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理想》有感

时间:2022-08-13 21:20:34 读后感范文 我要投稿

读《理想》有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理想》有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理想》有感

读《理想》有感1

  这篇《理想的风筝》叙写的是一位年过半百的且左腿完全被截去的中年历史教师——刘老师。

  刘老师是一位和蔼慈祥、对生活充满了热爱的老师。我读了这篇文章深受感动。一个年过半百且失去一条腿的人,居然还能够以顽强的毅力站起来,去放风筝,去教书,实在是了不起。我也想到了我自己,我向来经不起挫折,哪怕是一道奥数题不会做,都会气得扔笔。有一次,我做书上的一道题,总是做不出来。我自己尽量压抑自己,可我还是气,不高兴,觉得自己没用。不仅把笔丢了,还哭了。想到这,我十分惭愧,觉得自己很没用,遇到困难和挫折就心灰意冷,不能坦然面对。刘老师也是个爱国的人,这一点我却比不上他。我并不是不热爱祖国,但我不如他。他讲到祖国辉煌历史的时候十分激动,讲到祖国蒙受屈辱的历史时却那么悲愤。

  而我,祖国在某些方面取得成绩,我不在乎。看到外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我却很激动,好象是自己国取得的一样。当祖国在某些方面刚刚取得突破时,我会想:才突破,美国都取得那么大的成绩了,中国才这么点成绩。好像我不是中国人,是外国人,不重视中国。我应该学习刘老师的爱国精神,做一个真正的爱国者。不崇洋媚 外,要加倍热爱自己的.祖国。刘老师有着崇高的理想和追求。正因为他有着崇高的理想和追求才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刘老师热爱生活,爱岗尽业,这种思想境界,令我钦佩。我明白了:生活不可能事事如意,一帆风顺,困难和挫折总是难免的。我要以刘老师为榜样,热爱生活、刻苦学习,以顽强的意志和毅力去放飞理想的风筝。

读《理想》有感2

  最近读了《理想和兴趣》这本书,懂得了什么是理想。理想就是一个人终生奋斗的方向,是鼓舞我们战胜困难,不断前进的力量。如新长征突击手戴建宁、巢军,年青的书法家程与天,自学成才的大医师陈远浩,以及威震球坛的女排名将郎平等等,他们都是一些平凡的人,却有着不平凡的理想,因此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业。

  我是一个小学生,我心中充满着美好的理想。天上的星、山上的`树、园中的花、池中的鱼,都常常吸引着我。我喜欢老师,喜欢爷爷、奶奶,喜欢爸爸、妈妈,还喜欢那些平凡的工人、农民、解放军叔叔。我暗暗下定决心,将来一定把喜欢的人、喜欢的事写成书,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喜欢他们,学习他们勤勤恳恳为“四化”做贡献的精神。也许有人说我想当一个文学家,是的,这是我的理想。我要用我的笔去歌颂我们的祖国,歌颂我们的党,歌颂我们的人民!当然,我还必须努力创造实现这个理想的条件。首先我要做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要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打好基础。

  一个人有远大的理想,学习起来就有劲头,生活也就格外有意义。那些不子学习,东游西逛的人,他们没有崇高的理想,也就像没有灵魂一样,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永远也享受不到奔向理想之路的欢乐。

  从现在起,我将一步一脚印,像我崇拜的那些杰出人物一样,朝自己选择的理想之路勇敢地攀登。

读《理想》有感3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这是我的一个朋友前几天发给我的。我看到这条短信的时候,恰巧在看老舍的《骆驼祥子》。想想祥子的变化,再看看短信,我想到了很多。

  朋友近期的理想是:自己攒钱买一部平板电脑,没事的时候,上上网,查查资料什么的。但这只是理想,现实是,她刚买回电脑就被父母没收了,只能看着好不容易买的电脑被妈妈拿去。

  祥子的.理想是买一辆自己的洋车,但因为买车的三起三落,彻底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因此从最初的忠厚老实、勤劳本分变得好占便宜、狡猾,成了一具行尸走肉!

  当理想没有那么‘丰满’的时候,只要肯努力,现实也不一定会那么‘骨感’!

