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教育学习心得与体会

时间:2024-04-29 18:15:18 智聪 心得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蒙台梭利教育学习心得与体会(精选15篇)

  当我们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蒙台梭利教育学习心得与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蒙台梭利教育学习心得与体会(精选15篇)

  蒙台梭利教育学习心得与体会 1

  20XX年6月14日,幼儿园组织我和另外两位老师到杭州去进行为期5天的蒙特梭利教育法学习,很早就听说过蒙氏教育的独特性,记得我在初次接触蒙氏时,便深深的被蒙氏教育的方法及操作而吸引。但真正的深入接触学习蒙特梭利的理念和教学法还是第一次。通过这次学习蒙台梭利教育之后,感受颇多。

  蒙氏教育的理念和指导思想完全区别于普通教育,他的教育方法既严格又让你喜欢,既让你放松又让你不马虎,真正的做到了在玩中学,学中玩。

  首先蒙氏教育是以儿童为中心的,它反对以成人为中心的教育特点,反对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提倡不教的教育,让儿童自发性得主动学习,自我教育。

  然后是把握儿童的敏感期,蒙特梭利把儿童的敏感期分析的很详细,根据儿童的敏感期引导孩子学习,掌握在该年龄段应掌握的知识。

  蒙氏教育对老师的要求极为严格,她要求老师必须受专门的训练,以便实现她所提倡的教育原则和方法。老师在教学中始终扮演协助者的角色。为儿童准备学习的环境,成为儿童的观察者和引路人。它还尊重智慧和品德的养成,主张幼儿教育的目的不是为入小学做准备,而是为他们的一生,奠定智慧和品德的基础,培养他们终生学习的习惯。他还要求老师要相信儿童,热爱儿童,对儿童要有耐心,不能急于干涉儿童!

  蒙氏教育的特色是对环境设计的重视,它是为了满足儿童的需要及自我建构所设计,在这样的'环境里,儿童的人格和成长才会显现出来。老师要提供一个有准备的环境,让环境教育孩子,体现出丰富性个别化。他不是直接告诉孩子有什么不一样,而是通过直接操作,不是灌输,不是希望通过集体教学将一种东西告诉孩子,更不是生搬硬套,而是在个别化的教学活动中实现。因此教师依据五大领域所需的设施、空间及相关性;寻找最适宜的位置,并依据孩子的发展需求不断投放、调整环境材料。这样幼儿对每种教具均保持着良久的兴趣。而且材料里采用了我们日常使用的碗、勺、杯、夹子等,感觉就像在家里一样。教室里的教具放在孩子可以自由取放的地方;教室里的图画、挂图等给孩子看的东西,挂在孩子视线所及处,而不是成年人所习惯的高度。

  蒙台梭利教育大致包括:日常生活教育、感官教育、数学教育、文化教育、语言教育、五大部分。其中比较有特色的是日常教育、感官教育、数学教育。他们之间注重培养的能力是不一样的,但又相辅相成,互相渗透。

  蒙氏教具的特色是蒙氏课程的一个重要标志所谓蒙氏课程,所谓蒙台梭利的课程就是幼儿操作教具的过程,因此教具的丰富是进行蒙台梭利课程的必要条件之一,但这些教具并非是教师用来教学的工具而是孩子工作的材料。孩子通过这些工具,从自我重复操作练习中建构完善的人格,蒙氏教具中每一种教具只有一样,当孩子没有拿到他想要的教具时,他就要学会等待。因为等待,当他拿到这样教具时,他更加珍惜这个机会,会玩的更加认真,在等待的过程中,他会向那个小朋友学习,避免他所犯的错误,培养观察能力。在此过程中学会尊重别人,同样也会赢得别人的尊重。

  蒙氏教育不仅可以改变孩子的性格,也可以从此改变孩子的能力,蒙氏的成果是爆发性的这也需要一个过程。另外,蒙氏教育的三句话我也是印象深刻的:我听了我会忘记,我看了我会记得,我做了我就理解了。可见操作对幼儿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幼儿只有在专注的状态下,才可以对某种事情产生浓厚的兴趣,才可以产生主动地学习和探究的欲望,从而会出现对同一种教具反复操作的现象。在反复操作的同时,让幼儿可以通过自己的发现和探究,独立来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这也是幼儿逐渐吸收和提高的过程,通过这次的学习为我在日后的实践操作中会更加自信,让我知道了我应该去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也使我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中有了一个阶段性的提高,也让我知道在以后的教学中如何把蒙氏教育开展好。

