飞上高高的苍穹。

  在他乡的土地上,我悄悄地在心里播下一颗叫“家”的种子,用我悠长的思念浇灌一个温馨的梦——将思念驻在心里,感受樱花伤逝和声声的家的呼唤……

思念故乡的作文 篇2

  十二月,一连数日的阴霾,心是浮躁的。

  看着院中已经掉光了叶子的树枝,我心中陡然升起一种烦闷无力之感,忍不住地想起九年前——

  我六岁,只会傻傻地玩。

  走过那条凹凸不平的碎石路,便到了我家那宽敞的大门口,我蹦蹦跳跳地唱着歌,轻轻扑到爸爸的背上,便引来笑声一片。那时,真的.好快乐。

  依稀记得,那天下午,我在家门口的空地上玩,一个叔叔将一辆摩托车停在门旁,便离开了。我很好奇,幼小的身躯费力地爬到摩托上,正得意间,车身突然一斜,我被压倒在了车下,稚气的我第一次感到恐惧,脸上马上挂满了泪珠……

  依稀记得,那天妈妈下班,带回一架照相机,给家人照相。轮到我时,我倚在墙边,头一歪,露出甜甜的笑容。咔嚓一声,照片上留下了我当时的单纯和满足。

  依稀记得,那天中午,趁着爷爷睡着,我偷偷地溜出家门,与邻家大哥哥一起去后院采花。那时比我高大许多的哥哥为我摘了一朵鲜艳的红花。“给你!”清脆的声音到如今依然清晰地回响在耳畔。我傻傻地笑了,接过花,低下头深深地吸一口,真的好甜,好香!

  然而,这一切都在我六岁以后消失了,我离开了那里,去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这里没有宽敞的平地,没有摩托,没有陪我玩耍的大哥哥,更没有那些开得灿烂的红花,只有淡淡的忧伤与思念在我心底萦绕。我常伫立在窗前眺望,原以为能望到那故乡,却发现被高高的房屋挡住了视线,一时泪眼婆娑……

  在孤寂中成长了三年,我又去到了另一个地方,那是个城市,繁弦急管,灯红酒绿,繁华而又孤独。在那里,我除了读书还是读书,也许只有这样,才能把心头的这份思念磨灭。曾经的贪玩已经不在,有的只是安静与忧郁的眼神。离我的故乡越来越远了。唉!我何时才能回去?

  思绪中断,是啊,都已九年,是该回去看看了。

  点评

  时间总能让一切改变,从乡间到城市,再到另一个城市,离开故乡宽敞的平地、摩托、大哥哥和红花,作者难免有些孤独感。作者童心未泯,小时候的他淘气可爱,他讲述的童年趣事,一桩桩相互联系起来,无不体现出他对故乡和故人的爱。本文语言朴实感人,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心情。文中浓浓的恋乡情,不禁让人动容。

思念故乡的作文 篇3

  夜晚,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天色阴得沉黑,路边灯光暗黄,黑夜里只有雨滴落的声音,显得十分萧瑟。我的思绪随着纷飞的雨丝飘到了我的家乡。

  记忆中家乡是个多雨的地方,几乎每次回乡,都会遇着连绵惆怅的细雨,一连好几天。蒙蒙的雨丝随风飞舞,湿润的空气,轻柔的风,像母亲的手温柔地抚摸着。缭绕的雨雾,使熟悉的景物都变得模糊起来。天空没有颜色,与远处的山融合。天地万物一片宁静,只有雨水在轻轻吟唱。家乡的雨不似其他地方那样,下得非同凡响,却有一种乡土的味道,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

  屋子是蔡氏古民居的式样,古色古香,正中间的露天小院里种着几株芭蕉。下雨时,听雨水敲打屋顶的瓦片,敲打在院中的芭蕉叶上,看雨雾蔓延在上空,仿佛到了梦里江南,古典,带着淡淡的惆怅。独自凝望一会儿,竟升起一种似喜非喜,似愁非愁的`情绪。如此美景,当真是美到让人心痛。

  雨停后,偶尔会到屋旁山上的寺庙散步。四边的山色有些发沉,苍郁大松掩映下的古刹,钟声悠悠,香烟袅袅。雨后清新的,带着自然的泥土气息的山风拂过,一时间心如止水,恍若隔世。