  李咏是中央电视台的著名主持人,从1998年开始主持《幸运52》,一直深受观众的喜爱。在一次网络记者会上,主持人问他:“您小时候的理想是什么呢?跟现在的差异大吗?”他说,在小学的时候,他就被老师认为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那时候我的同学的理想是想当工程师、科学家,等等,那时候我的理想是什么都不想干,按现在的话讲,就是自由人。”老师认为三岁看八岁,八岁看终生,就对他的父母说,这个孩子没救了。老师和他的父母是这样讲的。但是,今天的李咏已经成了一个大明星,在主持人的道路上越走越红。所以,小时候的理想并不一定能决定将来的成就,还得看每个人以后的努力。

  是的,理想的实现需要辛勤的付出,而付出有时伴着泪水与汗水的,但是,汗水是滋润灵魂的甘露,勤奋是理想飞翔的翅膀!让我们行动起来,不要犹豫,不要让追求之舟停留在幻想的港口,让我们氧气奋斗的风帆,驶向现实的大海,让美梦成真!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

  ——克雷洛夫

读《理想》有感4

  陈姗姗理想,我们每个人都有。理想,是我们的好帮手;理想,是我们的朋友;理想,我们是你的“粉丝”啊!理想,是你促使我们向成功迈上一大步,是你让我们飞向我们理想的天空。《理想》这篇文章作者是流沙河,主要说明了理想对人生,对社会的重要性,号召人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坚持不懈地为理想而奋斗。当我读到“那时妖魔在考你的坚贞,理想被扒窃了,不必哭泣,快去找回来,以后要当心!”这句话后,我感悟到了如果去追求理想的信念被动摇了,理想就会被扒窃。告诉我们要视理想为生命,切莫失去。我又想了一下,觉得自己也很容易被动摇。有一次,老师在讲课,我在下面想:将来我能做一位老师该多好啊!所以我下定决心做一位负责任的英语老师。到了

  第二天,我上英语课时,觉得英语题目很难,想到以后教同学做英语时,也不知怎样解释给同学们听,想着想着,觉得数学挺容易,就改变了理想,将来要成为一名会计。上数学课时,觉得奥数题很难。也改变了理想,将来成为大学生,最后觉得每科都很难,也不知道自己的.理想是什么?直到我看到《理想》这一课,知道理想就像生命一样重要,不能没有理想。理想是我们的朋友、帮手,是理想让我们走向成功的道路。点评:语言表达准确,收获良多。

读《理想》有感5

  有人说:“只有心中藏着阳光的人,才能看到光明”。打开《理想点亮人生》的小册子,犹如一道阳光,一缕芬芳,温馨着我的心房。

  从我懂事起,经常在电视、广播以及课堂上听到“人生”“理想”的词汇,但内心的感觉是朦胧的。

  闻着书香,阅读书中的每一个故事,就像穿越时空一样,与书中的`主人公对话,体会他们如何与艰难险阻博斗,如何一步一步走向成功,体悟平凡生命所蕴涵的志向和理想的伟大!

  杭州的“最美妈妈”吴菊萍当危险裹挟生命呼啸而来,母性的天平容不得刹那摇摆,她挺身而出,拦住生命!

  东北的“最美教师”张丽莉用生命保护她的两个学生。她说:“作为教师,如果孩子们期盼一缕春风那么我愿献上整个春天,如果渴求一滴海水,我愿倾其一片海洋……。”

  人生是短暂的,但当人生插上理想的翅膀时,就会飞得更高更远。航天英雄刘洋就是靠理想点亮人生!她就像一位多才多艺,风趣幽默的大姐姐,在地上她刻苦训练,能像陀螺一样地在特殊的训练器材里转15分钟。凭她在航天中心主持人比赛获一等奖的功力,才能在天空1号里做漂亮的OK动作。有了航天的理想,经过超于常人的拼博,她才能成为中国第一位“嫦娥”。

  童年的脚步迈过了十个春夏秋冬,今天我才真正体会到理想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理想是心中抹不去的那道彩虹,她给我力量,给我快乐,真正的理想那不是梦想,更不是瞎想!

  在今年,我就实现了一个小小的理想:那就是葫芦丝考过了8级。刚开始练习8级必过曲《竹楼情歌》时,我老是把倚音吹成。每次单吹时都是对的,而连起来就总出错。我一练再练,练得两个腮帮子痛得不得了,手上也起了茧。这可怎么办呢?这几个音不过关,过级就泡汤!于是我又去琴行,请老师单独辅导。回家对着曲谱使劲练习。什么“快乐大本营”,电视“穿越剧”统统滚一边去!有志者事竟成,经过反复刻苦练习,我的葫芦丝水平大有长进。考级那天,我胸有成竹地走进考场。让悦耳动听的葫芦声打动了每个评委,获得一致通过的好成绩,我收获了实现理想后的快乐!

  放飞童心,立志成为祖国有用的人材,眼前就要好好学习各种科学知识和才艺。现在多吃苦,长大后就能多尝到甜头。

  待到十年、二十年后,我们的青春就会像“最美妈妈”“最美教师”和航天英雄一样绚丽夺目,光彩照人。

  放飞童心,让理想点亮我们的人生!