  最后,我得感谢幼儿园、感谢黄园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让我受益匪浅。虽然我们现在学习的是初级阶段。但我相信我会不断的努力,学习中级还有高级这些更深的理念。就像肖先生说的那样,你不止是一个幼儿蒙氏教师,你应该把自己当成一个讲师。自己所做的,所说的永远是对的。永远要相信自己,给予自己自信。更要不断的充实自己。

  蒙台梭利教育学习心得与体会 2

  通过接触“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法”,使我对儿童教育有了新的一层体会。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具有巨大的潜能,他生命的发展是走向独立。通过具体的练习如生活基本能力练习、五官感觉练习、智能练习等形式,形成健全人格的基础。蒙氏教室是一个小社会的.雏形,孩子在其中学会尊重别人,接受别人,学习如何分享自己学会的知识技巧,学会如何领导别人。蒙氏教室提供了培养儿童情感智商的环境。包括感觉、动作、肢能、语言和道德发展等,使个体成为一个身心统整合一的人。“自由”与“纪律”合一,“个性”与“群体”兼顾。启发幼儿使他们有能力解决困难,适应新的环境,达到自我构建和心智发展。

  蒙氏教育的原则是以儿童为主,教师会为的孩子打造的一个以他们为中心,让他们可以独立“做自己”的“儿童世界”。孩子是靠感官来学习的,我们提供给他的良好刺激愈多就愈能激发他的内在潜能。所以,设计一个适合孩子的生长环境,应该是能提供丰富的教材,以诱发他自我学习的乐趣。

  此外蒙台梭利还注意到重点把握儿童的敏感期,儿童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会出现对不同事物的偏好的各种“敏感期”。如:“语言的敏感期,2个月左右幼儿就开始吸收语言,他所获得的语言是他从周围环境中听到的。当他说第一句话时,并不需要为他准备任何特殊的东西。在蒙台梭利看来,语言能力的获得和运用,是幼儿智力发展的外部表现之一。”

  通过在蒙氏教育的课室里,令我体会最深的是“爱”和“尊重”。在蒙氏教室里教师和孩子是平等的。教师只是一个指导员,需要帮助孩子,协助孩子。而不是主导孩子的思想。不代替孩子思考和决定。并且体谅儿童身体发展不完善的错误,不批评孩子,教师需要帮助纠正。不厌其烦地为孩子示范他先前不愿意做的工作,帮助他克服困难。让孩子有自我思考的空间,通过和谐的教育,让孩子懂得尊重自然生活。

  班上的蔚蔚宝宝是个讨人喜欢的宝宝,最近到了模仿的敏感期,特别喜欢模仿,而且模仿的相似度很高。一天,我一如既往的在孩子面前展示学具的'操作。直到我完成我的工作并且把工作毯收好归位后,像往常一样请小朋友自由工作。当小朋友都纷纷去取铺好工作毯,开始自由选择学具的时候,我注意到蔚蔚宝宝的行动跟其他小朋友是不同的。蔚蔚宝宝轻轻的屈膝跪在地面,双手整齐的摆放在小膝盖上,然后小嘴巴好像在自言自语的说着什么,蔚蔚宝宝这个举动令我感到非常好奇。我轻轻走到离蔚蔚宝宝身处的位置的一把椅子前坐下,然后一边装作正在做自己的工作一边近距离观察蔚蔚宝宝的举动。发现了蔚蔚宝宝正在模仿我刚刚工作的整个过程。从我轻轻的屈膝跪地开始说出今天的日期,天气还有我的工作名称。然后再去取工作毯,取我刚刚在小朋友面前展示的学具(水果配对)。

  再到将学具摆放在工作毯上进行工作。先介绍水果的名称,再将一一进行配对。途中当她完成了一组配对后便会点点头表示确认完成一组配对。这时蔚蔚宝宝的模仿令我感到非常惊讶,她能够完全模仿我刚刚展示工作的每一个细微的动作和表情。接下来几天我都很注重的观察蔚蔚宝宝的表现,却发现除了在自由工作时间模仿老师的动作,而且有时候在自由活动的时候也会突然模仿老师的工作。最近蔚蔚宝宝喜欢上模仿班上年龄较大的哥哥做事。看到什么都会模仿一下,而且模仿得很像,我知道,她在通过模仿来建构自我。真是非常可爱又讨人喜欢的宝宝。