  家乡的雨,是如此舒服。一想起,便有一股毫无由来的,想回家的冲动……

思念故乡的作文 篇4

  在我心目中,故乡分为两种概念,一种是空间,另一种为时间。因为我生活在自己的故乡里,所以我没有那么思念所谓故乡,思念的是以前故乡的模样,且还是我没见过的从前辈口中听来的故乡。

  每当我们出远门吃当地特色菜时,总会听到长辈们说,哎原来这里的这道菜就是我们以前的什么什么。每次听到这句话,我都会不服气的问为什么要加以前,他们常常会笑着答道你不懂的.了,以前那里有你们现在那么多零食。

  每当我们去到旅游景点游玩时,耳边又总会响起他们的声音。“哎,这里是不是修顿过啊,以前这里不是有一块石头吗,怎么变成售票中心啦?以前都不用门票的。”或者是“以前那里是这个样子的啊,我记得我们那时候还在这里照过大合照的嘞。”听到这些语句,我还是会反反复复得问为什么要加以前。他们也会反反复复的说,你们这一辈是不会了解的啦,那个时候景点都是开放的,那要收费,现在啊,这么多人来旅行,当然会收这些消费啦。

  每当我们在周末呆在家里的时候,大人们就会聚在一起说各种事情,但我们还是总会听到以前或者从前……

  思念故乡!不仅仅限制于空间,更大幅度的体现在时间上,所以我才格外思念以前的故乡,我不曾见过的故乡,长辈们心心念念的从前的故乡!

思念故乡的作文 篇5

  故乡是每一个人的伊甸园,它给了你生命的源头,让你知道自己是从哪儿来的。

  我1955年夏天考到天津读中学。离开了家,才知道什么叫想家。出门在外反把家乡的千般好万般妙都想起来了,却已没有退路。若半途而废,将无颜见家乡父老。特别是后来的“遣送回乡”,变成一种严酷的政治惩罚,让人形同罪犯。久而久之,一般人对故乡的感情被异化,或被严重扭曲,一旦离开就很难再回去了。正由于此,至今60多年来,我做梦大多还是故乡的情景,特别是做好梦的时候。当然,那背景和色彩是我童年时故乡的样子。不仅故乡的形貌像刀刻般印在我脑子里,就连我们家那几块好地的形状和方位,我也记得清清楚楚……

  我的老家是个大村子,南北狭长,村子中间有一条贯穿南北的主街,东西两侧各有一条铺街,每隔五天有集市。即便不是赶集的日子,一到晚上,羊杂碎汤、烤烧饼、豆腐脑、煎焖子的香味便从主街弥散开来,犒劳所有村民的鼻子。如果我表现得好,比如在全区会考中拿了第一,或者在秋凉草败的时节还能给牲口割回一筐嫩草,老娘就会给我三分钱和一个巴掌大的棒面饼子,让我去主街上,或喝羊汤,或吃焖子,任由我意。现在想起来还觉得齿颊生香。

  在村西有一片茂密的松树林,那就是我心目中的“野猪林”。虽然没碰到过野猪,却不止一次见过拳头般粗的大蛇。有人放羊时躲到林子里乘凉,盘在树上的巨蟒竟明目张胆地吸走了羊羔。村东有一片深水,人们称它为“东坑”。据村里的老人讲,几辈子没见它干过,大家都相信坑底一定有王八精。村北还有一片水域,那儿才是孩子们的乐园,夏天在里面洗澡、摸鱼捉虾,冬天在冰上玩耍。只有在干旱的年月,这片水域才会缩小成一个水坑,然而水面小了又容易“翻坑”,鱼把水搅混,混水又把鱼虾呛得动弹不得,鱼虾便将嘴伸到水面上喘气,这时人们下坑就跟捡鱼一样。有一回我下洼割草回来,正赶上“翻坑”,把筐里的草卸下来,下坑不一会儿就捞了大半筐的鱼。

  还有瓜地、果园、枣林、满洼的庄稼、一年四季富于变化的色彩……如果世上有天堂,就该是自己的家乡。有一年暑期因贪玩误了回天津的火车,只好沿着南运河堤走到沧州站赶快车。河堤上下均是遮天蔽日的参天大树,清风习习,十分凉爽。古老的林带从沧州一直铺展到天津,于是我想好一个主意,来年暑假提前备好干粮,豁出去两三天时间,顺着森林走回老家。可惜第二年全国“大跃进”,我也要勤工俭学,不能再回家了。隔了许多年才有机会还乡,竟见识了真实版的“家乡巨变”:满眼光秃秃,护卫着南运河堤的千年老林消失了,我站在天津的站台上似乎就能看到沧州城。南运河在我的记忆中是一条童话般的长河,如今竟然只剩下干河床,里边长满野草,中间还可以跑拖拉机。

