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读后感

时间:2023-03-30 14:31:22 读后感范文 我要投稿

《钱学森》读后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钱学森》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钱学森》读后感

《钱学森》读后感1

  钱学森是中国导弹之父。他出生名门,小时候就聪颖过人,父母从小就教育他:学习知识,贡献社会。他熟读经书,爱好广泛,多才多艺。青年时期就是数一数二的高材生,他考取了清华大学飞机设计专业,后来公费留美,他的人生之路从此开始。

  他一旦觉得知识不够用了,就跑进图书馆里“充电”。他曾经留下一句话:如果没有图书馆,就没有现在的钱学森。

  在他20多岁时。在海外他功成名就,但从没忘记报国的理想,当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时,他放弃舒适安逸的生活回国。30多岁时,在艰苦的环境中他带着大批的人员一起成功发明东风一号,东风二号以及东风二号甲等杀伤力很大的导弹。还发射了东方红一号卫星。真是了不起。

  晚年的钱学森。并没有因为身体不好而放弃投入到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他写了大量的'文章,激励下一代人成材。

  他是科学的巨人,更是爱国的典范,他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中国人心中。

《钱学森》读后感2

  今天,我读了《钱学森的故事》这篇文章,深有感触。

  这篇文章写了钱学森为了报效祖国,于是去美国深造,拜冯卡门为师,并在他的推荐下,钱学森成为了一所大学的终身教授,并在此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虽然他在生活上享有非常丰厚的待遇,但是他依然怀念着自己的祖国。

  可是,钱学森报效祖国的希望没有实现,战争爆发了,他因为是中国人而受到了无理阻拦。钱学森历尽艰险,不懈努力,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中,报效祖国。

  他此后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为了保障我国的国防能力,钱学森终于在1960年10月成功完成了对第一颗国产导弹的'研制!钱学森为我们建立了学习的榜样!

  我们伟大的祖国日新月异、欣欣向荣,宛如一颗明珠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科技水平名列世界前茅。中国人也不再是“东亚病夫”,受人歧视。我们作为一名中国人, 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正是因为有了钱学森等这样无数先烈和前辈前赴后继,才有了我们祖国今天的强大和富强。我更加热爱我的祖国;热爱生我养我的故乡,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从小立下远大志向,刻苦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长大后报效祖国!

《钱学森》读后感3

  看完《钱学森》这篇文章,我的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我佩服钱学森对祖国的热爱,我厌恶美帝国主义的霸道,并且我也深深热爱着自我的祖国。

  在中国解放不久之后,四十多岁的'钱学森回到了中国。在回国前,因为他掌握着很多高科技,美国不让他轻易离开回到自我的祖国。虽然钱学森在美国,可是他却一向心系祖国。经过祖国方面付出的不懈努力,钱学森最终踏上了回国之路。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看完这篇文章,我深深地被钱学森这种对祖国的热爱与奉献所感动。一个多世纪以来,你的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无数正直的中华儿女。我把你作为我的榜样,并为之不断努力。或许我长大后可能没有你那么大的成就,可是我会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属于自我的那份力量。

  钱学森爷爷,我想如果你还活着的话,必须会对当时你的所作所为倍感自豪,更会为有这么多的后继者把祖国建设得如此繁荣而欣慰的。

  《钱学森》——一篇令人难忘的文章。

《钱学森》读后感4

  在刚刚建立的新中国,一切都需要重新开始。没有实验数据,他们就自己计算;没有实验器材,他们就去垃圾站淘,去自己造;没有科技人才。他们就自己培养,总而言之,电影给人的感觉就是,全国人民上下一心,齐心协力搞建设,团结一致创辉煌。

