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于丹论语心得

时间:2021-10-28 19:20:01 读书心得 我要投稿

阅读于丹论语心得3篇

  当我们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阅读于丹论语心得3篇,欢迎大家分享。

阅读于丹论语心得3篇

阅读于丹论语心得3篇1

  易中天给于丹论语心得做的序开篇就谈到了于丹所说的孔子的颜色,并说孔子应该是灰色的,因为理论是灰色的,具有普适性。按照他的说法,灰色对应于其他“色彩”,可以看作是“不是色彩”,又因为它的这种特性而“高贵和纯粹”。

  说孔子是灰色的我赞同,说孔子具有普适性我也赞同,但他后面对于色彩和这种色彩的种性我却颇有异议。

  首先就色彩学的角度上来讲,通常被称作“无色彩”的除灰色外还有黑色和白色,而“无色彩”色彩只能用其明暗来为其定位。灰色是黑白之间的过渡,连接了两个极致,是由黑白融合而成的。如果吹毛求疵的话,能把这样的一种过渡色称为纯粹么?还是仅仅为了抬高这种色彩的价值和重要性所进行的有意识定义?如果按照世俗的说法,唯有纯粹的才是高贵的。皇室血统讲究纯粹,宠物的族系也讲究纯粹。人类血统的过于纯粹会造就近亲婚姻的恶果众所周知,纯种的宠物往往也有先天缺陷,成活困难。也就是说,高贵和纯粹的代价是放弃普适性。那么,一种理论的纯粹呢?按照这种思维方式,“普适性”与“高贵和纯粹”的定义就自相矛盾起来。

  再者,经光学证明红黄蓝三色光相混就可以得到白色光,而印刷上也是靠着青蓝(Cyan)、洋红(Magenta red)、黄(Yellow)三色相混得出黑色。也就是说,哪怕这两种最纯粹的“无色彩”也不是能够独立于其他色彩而存在的。它们只是各种颜色过渡极致的表现,而灰色只不过是这种种变化中的一种。

  那么孔子呢?把孔子定义为灰色是否合适?我倒是觉得,这样定义其实未尝不可。只不过所谓高贵于纯粹的定义就大可不必了。我们都知道“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说法其实也就是这个道理。孔子只不过是提炼了生活,《论语》本身不就是一部关于一位哲人日常生活中点滴言语浓缩提纯后的集合么。孔子以及众多伟人的伟大之处在于在他们短暂的生命历程中最大限度的为这种浓缩和提纯提供了足够的素材。普通人在观察少数伟人的言行中得到启发;伟人在观察和思考大多数的普通人(包括伟人们自己)的言行中得到启发。这是一个观察与反馈的过程,在历史中不断往复着。

  也就是说,孔子及《论语》都是极致中的过渡,这种特性和灰色的确有共通之处。

  前两天恰巧看到新京报上一篇关于现在是否有人能够在影视作品中演绎出能够令人信服的孔子的文章,里面也谈到了类似于孔子的“普适性”这样的问题。大意好像是说每个人心中自有一个孔子,但那究竟是不是真正的孔子已经不再重要。我们现在需要的是一个人性化的孔子,也就是说,对于所谓“纯粹”与“高贵”的追求还是本着需求的原则而变化的。孔子就是孔子,即便追求有所变化,它还是可以幻化出一个适应需求者的面貌来服务于你。这不是媚俗,至少,不是孔子在媚俗。这只是孔子的“普适性”现代版的具体体现,就如同中国古代把孔子奉为“至圣先师”并以他为名约束言行一般。

  好吧,言归正传,我还是先看看这部风靡南北的于丹论语心得再说吧。

阅读于丹论语心得3篇2

  初看《论语》是在《百家讲坛》节目中,看到于丹用一种泰若的淡定来细解这本古书时,我迷上的不仅是书的内容,更是于丹讲解时的感觉,但当她用论语精髓来解除现代人的迷惑时,我深深地陶醉其中,内心平和而满足。

  这本书深入浅出地结合现代生活、社会、人、道理,把《论语》的精髓“仁”、“仪”、“礼”、“信”表现的淋漓尽致。全书深入浅出,用通俗的语言讲解《论语》,讲解孔子及三千弟子对儒道的理解和诠释。行云流水,简简单单,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中庸、谦虚的行事之道。读《论语》,不仅仅只是读《论语》的儒家哲学,也是在透过《论语》看于丹老师的心境,从她的悟中品味她的内心世界,品味她对生活、工作、人生、朋友的态度。古人云:“观明镜以正衣冠”,而读于丹则可以更加了解自己,让自己的修为更加长进。

  其实,人生活在世间,家庭、工作、朋友是我们的中心,而与其相处的道理奥妙颇深,这本书可以给予我们很多借鉴的道理,甚至可以说捷径,帮助我们更好处理各种事情。于丹教授精辟的讲解和深刻的体会,给我带来很大的启发,在工作中,我们努力,我们上进,但有时也许不被领导认可,但我们充实的是自己,内心是安逸的;在生活中,我们尽好自己的职责,也许生活回馈我们的和付出不成正比,但我们努力生活了,这就够了;对待亲人、朋友,我们付出尊敬和真诚;总之,踏踏实实地做人、认认真真地工作、以诚相待地交友;学会放弃、学会舍得、学会宽容、学会立志,这样,就会使我们自己的`内心变得完美而强大,才会更容易地接近真正的成功,才会从容地享受生活中的美满与幸福。

阅读于丹论语心得3篇3

  《论语》所记载的是孔子从生活中演绎出来的心得体会及对其弟子们的教导之言,作为统治封建社会的文化基石,儒学在数千年的时间里对国人的理念与信仰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引导作用。古人对此推崇备至,呵护有加。

  在我们这些年的学习生涯里,对于论语的学习却仅仅是将他放在学习文言文的位置,句子背得熟络,但却不一定真正知道其中的深刻涵义。对于那些耳熟能详的佳句,我们曾以之为警句箴言,常伴耳畔。但是,在去年十一的一档子“百家讲坛”节目里,北师大教授于丹告诉我们,这部曾经统治中国社会思想两千多年的儒家经典仍然能为我们现代人构建和谐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供一份温馨的劝导。

  曾经,我们为那些圣言而仰视,其实,于丹教授告诉我们,世界上的哲理本就是朴素的,我们觉得他们高深,是因为我们没有好好地领悟过,他教会我们每个人在现代快节奏生活中获得心灵快乐的方法以及为人交友处世哲学。“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及“人生之道”告诉我们怎么与天地万物、大自然友好相处,对于我们所处的这方土地给予感情,换不同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难,处世把握好度,保持君子本分,不违背原则,严于律己,宽待朋友,树立远大志向,三十而立。

  尽管有“逝者如斯夫”的光阴之叹,但把有限的知识融会贯通,溶入自己的生命,树立人之本,这是《论语》告诉我们的。也许,读懂《论语》,那是一种境界。

【阅读于丹论语心得3篇】相关文章:

于丹论语心得的优秀读书心得10-20

于丹论语读书心得体会02-16

于丹论语读书笔记02-21

听于丹讲《论语》话老子心理养生12-07

《论语》阅读心得02-16

于丹:关于结婚09-03

于丹感悟人生箴言01-21

于丹教授人生格言05-31

学者于丹的作品推荐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