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作文

时间:2023-06-11 12:00:13 见闻作文 我要投稿

精选见闻作文4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见闻作文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选见闻作文4篇

见闻作文 篇1

  一间小小的病房,四周死寂的白色和窒息的空气却见证了几十年的夫妻恩情。不说感天动地,感动医护人员,但着实感动了邻床陪护的我。

  病床上的女人静静的躺着,脸色苍白,双眼紧闭,也不吃喝,每天只靠打点滴维持,拉撒全然不知,要靠别人清理。一个大活人就这样像植物人一样躺着,还要几个健康人不离左右的伺候,对病人来说难受,对健康人来说更难受,尤其是内心无比的难受。

  妻子就这样半死不活的躺着,丈夫和儿子满怀希望地细心服侍,接屎接尿,熬得两眼通红,疲惫不堪,别人看着都于心不忍,父子两却从不喊一声抱怨。这样一个大人,要像婴儿一样地照顾,尿不湿、卫生纸用了一包又一包。特别是晚上,不敢合眼,生怕尿湿没及时换而伤皮肤。一有空就要给病人做操锻炼四肢,为了及早恢复知觉;还要每隔一小时给病人搽洗身子翻身按摩,以防皮肤的褥疮。一天又一天,不知挂了多少瓶吊针,换了多少次药,丈夫消瘦了,儿子也消瘦了,终于,病人睁眼了,而且可以多睁一会儿了。这预示着妻子从一个多月的沉睡中苏醒了,从鬼门关挣脱出来了!丈夫和儿子日夜的操劳没有白费,生活的希望就在妻子的眼神里,幸福的渴望展现在父子的笑脸里。那一晚父子两踏踏实实的轮流睡了一晚。

  渐渐地,妻子有了喝水的欲望了,可以咽下几勺水了。丈夫高兴极了,一边喂水,一边说话,就想哄一个幼儿,极有耐心。有一天,躺着的妻子看着丈夫突然流泪了。丈夫也眼睛湿润了,叫着妻子的小名问她难过什么,又安慰她不要难过,好好喝水吃饭。在被问了许多次后,妻子的嘴巴动了动,似有话说。丈夫问她说什么,声音大点。妻子的嘴唇蠕动着,他俯下身子,耳朵贴近嘴巴,声音太微弱,听不清楚。丈夫急了,叫着妻子小名,再问说什么,终于有一遍他听见妻子模模糊糊的“哦”应了一声。妻子的`大脑开始觉醒了,这太令人欣喜了!

  这样又过一周,妻子可以连着说几个字了,这意味着妻子的思维意识逐渐恢复。“你瘦了!”这让丈夫两眼发热,激动地坐在床边,拉着妻子的手,盯着妻子的眼睛和嘴巴,说了好多亲切的话,全然不顾邻边的人和进来的护士。好一对恩爱的夫妻,情深意切,好让人感动!

  丈夫告诉我,他是西凤酒厂的职工,妻子在家务农打理家务。后来厂里分了一套面积不大的家属楼,妻子从家里来到厂里,终于不和泥巴打交道了。现在儿子大学毕业也在厂里工作了,还在城里给儿子买了一套大面积的婚房。但妻子闲不住,又在厂里找了零活干。妻子血压高,住院前,厂里活紧,连续加班,太累没休息好,结果突发脑溢血。她被及时送到县医院做了手术,但由于医术和医疗设备原因,引起感染,被急送到三医院,在重症监护室呆了一周,才转危为安。我见到他们时,已经住院一月了。父子两人请长假,也不管回去要扣多少工资。年轻时妻子是村里的大美人,嫁给他后在家务农管孩子,生来性格不服输,干什么都不愿落人之后,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罪。如今该轻松一下了,没想到这样.....这段时间她更受罪了!“我们两人到了知天命的年龄,千万别出岔子,只要她病好,我这个家就有福气,花多少钱,我父子再累也值得!脑溢血的后遗症可能是半身不随,也可能手脚不利索,我父子俩侍候她也是福。”脸放光,眼含情,语气欣喜而坚定。这欣喜弥漫了整个病房,让人充满温暖和希望。

  后来,我还看见丈夫坐在病床边拉着妻子的手一起回忆年轻时的家长里短,商量怎样布置新房,甚至窗帘的颜色、被褥的颜色、家具的款式等等。妻子能坐起来了,能下床脚着地了......幸福一点点的靠近他们。我想起《非诚勿扰》里,男主人公试婚就试他瘫痪时妻子是否能不离不弃的照顾;我想起身边的老人手拉手一起过马路的情景,还有很多没有上感动中国节目的夫妻情深的实例;还有动不动就为这为那离婚而各奔东西的夫妻......

