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趣事的作文

时间:2023-05-04 16:14:33 作文 我要投稿

【必备】校园趣事的作文3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校园趣事的作文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必备】校园趣事的作文3篇

校园趣事的作文 篇1

  每个人都有难忘的往事,而它就像海边那各色各样的贝壳,在海水的陪伴下闪闪发光,散发着五颜六色的光彩,数都数不完,而如今我的手上还握着那一颗最闪光的贝壳,那也正是我最难忘的一件校园趣事。

  我喜欢画画,画画的好处是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更重要的是让梦想的一切在纸上勾勒出来。在我们班里,有个画画特别好的同学,叫“方青雅”,她是我最要好的朋友,也是我最大的“敌人”。我千方百计想战胜她,可每次都白费心机,直到有一天……

  在一次兴趣美术课上,美术老师在班里宣布,每个同学今天画一幅风景画,谁画得好就选他作为兴趣小组组长。我望了望她,她也正好将头转过来,我暗暗下决心一定要画得比她好,而她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只是会心一笑。

  放学后,我拿出画画的材料,全神贯注地画着我的校园风景,“我要当组长,我要战胜小雅,坚持就是胜利,决不能半途而废!”就这样,画错了,重新画,一遍又一遍的完成了我的举世无双,天下第一的画。

  第二天,我们把所有的的画都交给老师,当老师看到小雅的画时,眉头皱了皱,然后就又笑了,大概觉得她的画是最好的,要选方青雅做组长,我想,我这次又输定了。接下来是我的画了,老师看了看,满意的笑着说:“谢宝树,我决定选他做组长!”我听到这句话时,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兴奋的瞥了她一眼。

  下课后,大家都在传阅我的大作,而小雅在领回自己的画后,默默地用橡皮在上面涂着什么,我一下子窜到她的'面前:“让我也欣赏一下你的大作”,我得意的抓起了她正在涂改的画。我看后惊呆了,她这次画的校园风景确实要比我的漂亮,令我更吃惊的是,画的下面有一行未被完全涂掉的小字:“……”。“发什么呆呢,谢大组长”小雅笑容可掬的望着我。

  我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校园是一个大集体,每时没刻都发生着一些趣妙横生的事情,而同学之间在学习上应该互帮互助,彼此鼓励,因为一个人可以在学习探索的道路上走的很快,而一群人则会走的更远。

校园趣事的作文 篇2

  小智在大学是学理工科的,他们第二学期开设了普通物理课程。教物理的老师讲课很棒、也很风趣,他每遇到一个学习关键点时,总是讲得很慢,有时反复强调一个重点。他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学生们理解课程时产生囫囵吞枣的问题。

  物理老师时常提醒同学们:普物是后续课程的基础,对此不学扎实了,以后的课程就会越学越糊涂。虽然老师说得如此直白、坦诚,但是并非人人能够真正地接受。在课下做作业时的表现就很能暴露这个问题:有不少同学做作业是在应付,稀里糊涂地做完了,赶紧对一下答案(多数题的答案都附在习题集后面),如果跟答案一样了,就乐得什么似的。

  而小智却跟其他人不同,他总是要认真地弄明白每一个难点。

  很快就到了期末,在考试前复习时,物理老师说:咱们的考试重点在问题的理解上,希望大家注意每一个概念、定义、定理,把这些弄明白了,强似做一道大的计算题。最后,他又说:如果谁还有似是而非的问题,赶紧问清楚,否则考试时肯定会栽大跟头!

  对于老师说的栽大跟头之说,不少同学以为他是在故意糊弄人,背后还有人嗤之以鼻:不信考试还能让人栽个大跟头,能及格就行了呗。

  到底老师是在实话实说、还是在糊弄人,等到考试发卷后,大家才真的明白了:百分制的试卷,小的概念题占了六十分。一共六十个小题,清一色的多选,每题有三或四个备选填空,其中多数看上去都挺对,但是谁也知道,每题肯定只能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最要命的并不是小题多、或采用了多选的类型,而是在于配分,试卷上明确写着:每小题答对得一分,答错倒扣一分。这才是真正的杀手锏!

  不少同学都是瞎蒙着答的.题,为何?因为不少同学的确在很多概念上似是而非,根本无力判断哪个答案是对的。学生们的软肋,真让老师给摸着了。

  如果瞎蒙着答题,对于三选一的情况,蒙对了的概率最高是三分之一;对于四选一的情况,蒙对了的概率最高是四分之一。如此答题,如果不倒扣分的话,还能得上十五至二十分。可是,现在的规则是错一题倒扣一分,别说得分了,还得把其他答对的题的分儿也吃掉一些。于是,这次考试超过一半的同学不及格几乎都是在六十分的小题上栽了大跟头!

  功夫不负有心人,小智将概念题的六十分全部收在了囊中。

  通过这次考试,使大家明白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在学习上,对于一个问题不真正弄明白,学了跟没学一样,甚至更糟!

校园趣事的作文 篇3

  小智上中学时,不太喜欢英语课。

  交他们班英语的老师是一位男老师,姓阮。这位阮老师很风趣、爱说爱笑,跟同学们的关系十分融洽,于是,有些男生就想钻他的空子,小智也不例外。

  有一次,阮老师讲了一篇科普类的课文,他认为这篇课文的词汇量较大,文字描写也很丰富,还用了多种时态和从句,下课时,他要求同学们通篇朗读,而且最好能背诵。

  又一次上英语课时,阮老师先用了几分钟时间让同学们集体朗诵了一遍上节课讲的.那篇课文。然后,他又说道:能背诵这篇课文的同学请举手。

  阮老师话音刚落,呼啦啦地一大片同学举起了手,他数了数,有五十多人举手,其中也有小智,仅有不到十人没有举手。

  看到这么多的同学举手,阮老师心里挺高兴,不过他的直觉告诉自己:没有举手的同学不会掺假,而举手的同学里面估计有水分。

  得设法识别一下真伪。他接着又想。于是,他看着同学们说:手先不要放下来,我要抽几位同学背诵课文。

  听老师这么一说,小智心虚了,高举着的手不由得慢慢地往下落。缘何如此?因为他仅仅背过了前两段,后面的一多半课文没有背过,他刚才举手,是看见大部分同学都举了手,自己也就举起手来,滥竽充数了。

  看见小智的手慢慢低了,阮老师已经明白了,他说道:都放下手吧。小智同学,请你背一遍课文。

  真是一不小心就撞在了枪口上!小智低着头站起来,嗫嚅着坦白:老师!我就会背前两段。

  不要紧,你就背诵前两段,后面的课文可以看着书朗读。阮老师鼓励小智道。

  小智开始背诵课文了,起初,他的声音较小,慢慢地,他的声音变大了、变洪亮了,他背完了前两段,接着读后面的课文,不过他可以读几句、背几句。当他连背带读地朗诵完了全篇课文,阮老师带头鼓起了掌。

  在大家的掌声中,小智红着脸坐下来。

  后来,小智英语课上再也没有干过滥竽充数的事儿,他几乎篇篇课文都能背下来,而且单词、词汇记得也很牢。这个学期期末考试,他的英语成绩一跃成了黑马159。3分,全班最高。

  他真是因祸得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