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老师的作文

时间:2023-05-10 12:37:20 作文 我要投稿

喜欢老师的作文四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喜欢老师的作文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喜欢老师的作文四篇

喜欢老师的作文 篇1

  愉快的暑假在我们的玩耍中结束了,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学期,我已经是四(2)的学生了,坐在宽敞又明亮的.新教室里,我怀着激动而又不安的心情等待着新老师的到来,就在这时,我们的新办主任——语文施老师,走进了教室,只见她穿了一件紫色连衣裙,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仿佛能穿透一切,看到这里,我便低下了头,我想:“我的调皮捣蛋会不会被一眼看穿呢?”随后,数学、英语······各种老师都一一作了介绍。

  第二天,第一节是语文课,施老师教育我们:“我们要当贝多芬(背多分),就是把学的东西都记住,考试时就可以随拿随写,不能当斯特劳斯(输掉老师),就是当你没有好好学习时,作为你的老师,也将是一名失败者。”我们捧腹大笑,半晌,我们才会过神来,细细品味,施老师是把我们的成绩和她的责任系在了一起,她是用幽默的语言来表达也关系。嘿,没想到施老师还有幽默的一面,而且她竟然能用名人的名字来做话题。

  一个星期很快过去了,我慢慢的喜欢上了施老师,不知她喜不喜欢我这个有点调皮捣蛋,又有点爱语文的小男孩。

喜欢老师的作文 篇2

  最近读了于永正老师的这本书,感触颇深。此书总共分十个章节,第四章的童心未眠、第五章的行无言之教的内容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因我一直教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经常视课堂纪律若无物,这是低年级学生刚入校门的特性。童心未眠的标志之一是始终保留孩子般的好奇心;做一个有“孩子气”的教师。其实于老师所讲的童心未眠还有更深的一层意思,那就是理解和体谅学生。记得有一次,于老师班上一个孩子迟到。于老师在班上放肆的表扬那迟到的学生。当时,班上所有的学生都问,为什么迟到还要在班上放肆表扬呢?于老师当场回答学生说:“你们哪个有勇气迟到了,还能像他那样大大方方走到教室门口,还有如此胆大的喊声报告。是你们肯定会躲在某个角落哭脸。”就这样,那调皮学生再也没迟到了。回想当初我教一年级时,我的一直严格要求学生,上课不准说话、不准调头、不准做小动作……。若干个不准之后,其实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在课堂上想做却不敢做,想说却不敢说,整个一节课下来,学生死气沉沉,毫无积极性可言。

  我想对待所有的学生,我就是教学能力并不是他们所吸引的地方,我想“微笑”才是低年级学生所需求的。于老师说,“温”就是宽容、大度、有气量、不计较。我非常喜欢于老师的那句格言:“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这对于低年级教师是多么的重要。他们刚刚离开父母亲温暖的怀抱,他们需要这“温”;于老师告诉我们做一个甘草。甘草有三个特性。作为老师除了和蔼可亲,温文尔雅,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严”;那么在这“温”与“严”之间还要讲究一个“度”。

  于老师在本书中还讲诉了自己从教生涯中的一些教育故事,书中有一段是作者自己对自己的约法三章:一、不背手;二、主动和学生打招呼;三、课间和学生一起玩;四、到学生家里走走;五、经常讲故事和笑话;六、幽默;七、努力让微笑成为自己的`名片;八、做值日;九、一旦做错了事,公开承认自己的错误;十、定期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看到这里,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内心。和孩子一样,有什么不好?于永正先生作为一个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都能如此要求自己,为何我不能。

  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我们要理解学生,不妨放下架子,不居高临下地俯视学生,不带有色眼镜评价学生,在教学中实现“平等对话”。于老师就是这样用一件件平凡的小事,一句句朴实的话语,赢得的学生对他喜欢。

喜欢老师的作文 篇3

  第21届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组委会日前透露了一个“惊人”消息:参赛作文中一成多系抄袭!

  组委会提供了数据:“参加初赛的814篇学生作文中,属于抄袭的文章达108篇,占总数的13.3%。就是说,每10个参赛选手中至少有一个是抄袭的,甚至在108篇文章中有3篇以‘诚信’为主题。”

  参赛作文也去抄

  复旦大学附中多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王白云老师认为,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受当前社会上抄袭之风影响,从专家学者到年轻写手时有抄袭事件传出;二是多元化时代很多学生将是非观念异化或模糊;三是功利思想诱导行为,有些学生在可能的利益面前忽略了操守对人生的意义。

  不少语言教育专家表示,中学生作文写自己熟悉的生活才容易出彩,但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中学生课外阅读少,生活积累少,要写真情实感、文笔优美的作文,难度大。

  写不出好的作文,又想要高分、要获奖,抄袭就成了一条捷径。

  “当前语文教学受社会干扰太过严重,尤其是高年级,面对学校、家长和高考等各方面压力,应试教学成为一种必然选择,”王白云说,如果要提高语文写作能力,要从几个环节做起:首先是要学会欣赏,经常欣赏好作文;加强对基本写作结构和思路的训练,重视日常积累和学习。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但中学生尤其是高中学生的生活在哪里?除了学习还是学习,除了答题还是答题。很多中学生表示:没有长期的阅读、没有生活的积累,要写出好作文,难!

  网络:抄袭“双刃剑”

  网络给抄袭提供了便利,中学生作文,入队、入团、入党申请书甚至各种学习总结,在网上都可以轻易找到“范本”。

  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大声疾呼:“千万不能使‘百度’成为学生抄袭的‘摆渡’!”