  蒙台梭利教育学习心得与体会 3

  七八月份,我们进行了一次系统性的蒙氏培训,整个培训下来,我是受益匪浅的。

  来园一个多月的时间,第一次对蒙氏教学有了系统的认识与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的不单单是知识,还有与同事建立的友谊,虽然有些时候培训学习让自己的自由时间少了点,但整个过程还是充满欢乐与激情的,这虽是一个骄阳似火、酷热难耐的暑期,但对我而言还是个充满激情的夏季,因为这个夏天伴我同行的不再是酷暑难耐,更多的是我们老师内心渴望自我提升与学习的热情。

  最初了解蒙台梭利教育只是在书上翻阅到,这次培训它让我首次近距离的接触了蒙氏工作,老师的精心讲述与指导,让我对蒙氏的教育内容与意义有了新的定位与认识。蒙氏教育的理念与其他教育思想的最大不同之处应该就是将抽象知识具体化的蒙氏教具了。

  蒙氏教育主张以儿童为中心,让幼儿自己去做,去体验与尝试,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与自主性。本次蒙氏培训主要涉及了生活、感官、数学、语言与科学五大领域,由于入职的晚些,很遗憾没能参加生活区的培训,我会在以后的生活中,慢慢再学习它的。蒙氏教学充分体现孩子的自主性,让孩子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自己去得到答案,在做的过程中,去理解,最终达到专心、独立、秩序、协调的最终目的。利用各种具体的数学教具让幼儿充分的去动手,动脑,在动手、动脑的同时也是在促进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蒙氏中这样讲到:“我听见了,我就忘记了;我看见了,我就记住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这句话真的让我体会是非常深刻的,本次培训我们在理论中理解与探索,实践中操作与练习。在培训中,看着老师在认真耐心的操作,自己看着好像很简单,觉得一目了然,真正到自己操作时候才理解到“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这句话,其实在生活中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情“眼高手低”。其实这些事情道理都很简单:就是无论什么事情,自己亲自做了才记得更清楚,做得更明白。这自然而然就让我联想到了日常的生活教学中,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空间与机会让其自己动手去操作、去发现、去探索,让幼儿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教师只是一个适当的引导者,放手让孩子大胆去做。尊重孩子的选择,给孩子多点自由少点约束,让孩子自己选择并尝试着去做。因为孩子跟我们是一样的:“看到了也许就忘记了,听到了就记住了,操作了才能真正的理解。”

  这是我在蒙氏中学习到的些许知识,希望以后有更多的这样学习机会,让我对蒙氏有更深入与全面的了解与掌握。

  蒙台梭利教育学习心得与体会 4

  对蒙氏教育产生兴趣仅仅是因为一个老师一句话,“孩子不教不会,不是像有些老人说的孩子现在还小,长大了自然就知道了。”就是这句话印象太深刻,因为自身有小孩的原因,家里也是经常有这样的情况,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老人总会说这么小的孩子他懂什么呀,大起来自然就知道了。

  随着后来越来越多的去了解蒙氏教育,慢慢的接触蒙氏,觉得蒙氏教育的理念真的很好很受用。蒙氏的核心就是用爱心和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正确的教育方法使孩子获得心理、智力方面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受益的习惯性品质,真正实现全面、稳定发展。最主要就是一切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为主导,而不是像传统的以老师为主体,蒙氏中老师都是属于环境的一部分。蒙氏更重视的是儿童自我为主的学习活动,也就是自主性的学习活动、日常生活态度以及习惯养成,因为蒙氏培养的是一个人,是一个健全人格的人,他不能光是拥有知识,他更要懂得怎样做人,怎么样对待自己,怎么样对待他人,怎么样对待社会。

