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小学的作文

时间:2023-04-15 08:54:36 作文 我要投稿

实验小学的作文汇编5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实验小学的作文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验小学的作文汇编5篇

实验小学的作文 篇1

  科学实验一向是大家的最爱。实验中我们可以获得许许多多的'知识,享受无穷的乐趣。

  一天,我正在家里津津有味地看书,当我看到一篇文章的题目竟是《鸡蛋为什么会浮起来》。水多了,物体不就会浮吗?鸡蛋又不会吸水。为了弄清其中的奥秘,我又继续往下看了看。随后,我拿起书走进了厨房,然后拿出了盐、纯净水、鸡蛋、大玻璃杯、勺子等物品摆放在桌子上,把水注入大杯子,实验便开始了。

  首先,我把鸡蛋轻轻地放入杯子,只见它缓缓地坠入了杯底,我试了一遍又一遍,结果还是如此。我急忙舀来一大勺盐,只见它动了一下,我又用筷子混了混,把水变成了盐水,鸡蛋终于浮起来了。我高兴得又蹦又跳。上网查了查原因。哦,原来是盐水的密度比纯净水大,是鸡蛋的浮力大于重力。

  啊,原来科学是这么有趣。只要我们多观察,多实验,就能发现其中的奥秘!

实验小学的作文 篇2

  压力,有时候也可以变成动力,陶老师通过实验告诉了我们。

  那天上课,陶老师拿来一个可乐瓶子,仔细看,发现瓶子从上到下打了三个一样大小洞。正在我们疑惑的时候,老师把它放进了一个盆子里。

  “如果我把这个瓶子横着端起来,会怎么样?”陶老师笑着问同学。“水会漏出来!”我们异口同声地说。

  老师当场把瓶子横过来,洞口朝下,我们看见水开始流的很欢畅,可渐渐地,一个洞不流了,两个,三个,都不流了。

  “哇!”我们惊讶地叫了起来。

  “你们是不是看到当瓶子里的水平静的时候洞口就不流水了?”

  “是!”

  “那,如果我把这个瓶子立起来,又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

  “水会流出来!”

  陶老师麻利地把水瓶立了起来,水果然热情喷涌。我们欢呼起来,老师示意我们接着仔细观察。我们看到第一个,也就是最上面的那个,不喷水,只往下流,中间那个断断续续喷水,最下面那个,不仅喷水,还喷出好远。

  陶老师又发问了:“同学们,想过没有,为什么上面的水那么小,中间的喷得比较远,下面却喷得最远呢?”

  陶老师的问题像一滴水丢进了油锅里,我们都叽叽喳喳说着自己的想法。同学们一个接一个的发言了,气氛越来越热烈,我们渐渐明白,水的压强不一样,通俗地讲,瓶子上的小洞所在的高度不一样,待在最底下的洞洞所承受的`水的深度大,承受的水压就大,压力越大,水就喷射得越远。

  是呀,我突然联系到,有一次要开运动会了,我报名参田径项目800米的比赛了,我怕赛场上我会坚持不下来,就天天早起在小公园练习。最开始只能跑一小圈,我不断为自己加压,一圈半,两圈,两圈半……就这样鼓励自己坚持再坚持,终于在比赛的时候,坚持跑完了全程。

  想起那些BBC的摄影师们,不也是不断自我加压,才拍出那么好的纪录片吗?田径运动员也是不断加压才能破世界纪录,科学家也是不断加压,自我超越,才突破那么多的世界难题埃

  原来,压力也能变成一种动力啊!

实验小学的作文 篇3

  一天,科学孙老师来上课,他拿着一把尺子和一些碎纸进了教室。

  “今天,我要用一把尺子把纸片吸起来。”同学们怀疑地看着孙老师。“首先,先把尺子放在纸片的上方,然后再慢慢地靠近纸片。”孙老师一边说一边做。靠近纸片后,纸片并没有吸起来。我想:哼哼,你这回糗大了,我看你怎么收场。孙老师见没吸起来,变换了另一种方法:在头发上摩擦,然后再去吸。这一回果然吸起来了,但又很快落了下去。“这肯定是电力不够。”说着,孙老师又在头发上摩擦了几下。这次终于吸起来了,并保持了20秒。