读《理想》有感6

  柏拉图出生于雅典贵族,曾执教40多年,是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柏拉图的一生著述颇丰,他的哲学思想主要集中在《理想国》和《法律篇》中。这本吴献书先生翻译的《理想国》由于是文言文的,看起来颇为费神,但是看到精彩处,也往往为译者的深厚文采而感叹不已。比起白话文的翻译,文言的译作中又多了一些不同的东西叫我们思考。

  在《理想国》中,苏格拉底与人的辩论,很多地方叫人深有感触。在第一部分苏格拉底与赛弗拉(今译克法洛斯)的一番关于老年和财产的辩论中,苏格拉底的几句话对于我们的生活与学习很有用。“盖余素视高年人为已尝经历绝远路程之旅行家,而此路程或亦为余将来所必至。故余对于过来人,深愿一询此路程之难易险夷。”有一门学问是经验学,在经验中得来的东西,不是任何书本所能全部记载的。虽然,书本上的东西本来就是人类几千年发展的经验,但生活的经验,每个人都不一样,有时候一句话便能让你受益匪浅。

  人一生就像一条长河,我们和无数的人一样同游那一条河,有人在前,有人在左,所经历见到的东西也不一样。但那些“过来人”,往往更高的时间层面或者仅仅是路程上就要比我们游得久、游得远,认识的东西也不一样,与老年人交谈,尤其是睿智的老年人交谈,总是一件受益的'事儿。 赛弗拉对于老年人的一些观点,很有智慧。他说曾经老年的索福克勒斯——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之一——曾有人向他问问题,“情欲之犹于老年时代有用乎,汝乃昔日之索福克勒斯乎?”索福克勒斯应答说:“居吾语汝,余甚喜余已脱离汝曹所谓情欲一端矣。余觉脱离乎此,宛如脱离一狂暴之主人。”而赛弗拉说,情欲既灭,别有一种清净与自由之乐境,不只是脱离了一狂暴之主人,简直就是脱离了无数的狂暴之主人。这段话相当的睿智。对于我们年轻人很难想象若有一天“情欲既灭”那会怎么样,没有情欲岂不是槁木死灰么。这是一种年龄境界上的思考,读这样的书,我们增长的不知是见识,还是一种生活境界、生命境界和情感境界的感悟。 赛弗拉还有一段关于老年人的话,也很有意义。“凡人至自知其将死时,辄有一种素所未有之恐怖及忧虑缠绕于其脑中,即来世之说与今世行为上所应得之刑罚是也。人固平日视此为笑谭者,然至此则颇认其说之非虚。于是疑惑惊悸,纷至沓来。使之不得不回忆曩所开罪于人者为几何。人之所以至此时而有如是之景象者,大约以年老神衰之故。或又如飘泊扁舟将抵彼岸时,见解能较清晰耳。”一直以来,我们都很难说清楚到底这个世界上是不是有生死轮回、前世今生的说法,而赛弗拉认为“人之所以至此时而有如是之景象者,大约以年老神衰之故。

  或又如飘泊扁舟将抵彼岸时,见解能较清晰耳。”生命长河未到下游未到彼岸我们永远都不知道真正的河流是什么样的。对于人生的了解,见仁见智,但却都有些盲人摸大象之嫌。而老年人,或许是头眼昏花意识不清了,也或许是将抵彼岸了“见解能较清晰耳”。人在快去世之前,总是有很多奇怪现象这也是不能否认的。 在《理想国》中,苏格拉底与人辩论,我们第一步的不感叹苏格拉底的才学,第二便是他对于事物的认识和思考方式,这对我们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是一个很大的扩展。而最后一个,便是他和各种不同的人之间的辩论,我们从他们的辩论中可以重新的思考“公道”、“政治”、“婚姻”和“教育”这些东西。

  《理想国》,读完此书,让人受益匪浅。

读《理想》有感7

  “永远以积极乐观的心智去拓展自己和身外的世界。”曾宪梓老师所说的这句话是《理想的风筝》中刘老师的标志,所以这篇课文带给我了我许多感触。文章主要写了“我”由春天放风筝的景象联想起刘老师,回忆起了刘老师曾对我们笑谈腿疾,坚持上课,下课放风筝、追风筝的情景,歌颂了刘老师顽强执着的精神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表现了作者对刘老师深深的思念之情。文章中的刘老师的人生态度让我敬佩,而我印象最深的是刘老师在下课时追风筝的事。

  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端,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刘老师以自己残疾的身体去做一个正常人很难做到的事,也许那风筝就是刘老师放出的理想,也许他不甘让自己的理想飞走才如此的拼命追赶,奋力的追赶,他所坚信着,他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坚信着穷途必有后路——自强不息和积极乐观的大道!而想到我以前的不堪,我明白,现在的我不能重蹈覆辙。