  在导弹的研究建设当中,不仅钱学森,还有很多科技工作者也付出了自己的毕生的精力。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半路出家的张工农。军人出身的张工农,勤奋刻苦,通过自己的努力也成为了一名科技工作者。张工农作为工农阶级的代表,象征着为了祖国的腾飞,无数人都在积极向上的努力着。有这样的干劲,让人对新中国的导弹事业的腾飞,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钱学森,留美博士,在美国生活二十年,曾任加州理工学院终身教授,在美国有着很高的名气和优越的生活,然而在祖国建设的召唤面前,他毅然决然的放弃了这些优越的待遇,并且通过了美国政府的'重重险阻,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回国后,他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钱学森》读后感5

  这几天,我看了钱学森的故事。钱学森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他年轻时在美国留学,经过刻苦努力,他成为世界著名航天事业的科学家,美国人赞扬他是“科学家银河中一颗明亮的星”。虽然美国给了钱学森很高的荣誉,但他有一个愿望:“我是中国人,我要报效祖国。”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钱学森知道后就决定马上回国。美国要留住钱学森,但是没动摇他回国的心。几年的努力,钱学森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回国以后,他带领中国人民迎来了航天时代的黎明。

  看了钱学森爷爷的故事以后。我觉得钱学森爷爷很了不起,因为钱学森爷爷心里始终想着祖国,他有一颗报效祖国的心。我也是中国人,每当国旗升起的时候,每当国歌响起的.时候,每当我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得金牌的时候,当我国的“神舟六号”飞上太空时……我都会为我是中国人感动骄傲。我要像钱学森爷爷一样有一颗一直想着祖国的心。从现在开始我要好好学习,在班里做一个心中有班级,心中有同学,心中有父母的好孩子。

《钱学森》读后感6

  今天我读了《钱学森》这一书,我被钱学森的爱国之心所深深打动了。

  钱学森1934年毕业,去了美国留学。他在美国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他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了,钱学森又一次表达了他的思念祖国之情:“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钱学森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当美国的高级将领不让他离开时,他的决心也一刻没有动摇,终于,钱学森回国了,他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读完里这篇文章,我感慨万分。钱学森那种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着实令我感动。想想看,是祖国养育了我们,让我们生活在这美好的国度中。在那么落后的时代,作为一位大科学家,钱学森首先想到了祖国,我们也要好好学习,将来回报祖国!

《钱学森》读后感7

  自从读了《钱学森的飞镖》之后,我心中一直在告诉自己:我要向钱学森学习,从小养成注重细节,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以前我也玩过飞镖,和同学们玩时,有时飞得过同学,有时飞不过同学,我从来没有想过里面的奥秘。钱学森不光玩,还注重研究。他发现玩飞镖时:飞镖的头不能太重,重了就会往下扎;也不能太轻,头轻了,尾巴就沉了,先是向上飞,然后往下栽;翅膀太小了,飞起来不平衡,太大了呢?就飞不远,爱兜圈儿。小小的飞镖里面的学问真多呀!钱学森从小就是个注意细节的人。我不禁想到我平时就不太注意细节。上一次,数学考试时,题目要我们求面积,我很快就算出了结果,可在写得数时没注意却把长度单位写上去了,我真马虎,白白把 2 分丢掉了。与钱学森比,我现在是有点差劲了,可我暗暗下定决心,从今往后,就要细心观察,用心体验生活,从生活中找到快乐,珍惜一分一秒的.时间,从玩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成功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人们常说:“万丈高楼平地起”我一定要向钱学森学习,注意生活中的细节,从点点滴滴做起,一步一个脚钱,将来成为社会的栋梁,像钱学森那样为祖国的强大作业贡献!

《钱学森》读后感8

  钱学森是世界著名的“中国导弹之父”,他的技术让我们佩服,但他的爱国精神更让我们佩服。

  1955年10月1日清晨,钱学森回到了让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钱学森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随后赴美留学。当时,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可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他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钱学森不因为自己的优厚的待遇所动,牢记自己的祖国是中国,看出钱学森的爱国热情。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在这一年的中秋之夜,钱学森和十几位中国留学生一起欢度中秋节。他们边赏月,边倾诉思乡情怀。他们谈论着祖国的.美好前景,格外兴奋。此刻,他向同学们袒露心迹:早日回到祖国,为祖国建设服务。留学生中有人劝道:祖国刚解放没有钱,现在回去,只怕有困难。钱学森说,我们日夜盼望着,就是祖国能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创造。我们应当回去。

