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的作文

时间:2023-05-12 10:47:49 作文 我要投稿

有关雷锋的作文汇编5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雷锋的作文5篇,欢迎大家分享。

有关雷锋的作文汇编5篇

雷锋的作文 篇1

  虽然我们是“00”后,但对雷锋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在我们中间好人好事更是层出不穷。

  我还记得去年夏天一个炎热的上午,我和妈妈一起去南山学骑车,路上遇到一群和我年纪相仿的小学生。见他们有说有笑的走进敬老院,出于好奇,我便跟了进去。

  原来,他们在为敬老院里的爷爷奶奶们服务:他们有的在为老人整理头发,有的'在清扫院子,有的在和老人谈心,其中一个个子不高的小男孩儿,正在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吃力地把一条厚重的被子搭在绳子上……他们都在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因为他们知道老人最怕的是孤独和寂寞,他们需要帮助。每做完一件事情,他们就会多一份开心,而老人们也多了一份温馨。这也许就是雷锋精神吧。

  不知什么时候,太阳收去了几缕炽热的阳光,热风似乎多了几分凉意,为他们送去了丝丝凉爽…。

  现在,我虽然已经记不清楚他们的模样,但想起他们帮助别人时那一串银铃般快乐的笑声,即使在冬季,我也不会觉得温暖。

雷锋的作文 篇2

  在我们的身边,总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用自己的生命点亮别人的生活,他们不断帮助别人,用自己的小爱共同为社会做出大爱,他们就是雷锋的传人。

  记得那次,老师说要买试卷,可是小灰同学家庭比较贫困,内向的'小灰家里就靠奶奶卖破烂和国家给予的补助为生,平时也只能勉强生活,又如何拿得出来多余的钱呢?小灰望着昏暗的教室,顿时黯然神伤。“你怎么了”菲菲一句温柔的声音把小灰从那些烦心的事情中拉了回来,他望着我们,便把他家的事情告诉了我们。“放心,这件事包在我们身上。”我和菲菲异口同声的说。“不,不用了,我不想麻烦你们。”说完小灰又低下了头。“小灰,你要相信我们,相信社会上还是有很多爱的。”菲菲坚定的说。

  随后,菲菲走上讲台,大声的说:“同学们,我们班的小灰同学,由于家庭困难,老师说要买的卷子可能负担不起,所以我想请同学们帮帮他。”说完,菲菲就拿出两元钱,我也走上讲台放了一元。之后,一元的,两元的,五角的……看着投进去的一枚枚硬币,那似乎变成了一颗颗爱心,具有雷锋精神的爱心。

  “给你,小灰。”我们俩说道,小灰擦干泪水,接下那个盒子,小灰的手抖了抖,似乎那个盒子很重很重。就在这时,太阳冲破厚厚的云层,阳光照满整个教室。小灰笑了,我笑了,菲菲也笑了。

  菲菲,她继承了雷锋的精神,她是雷锋的传人。

雷锋的作文 篇3

  在我的身边有很多小雷锋,他们总是给予别人很大的帮助,还经常做好事不留名。

  前几天,突然下起了大雨。放学了,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打在地上,溅起了无数水花。雨这么大,我怎么回家呢?我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顶着大雨往家跑。一不小心跌倒了,正好我的同学黎晨看见了我身上湿淋淋的.,忙问:“臧天琦,你没事吧!”我说:“没事,只不过是跑得太快跌倒了。”黎晨把我扶起来说:“我们一起回家吧。”于是,我和黎晨打着伞一起回家。一路上,黎晨打伞总是歪向我这边,伞檐上的水珠滴答的落在他身上,我心里暖洋洋的。

  访得有一次,我和袁志坤一起去书店。路上,看见一位老人柱着一根拐杖,准备过马路,袁志坤赶紧跑过去说:“老爷爷现在路上有车,您不能过,等一会儿我和您一起过马路吧。”老爷爷说:“多好的孩子啊!”袁志坤又说:“老爷爷,您家住在哪里,我送您回家。”老爷爷说:“过了马路,再绕过公园,可以看到一个蓝色小门,那就是我家。”我一听,这和我们去的书店不是一个方向吗,我正在犹豫,袁志坤已经带着老爷爷过了马路。到了老爷爷家,没等老爷爷说谢谢,我们就已经跑远了。

  我身边的小雷锋不止这些,还有很多呢!他们都有一颗金子般的心,我要向他们学习,更要学习雷锋叔叔的精神。

雷锋的作文 篇4

  “接过雷锋的枪;雷锋-我们的战友;向雷锋那样去战斗;雷锋之歌······”每每唱起这首歌,我们就会想起人们流传的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雷锋于1940年12月18日出生在湖南望城县一个贫农家庭。

  7岁就成了孤儿,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1949年8月,解放军路过雷锋的家乡。雷锋看见宿营的队伍一住下来便向老乡问寒问暖,还帮助老乡挑水,扫地,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就从心底萌生了要参军的愿望。·一次雷锋外出在沈阳站换车的时候,一出检票口,发现一群人围看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原来这位妇女从山东去吉林看丈夫,车票和钱丢了。雷锋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着眼泪说:“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雷锋说:“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五月的'一天,雷锋冒雨要去沈阳,他为了赶早车,早晨5点多就起来,带了几个馒头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看见一位妇女背着一个小孩,手还领着一个小女孩也正艰难地向车站走去。