  儿时的一个炎热的夏天,由于我不会游泳,便叫妈妈带我去学,妈妈也欣然答应了。到了游泳池,我迫不及待的带上游泳圈跳到水池里,我学着旁边的大姐姐大哥哥们的动作游,但是就当我一扑下水池的时候我整个人就被溺水了,幸亏姐姐及时地救了我,我露出了水面,当时,我非常的气愤再学了一次,以为至少可以浮起来,可天不如人愿,我再一次溺了水,姐姐在旁边又把我救了起来,我下定决心不再学游泳了,因为我觉得自己不管怎么样都不可能学会,我颓废了。

  现在的我,终于明白没有什么事可以轻易学会,需要有强大的自信心和遇事不颓废的心性,就如刘老师一样坚信着自己和正常人一样成功的追上了风筝。在今后的日子里,也许刘老师的事迹会是我指路标呢。

读《理想》有感8

  静静地读完了肖川博士《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的最后一段诗一样的语言,“写作是一种告别自我的方式,过去的感受与思考凝聚在文字里,那是往昔的剪影。洗去昨日的风霜,带着不变的理想,准备着迎接明天,于是又再一次出发,只有目标,没有终点。”轻轻的将书合上,凝视着那淡雅素洁的封面,我仍然爱不释手。这本书收录的是肖川近年来创作的教育随笔。读着他所写的一篇篇美文,方觉自己原来对教育随笔理解有误,以为以自己的教育实践的点滴故事写成的略带有一些观点的文章就是教育随笔了,现在看来,那是很肤浅的认识。在那样一种思想的引领下所写作的教育随笔显然不太得要领,也不够有底蕴。在解读肖川对教育随笔的理解时,我也对教育随笔有了新的认识。

  “与经典为友”、“教育的意蕴”、“教育给了我们什么”、“审视教育目标”、“教育的灵魂”、“教师的学习与成长”、“完美的教学”、“教育的期待”、“有所执着”、“真诚的言说”,那一个个直抵内心的话题、论述,令我读后有一种痛快淋漓的感受,把我引入了作者那鲜活、灵动,洋溢着浓浓的人间情怀的.教育学的世界,原来教育竟然可以这样的富有诗意!随笔不仅是一种写作的风格,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自然流露。教育随笔应该有教育思想的浸润。

  用肖川博士自己的话说:这本书是作者自己“基于个人经验,用心血、用生命、用道义和良知写成的,是十多年来集腋成裘的产物。”的确,透过那亲切自然、热情中肯且又散发理性和诗意的文字,使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他对于教育、人生与社会独到而细腻的洞察与体会。文章中引用的一个个经典故事,对天文地理的通晓以及对教育乃至生命的哲学思考,无不折射出他们的积淀之厚。看来,要想写好教育随笔,必须阅读,阅读,再阅读;思考,思考,再思考。当我们的阅读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思维火花才会闪现。我非常欣赏肖川说的“以古典的心情对待学习”。心与书的交流,是一种滋润,也是内省与自察。伴随着感悟和体会,淡淡的喜悦在心头升起,浮荡的灵魂也渐归平静。让自己始终保持着一份纯净而又向上的心态,不失信心地契入现实,那么你在阅读中会一次次受感动,又会在感动之后更深切地洞悉生活的真谛。柏拉图的“洞喻”表明:亮光在你的背后,生命期待着我们的“蓦然回首”。当我们以古典的心情对待学习时,便会荡涤心浮气躁、急功近利,收获“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大智慧!

  阅读《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书,使我对“教育就是服务”的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教育就是服务”的观念与现代教育理念不谋而合。书中写道:《学记》有云:‘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由于这种文化逻辑,教育只不过是师之恩惠、师之恩荫,学生只有对教师膜拜、景仰的分,根本不可能奢望教师为其服务。今天,人们提出了名曰‘教育消费’的概念。显然,消费者就是那些有教育需求的民众。”而肖川博士则认为,教育成为第三产业的一员,并非教育尊严的失落,而不过是培养、造就能够“建国君民”的“君子”、“士大夫”、“接班人”的教育真正成为“使每一个人成为他自己”的教育。因此,我认识到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不应该摆出“居高临下”“师道尊严”之态,而要牢固树立“教育就是服务”的观念,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孩子,向他们提供最恰当的教育,使具有不同天赋、不同气质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以便他们在社会生活中能够找到他们相应的位置,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其次,我体味到在教育上我们不能忽视学生的情感教育。书中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精神萎靡、麻木不仁,得过且过、心如死灰,这都是教育的大敌。而情感充沛、精神饱满,潜心投入、心无旁骛,信心十足、追求卓越,则是学生获得更充分发展的心理基础和人格品质。”从中我更加认识到培养学生敏感的心灵、丰富的体验、细腻的感受,是完整人的教育所需要的。因此,在学校教育中,让学生有更多的活动、更多的参与、更多的平等交往与对话,更多的美感陶冶、更多的与自然界交融,更多的感受到被人欣赏、被人关爱的温暖与幸福,这都是情感教育的现实途径。