  我的村子也秃了、矮了、干了,村头道边的大树都没了,几个滋润了我整个童年的大水坑也消失了……这让我失去了方位感,我不知该从哪儿进村,甚至怀疑这儿不是我梦牵魂绕的老家。最恐怖的是,紧靠村子的西边修了个飞机场,把村里最好的一片土地变成白惶惶的跑道,像一刀砍掉了半个村子。自那次回家后,我的思乡梦里就有了一道抹不掉的伤痕。

  在我的记忆里,老家是很干净的,冬天一片洁白,到春天大雪融化后麦苗就开始泛绿,夏天葱绿,秋天金黄……那个年代的人们没有“垃圾”的`概念,生活中也几乎没有垃圾。无论春夏秋冬,乡村人都起得很早,而清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先将自己的庭院和大门外面打扫干净,把清扫出来的脏东西铲到粪堆上沤肥。而今还没进村子却先看到垃圾,村外的树枝上挂着丝丝缕缕、花花绿绿的脏东西,凡是沟沟坎坎的地方都堆积着跟城市里的垃圾一样的废弃物……我无法相信村子里怎么能产生这么多垃圾,抑或是沾了飞机场和沧州市的光?

  这还是那个60多年来让我魂牵梦萦的故乡吗?如今似乎只剩下村名没变,其余的都变了。苍凉、麻木,无法触摸到故乡的心房,这让我觉得自己的所有思恋都是一种愚蠢。让我感到内心刺痛的还有家乡人的变化,有热情没有亲情,热情中有太多客气,客气里有拒绝、有算计。我有一个发了财的同乡,跟我商量要回乡投资,回报老家。我大喜,欢欣鼓舞地陪着他见老乡,商谈具体事宜。待到要真正付诸实现,始知连抬脚动步都是麻烦,已经谈好的事情说变就变,一变就是多要钱,乡里乡亲既恼不得也气不得,比他在别处上项目成本要高得多,效率也慢得多,而且估计最终难有好结果。同乡便擦干屁股,带着绝望逃离了故乡。

  自那件事之后我也很少回老家了,这才知“家山万里梦依稀”不只是空间距离,更重要的是心理距离。“不是不归归不得,梦里乡关春复秋”。每到清明和除夕,夜深人静之后,我便到一偏僻十字路口,给父母和蒋家的列祖列宗烧些纸钱,口中念叨一些不肖子孙道歉该说的话。有时话说得多了难免心生悲凉。今夕为何夕,何乡说故乡?其实故乡就是爹娘,有爹娘在就有故乡,无论故乡变成什么样子。没有爹娘了,故乡就只能留在梦里了。

  但故乡是一定要回去的。活着回不去,死了也得回去。西方人死后愿意见上帝,中国人死后希望能认祖归宗。我此生如果还有心愿,那就是死后能躺在父母身边。少年丧母后离家,累父亲牵挂,长大后当兵未能尽孝,到有了尽孝的条件,父亲又走了。这是我一辈子的心结。真希望死后能有另外一个世界,能让我好好地陪伴父母。然而改革开放后农村重新分配土地,把有蒋家祖坟的那块原本属于我们家的地分给了一个外姓人,蒋家后人分得的地里却有别人家的祖坟。我不知道村里为什么非要这样分地。如果我一直没有离开过老家,不管那户人家愿不愿意,我死后都得葬在蒋家坟圈子里。现在可就难说了,要得到外人的同意,要看人家的脸色,要多方买好……

  即便我不顾一切、千方百计地争取百年后能回到故乡,也会给我的孩子们带来无穷的麻烦,他们若想看看我、给我扫墓,又会重新面对现代农村的潜规则……其实我心里很清楚,故乡要么终生不离不弃,一旦离开,再回去就难了。有一天晚上读向未神游的诗:“生我的人死了,养我的人死了,埋葬了父亲等于埋葬了故乡!处处他乡处处异乡,从此我一个人背着故乡,走啊走啊看不到前面的路,蓦然回首也找不到来世的方向。”忽然,我的眼泪就下来了,情不自禁冲着故乡的方向跪倒,脑袋磕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