  感动是一时的,坚守是一辈子的,但愿夫妻都像病房中的这对夫妻一样能够克服困难坚守一生。

见闻作文 篇2

  “啊!今天过得真开心啊!”眼睛激动地说道,“怎么了?发生什么事情了吗?让你这么高兴!”耳朵饶有兴趣地问道。眼睛高兴地答道:“我今天在山上看到了好美的景色呢!有高大挺拔的树木,哗哗流淌的小溪流,蓝天下飞向的可爱鸟儿……”

  “哇,好棒啊!”耳朵赞叹道,“不过,我也不赖啊!”耳朵接着说道。眼睛两眼放光地说:“是吗?说来听听!”耳朵说:“今天,我听到了森林里的动物唱的是《森林协奏曲》,可好听了!那声音真是语音绕梁呀!”那真是太棒了!眼睛惊叹道,“是呀!”“刚刚听你们在说自己感受到的'东西,我也想来跟你们分享一下。”鼻子弟弟跃跃欲试地说道,“我呢!今天问道了蜂蜜醇香的味道,花朵淡淡的香味,空气中飘来的松脂的幽香……”

  “我今天也过得很开心呦!”嘴巴姐姐愉快地说道,“今天我尝到了许多美食呢!有红烧肉、番茄、炒鸡蛋等等,真是太美味了!”舌头妹妹接着嘴巴姐姐的话说道。

  五官们纷纷说完今天的见闻,甜蜜地进入了梦乡。

见闻作文 篇3

  我虽然出生在重庆,老家却是浙江的古城绍兴。

  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踏上了寻根之旅重返我的故乡绍兴。因为交通便利,返乡的路顺畅得出乎我们预料。我们从重庆坐飞机飞往宁波,之后仅坐43分钟动车就到了绍兴北。以前祖辈们回家水陆并行,花几天时间才能返乡,如今我们几个小时就能回到老家。妈妈告诉我:外祖在抗日战争时期,为躲避战乱,背井离乡逃到了重庆大后方,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就再也没有回过老家。如今回家之路越来越快捷,我们带着上一辈人的殷殷期盼,踏上了祖祖辈辈生活过的土地。

  绍兴是一座有25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历史博物馆。在改革开放的风雨变迁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绍兴是鲁迅故里,经过近代数十年的保护和修护,鲁迅先生的祖屋、笔下风貌都被很好地保存了下来,成了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我们参观鲁迅故里,穿过一片白的墙青的'瓦,经过先生的家,豁然开朗就进入了百草园。这里原来是一片菜地,被竹篱笆分割成几片,夏日炎炎,园内一片郁郁葱葱,知了在高大的皂荚树上叫,我蹲在墙角找蛐蛐,也想挖出人形的何首乌,但却害怕遇见美女蛇。三味书屋是个三开间的小花厅,墙上挂了一幅梅花鹿的画,书桌上放了一把戒尺,原来以前的小朋友上课不听讲,是要挨手板心的。

  中午我们去孔乙己喝酒的咸亨酒店吃饭。酒店门口,有一座孔乙己的雕像,里面是木的方桌和凳子,窗花雕栏,古香古色,菜单上菜品繁多,我们点了茴香豆、梅菜扣肉、熏鱼干和黄酒,丰盛的菜品,孔乙己不能够想到吧。

  接下来,我们还参观了周恩来祖居、蔡元培故居、秋瑾故居、沈园、王羲之练笔的兰亭,爬了会稽山。坐上乌篷船,与家乡的山水有了亲密接触,船夫们黝黑的皮肤,健硕的手臂轻轻摇着船橹,时而双手摇桨,时而手脚并用。许多乌篷船穿梭在狭窄的河道里,他们说,现在乌篷船已经不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了,而是作为文化传承保留下来,主要供游客游览观光。穿梭在市中心的繁华和历史古迹间,只觉得江南风光无限,时空恍惚,日新月异的生活已不是鲁迅先生、孔乙己能够想象的。

  重返故乡之旅,让我爱上了老家。我感受到祖国的变迁。我要带我的祖祖回来亲眼看看!