  看到肖川博士的随笔,必然是基于某一现象深层次的思考。他透过教育的真义、教育的价值、教育与社会、教育与生活、课程与教学、道德教育、师生关系、教师的学习与成长等,用感性的文字、诗意的语言、满腔的热情对教育中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现象,给予学理上的阐释,并发掘出其中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底蕴,娓娓道来,没有居高临下的霸气,没有正襟危坐的俨然,没有煞有介事的虚假,没有耳提面命的烦闷,像朋友之间促膝而谈,以小见大,洞幽察微,酣畅淋漓、给人启迪。他让我在学习教育理论的同时,感受到了鲜活灵动,洋溢着浓浓人文情怀的教育学视界,领略到了教育的理趣、情趣与文趣,既培养和激发了我的理论兴趣,又提升我对生活的热爱。当然,也使我彻悟到学习的真谛:学习不是立竿见影式的投机取巧,大多时候,它的价值是十分间接的。它内化为人的一种素养,外化为人的一种气质。真正的学习是人深层次的精神需要,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精神漫游。

  从《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这本书中,我学会了许多许多,倾听教育大师对教育的独特理解和表述,使我的视界逐渐敞亮,内心走向澄明,我将怀着永恒的信念,孜孜不倦地去追求教育的理想。作为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在经历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教育现象,教育个案,养成及时把他们表述出来的习惯,而且每位教师在从事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带着明确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去观察、反省,在不断的阅读积累中升华对教育本质的理解,提升教育的品质。

读《理想》有感9

  从《理想之道》中,我明白了人生原来是由自己做决定的,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人生态度对于我来说决定一切:态度端正,人生就有好的方向;态度不好,人生也就不会一帆风顺。

  理想是一种看不到,也摸不到的东西,人可以选择自己的理想并为之奋斗但是理想不会主动来找你,也可以说是机会只眷顾有准备的人。于丹在解读《论语》时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我们不缺宏大的理想,但缺乏的是一条到达切实的道路。”准备,我们需要准备。古人有云:不打无准备之仗。我们需要有实际的行动,精密的筹备,一步一步朝着自己的未来前进。

  理想是每个人都有的,但是理想并不是梦想。梦想是你内心深处最美好的'憧憬,可也因为没有实际的行动,它也只停留在表面,永远不可能荡起波澜。换句话来说,理想就不同了,理想是有目标有准备的。没有目标的理想就是空想,没有目标的人就是废人。正如孔子所说的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

  理想之道在于人心,心动不如行动。总结过去,把握现在,展望未来……

  抉择人生——读《理想之道》有感

读《理想》有感10

  昨天晚上,我读了一篇课外文章——《小乌龟谈理想》。文章主要讲了四只小乌龟在谈自己的理想。一只乌龟说要当兔子;一只说要当大象;另一只说要当金鱼;最小的一只却说要做一只真正的乌龟,不给先辈丢脸!

  这篇文章用了很多修辞手法,其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谁知,这只小乌龟出语惊人,它回答道:“我只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只真正的乌龟,不给我们的先辈丢脸!”读了这句话,我的体会是:这只小乌龟的理想很切合实际,不像别的`乌龟,会想变成一只兔子、大象、金鱼,你们用脑子想想看,一只乌龟可以变成一只威猛的大象吗?没可能。说到这里,我想到了我的理想……

  我的理想是能有一双美丽洁白的翅膀,在蓝蓝的天空自由自在地飞翔,在柔软的白云上休息,和小鸟门尽情地嬉戏玩耍,和飞机比赛……那样的场面是多么另人兴奋、激动呀!

  我每次和妈妈去游乐场玩一定都要玩很高,很刺激的项目,玩完后,我都会说一句话“飞的感觉真爽!”

