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香端午作文

时间:2023-06-04 17:18:39 作文 我要投稿

【实用】粽香端午作文3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粽香端午作文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实用】粽香端午作文3篇

粽香端午作文 篇1

  “包粽子咯!”外婆和妈妈在楼下喊着。我听到后连忙跑下楼,说:“我帮你们一起包粽子吧?”外婆和妈妈笑着答应了。第一次包粽子,我有些手忙脚乱的,我学着外婆和妈妈的做法,首先,我把粽叶卷成一个漏斗形,然后加上糯米,不知怎么回事,不听话的糯米总是从中间的缝隙中跳出来,我用手去堵这个缝,手一放,里面的米又跑出来了,弄得我满手都是糯米。妈妈看了看我的样子,说:“我给你做个示范吧。”于是妈妈把粽叶卷成一漏斗形,把糯米撒下一层,把猪肉填上几块,再撒下一层糯米,然后把粽叶一片搭着一片,最后一折,一捏,一捆。很快就包好了一个粽子。妈妈问我:“会了吗?”我感觉我会了,我点头说会了,于是又包了起来,这次包得挺好的,正当我得意时,粽子又裂开了。我干脆不包了,妈妈这时耐心地对我说:“学什么都要有耐心,包粽子也是一样的,懂吗?”“噢,妈妈和外婆你们为什么包得这么快这么好?可我?”妈妈笑着说:“熟能生巧,妈妈和外婆也慢慢练出来的。”

  虽然当时是有些失望,但我并没有失去信心,我想只要我认真学就一定能学会。想起妈妈刚刚那番话后,我立刻又包了起来,我又重新卷了个漏斗,认认真真地检查了一遍,把米倒下去,再把猪肉等材料,一次一次地填下去,可又太满了,我挖出了一些米,又学着妈妈一折一捏,一个大粽子就被我包好了,妈妈帮我用绳子捆起来。我高兴得手舞足蹈,兴奋地喊到:“我成功了!”虽然没有外婆和妈妈包得好,但我尽力去包了,妈妈和外婆还夸了我。

  煮完粽子啦!妈妈特意把我包的粽子放在一个盘子里,说:“你看,你包的粽子别有风味,形状各异才特别。”全家人看了我的.“杰作”,都说:“非常棒。”

  看着盘子里粽子,我心里美滋滋的,我不仅学会了一门技能,更见证了我的努力和坚持!

粽香端午作文 篇2

  “耶,太棒了!明天就是端午节了!”一大早醒来,翻看着日历,兴奋地叫喊道。端午节是我国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专门设立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中,任梦常常吃粽子、划龙舟……

  嘿,说起粽子,说干就干!

  上午,去超市里买来粽叶和江米,下午便统统搬上饭桌,开工啦!

  在老妈的细心指导下,在我的笨拙操作下,我成功地包出了第一个粽子。虽说粽子是“面目全非”,但好歹还有粽子的大概形状。

  其间我也是遭受了屡次失败,包了拆,拆了包。甚至还弄烂了好几片崭新的粽叶。说心疼也没办法,谁叫咱的技术不达标呢?

  好容易把粽子“捏”到了一起,一股小小的喜悦感涌上心头。

  会包粽子了,我兴奋不已,马上拿起第二片粽叶,做成“斗”状,往粽叶里填满江米和配料,开始认真地包第二个粽子。我包粽子都是小心翼翼地,生怕稍不留神,错误就“窜”了进去,害得我还要把好不容易包好的粽子再拆了重新包……

  包着包着,我忽然发现,自己的手法变得熟练了!于是,我尝试着往里面添加各种各样的`馅儿,这样粽子吃起来才会更加香美。

  老妈切了几块肉,用酱油淹着。盆中的江米也浸透了发黑的老抽酱油。为什么要包肉馅儿的粽子呢?因为啊,我的老妈是浙江嘉兴人。那里的肉粽子可是名扬四海。

  嘿,看我的!我折、我填、我压、我缠……就这样,一个粽子就大功告成了!虽说外观无法跟外边卖的冷冻粽子相比,却吃着更安全,更放心。

  一个、两个、三个……放进锅里的粽子越来越多,手里剩下的粽叶和江米是越来越少。看到这一成果,我真是既感到欣慰又感到十足地满意。

  ……

  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粽叶全都包完了,粽子也有小半锅了。然而,我不得不停下工来,把粽子煮上,静静地等待着美味出锅……