见闻作文 篇4


  清明节是祭奠先人的日子,乘着放假我们一家开车回老家转了一趟。在祭奠先人的同时,对老家的变化也感同身受,那仍然淳朴的人们在田野里忙碌,平坦的道路通到农村的每个角落,庭院里挂着那金黄的玉米吸引着城里的我和家人。

  老家对我来说记忆是深刻的,难以割舍的,深深留恋的。我的老家是一个小山村,一个地图上难以找到的地方,但也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一个尚待开发的沃土。那个令我魂牵梦绕老家,就像一个牵着风筝的老人,时常牵引着我。

  再我记忆的深处,儿时经常玩耍的家门前的那条小河,下雨后那泥泞的小路,还有那破旧的老屋,多少年都没什么变化,贫穷落后的面貌一直萦绕着我在我心里,我默默地祝福、祈祷,什么时候老家落后的面貌才能改变,这次我真的见到了,变的我快不认识了。

  我离开老家已经三十多年了,对老家的'依恋越来越强烈了,以前每年清明都陪父母回老家转一趟,但也是走马观花,草草了事。随着年龄的增长,收入的增加,自己也有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轿车,可以随心所欲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可巧今年清明放假三天,全家又难得都有时间,就早做准备,监测车辆、加满汽油,备好礼物,和父母联系,万事俱备,只等放假。

  处理完手头工作后,全家就出发了,第一站是到父母家,看到白发的父母,那浓浓的温情让我感动,由于工作的原因,好长时间没见父母了,深深的内疚涌上心头,好在父母是理解我的。清明节当天,早早吃过早餐,就和二弟带着父母,开着两辆轿车向老家进发。

  高速路很顺畅,一个多小时就到了县城,没有停歇直接就给姥姥扫墓。

  刚进村了,被一位大爷拦下,要检查登记,原来是清明节期间防火的,履行完手续后,先去了老舅家,短暂的寒暄之后,就去给姥姥祭奠。就要回老家了,妻子在一旁说,你老家的路那么难走,好在天气不错,又要吃“灰”了。我没肯声,车在平坦柏油路上行驶,很快就到老家了,心中莫名激动起来,远远看到老家村口有门楼,池堡村三个字映入眼帘,再一看水泥路通到村里,直接开车就往叔叔家里去,一直到家门口,可惜铁将军把门,叔叔一家不在家,邻家热情和父母打招呼,说叔叔去地了,一会儿就回来。

  我则和妻子去看门前那条小溪,怎么变了,小溪挖宽了、深了,估计没多长时间,拿出相机不停地拍,留下难得的记忆。

  抬头远眺,地里到处都是一堆一堆的小包,姑娘问地里的包是什么呀,我和妻子都笑了,城里长大的孩子确实应该多到农村来,什么都是新奇的。我告诉她,这是播种前准备的肥料,也就是农家肥。

  叔叔回来了,快七十的人了还是那么硬朗。进院后映入眼帘的是挂在树上那金黄色的玉米,乘姑娘去邻家喊父母的间隙,和叔叔寒暄起来,村里什么时候铺的水泥路呀,门前的小溪怎么变了,今年计划种什么呀,一连串问题问的叔叔不知怎么回答,慢慢我才知道这些都是去年改变的,不仅仅这些,村里还建起了文化活动中心,办起了养鸡场、蔬菜大棚,还计划引资开发旅游项目等,老家在变,这不是梦想,是真实展现眼前的。

  老家真的变了,我快不认识了,多么希望老家变的更快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