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中国历史精神》读后感

时间:2022-06-13 13:03:14 读后感范文 我要投稿

钱穆《中国历史精神》读后感(精选5篇)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钱穆《中国历史精神》读后感(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钱穆《中国历史精神》读后感(精选5篇)

  钱穆《中国历史精神》读后感 篇1

  研究历史就是研究历史背后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没有历史,文化,就没有民族,反之,没有民族就没有历史和文化,三者相辅相成。欲了解历史精神,必了解其变化和持久,在永恒中有变化翻新,在变化中有连绵持续的精神。我们感觉是中国人,不仅仅是我们出生在中国,有中国国籍,更重要的是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成为一种独特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立德,立功,立言。这些在已经深入到中国人的骨子里去了,何时提都不过时。

  所以说要灭亡一个国家首先要灭亡其历史,改造一个民族,首先要改造其历史。一个人如果没有了记忆,其也变成了行尸走肉。所以要了解历史,尊重历史。

  研究历史,从现在找问题,从过去找答案。

  中国为什么能从乱到治,从治到乱,直到现在的大治,因为有前赴后继的士君子,维持着这种精神,有一群历史文化涵养的人,怀抱理想,救国图存,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个人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毕业,不要认为教育只是学校的事,国家,社会,家庭乃至人类也是尽到教育的责任。

  “因此中国今天的教育风气,小学生第一目标在进中学,中学生第一目标在进大学,大学生第一目标在获得出国留学的机会,如此便成了一种赛跑式的教育,这是一种个人主义的机会比赛”。

  而中国传统儒家教育传统是,人人皆可尧舜禹,即道德人格之尊严,使每个人感觉到都站在平等地位上,都尽自由地可能有成功,可能得满足。

  所以在国民教育之外,要注重培养每个人的人文精神,尊师重道,道,事物的规律,基本准则,无所贵贱,无所高下,人人平等。所以现在骂人不讲道理是对人的最大侮辱。

  “中国这五十年来的教育,似乎只是教小孩子读书识字,教青年人谋求职业,不是在教整个的人生,不感得需要一个超乎一切的最高中心,共同尊崇的最高对象。如此般的社会,哪能不各有距离,又哪能从其内心深处获得互相沟通?试问这样一个分崩离析的社会,又如何得团结凝聚?”

  振聋发聩啊。“当前的最大问题,仍在如何重建这一个“道”,即重新发扬我们的历史文化。重新提示出我们一向所看重的“人格尊严”和“道德精神”。

  总之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民族,需要有共同的信仰,价值观,凝聚力和居安思危的远见。

  何谓中国历史精神,道德精神是也,一种几千年来形成的道德精神。正如作者说的那样,历史事件是一种远从过去、透过现在而直达将来的,有它一贯的一种历史精神。

  吾辈人应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坚持文化自信!

  钱穆《中国历史精神》读后感 篇2

  钱穆先生是学界通认的一代“国学大师”,先生学识博达,一生著述八十多部,熟习中国传统文献典籍,对中国历史尤其是对中国历代思想家及其思想源流的研究和考辨,均自成一家之言。

  在历史研究中,钱穆先生重视中国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和悠久的传统,在通史、文化史、思想史、史学理论与方法等方面都有深入研究,闻名海内外。先生重视探求中华民族文化的内在精华,并给予其以高度评价,他认为“我民族国家之前途,仍将于我先民文化所贻自身内部获其生机。”在《中国历史精神》一书中,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个观点。

  “《中国历史精神》是1951年春钱穆先生在台北应“国防部”高级军官组之特约讲稿,钱老试图通过这一系列的演讲引起执政者们重视历史的价值,通过尽可能还原中国的事实,来挽回或者说扳正正在扭曲的价值观,在传统的基础上重建家园。”

  中国历史精神就是中国的道德精神,是中国人内心追求的一种做人的理想标准,也是中国人向前积极争取达到的一种人格。这种道德精神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核心,并以此种精神深深影响着中国的历史。

  在每一部分的讲演中,钱老都能引经据典,用事实说话,分别从中国历史的纵向发展与横向西方各国的历史发展两个维度来说明,通过横向比较中西方的异同之处来更好的了解我们的历史。