  钱学森说的两句话让我深受感动,钱学森时刻想念祖国,立志报效祖国的思想感情让我感动,使我深切感受到钱学森的拳拳报国之心。

《钱学森》读后感9

  今天,我读了一篇课文叫《钱学森》今天我就给大家讲一下吧

  钱学森在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后来就到再美国留学,1949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回国,他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1958年担任我国的火箭核导弹研制的和航天的组织领导者,被称为我国的“中国航天之父”。

  在美国,他是冯卡门最得意的学生喝醉得力的助手,在闷锅,钱学森的待遇逢场德高,但是,他一刻也没有去忘记自己的祖国,1949您,当新中国在隆隆的的礼炮声中诞生的时候,年年中秋,今又中秋,“每逢佳节倍思亲”。钱学森埋藏在心底的愿望越发强烈的'想起来,他对中国的一个留学生所:“我终于可以回去了因为他想回国,终于,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他回国了。

  在我国,他做出了作乐的贡献,被成为”中国航天之父“。

《钱学森》读后感10

  欢呼雀跃的呐喊声,似乎是在给两弹一星的成功发射庆祝,也好像是为中国的伟人——钱学森同志致敬。

  钱学森是我国伟大的科学家,是中国的导弹之父。他一生都用在了为国家发明导弹上,这是一个不忘祖国的`人。他在美国时,美国给他了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但是,他却时时刻刻牵挂着他热爱的祖国。美国曾经有一个海军高级将领说过: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相当于5700人)。

  尽管美国百般的阻止、要挟,甚至软禁,无论怎样的软硬兼施,就是阻止不了他回国的信念。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开往他魂牵梦绕的中国的舱船。

  钱学森的故事让我震撼,虽然美国提出了优厚的待遇,但他还是坚持要回国。至今他的一句话仍然让我记忆犹新:在我国的土地上,干什么都行,只要我喜欢,我甚至可以去种苹果。

《钱学森》读后感11

  今天是开学以来第一次语文考试。在试卷上,我看到了《钱学森》这篇文章,我一下子就被钱学森那爱国的精神感动了。

  《钱学森》这篇文章讲的`是优秀的钱学森到美国留学,却不忘关注祖国,希望能回到祖国。可是钱学森却遇到百般阻挠。五年后,钱学森终于梦想成真的故事。

  津津有味读完整篇文章,我不禁觉得十分敬佩钱学森。他是一个那么优秀的人,却放弃优越的生活,只为能为祖国多做贡献。中国人民就该像钱学森一样,不管那条件多么诱人,始终坚持为祖国作贡献。你看,如今有多少人追求著名与利,有多少人被金钱迷昏了头脑,又有多少人追求着富裕的生活。但钱学森丝毫没有迷恋国外的生活,他的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为人民为祖国多做点事。你说,钱学森如果不爱国,又怎么会心心念念着想要回到祖国呢?

  钱学森,我还真是敬佩你,我长大以后一定要像你一样,为祖国作出贡献,我希望,祖国能有更美好的未来!

《钱学森》读后感12

  钱学森爷爷是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之一。

  钱学森爷爷年轻时在美国留学,经过刻苦努力,成为世界著名航天事业的科学家,美国人赞扬他是“科学家银河中一颗明亮的星”。虽然美国给了钱学森很高的荣誉,但他有一个愿望:“我是中国人,我要报效祖国。”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钱学森知道后就决定马上回国。美国想了好多办法要留住钱学森,但是依然没能阻挡住钱学森爷爷那颗爱国的心。几年的努力,钱学森终于回到了祖国。在他的带领下,中国人民迎来了航天时代的黎明。