  雷锋脱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他们一起来到车站,上车后,雷锋见小女孩冷得发颤,又把自己的贴身线衣脱下来给她穿上,雷锋估计她早上也没吃饭,就把自己带的馒头给她们吃火车到了沈阳,天还在下雨,雷锋又一直把她们送到家里。那位妇女感激地说:“同志,我可怎么感谢你呀!“ 过年的时候,战友们愉快地在一起搞些各种文娱活动。雷锋和大家在俱乐部打了一阵乒乓球,就想到每逢年节,服务和运输部门是最忙的时候,这些地方是多么需要人帮忙啊。他放下球拍,叫上同班的几个同志,一起请假后直奔附近的瓢儿屯车站,这个帮着打扫候车室,那个给旅客倒水,雷锋把全班都带动起来了。雷锋就是这样永不停息地,全心全意地为人民做好事。

  他入伍以来,多次立功受奖,他的照片,日记和模范事迹.通过报纸.电台作了广泛的宣传,雷锋陆续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热情赞扬他的来信,他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的一切都是党给的,光荣应该归于党,归于热情帮助我的同志,至于我个人做的工作,那是太少了,我这么一点点贡献,比起对我的要求和期望还是很不够的……”

  1962年8月15日上午8点多钟,雷锋和他的助手乔安山驾车从工地回到驻地,经过营房前一段比较窄的过道时,雷锋站在过道边上,扬着手臂指挥小乔倒车转弯,汽车左后轮突然滑进了路边水沟,车身猛一摇晃,骤然碰倒了一根平常晒衣服被子用的方木杆子,雷锋不幸被倒下来的方林杆子砸在头部,当场扑倒在地,昏过去……由于颅骨损伤,导致脑机能障碍,雷锋这个劳动人民的好儿子,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年仅22岁,就这样和我们永别了!

  雷锋,这个光辉的名字,在我们的心中闪烁着不灭的光辉。他把自己旺盛的青春全部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他的高尚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必将在我们青少年一代身上不断发扬光大,他那不可磨灭的美好形象,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雷锋的作文 篇5

  雷锋,一个久而不朽的名字,他流传下来的光荣故事永远在我们心中,而如今,进入到科技发达的日子里,大家可能都淡忘了雷锋,更淡忘了雷锋精神,直到星期五的这一节班队会课上,我们才缓缓的记起了雷锋。

  雷锋,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心人,他以身作则地告诉了人们,“这个世界上只有相互帮助别人,并不求回报的人,才能是真正快乐的人。”想到这里,脑海里隐隐约约的勾勒出1986年8月15日早晨八点多钟的情景……细雨霏霏,雷锋和乔安山驾车从工地回来,回来时便观察到车身太脏了,于是便让乔安山发动车到空地去洗车。经过营房前一段比较窄的过道,雷锋便主动站在过道边上,扬着手臂指挥小乔倒车转弯汽车突然左后轮滑进了路边水沟,车身猛一摇晃,骤然碰倒了一根平常晒衣服被子用的方木杆子,雷锋不幸被倒下来的方林杆子砸在头部……

  当部队的人把雷锋送到医院抢救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如果时光倒流,如果我能穿梭时光,那么我一定会让雷锋站到较远的'地方指挥,这样就不会发生意外,造成死亡,人们不常说,帮助别人的人,就一定能得到好报,可是,为什么爱帮助别人的雷锋就没有老天的眷恋呢?我希望雷锋可以活的久一点,这样他就可以无穷止境的帮助别人,这样他的一生才充满光辉。

  生平,雷锋最喜欢帮助别人,他为了中国革命奉献了一生,一生为祖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还将自己所有的积蓄都捐给了国家,家人寄钱时,他不仅不用,反而捐给那些比自己更需要钱的人,而他呢,没有钱买生活用品,就连破的袜子都不能扔,反复使用的情况下还要缝缝补补,就连温饱也顾不上,你说,他为什么要帮助别人?帮助别人对他有什么好处?不过,我觉得他快乐,看到老奶奶脸上泛着红光,看到小孩开心的笑了,看到一个个需要帮助的人得到了帮助,对生活又充满了希望时,他一定是无比的骄傲,无比的自豪,他胸前的红领巾也仿佛再说,“好样的!你真是好样的!我为咱们中国能有一个像你这么爱帮助别人的人而感到自豪!”脑海里可以想象到那画面,那画面特别的感人……回到现实,我觉得,我现在实在是太幸福了,生活相比以前,肯定有着突飞猛进的变化,交通变好了,房子变得又高又大,就连科技也发达了,再也没有像革命时期那样的贫穷…可是,有谁知道,我们美好的生活是建立在那些英勇战士的死之上,我们生活的年代不同,处遇也就不同,在雷锋那个贫穷的年代里,只有互相关怀、互相照顾、互相帮助、才有可能生活下去。

  现代人总是把雷锋精神提在嘴边,可我真心的号召大家,从现在开始,要大量的帮助别人,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伸出友谊的手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吗?我们人活着,难道只追求名利、生活、钱吗?一辈子不帮助过别人的人,永远都不知道快乐是什么滋味,也终将一辈字活在孤独之中,3月5日就是雷锋日了,我希望雷锋可以世世代代的活在我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