  与我们在历史教科书中学到的历史不一样,这本书让我打开了学习历史的新视野。钱老很多历史观点让人振聋发聩,关于历史的真相,我们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多维度、客观的去看待。

  站在新时代,我们应当“从现代中找问题”,在“历史中找答案”。

  钱穆《中国历史精神》读后感 篇3

  民国时期出生的文人,对中国文化的研究与传承,于国家、于历史、于文化而言都是功不可没的。另外想说,西南联大真是一个民国才子的聚集地,西南联大的优良校风也是成就这些才子的另一种存在。所以,当我翻开《钱穆谈中国历史文化:中国历史精神》这本书,就像是在西南联大上了一堂钱穆先生主讲的“中国历史公开课”。

  “中国历史精神”是一个很大的文化命题,任何学者在研究和传播这个文化命题的时候,总是会出现众口难调的情况。于钱穆先生而言,他却以接地气的方式结合社会常见的文化现象,抨击病态的文化问题,至少这本书能够成为一碗“求同存异口味的营养粥”。

  纵观中国的历史,用鲁迅先生的话讲,就是一部血淋淋的吃人史。从三皇五帝的开天辟地,到九五之尊的朝代更迭,中国历史的精神其实非常两极分化。一部分是君子守正,一部分是奸臣篡权。总之,中国的历史文化与当时的政治环境息息相关。于是,中国历史的文化和精神,都是镶嵌在钗头凤上的那颗夜明珠,真正闪亮的时刻都显现在那些至暗时刻。

  在看《钱穆谈中国历史文化:中国历史精神》这本书时,我发现很多口语化的内容,而有些可以算是钱穆先生的讲稿内容了。在这些口语化的内容里,能看到一个对历史、文化有着深沉思维的人,将自己国家的文化与历史放在手术台上,拿着锋利的手术刀审时度势的剖析“病灶”。钱穆先生像是一个面对处于生死攸关病人的外科医生,但是因为病人的病灶牵扯着致命的血管,以至于病症的原因让大家都看明白了,可是我们该怎么做,还有待商榷,至少清楚的明白自己该做些什么,还是个历史问题。

  不知道为什么,写到这里又想起了鲁迅先生的那句话:“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也许这句话不仅适用于中国历史精神,也适用于任何一个国家的历史吧!

  历史是个很深的课题,我认识的一位专门研读历史的年轻作者,常常在深夜思考历史的意义。看他的朋友圈,就像是浏览一本历史的试读本,你总是能在那里发现历史或光芒万丈、或暗夜成殇的身影。

  我想,这本题为《钱穆谈中国历史文化:中国历史精神》的书,也相当于钱穆先生的朋友圈吧!他将中国历史的文化与精神的厚重,一点一点以他的钢牙磨开,露出里面的软芯,让我们细细品尝其中的`美味。

  钱穆《中国历史精神》读后感 篇4

  泛泛而谈中国历史,似乎只是一部帝王史、权术史,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从被统治者——人民的角度,我们就会发现所谓的历史第一要能观察,第二才是记录。别人的观察终究是别人的,而我们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非得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尽管历史作为人生的经验,人生的事业,有不定期下的持久性,但是每个人的生命都无一例外是短暂的,因此我们学习历史、研究历史的目的不在于记忆曾经发生过的事情,而是培育一种从过去,透过现在去直达将来的能力。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我们引以为傲,但是这不过是夜郎自大。我们对于真实历史的把控,不如西方人,西方人尚且追寻巴比伦、埃及的古迹,现代的中国人少有人去思考我们从哪里来,甚至巴不得有时光隧道可以穿越至无穷的未来。钱穆指出,这种习性是从清代越演越烈的,清代作为汉民族以外的“蛮族”,深谙“欲去其志,必去其史”的道理,因此我们今天所能接触的历史都不是本来面目,而是经过民族主义者的改造与掩饰。 钱穆痛斥,今天的中国生了一场病,一场文化病,他认为只要是生命体,生病是必然的,但是如果我们花了这么长时间找不到病根,就根本谈不上医治,我们可以埋怨生命、厌恶生命,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些道听途说、并不真实的历史去否定我们的民族、消解我们的文化,于是《中国历史精神》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充满着钱穆先生的责任、担当与才华。

