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中秋作文

时间:2023-04-21 09:02:26 作文 我要投稿

【精品】难忘中秋作文四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难忘中秋作文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品】难忘中秋作文四篇

难忘中秋作文 篇1

  秋高气爽,气爽秋高,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八月十五中秋节,我们全家都喜欢过中秋节,我爸,我妈,我姐,

  我弟,我妹也全喜欢过中秋节,因为中秋节这天,我们全家人能在一起吃月饼。今年中秋节,恰逢农历八月十五,黄昏的傍晚,玉兔东升,皎洁的月亮正照耀着一轮圆月

  ,天空中有几朵洁白的云彩飘荡在云朵中间,微风飒飒,徐徐的吹着小风,月光下的葡萄架上有几串沉甸甸的葡萄正挂在葡萄架上,

  几只萤火虫飞来飞去,飞去飞来,是那么有情调,这情调又是那么的迷人。

  我和弟弟,弟弟也和我。我们俩站在院子中央,抬着头,仰着脖子看那天上的月亮,

  我说:“看呐,这边的月亮升起来了!”弟弟说:“看呐,那边的月亮也升起来了!”这时,在院子里的全家人,也包括爸爸,妈妈,哥哥,弟弟,妹妹几乎全都异口同声的一起喊到:“看呐,东边的月亮真的.升起来了!”

  好大好圆的节月亮啊,它就像一轮明月,又像一轮圆月,正在升起来!

  我们在院子里高高兴兴的简直就是高兴,没有人能说出这不是高兴。我们全家人都喜欢这美丽而又美观的中秋节,

  尤其是在八月十五这天,正巧又赶上中秋节,真正双喜临门呢!

  月有悲欢离和,人有阴晴圆缺,此时此刻,正是全国各地的全国各族人民全家在一起团圆的好日子,

  让我们一家高高举起月饼,共同畅饮这一杯高兴的月饼吧!

  夜色已经很深了,深夜也渐渐的浓了,晧月当空,映着皎洁的月亮,我们全家人都流连忘返

  ,怀着无比高兴的心情,依然兴致勃勃的在院子里看着那轮明亮的月亮。

  今年的中秋节,真是让人难忘啊,但愿明年的八月十五,还能赶上吃月饼。

难忘中秋作文 篇2

  中秋节,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吃月饼,赏月亮,更是家常饭,可这次中秋节却与众不同。

  早晨我带着一堆东西去了学校,什么灯笼啊,彩色卡纸啊,灯谜啊,月饼啊……今天不是不上课吗?去学校干什么?因为我们小记者活动开始了。

  我们在艺体馆集合。场地上挂着一条红条幅,上面写着:弘扬传统文化,情暖留守儿童。活动开始了,乐乐老师先给我们讲了一些关于中秋节的传统故事,《嫦娥奔月》,《后羿射日》,《朱元璋起义》,等。卞一丁还为我们背诵了苏轼写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紧接着一些老师搬过来好几箱水果。大家都在猜测,这里面是什么水果呢?乐乐老师又请了一个高年级同学到台上讲了《孔融让梨》的故事。我想这个箱子里面应该是梨吧!听完了《孔融让梨》,乐乐老师让我们把箱子打开去拿梨。一人拿两个。不像以前,今天同学们几乎都是挑一个大的,挑一个小的。把更多的大梨给后面的同学。我排在后面,也学他们拿了一个大的一个小的,梨的清香扑面而来,馋得我直流口水。但我并没有吃,我想回家给妹妹吃。

  然后两个留守儿童上台发言。发言中他们提到一年只见了父母几次。平时都是跟奶奶或者姥姥生活。比起他们,我多幸福啊!我要关爱他们,珍惜幸福生活。最后我们开始做灯笼。我用一张黄色的卡纸卷成了一个又高又胖的柱子,双面胶粘住开口做灯笼轴。又拿了一张红色的.大卡纸,对折,用剪刀在对折处剪很多细条,但不把整张纸剪断。打开一看,这张红纸边上留有细细的完整部分中间全是长方形的小条条。我在柱子的头和尾黏上双面胶,再把柱子的头对着红纸的头,柱子的尾对着红纸的尾粘。因为红纸比黄柱子长很多,我又是头对着头尾对着我一粘的,中间细条条圆滚滚的鼓了起来。这才有个灯笼样儿嘛!我拿起一张黄色的长方形小纸,那张纸可以围着圆柱体围一圈儿。我把那张纸横着,头折了一下,其余部分全剪成小条条,把保留的部分在圆柱体的尾上围上一圈儿,做灯笼穗子。最后用老师发给我们每人一根绳子,两头黏上双面胶,贴在灯笼头儿。我把谜语写在一张纸上,贴在灯笼里面,一个有灯谜的灯笼大功告成。乐乐老师又让我们同桌之间互换灯笼猜灯谜。有几个灯谜猜几个,答错几个唱几首歌儿。然后呢,再交换月饼。我的同桌是付涵,我们两个交换灯笼。她先考了我一个灯谜,我没答上来。第二个灯谜是31天风雪不动。我直接说腊梅,她说我答对了。我给她唱了一首歌。一首日语歌。是《捷德奥特曼》动画片的主题曲。她一个字也没听懂,刚唱两句她就不让我唱了。说过了。哈哈,计谋成功!