  蒙氏教育内容也非常丰富,涵盖以下几个领域:1、日常生活练习2、感觉教育3、语言教育4、数学教育5、科学文化教育6、艺术教育和教具以外的教育内容。

  还有就是蒙氏里的正面引导,请不要不停地对孩子说No,不要,要换一个角度方式或者方法来跟孩子讲事情,避免使用"不能","不可以","不要","不准"和"错了"。比如小孩子爬上了桌子,不是对他大吼说不要爬上去,而是要说请你爬下来,语气要坚定温柔。对于一些执拗的孩子,可以给他A或B的选择,例如,有些孩子乱扔玩具,你要他自己收拾好,可不管你怎么说他就是不整理或者直接无视,这是就可以给他两个选择,这种选择呢可以很灵活,你可以说你是自己捡呢还是我帮你一起捡,A或B,有趣点的话也可以说,你是学小兔子跳着过去捡呢还是学小乌龟爬过去捡,给出这样的选择往往孩子会乐意的就去做了。

  另外我觉得很重要的`是蒙氏里面说的秩序感。家庭环境的布置环境整洁有序,这一点非常重要,蒙氏的孩子们有着非常强烈的秩序感。她所生活的环境中,物品都需要有自己恰当的位置。她希望在她的生活中能存在着一些常规,每天的生活都能有秩序。小孩子可能会因为没有秩序而受到严重的困扰;她甚至会因一些东西不在原先的位置而哭泣,尽管她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她如此困扰。孩子需要自由地去探索她的世界,在她的环境中,她需要一些她可以不受成人的干预,可以自由地予以处理与操纵的物品。关于这一点我觉的我自己的小孩做的还可以,我和爸爸一直教他们哪里拿的用过后就放回哪里,无论是玩具或者其他东西。

  最后谈一下独立这一块,独立这是蒙氏非常强调的一个理念。孩子们和成人一样渴望独立,有很强烈的自我,他们需要独处的时间和发呆的时候。不要任何事都为他们安排好做好,有些老人甚至只要孩子一个眼神动作就知道小孩下面要干嘛就立马帮他准备好。比如上厕所,有些家长总是迫不及待的帮孩子脱裤子,解好后也立马帮他穿上,其实我们完全可以让孩子自己慢慢来,年龄较小的宝宝可能在穿起来的时候在臀围这个地方会卡住穿不上来,或者小内裤扭在一起,这时候家长可以稍微帮助整理一下,但还是要他自己把裤子提上去。其实我们大人不要这么着急,渐渐他就学会了脱和穿。任何事情都尝试着让他们去做。

  蒙台梭利教育学习心得与体会 5

  一学期即将过去,看着一年来孩子们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迈进,获得不同程度的进步,我真的感到无比的欣慰。有付出就有回报,在蒙氏教研中让我学习了很多知识。

  在每次的学习中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但是在讨论中我们又在解决问题。当然在教研活动中给我们下达的任务我们不能很好的完成,如:

  1、在探索活动中,在运用每一种教具时还不够灵活和充分利用教具;

  2、进行蒙氏教具教学时,语言有的时候还不够精炼简洁。

  3、没有及时的制作和投放了丰富的活动材料。

  4、教学形式没有多样化。

  在蒙氏的教室中,会有忙碌的声音,因为那些教具的使用包括了很多动作,如:走路、搬运东西、倒水、说话,特别是要不停的使用双手。然而,所有的进行都受一个纪律的'引导,而这都需要老师这一角色的引导。但有时会因个人没能正确的引导,而是对他们严厉的批评。

  蒙特梭利强调说:“教师能够追求自我成长,如果这个老师一成不变的话,她就不可能给幼儿创造一个有生命的环境。因此,作为一个蒙氏的教师不断的自我成长。希望我通过以后的进一步实践,会有更进一步的提高!

  蒙台梭利教育学习心得与体会 6

  时下,蒙氏教育有如一股流行风,已逐渐在我市幼教界蔓延,很多幼儿园都不同程度地开设了蒙氏班.而且大有星火燎原之势。

  蒙特梭利(1870—]952年)是国际著名的幼儿教育家,她认为孩子具有自发教育的本能,因而成人必须为幼儿准备—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中让孩子自己动脑、自己思考的—种自我教育。蒙氏教具充分,—套完整的教具大约有1000多件,西方国家很推崇这种教育方法。现在某些幼儿园开设蒙氏班,都普遍存在—些问题,请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幼儿园时,一定要慎重。

  一、学费昂贵,收益不高

  目前所开设蒙氏班的收费都高出普通班的50%左右,这也是顺应许多家长盲目认为:学费高,就—定好的道理。其实不然,据了解,有的.幼儿园蒙氏教具就只有一套,在班级中轮流使用,这本身是违背蒙氏教育要求的。而且每位蒙氏教师要想取得良的教学效果,最多只能带5—6个孩子,可现在所开办的蒙氏班都普遍超过规定人数,试问,蒙氏教学效果又该如何显现呢?