  我每次都会对妈妈说:“妈妈,你的梦想是什么?我的梦想是能有一双翅膀,能在天上飞……”而妈妈每次回答都令我感到失望:做一位真正的好母亲。

  读了这篇课外文章后,我知到了:再崇高的理想也必须切合实际。去追求高悬的标准理想,往往因为眼睛被自己的理想所迷,永远不能冷静的观察,得到的只是似是而非的目的。

读《理想》有感11

  曾经我一直觉得只要自己有足够的学识就可以教出好学生,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简单,光有学识是绝对不足够的。正如书中说的“教师教学艺术创生的能力,取决于教学经验的丰富程度,取决于对教学模式驾驭的娴熟程度,更取决于教师的资质和精神修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假如你是一个内心世界非常丰富的人,一个富有爱心和教养的人,一个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人,一个能够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柔情的人,一个能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人,那么,你不仅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你也一定能胜任许多其他的工作。相反,假如你是一个内心世界苍白和贫乏的人,一个麻木和粗俗不堪的人,一个平庸和委琐的人,一个不学无术的人,那么,你不仅不会是一个合格的教师,你所能胜任的工作恐怕是少之又少。”

  曾经我遇到过这样一个学生,他不爱学习,就爱通过惹事引起大家的注意。遇到这种情况,我想你有再多的学识你也教育不好他。当时,我对他几乎绝望。后来,有位老教师就提醒我,不要总是批评,多给他鼓励,多给他一点爱,也许他会好一点。我试着用爱包容他,渐渐地倒是发现了他的优点,他也渐渐地收敛了自己的不良行为,能和同学们友好相处了。虽然他的成绩并没有提高,但是他的性格有了改变,我想这就是“仁爱”所起到的教育作用,让孩子健康成长。

  我们的家长和老师都是爱学生的。但完整的爱、健康的爱,应包括五个方面:了解、尊重、关怀、给予、责任。这五者是一个整体。倘若缺乏了解,爱就是盲目的;倘若缺乏足够的尊重,爱就会变为支配与控制;倘若缺乏关怀和给予,爱就是空洞和苍白的;倘若缺乏责任,爱就是轻薄的。

读《理想》有感12

  近日有幸拜读了《我的教育理想》一书。细心品味作者的教育理念,对未来的教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教育的伟大使命是使人们从无知走向成熟。作者书中用精辟的语言勾画了二十一世纪教育理想的灿烂和辉煌,使人们对未来的教育充满信心。我心中对教师的形象有了更深的触动。

  朱教授从几个方面阐述了理想教育的含义: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校长、理想的教师、理想的学生、理想的家长。朱老师这样说到: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应该是一个非常尊重他的同事,非常尊重他的领导,非常善于调动帮助他成长的各方面因素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重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我认为,作为新时代的老师,应该将“尊重”这两个字时刻记在心中。优秀的老师不应是威严的、高高在上的教书匠,应该是尊重学生的。学生们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许。作为教师,应该努力理解孩子的世界,抱着一颗非常年轻的心,与他们沟通,去理解他们,才会赢得他们的喜欢和信任。

  新课改背景下,当许许多多的老师投身于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更多的老师在如何教育孩子拥有完善人格的问题上有了更深的理解。朱教授以激昂的感情向我们提出了教育的理想问题,对学校、教师、父母和学生进行理性思考,向我们描述了完美的未来教育。未来的教育家应该投入全身心的力量去爱学生、爱教育。只有爱才能赢得爱,你爱教育事业,教育事业也会爱你,你才能获得事业上的乐趣。

  此时,我想到了**年6月1日,我在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参加的师德培训。在这里,特教学校的学生和老师们震撼了我的心灵,让我真切体会到什么是无私的奉献与爱。启明部的孩子们,用他们的指尖触摸这个世界、了解这个世界。在启音部,很多教室放着学生的手工作品,有丝网花、剪纸、布贴画、黄杨木雕、彩绘等很多艺术作品,在佩服孩子们心灵手巧的同时,更让我敬佩他们的老师,很难想象,这些老师需要倾注多少心血、耐心与爱心,才能使这些折翼的天使做的比普通的孩子更棒。在启智部,我们看到了一张张可爱天真的笑脸,他们挥着小手开心的样子,他们的一声声“老师好”,他们的一切一切都像一束阳光,照进我的心中,温暖并感动了我。他们中大多数在来学校之前连基本生活都无法自理,但是,在老师们的耐心教导下,他们不仅能住校生活,还能认识不少字、读一些简单的文章。

  特教学校的老师是如何做到使这些孩子如此阳光、如此让人出乎意料地呢?当听完他们的一堂语文课后,我对这些老师更加肃然起敬,是他们无私的爱给了孩子希望,让这些特殊的孩子也有了自己的理想,有了自己努力地方向。孩子们每天都会遇到我们意想不到的挫折,他们也会烦恼,也会悲伤,每当这时候,就会有人来到孩子们的身边,给他们温暖的微笑,给他们鼓励的眼神,给他们无形的勇气,这些人就是特校的老师们。我看到有很多年轻的女教师,用她们人生中最灿烂的花季去呵护这些孩子,她们把自己的爱无私地奉献给了这些孩子,使这些孩子们也能将他们的才华发挥到极致,她们才是最伟大的老师,相比之下的我显得如此渺小。