  上海市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周宏表示,作文抄袭现象由来已久,特别随着网络时代到来,强大的网络搜索功能和丰富的网络资源为抄袭提供了便捷。

  “网络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兴趣开拓和知识积累,另一方面给部分学生抄袭提供方便,”周宏表示,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作文竞赛中,网络为评审工作提供了便利,一旦发现抄袭现象,可以轻易地从网络中查询到出处。”

  谈到网络对中学生作文的影响,王白云表示,网络只是一种工具,任何人把任何事情的是非功过推到工具身上都是不理性的,“关键在于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是谁引发或怂恿学生这么做。”

  一味指责于事无补

  对“作文竞赛一成学生抄袭”之事,复旦附中高三学生吴雪鹭和张庶平表示,这种行为本身是学生对诚信认知不够的.一种表现,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需要加强。

  对中学生作文抄袭之事,应该反省的,除了抄袭的学生,还有谁?

  “从教育角度看,如果仅对学生抄袭现象予以‘道德’责备,既欠客观,也于事无益,因为这种现象背后,可能更多的是心理问题和观念问题。作为家长和老师,应该更多地分析孩子这样做的心理原因,纠正他们的意识偏差,更好地帮助他们健康成长。”王白云说。

  周宏说:对于抄袭作文的中学生而言,的确存在一定道德问题,但不能将其归为思想道德败坏,“部分中学生之所以会这样做,受希望走捷径得高分的急功近利思想影响大。”当前语文教学,要加强对学生的道德约束,还要加强对作文基本功的长期训练,特别是对写作方法的训练和对内容的积累,循序渐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中学生写作能力。

  王白云说:“当前社会主要有两个方面值得我们思考:一方面是‘软’的,即社会风气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另一方面是‘硬’的,即相关规范为什么未能形成?”

  高考阅卷老师喜欢什么样的作文

  专家表示,中学生作文抄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想写出得高分的作文。但不少人对好作文的理解并不正确。

  什么是好的作文?一言以蔽之:朴实。

  长期从事高考语文阅卷的周宏教授每年要看大量中学生作文,他说,一篇好的能得高分的作文,首先看它是否朴实,即使辞藻华丽,也要看内容是否真实,“作文风格可以多样,但一定要真实,要有真情实感,思想要符合主流意识。”

  周宏强调说,真实,是有品位的真实,“有些学生写作文,谈对金钱的态度,写‘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就不错;但如果大写特写‘有钱能使鬼推磨’,就低俗了。”

  他曾经看过一位参加上海一所著名高校自主选拔的考生作文,主题是“大学生活畅想”,这位学生写道:经过繁重的高中阶段,总算考进心仪的大学,要放松放松,因此大学四年规划是:玩、吃、爱、找,第一年好好玩,第二年把学校周边餐厅吃个遍,第三年谈恋爱,第四年找工作,“真实是真实,但没品位,这样过四年,能够找到好工作吗?”

  周宏说,现在的高考作文,学生什么都敢写,这是好现象,是对高考阅卷老师越来越信任的表现。以前,一些考生作文为了思想深度,故意拔高,很虚假,“我们还是鼓励考生写自己的真情实感,朴实最好。”

  他呼吁,高中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鼓励学生作文要写自己的生活,反对说假话。或许得依靠人人重视的高考“指挥棒”来遏制作文抄袭现象。

喜欢老师的作文 篇4

  老师就像一盏灯,用自己微弱的亮光,照亮了学生们的心。老师就像一棵大树有自己所拥有的营养留给学生们。——题记

  老师像春天的微风把新意与蓬勃吹给我们;老师像夏季的暖风把知识与理智送给我们;老师像秋天的凉风审视我们的错误与缺点;老师像冬季的寒风无情地吹走我们的杂蓬与污点。我爱我的老师,因为他们无怨无悔的默默奉献在一年四季的365天中。

  虽然我喜欢的老师有不少,但是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Mr.xiao。他是一名普通的老师,但他严厉中,却总是带着一丝温柔,幽默……

  ,这一天,我们刚刚离开小学不久,开始体验全新的初中生活,我们充满了希望与活力。他第一次给我们上课,把我们都留在了教室里,他给我们讲述一些体育课的基本要求。他要求我们上体育课要注意安全,不要太过亢奋,要积极做一些体育运动,有益身心。还要求不能在体育课穿凉鞋,戴帽子。他一个人滔滔不绝的讲述着,他夸张的动作,丰富的表情,左右摇摆的姿势,以及说话怪怪的`腔调,都引得同学们哈哈大笑。他有时候会闭上眼睛,不知道是在想什么还是……仿佛这就是他的演讲会,反正就是很好玩的样子。

  肖老师也教过我的姐姐。我回到家兴奋的讲述着开学的喜悦和肖老师的所作所为,我都一一讲给姐姐听,似乎她也回想起了自己初中时的样子,和我一样高兴。但是她对我说,肖老师经常会头痛,所以会闭上眼睛,紧皱着眉头,有时候学生太过调皮,他也会发怒!

  后来肖老师真的因为健康出现了问题请了假,由另一个张老师代课。说实话我们刚开始并不喜欢那个张老师,还很反感他,他总是“变相的折磨”我们,日子比肖老师在的时候还要痛苦得多。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了,修养几个月,康复了的肖老师终于重返校园。我们乐开了花,以为“噩梦”终于可以结束啦,但是最后竟然还是归张老师教体育。但高兴的是我们还是可以在校园碰到肖老师,我们总对他说,那个张老师好“变态”。他却说,别这么说老师,他是一个好老师!渐渐地,我们发现事实真像肖老师说的那样,张老师是一个好老师!

  有时候,我们也会去逗逗老师,说一声“老师,您真是帅呆了!”肖老师笑得呀:眉毛像弯弯的月牙,两颊像绯红的云彩,就连眼角的皱纹也都像盛开的菊花。然后高兴地向我们问好。

  有这样的老师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