  二、蒙氏教育虽好,但也存在先天不足

  蒙氏教育经过多年的时间证明,这种教育模式有它独特的地方,但也存在先天不足:如蒙氏班的幼儿较普通班的幼儿在性格上趋于内向,甚至语言能力发展缓慢,在团结协作上也有所欠缺。有关专家认为蒙特梭利主张让幼儿安静“工作”,使用学具要有始有终,从拿到使用到归还原处讲求完整的过程,使用时要操作规范,让幼儿在这一过程中学会遵守秩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它最初是针对残障儿童的—种教育。在这种教育中,幼儿的乐感和想象力都低于普通班的幼儿。这是因为目前我国现行的幼儿教育思想中已包含了部分蒙氏思想。

  三、幼儿园的蒙氏教育存在“消化不良”的现象

  真正一位蒙氏教师必须接受半年到一年的正规蒙氏教育学习,才能胜任。可目前本地的幼儿园蒙氏教师大多只接受7—10天的教育学习,只能领会蒙氏教育思想中比较肤浅的内容,学好以后又担任其他教师培训任务,所以存在消化不良的现象。因此,蒙氏教育作为一种“舶来品”必须融入本土文化特点,吸其精髓,灵活应用,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它的优势。

  四、蒙氏教育成为幼儿园招揽生源的“招牌”

  近年来,幼儿园一窝蜂地流行过许多“招牌”:艺术班、体育班、阅读班、双语班等等。“蒙氏班”不过是最新的—个”招牌”而已。不可否认,这些班满足了部分家长的多样化需求,也体现了一些幼教工作者提高教育水平的努力。但是,这类班最大的驱动力是隐藏在背后的利益。许多班显得华而不实,有的甚至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些幼儿园往往以所谓赞助费、开办兴趣班的名目,向家长收取高额的费用。所以家长应冷静思考,不要过于迷信这些“招牌”。

  蒙氏教育不是贵族教育,家长应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班级或幼儿园。有的一级和二级园,条件虽然一般,但教育思路不错,也得得了家长良好的口碑。真正好的教育离不开三个因素:教师好的教育理念、教育策略、敬业精神。这些幼儿园,完全可以成为家长的选择。

  蒙台梭利教育学习心得与体会 7

  一、蒙氏思想的特色与优势

  玛丽亚·蒙特梭利是20世纪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她创立了科学、可行、独特的幼儿教育法——蒙特梭利教育,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蒙氏教育精髓与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工作指导纲要》一脉相承,用于现代儿童的教育有各种优势,它既重认知又重社会性发展,既重智力,又重非智力因素,是一种理想的儿童早期教育模式。它利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儿童成长的过程、规律、法则,打破学科限制,与其它领域教学相融合,将立体化活动内容贯穿始终,倡导适应儿童天性的教育,反对以成人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提出幼儿期的教育应该以动作发展及感官训练为主,关注幼儿综合素养的提升、团体合作能力与个性化的发展,使儿童通过自己的直接经验和自我教育逐步发展,培养自主、专注、秩序、持续的学习工作习惯。

  蒙氏教育的理念、方法和理论具有科学性和普遍性,把蒙氏教育的真正价值充分体现在幼儿教育美术的改革与发展上,用科学的教育来建构幼儿潜在的创造力、独立性、自制力和自信心,彰显蒙氏教育的特色与优势,让孩子在自然发展为基础,自主管理教育的环境下进行美术欣赏和美术创造活动,在宽松、自由、和谐的氛围下培养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最终促进其人格和谐发展。