  历史的时间不是物理学上的时间,不是自然科学的时间,这一秒过去了,下一秒还没有到来,那一秒便是将来。我们认知历史的时间,是带有对生命的理解与尊重,甚至是敬畏,逝者如斯夫,我们一旦具有了宏观思维,我们就无惧于自己活得太匆匆,而是立足于“求其变”与“求其久”的均衡。由此可证,史学是研究生命的科学,其价值不咨于生物,对于新时代的读者,我们需要在永恒中日新万变,在日新万变中认识其永恒持续的精神。

  钱穆《中国历史精神》读后感 篇5

  现在总在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到底要复兴什么,怎么复兴,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真得是只是说“国家强盛”就是复兴。在我看来这是偏面的。我们要从历史入手,对我们的文化有所了解,真正明白它的内涵,明白中华民蔟五千看的文明都有那些闪光点。知道了这些,我们才会更加切实的从我做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微薄之力。

  钱穆先生这本《中国历史精神》是由一九五一的授课稿整理而来。全书从史学精神和史学方法、中国历史上的政治、中国历史上的经济、中国历史上的国防、中国历史上的教育、中国历史上的地理与人物、中国历史上的道德精神等方面对中国历史进行概括讲述,深入浅出不愧会为中华文化入门书籍,让我们这些普通人,读懂中国文化、历史、民族,增强民自信心,对外来文化也有会有一个衡量标准,才能更好的取长补短,弘扬中华文化优良传统,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中国历史精神》虽然初稿时间有早可书中的经典观点值得,我们铭记于心。

  史学正是保留人生经验,发挥全部人生中的重大意义和价值,以传诸后世,使后世人能根据这一翻经验,来作为他们人生的一种参考和指导。所以我们可以说,历史是人生的全部经验的总记录和总检讨。

  历史事件是一种远从过去、透过现在而直达将来的,有它一贯的一种历史精神。

  历史与文化就是一个民族来神的表现。

  今天并不是说西方文化一定没落,它应有它将来的生命。但这亲不便于我们的生命呀!我们要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该回头来先认识自己。因为一切问题在自己的身上,解决也要在自己身上求解决。若要认识自己,则该用沉静的理智来看看自己以往的历史。中国历史知识的复活,才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复活,才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复活,到那时,中国才能真正地独立自存了。否则思想学术不独立,国家民族不会能独立,不会有出路。一个全不了解自己历史的民族,绝不会有好大出路的民族。

  国家只是一个机构,它有一种任务,就是发挥人类的最高文化,和人类高尚的道德来神。

  我觉得目前的中国,依然要走中国自己的道路,要恢复“士”的精神来作为社会中心的主持与领导。

  中华民族是一个和平的民族,中国文化也可说是一种和平的文化。但从历史上看,中华民族也极有战斗精神。中华民族和其文化之和平,是一种强性的和平,它赋有坚强很优越的战斗精神。

  教育不该仅限于学校,学校教育也不该仅限于青年,这在东西双方的历史教训里,一样地真实。

  今天我们因为环境关系、教育关系、以及其他种种的关系,大家感到生活不舒适,不痛快。但我想,我们终有一天可以过得极舒服极痛快,那不是发扬我们历史相传道德精神的时候。

【钱穆《中国历史精神》读后感】相关文章:

次韵钱穆父,次韵钱穆父苏轼,次韵钱穆父的意思,次韵钱穆父赏析 -诗词大全01-01

次韵钱穆父会饮,次韵钱穆父会饮苏轼,次韵钱穆父会饮的意思,次韵钱穆父会饮赏析 -诗词大全01-01

钱穆国史大纲优秀读后感范文10-22

次韵钱穆父赠松扇,次韵钱穆父赠松扇黄庭坚,次韵钱穆父赠松扇的意思,次韵钱穆父赠松扇赏析 -诗词大全01-01

钱穆是怎样做小学教师的?01-20

[钱穆]3八佾篇(下)04-11

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读后感03-12

《一代儒宗-钱穆传》读后感02-19

和答钱穆父咏猩猩毛笔,和答钱穆父咏猩猩毛笔黄庭坚,和答钱穆父咏猩猩毛笔的意思,和答钱穆父咏猩猩毛笔赏析 -诗词大全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