  到现在为止,粽子依然没有出锅。但我已闻到浓浓的棕香飘满堂……

粽香端午作文 篇3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便发展成了今天的粽子。

  之后,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人们便将每年的五月五日定为端午节,至此之后,人们都会在这一天包粽子、赛龙舟、挂菖蒲等。

  现在,端午节也即将来临,家乡的人们纷纷为这节日做准备。

  在家乡,端午节的前几天,人们就已经要忙着准备了。

  我从小生活在外婆家,每年的这时候,她都会去山上,采些箬叶来包粽子,我呢,总是吵着让外婆多包些我爱吃的粽子,好让我到时候饱餐一顿。

  按照我们当地的习惯,在端午的前几天就要将粽子包好了。首先,要把箬叶和绑粽子的绳要放在水中浸泡四到五个小时,然后再取出来,清洗一遍,你会闻到箬叶和绳子散发出荷叶般的清香,这样,准备工作便算完成了。到了包粽子的时候,先取两张箬叶,重叠,把箬叶的一段折下,将箬叶弯折成角筒状,然后在这角筒里放一半已经浸泡好的糯米,再放入陷,并把剩下的空间用糯米填满,绑好后,就可以放进锅里煮了。记得小时候,好奇的我也曾学着外婆的样子,一本正经地包起粽子来。那时我还在心里盘算着在粽子里多放点馅料,再将粽子做得特别些好分辨呢,但一切都在我开始包的那时候破裂了。拿起箬叶,小心地将叶子折起来,但当我将糯米放进叶子中时,却因为中间不引人注意的一个小洞而漏出,调整过后,好容易将粽子的雏形完成了,可是绑粽子这一关却又难住了我,不是绑得太松,就是方式不对,在一旁的外婆一边笑着一边接过我手中漏了陷的粽子,又重新包了一次,外婆包的粽子里,那些白净的糯米安静的.躺在箬叶中,就像一颗颗洁白的迷你珍珠,看来这包粽子还真不是简单的事。不过小时候做事总是三分中热度,耐不住性子,一会儿边去一边玩耍去了。当粽子煮熟出锅后,我便会迫不及待地吃起来。家乡的粽子是四角形的,因陷而异,有碱水粽、豆沙粽、鲜肉粽等,其中我最爱吃碱水粽了,这种粽子是在糯米中加入适量的碱水,用老黄箬叶裹扎。煮熟后糯米变成了浅黄色,可以蘸白糖吃,清香可口。

  到了端午节当天,人们会在门框的两边挂上绿色的菖蒲,用以僻邪驱瘴。这一天,我想最大的活动便是赛龙舟了。

  观看龙舟比赛时,若是想要看得清楚,就必须早早地来到比赛地点占位子,要是来晚了,那么在你眼前的就只能是一片人群了。比赛时,一艘艘停在江上,船头的龙鼓着铜锣般的眼睛,身子则颜色各异,有的是黑红相间,而有的是金红交叉,给人威武的感觉!突然,随着一阵声响,龙舟出发了。人们在岸边紧张得看着桨手们,纷为他们加油打气。选手们奋力地随着船上的鼓点儿划动船桨,是那么有序。炎炎烈日下,有不少人都躲进了较为阴凉的地方,但参加者们却还要在这种环境下比赛,这时我实在有些佩服他们的毅力了。他们的努力,在这次比赛上终于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了,在时间的流逝中,冠军、亚军和季军也都陆续诞生。

  在端午节,人们最初的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目的,同时又多增加了一样中华的传统文化,让我们在这一天,好好悼念屈原,同时,也好好感受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