  二、地方高校学前教育美术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课程理念误区

  传统的艺术教育以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而把艺术课程人为分割成音乐、美术等学科来教学,无疑是“以知识为本”的,美术作为实施德育、智育的手段,作为完成某一中心任务的从属部分,但没有自身的独立地位和体系。学前教育专业配备的美术教师基本都是“纯艺术出身”的美术专业教师,往往简单地把美术教育同等于技艺教育,缺乏对幼儿心理、教育方面的知识,美术教师虽有着过硬的美术专业知识,但通常只是单纯普及美术知识与绘画基础理论,把教学重点放在绘画、设计的技能技巧培养,较高的专业标准与要求,经常使初学者失去学习的兴趣。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一般沿用传统的美术教育理念、方式及内容,缺乏适应新形势下的实用教材。传统授课方式下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强调对自然的模仿和再现,大量使用灌输法,使幼儿机械地接受,忽略了幼儿造型能力发展和身心发展规律,妨碍幼儿思维的主动发展,扼杀儿童潜在的自我创造意识,幼儿个性难以充分发挥。加之学校安排的美术课时有限,无法深入讲解,定制好的教学内容犹如蜻蜓点水,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达不到预期效果,使知识和美术技能严重脱节,严重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这样呆板乏味滞后的课程设置是不能够达到当下教育教学的要求。

  (三)教学评价不完善

  长期以来,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评价观念陈旧,评价标准机械、呆板,忽视学生的自我评价,没有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灵活多变、体现能动性、主体性的评价的方式方法。一味强调学生作业的完整性,用优、良、中、差的严格等级来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不可避免地带有片面性,没有考虑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及美术学科的教学规律,与美术学科多元、独特的自身规律不相适应,严重地制约了学生爱美的天性及学生的心理成长、兴趣爱好的自由发展及求知欲。

  三、地方高校学前教育美术的改革

  蒙氏教育理论和方法对于我国学前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可借鉴之处。在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应该正确把握蒙特梭利教育法之精髓“取其精华,为我所用”,要将美术课程整合观与蒙氏教育有机结合,把课程整合观融入生活、融入教学、融入游戏。

  地方高校学前教育美术是为了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美术综合素质,强化未来幼儿教育工作者职前美术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使之具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和艺术感知力,便于今后对幼儿进行心理、思想、情操和人格的素质教育,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协作精神及动脑、动手、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因此,我们应积极探索,以蒙氏教育的新理念为指导,认真研读世界各大美术教育体系,以融合性思想,多元化美术艺术元素的渗入,挖掘发展幼儿潜能的教育模式,全面提升美术课程质量。

  (一)教学思想、理念的更新

  蒙氏教育打破了学科限制,顺应儿童认识事物的心理顺序而将相关艺术课程进行了综合。在美术教育中,既要注意造型教学本身的体系和系统,也注意到各科间的相互联系,及美术活动与各种其他活动的联系,与整个教育的联系;不仅注意幼儿美术知识经验的积累、技能技巧的练习,而且注意发挥幼儿的创造性、独立性、自主性,重视情感因素在美术教育中的作用,以及美术教育对幼儿情感的培养;不仅注意幼儿集体的美术活动,而且重视个别儿童的兴趣、需要与个性的发展。根据学前教育美术专业特色,课程设置应符合大众化、实用性、寓教于乐的特点,既不能机械地传授知识,也不能只是简单地让其掌握美术技能,而应该是在美术这门学科中学会观察、思考和创造。把握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的基本规律,增强学生对美术基础知识的了解,加强学生的艺术修养,认识美术和生活的关系,有效组织教学,创设环境,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不断进行学习,走个性化、合作式、创新型道路。

  (二)教学内容、方式的整合及应用

  蒙氏思想倡导适应儿童天性的教育,反对以成人为中心的.传统教育,强调以孩子为课程组织的中心、动作发展及感官训练为主,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利用发展性、实践性、创造性原则因才施教,避免整个教学变成标准化、机械化的操作,流于形式,阻碍了孩子的发展,避免成人功利化的美术教育取向,在心理学、教育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知道,对学前儿童实施合理的美术课程,促进他们美术才能的发展。

  1.理论与实践结合优化课程结构

  进行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时,要处理好当前需要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尊重学前儿童的个别差异,设立可持续发展的弹性美术课程。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引导学前儿童积极参与美术实践,在实践中发展和培养他们的美术能力和兴趣,让学前儿童通过多种感官通道进行美术活动,避免纯理论和纯抽象的思想内容说教。美术活动是一种手、脑并用的实践操作活动,利用美术这种艺术活动本身所具有的创造性,发展学前儿童的创造力,丰富教育内容,帮助学前儿童积累多种经验。