  教师是一个能够把人的创造力、想像力和全部能量、智慧发挥到极限,永远没有止境的事业。我作为一个光荣的人民教师首先就要热爱这项事业,对教育充满激情。教师要不断学习,保证自己有足够的活水源,使学生酣畅淋漓地学习。教师教育的对象是一群天真烂漫的`,单纯的,可爱的孩子。我要始终保持一颗童心,时刻关心他们,同时我还要做一名关注社会、有责任感的教师。教师教育祖国的未来,意义重大。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要教育他们如何做人、如何生活。

  爱孩子,不是光给孩子们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以积极的生存心境、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正如书中所说,“谁在保持梦想,谁就能梦想成真;谁能不懈地追寻理想,谁就能不断地实现理想。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把理想播在学生的心中,更要把理想珍藏在自己的梦中。”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在离开学校的时候,带去的不仅仅是分数,更重要的是带着他对未来社会的理想的追求。作为工作在一线的教育实践工作者,我们坚信教育的理想会奏响新世纪中华民族的英雄乐章,理想的教育会开创新世纪中国文明的灿烂辉煌,我们应当从面向未来的高度,在超越现实的教育过程中,不断追求卓越,优化、完善自身的教育和教学活动,从而创造教育的美好未来。

  教育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的内涵与主题都不同。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不断地给自己提出追求目标,同时又要有激情。优秀的教师要永远伴随着自己的梦想。当生活没有梦时,生命的意义也就完结了,教育就没有了意义。

  书中的几句话深深打动了我:“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与无私的奉献。教育需要诗意,需要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情怀。教育需要机智,需要把握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机遇。教育需要活力,需要以年轻的心跳昂奋地工作。教育需要恒心,需要毫不懈怠地追求与探索。”我不由得按着书中理想教师的“标准”去叩问自已:我是不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扪心自问,我深刻的认识到自己在这些方面的努力还很不够。于是,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以这些标准来激励自己,要求自己,促进自己。

读《理想》有感13

  读了《理想的风筝》这篇课文后,我发现这篇课文是按倒序的顺序来记叙课文的。读完整篇课文后,我从刘老师给大家讲女娲造人的传说时,还笑谈自己腿残疾的是事例中感受到刘老师的乐观,坚强和幽默。更重要的一点是:他的坦然,他的敢于面对现实,不选择逃避。不像生活中的一些人,因为一点点大鸡毛蒜皮的.小事自暴自弃,将自己丢到黑暗的角落里。

  跟刘老师比起来,我简直是差远了。记得有一次,数学试卷发下来,当时我一看成绩考的这么差,这么糟糕,整个人都垂头丧气,老师讲评时都没有认真听,后面所有的课脑子里都在想着那个成绩,害得后面老师讲的内容都没有听进去。而刘老师失去了一条腿还能这么乐观的面对生活,想想我自己,就因为一次成绩考差就不敢面对现实,垂头丧气下去,以后人生路上还会有许多事发生,如果每件事我都不敢坦然面对,那怎么是可以呢?所以,我要向刘老师学习乐观,敢于面对现实的精神。