  钱学森爷爷“我是中国人,我要报效我的祖国”的精神让我感动不已。我也是中国人,每当国旗升起的时候,每当国歌响起的时候,每当我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得金牌的'时候,当我国的“神舟六号”飞上太空时……我都会为我是中国人感动骄傲。我要像钱学森爷爷一样有一颗一直爱祖国的心。从现在开始好好学习,热爱班级,热爱学校,团结同学尊敬长辈,长大后做祖国的栋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钱学森》读后感13

  1935年8月,24岁的钱学森从上海赶往美国,在美国他成绩名列前茅,后来他成了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的冯.卡门的学他在美国生活了20年,这20年内他的事业突飞猛进在学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可是这20年内他无时无刻想念他的祖国。1955年他回国了,为中国创下了“两弹一星”的伟大进步。

  读完这篇“钱学森爱国故事”的文章,我才发现自己的眼泪一滴滴的落下,可以用泪如雨下来形容了,是啊钱学森的爱国精神十分值得我们学习,而且钱学森再被关在海岛时,尽管受到无休止的折磨,他的回国之心没有一丝动摇和改变,在他的妻子的帮助下把信写在香烟纸上把信送到周恩来的手上打破了美国政府的谎言。与1955年10月1日到达香港,为我们中国创下了两弹一星的好创举后被世人称为“导弹之父”。

  我要好好学习,学习钱学森的.精神,遇到困难,不放弃,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发挥的更好,像钱学森一样,把学到的知识全部发挥出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尽一份力。

  还有很多像钱学森一样的爱国人士,我一定去多读读他们的爱国故事,不断地充实自己,鞭策自己,努力,加油!

《钱学森》读后感14

  今天,我们学习了《钱学森》一课,仿佛让我走到了钱老先生的身旁,让我不禁感触良多。

  学完这一课,“国”这个字在我眼中有了一个新的定义。“国”,它是金钱无法代替的。我们亲爱的祖国,她确实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母亲,也是最亲的亲人。钱学森曾经说过:“我姓钱,但对钱不感兴趣。”有些人抵挡不住糖衣炮弹的诱惑,把金钱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我想,人生命的定义不应该是物质上的东西,应该是学习钱学森的`那种为祖国、为人民去着想的精神。否则,人的这一生将显得虚幻而无味。

  俗话说得好“儿不嫌母丑”。祖国是我们共同的母亲,即使她再穷、再落后,我们都不该嫌弃她。相反,这时候,正是应该我们去建设她的时候。只要我们肯真心地建设她,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她一定会富裕强大的。无论何时何地,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记我们亲爱的母亲----祖国!

  我们这个有着十三亿子孙的母亲,现在并不算发达强盛,还需要我们去为她做贡献。我们长大后会各奔东西,有的会走向海外,但不论到哪里,追求的东西不只是金钱,更多的是为祖国献力。在祖国成就的丰碑上刻下自己的名字。

  钱学森的爱国报国精神,不光要我们学习,还要去感悟、领略。将这种精神代代传递下去。

《钱学森》读后感15

  利用假期时间,我读了《钱学森》这一篇课文。读了之后,我的感觉颇深。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1949年中国解放,而在美国已经颇有作为的钱学森却毅然放弃了优越的条件,准备启程回国,但是却受到了美国人的.层层阻挠,但是钱学森没有放弃,依然坚持着回国,不久他被美国人抓到了一个海外拘留所。被关押了15天,体重减轻了四十磅。但是,面对这些磨难,钱学森时刻也没有认输,经过五年的漫长等待,钱学森博士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终于回到了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

  回到祖国后的第二天,钱学森就带着一家人来到了天安门,仰望了这别离几十年的天安门。虽然当时中国科技落后,但是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就先后制造了两枚导弹。

  可以用这一句话来形容他: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这就是我国的爱国科学家:钱学森。

【《钱学森》读后感】相关文章:

钱学森09-30

钱学森教案06-23

钱学森听课12-10

《钱学森》听课反思10-23

钱学森与蒋英12-11

《钱学森》教案范文08-31

钱学森的名言名句09-24

《钱学森》教学的反思10-04

关于钱学森的作文08-17

钱学森_1000字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