  轮到我考她了,我先说:“谜语一:独眼龙,打一字。”然后开始倒数:“10,9,8,7,6,5,4,3,2,1。是否弃权?”她还不放弃,可就是想不出来。无奈之下只好弃权。我告诉他是“安徽省”的“省”字,“省”由少和目组成。目是眼睛的意思,可以念成“少目”少了一只眼睛,不就是独眼龙吗?付涵不服。要再猜,还好我准备了两个灯谜。但我打赌,付涵猜不出来第一个灯谜,就不可能猜出第二个,因为第二个比第一个要难的多。“请听题:23456789,打一成语。”又开始倒数:“10,9,8,7,6,5,4,3,2,1。请问是否弃权?”这回付涵学乖了,猜不出来干脆就不猜了。主动弃权。我告诉她,是“缺衣少食”这个成语。“1”和“衣”是谐音,“10”和“食”也是谐音。缺衣少食,在这里可以念成缺1少10。而且23456789就是没有1和10呀!她要给我唱两首歌儿。可是我也中计了。他唱了一首小星星和一首生日快乐。天呐,把我当三岁小毛孩儿吗?付涵……嗯……算你狠。

  在欢声笑语中我们结束了小记者活动。这真是一个有意义的中秋节!

难忘中秋作文 篇3

  一年不知有好多好多的节日。有那热闹的春节,有那肃穆的清明节,有那欢快的儿童节,也有那欢庆鼓舞的国庆节……而我最爱那象征全家团圆的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我国传统的中秋节。因处于秋天的中间,故此名。在这一天天上的有一轮皎洁的明月形如玉盘一样非常圆,所以就有“中秋月正圆”之美称。我国民间把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中秋节作为家人团聚的日子,所以中秋节也叫团圆节。

  农历八月,天高气爽,许多的庄稼都已经收获了,中秋节也是人们庆贺丰收的节日。每当中秋之夜,人们一边欣赏玉盘般皎洁的明月,一边吃月饼、水果,家家户户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据说这月饼还有一段非凡的来历了:

  月饼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此乃我国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唐代,据说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玄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心潮澎湃,随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流传开。

  在中秋节不仅有吃月饼的习惯,还有赏月背诗的习俗。当人们吃过晚饭,大家都集聚在庭院活阳台上,热热闹闹的享受天伦,欣赏着皎洁的明月,随后背诵带月的诗歌,一派人间圣景。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杜甫的“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更是千古绝唱。

  难忘中秋!

  中秋难忘!

难忘中秋作文 篇4

  一轮金黄的圆月已经高高的挂在天空中,向地上洒下皎洁的月光,这让我想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句诗。

  不知道多少个中秋了,独在异乡,举目无亲,每月十五有月亮的晚上,总让人惆怅不已。小时候,常窝在姥姥的怀里听,嫦娥奔月的故事,觉得有趣。当时就幻想着能飞到月球上去,像嫦娥一样。

  中秋节的美食那是相当的.好吃的啊!吃了各产地的月饼。比如说:广式月饼:皮薄,松软,香甜,馅美。

  苏式月饼:松脆,香酥,层酥相叠,油而不腻,甜咸适口。

  京式月饼:外形精美,皮薄酥软,层次分明,风味诱人。

  潮式月饼:重油重糖,口感柔软。

  滇式月饼:皮酥鲜美,甜咸适中,色泽橙黄,油而不腻。

  衢式月饼:酥香可口,芝麻当家。

  微式月饼:小巧玲珑,洁白如玉,皮酥馅薄。

  讲完了中秋节的美食,现在就让我们来讲一下中秋节的传说,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等。

  中秋节是一个团圆的节日,回去跟家人团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