读《理想》有感14

  《我的教育理想》是苏州大学教授朱永新的教育名著,被誉为最感人、最畅销的教育经典,被专家学者及广大教师推荐为教师、校长、教育工作者的必读名著。

  本书从十个方面阐述了作者的理想教育,分别是:《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生》、《理想的父母》、《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用远大的教育理念深入探寻未来教育的理想和理想的教育。我感受最深的是书中《理想的教师》一章和理想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五章。《理想的教师》一章,明确了优秀教师的标准和要求,点燃了广大教师的理想和激情!理想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五章以科学的理论深刻阐明了素质教育的内容和培养目标。教育的理想是为了理想的教育。只有充分把握处于未来社会中心的教育走向,洞悉未来教育发展的特点,才能使教育得以健康、有序、高效的发展,才能使中国的教育改革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教育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未来理想中的学生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呢?通过阅读本书,使我明确了这样的理想,未来的学生最重要的是应该具有人文精神和民权意识!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人文精神的关键是追求人生价值和关爱生命。如何引导学生去追求和实现人生价值,如何引导学生去关爱生命,对人类、对世界充满爱心,则是我们教师的神圣责任。在本书,《理想的教师》一章,对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作者从老师的自身修养方面给出了十分具体的要求,首先教师应该充满爱心,能够赢得学生的尊敬,未来的教育家应该投入全身心的力量去爱学生、爱教育。只有爱才能赢得爱,只有爱学生才能独具慧眼,去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潜能,鼓励孩子去不断地自主探索,才能使他们的才华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才能帮助孩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当然也就能把爱传递给孩子,使孩子的爱心得以发扬!理想的教师还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具有创新精神和勤于学习的教师才可以更好的履行教师的职责,才可以在基础教育层面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基础。在本书理想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五章中,对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从教学内容方面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如通过德育可以让学生在自然的活动中养成德性,并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理想智育应超越知识、走向智慧、激发创造,应以学生为主体,应关注个性,应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理想的体育可以使学生养成坚韧不拔的品质,并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集体情怀。理想的美育可以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怀,可以引导和教育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享受生命。但我们当前的教育还有很多不和谐的因素,教学的功利性很强,忽视德育、体育、美术和劳动技术教育。智育也是唯成绩论、唯分数论,忽视了智育中最重要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民权意识是当代合格公民的必备素质,是推动中国社会民主进步的基本条件之一。“民权”具有两重的含义,一种说法,“民权”取的是卢梭“人民主权”之义,但另一种说法认为“民权”是对“自由”一词的翻译。培养学生的民主精神和民权意识,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非常重要。朱教授在本书中提出了教育的民主性问题,他指出:“我们教育中的民主精神还不够,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命令学生服从,师生之间平等对话太少。我们经常抱怨社会缺少民主,可是社会民主的基础是学校的民主,没有学校的民主,谈不上社会的民主。民主精神的培养要从小开始。民主体现在许多方面,包括教师与学生讲话、交流的方式,似乎是小事,但都体现着一种民主。中国的学生上课都是正襟危坐,教师在提问的时候,学生都是异口同声地回答,在外国教育家看来,这些都是不可思议的。一个问题怎么可能齐声回答?”这种教育中的不民主性和准军事化的校园管理正在扼杀学生的民主精神和自由精神。只有积极追求民主、自由的新时代公民才能推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自由主义者胡适曾说过:现在有人对你说:“牺牲你们个人的自由,去求国家的自由!”我对你们说“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争你们自己的人格,便是为国家争人格!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可见自由精神、自由意识对学生、对国家的重要性。“民权”的另一层含义,人民主权精神似乎离我们的校园较远,但实际也是我们的职责之一,西方国家对中国人有这样一种印象,非常勤劳,但不关心政治,看法虽有偏见,但也反映了我们教育中的一些缺失,朱教授在本书中特别强调了社会责任感问题,包括校长的责任感、教师的责任感和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社会责任感首先要有主人翁意识,应该以主人翁的意识去维护祖国的利益和尊严,为祖国做出应有的贡献。()但个人服从集体、国家并不是绝对的,他的前提是这个国家的政府是真心为人民服务,要让学生认识到爱国家和爱政府是两码事,爱国就是爱自己国家的土地和人民;就是爱自己国家的历史和现实中一切进步、美好、光明的事物。公民的基本责任之一就是对政府做得不好的事进行质询和批评,责成政府改进;如不能有效改进,公民就有权力唾弃政府。托马斯·潘恩有一句名言“爱国者的责任就是保护国家不受政府侵犯。” 这说明学生只有具备了科学的民权意识,才能去维护真正的国家利益。所以培养学生的民权意识,使学生成为有素养的合格公民也应当是教师的重要职责!

  教育需要理想,虽然我们离理想还有一段距离,但是我们不能放弃。为了我们心中的理想教育,我们仍需要不懈的去努力和追求!

读《理想》有感15

  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一头光说不做的小驴儿,他叙述 了这样的一件寓言故事:一头小驴儿,梦想着盖一件十分大的.房子。可许多年过去了,他并没有做它想象中的房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光说不做,否则会一事无成。

  看着小驴儿这篇文章,想起来自己何尝不是一个小驴儿呢!例如:有一次,我和同桌考的成绩不怎么样,我们约定好上课不能说话(除了讨论),否则要打手心一下,可我们俩一直说。结果,我们俩的手心红红的

  还有一次,妈妈给我定了学习计划,可一下子又遵守不了了。特别是练字时,说好一天练四页,可直到今天,我才练到12页呢,每次都是三分钟热度,没有毅力,坚持不了,我很爱玩,一玩起来,我就把所有事情抛之脑后了。

  我今天读了《小驴儿的理想》这篇文章,我一定要作到说到作到。不说大话,不能光说不做,直至今天,我才深刻理解了"光说不做假把式"这句话。

  愿天下的"小驴儿"们醒悟过来吧!不要掉进光说不做的陷阱了。

【读《理想》有感】相关文章:

读理想有感04-23

读《理想的风筝》有感01-09

读《我教育理想》有感04-30

读《理想点亮人生》有感01-11

读《理想国》有感11-24

读《理想的风筝》有感(11篇)03-06

教育理想读书心得02-01

理想的风筝读后感04-20

《理想的风筝》读后感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