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选用教学反思

时间:2021-09-01 09:44:48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选用教学反思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是三种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本课教学我主要体现了以下两个特点:

  一、创设情境,引发认知冲突。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选用教学反思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才会思索,有了问题才可以引发学生认识上的冲突。这节课通过具体问题情景:这个公司员工收入到底怎样呢?引起学生对“月工资水平”的认知冲突,发现单靠“平均数”来描述数据特征有时不合适,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轻松的`学习。

  二、在分析讨论中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我没有直接给出,二是通过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建构的。这样做使学生逐步体会到这两个统计量都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但是描述的角度并不同,可以比较全面、争取地理解所学知识。在教学中,学对学生的各种回答给予肯定,各人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会得到不同的结论。然后通过学生合作交流,相互完善,在自主探索中发现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认识到研究数据的必要性。然后针对几个数据的特点,向同学们介绍中位数与众数的概念。

  在学生描述的基础上为加深印象,我适当补充说明:“中位数”中“中位”是指位置居于中间,即某个数据在按照大小顺序排列的一组数据中,位置处于最中间(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众”即多,也就是某个数据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形象语言的描述让学生更易理解、掌握这两个概念。

  三、在学以致用中体会区别

  这一环节,由浅入深设置问题串,使学生思维分层递进,目的是突出本节重点,分解了难点;通过追问层层引导,启发学生运用类比、归纳、猜想等思维方法探究问题,揭示概念的实质,不断完善知识结构。

  练习时,在同一具体问题中分别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目的是为了比较三个量在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时的不同角度,有助于了解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这样更加具有很强的生活色彩,让学生体现了众数,中位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选用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选用检测题08-02

中位数和众数教学反思12-01

众数和中位数的教学反思范文05-26

第三册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01-21

八年级数学《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教学反思06-09

初中数学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第三册教案09-04

中位数和众数教案设计03-14

初中数学说课稿:中位数和众数01-01

初中数学《中位数和众数》说课稿范文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