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域主义视角下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论文

时间:2021-07-01 18:12:51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新区域主义视角下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论文

  一、新区域主义及其理论分析框架

新区域主义视角下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论文

  1.新区域主义的发展

  按照传统的区域主义,区域一体化是在地理相邻的国家之间进行的,其集中于优惠贸易制度和安全联盟,欧盟即为典型例证。然而20世纪90年代之后席卷全球的区域主义是一种世界性的合作现象即新区域主义,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外向型与开放型区域主义、南北型区域主义、复合型区域主义。这种新区域主义超越了原来的自然地理区域范围并形成新的特点:区别于传统区域主义的封闭性具有开放性,呈现出跨区域组合,具有向区域外成员开放的可能性;在成员结构上由异质的成员组成,打破地理邻近及制度文化协调性、经济发展水平相当性等限制;在内容上趋向深度的区域一体化、覆盖广泛的合作领域范围等。新区域主义所处的世界经济环境主要有三个特征:(1)多边贸易自由化进程已经取得相当进展,工业化国家制成品的关税水平已经较低;(2)外国直接投资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日益重要;(3)信息处理、通信等成本的下降使得外国直接投资相对于国际贸易而言成本下降。在此环境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也有了新的发展: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南北型协定;自由贸易安排的内容更为广泛;自由贸易安排突破了地区、距离的.限制;泛区域性和跨区域性的大型自由贸易安排已开始形成趋势。事实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双边或区域贸易安排机制中,目前向世界贸易组织(以下简称世贸组织)通报的各类已经生效的贸易协定已达413项。区域合作与多边合作并存且呈现区域合作快于多边合作的趋势,自由贸易安排以“轮轴-辐条”形式发展为主,逐渐形成交叉重叠的全球自由贸易协定网络。

  2.新区域主义与多边主义的关系

  新区域主义超越了将区域主义与多边主义关系视为绊脚石或垫脚石的简单两分,而将多边化和区域化视为全球结构变化大背景下的两种并行的进程。越来越多的区域贸易协定有赶超多边贸易协定之势。这种趋势与发展中国家在多边环境下对贸易和发展效益的追求相悖。出于交易成本效率的考虑,多边贸易协定可能优于区域贸易协定,但参与的国家越多,缔约的复杂性越大,谈判的成本也越高,于是理性国家必须在贸易合作的区域或多边形式的选择中权衡预期成本和利益。

  二、亚太区域一体化: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亚太区域机制与传统意义上的亚洲区域机制最基本的区别就是有无美国的参与角色。传统的亚洲区域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一个合作的主渠道,而东盟、东亚峰会、东盟地区论坛等在成员、地域、合作内容方面越来越趋同,各机制之间没有明确的分工,导致重复低效。在亚洲区域机制合作中客观上起到领导作用的是东盟,但东盟是10个小国的联合,亚洲的大国———中国、日本、印度———都不在其中,其本身政治性强而组织松弛,因此发挥的作用尤其对经济合作的促进作用有限。而东亚峰会机制建设前景不明,东盟地区论坛等机制也缺乏强有力的政治领导和制度化的官方一体化协议,等等。亚太成员方差别大,与欧洲和美洲国家各成员之间相比兼容性小,发展中成员对大国心存戒心,使亚洲大国无法在区域组织中发挥领导作用,形成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先天条件不足。

  三、《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与世贸组织协定的关系

  规则的竞争与机制的依赖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的失败或许是因为之前的乌拉圭回合谈判太成功了。经过乌拉圭回合谈判,世贸组织达成了全球贸易自由化的重要目标,但随着不断的扩张,吸收了大量具有不同价值观的国家之后,新的目标与成员结构又导致了它陷入困境。乌拉圭回合的谈判程序相对简单,主要由美欧驱动谈判,加上加拿大、日本以及在进出口问题上对上述国家重要的国家进行谈判,最后将谈判结果以一揽子接受的方式加之于其他成员。世贸组织成立之后,经济力量增长的成员方不愿再持续这种谈判过程。为此,世贸组织发展了新的谈判程序,允许所有成员全面参与谈判,这使原本错综复杂的谈判变得更加复杂。随着世贸组织成员的增加、成员政治经济结构的多样性大增,不同的价值观和利益的冲撞,世贸组织的谈判变得更加艰难。发展中国家间的差异也日渐突出,旧的谈判结盟无法坚持在一系列问题上保持一致,如非农产品市场准入问题联盟国家在农业、服务业谈判上开始产生分歧。持续10年之久的多哈回合谈判仍无法化解僵局。在这种情势下,世贸组织成员转而聚焦于区域贸易协定谈判,讨论众多超世贸组织协定的话题。除非世贸组织在这些问题上找到一个建设性的对话方法,“世贸组织可能将注定成为一个20世纪的组织,今天的政策制定者也变得越来越无足轻重”。

【新区域主义视角下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论文】相关文章:

区域主义视角下的北美自由贸易区07-08

跨层次视角下的组织知识涌现07-03

生态中心主义视角下的自然审美观论文12-04

后结构主义视角下的隐喻11-03

浅谈人本主义视角下的大学新生入学教育论文01-28

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卡佛叙事特征论文12-09

解构主义视角下的贵州苗族服饰07-06

和合哲学视角下的跨流域生态环境治理12-30

传播视角下音乐教学论文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