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光之城四部曲对哥特文学传统的创新与超越

时间:2022-01-04 10:37:08 社会文化论文 我要投稿

暮光之城四部曲对哥特文学传统的创新与超越

    暮光之城四部曲对哥特文学传统的创新与超越

苏 芳 毕会英摘 要:本论文尝试从人物刻画,主题以及艺术手法三方面探讨暮光之城四部曲对哥特文学传统的创新与超越。

     关键词    :    哥特文学传统;    创新    ;    超越

    《暮色 》、《新月 》、《月蚀 》和 《破晓 》四部小说共同组成暮光之城四部曲。

    暮光之城四部曲自 2005 年在美国出版以来深受读者青睐。 暮光之城四部曲先后获得许多殊荣。 例如:《出版商周刊》年度最佳好书奖和《纽约时报》年度最佳小说奖。 暮光之城四部曲尝试在人物刻画方面,主题方面以及艺术手法方面对哥特文学传统进行创新与超越。

    一    、在人物刻画方面对哥特文学传统的创新与超越

在哥特文学传统中,吸血鬼代表着邪恶力量。 他们是魔鬼的代名词。 他们皮肤苍白,面目狰狞,靠吸食人的血液为生。 吸血鬼的形象为许多哥特文学风格的作品增添了恐怖的气氛。

    在暮光之城四部曲中,吸血鬼的形象更具有多样性。 在作者斯蒂芬妮·梅尔创造的吸血鬼世界中, 既有善良的吸血鬼,也有邪恶的吸血鬼。 两类吸血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吸血鬼卡伦一家心地善良。 卡伦一家吸食动物的血液,而不是人类的血液。 在吸血鬼当中,他们被称为“素食主义者”。 他们世代与人类和平相处。

    而吸血鬼吉姆斯和维多利亚是邪恶力量的代表。 他们将人类看成猎物,以吸食人类的血液为生。 在无意中发现贝拉之后,吉姆斯就开始疯狂地追杀贝拉。 他利用诡计,制造将贝拉的'母亲被绑架的假象,威胁逼迫贝拉单独与他见面,以达到吃掉贝拉的目的。 而维多利亚则疯狂地杀人,并将这些受害者变成吸血鬼。 新生的吸血鬼组成了一个兵团,妄图将卡伦一家置于死地。

    在哥特文学传统中,吸血鬼人物刻画过于呆板、单调。 在暮光之城四部曲中,作者斯蒂芬妮·梅尔跳出了这样的范式,塑造了鲜活生动,生动感人的吸血鬼形象。

    二    、在主题方面对哥特文学传统的创新与超越

女主人公变成吸血鬼是哥特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主题。 在这些文学作品中,女主人遭到吸血鬼的追杀,在恐惧和绝望中,成为吸血鬼。 对读者来说,女主人公变成吸血鬼是由人变成恶魔的犹如梦魇一般的过程。 而暮光之城四部曲的作者斯蒂芬妮·梅尔却在女主人公变成吸血鬼这一主题上对哥特文学传统进行了创新与超越。

    在暮光之城四部曲中, 女主人公贝拉自愿变成吸血鬼。

    贝拉变成吸血鬼的过程并不充满恐惧和绝望。 对贝拉来说,这个过程虽然很痛苦,但她并不感到恐惧,因为变成吸血鬼是她自己的选择。 与此同时,贝拉也并不感到绝望。 相反,她对自己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在作者笔下,女主人公贝拉变成吸血鬼的过程是由人变成天使的过程。 变成吸血鬼后,贝拉拥有了天使般完美的外表。 美丽的容貌,优雅的气质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变成吸血鬼后,她可以利用意念,形成具有保护性的罩子。 这种罩子就像战场上士兵使用的盾。 在与吸血鬼沃尔图三长老及其部下的决战中,贝拉成功地使用这种“无形的盾”保护了卡伦一家,也使福克斯镇重新恢复了和平。

    三    、在艺术手法方面对哥特文学传统的创新与超越

暮光之城四部曲之《破晓》采用了意识流的手法,在艺术手法方面对哥特文学传统进行了创新与超越。 意识流手法是经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一种艺术手法。 意识流手法主要指通过频繁地转换叙事视角和内心独白展现主人公意识的流动。

    暮光之城四部曲之《破晓》频繁地转换叙事视角,体现了作者斯蒂芬妮·梅尔的艺术构思, 增强了暮光之城四部曲的艺术表现力。 小说共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采用贝拉的视角叙述小说内容。 而第二部分从吸血鬼的天敌狼人雅克布的视角叙述小说内容。 在不断变换的视角中,从不同的角度展现贝拉变成吸血鬼的全过程。 频繁地转换叙事视角拉近了贝拉生活的世界和读者之间的距离,使读者更加充分地了解小说的情节。

    很多内心独白出现在暮光之城四部曲之《破晓》中。 在文学作品中, 内心独白的运用有利于真实呈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在《破晓》第一部分中,从贝拉的内心独白中,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贝拉希望变成吸血鬼的决心和渴望。 《破晓》第二部分中狼人雅克布的内心独白则引领读者进入到雅克布的充满矛盾与彷徨的心理世界。 而贝拉在《破晓》第三部分中所进行的内心独白则使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女主人公变成吸血鬼的全过程。

    暮光之城四部曲融入了意识流的手法,使读者产生了一种熟悉感,激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另外,意识流的手法使读者轻而易举地进入女主人公贝拉的精神世界。 因此,读者将更加全面地了解贝拉。

    总之,暮光之城四部曲没有拘泥于哥特文学传统的条条框框,在人物刻画方面,主题方面以及艺术手法方面对哥特文学传统进行了不同程度地创新与超越。 作者斯蒂芬妮·梅尔的匠心独运,使暮光之城四部曲获得国内外读者的喜爱和认可。

    参考文献:

    [1] Stephenie Meyer. Twilight[M] New York:Little Brown& Company. 2005.

    [2] Stephenie Meyer. New Moon[M]. New York:LittleBrown & Company. 2006.

    [3] Stephenie Meyer. Eclipse[M]. New York:Little Brown& Company. 2007.

    [4]于薇.浅谈爱伦·坡对哥特小说的超越[J].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6.1.

    (作者单位:长春工程学院外语学院)

【暮光之城四部曲对哥特文学传统的创新与超越】相关文章:

暮光之城作文07-11

暮光之城结婚誓词02-10

暮光之城破晓经典台词02-09

《暮光之城》读书笔记01-30

电影暮光之城影评(精选9篇)12-24

暮光之城读书笔记英文01-11

我和大黄及我的暮光之城散文06-17

ps给《暮光之城》换脸教程 -电脑资料01-01

PS鼠绘暮光之城电影男主角 -电脑资料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