  孙老师给我们做完示范后,便宣布:“现在,你们可以自己试试。”同学们迫不及待的拿出了尺子和纸。我先用尺子在头发上摩擦了一下,然后放在了纸片上方,但它一点动静也没有,我又试了一次,我就在辫子上摩擦,然后又去试试,这一次,果然吸起来了。这些纸片有的像敦煌莫高窟壁画上的飞天,漫天遨游;有的像猴子捞月一样一个接着一个;有的像毛毛虫一样在尺子上爬;有的'聚在一起群魔乱舞;有的像芭蕾舞演员一样跳“芭蕾”;还有的风一吹过就像鹅毛大雪一样飘落……有趣极了。

  接着,孙老师又说他还有一个更好玩的实验,他把要点告诉了我们:先用尺子在头发上摩擦,然后把水龙头的水开成像细线一样,然后把尺子靠近水,水就会随着尺子的移动而移动。我们就照着孙老师说的去做,果然成功了。

  通过这个实验,我懂得了:只要是塑料的东西在毛衣或头发上摩擦后,就会产生静电,就可以把纸片吸起来,这就是摩擦起电的现象。

  这真是一次有趣的实验!

实验小学的作文 篇4

  老师拿着一个空空的脉动瓶子和一个才约二十六厘米宽约四厘米的长纸条。我非常纳闷,心想:咦!这是要干什么呢?难道是要变魔术,让这个空空的脉动瓶子装满脉动饮料吗?

  就在这时,老师把一把椅子搬上讲台,并把纸放在椅子中间,又把空的'脉动瓶子放在了纸条上,原来我们要做瓶底抽纸的实验。规则是:不使用任何工具,也不得用手,把纸从瓶底下抽出,瓶子还不能倒。我觉得这个实验不太难,因为空的脉动瓶子还是有一定重量的。我们有分几次抽,每次只抽一点点,这样可以使瓶子稳定,不容易倒哦!

  有位同学说:“我觉得可以快速的抽。”“抽太快,瓶子会晃动,很容易倒的!”我表示不赞同。又一位同学说:“我们试试两只手同时抽。”这办法我还是比较赞同的,因为这样可以使纸条从瓶底快速穿过,让瓶子更平稳。老师请了第一位同学做实验,他做了几次深呼吸,随后选择了快速抽取纸条。他成功了!同学们都兴奋的大声尖叫并送给他热烈的掌声。

  轮到我了,我上台时心已经凉了半截,心想:人家已经成功了百分之九十九了,而我只能占百分之一,我是不可能赢的。上台面带苦笑,却被老师认为是微笑。我开始抽了,我小心翼翼的抽,可瓶子却像被胶水粘住一样,怎么也没抽出来,我灰溜溜地下台了。老师也试了试,成功了。

  到第三位同学了,他第一次慢慢地抽,失败了。可他不服输,要求再试一次,这次他过了,成功了!这件事使我明白了:失败乃成功之母!

实验小学的作文 篇5

  “同学们,如果不用胶水、胶布等粘合的东西,报纸就能贴在墙上掉不下来。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那么,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带电的报纸’!”老师告诉我们。听说要做小实验我们的兴趣好像一下子被一根绳子提起来一般,立刻情绪高涨,眼睛齐刷刷地盯住老师,显得有些迫不及待了!

  老师拿出一张报纸和一支铅笔,“看好喽,我要变‘魔术’了!”我们目不转睛地盯着看,眼睛眨也不眨一下,生怕错过了哪一个精彩的环节呢!

  只见老师把那张报纸“贴”在墙上,“同学们,如果我拿铅笔在报纸上面摩擦多次,报纸会怎么样呢?”还没等老师说完,同学们就开始热烈地讨论起来了。有的直接把手举了起来;有的仿佛像个“沉思者”;有的则抓耳挠腮,想不出来;而有的干脆直接跑上讲台问老师,老师只是摇摇头,神秘的笑了笑,但笑容里却用意深长……

  当老师拿起铅笔的`那一刻,同学们的脖子伸得像被拎起的鹅,瞪圆了眼睛,注视着那支铅笔。“刷刷,刷刷。”铅笔在报纸上摩擦了好一会儿,报纸竟然粘在墙上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铅笔摩擦后产生静电,电有一种吸力,才会把报纸牢牢地吸住。

  看来我们的身边处处有科学,只是我们没有去发现而已。

  通过这次小实验,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知识面,而且也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真是使我们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