  2.加强师资队伍素质

  学前教育教师除具备艺术素质外,应具有语言、逻辑、分析、写作等方面的能力,还要密切关注学前教育发展新动向,使教学内容贴近学前教育学生实际,在课堂教学中穿插运用,为学生将来从事学前美术教育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同时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思路,加强校际间合作交流,邀请学前教育专家和有专业教学经验的幼儿园艺术教师请到学校讲课或辅导,了解实际教学需要,到幼儿园观摩学习、互相探讨。

  3.建立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

  开设校本实用教材,在课程内容上通过基础知识和拓展练习、不同美术门类之间的交叉融合,运用现代教学媒体教学,力求做到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和实用性相统一。此外,还要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文化习俗,发掘当地独特的美术资源,对时尚前沿与民间美术的有效补充,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艺术魅力。针对课时少的问题,除加大美术课课时外,还可以采取短期作业与长期作业结合的方式来弥补。

  (三)教学评价的完善

  蒙氏教育提出要创设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不要以成人的权威或规范束缚学前儿童的艺术活动,面对美术课程评价体系的不完善, 教师需要作出调整,运用赏识教育,激发学习兴趣,围绕创新和实践能力价值观进行多元化评价。对学前儿童进行美术教学时,适当运用表扬、赞许和挑战、竞争来强化幼儿美术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快乐地从事美术活动的态度,将之引入以后的人生,给人生一个良好开端。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研究与探索正在路上,借鉴、融合东西方幼儿教育,不断优化,共同发展,努力转变美术学科教学模式陈旧等面貌,已成为当今世界幼儿教育发展的趋势,希望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学前专业美术课程会更加合理, 也更加符合社会对幼儿教师美术能力的要求。

  蒙台梭利教育学习心得与体会 8

  在今年的五月,我有幸参加了南京蒙台梭利教育中心组织的为期十天的蒙氏培训。对于我来说,虽然之前也接触过一些有关蒙台梭利教学的理念,但却是粗浅的模糊的,我带着对蒙台梭利教育的热忱,投入到这次紧张而又充实的培训中。在这十天中天气虽然很炎热,但我们却一点也没有觉得,培训讲师一遍遍耐心的讲解示范,同学们一遍遍认真的操作,大家沉浸在学习的快乐中。我也很快融入到这种氛围之中,虽然每天很疲惫,但收获却是满满的,使我进一步了解了蒙台梭利教学的新理念,基本掌握了整个蒙台梭利的教学框架,受益匪浅。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意识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蒙氏教师,需要深入理解蒙氏教育理念,熟练掌握每一种教具的操作方法,以儿童为中心,因材施教。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观念悄然发生了变化,老师讲述的一个个生动案例渗透出蒙台梭利的优秀思想并深入我的.心灵,让我深切感到什么是尊重幼儿,什么是科学地观察和引导。

  现初步总结几个要领与同行分享:

  1、心中永远装着儿童,热爱儿童、相信儿童、尊重儿童独立的意愿,让儿童通过自身的努力自主地学习成长。

  2、遵循蒙台梭利创设环境的基本原则,用心创设适宜的环境是教育者的重要职责。

  3、顺应儿童个体自然成长的规律,可引导,不强求、不施压、不包揽、不替代。

  4、儿童在自由的、独立的“工作”中完成着自我成长。

  5、发挥蒙氏教具的独特功能,同时利用教具以外的人类活动的领域,促进儿童整体的发展。

  6、教育伴随生命开始。

  7、吸收中华文化和当代科技成果,使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在本土上、在时代中继续发展。

  8、采用蒙台梭利教育,不排斥其他教育模式,可接收、吸纳,优化教育,走教育创新之路。

  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一下培训期间心里的感受:

  第一,蒙氏培训让我知道了幼儿日常生活管理的一些知识:幼儿的刷牙,穿脱衣服,整理环境,递交物品,日常交流等一些非常微小的环节应该怎样去教导幼儿。

  第二,培训中我能体会到对教师的要求也是非常全面的:教师自身的心态要平稳,有耐心,教师不能伤害幼儿心理和身体各方面,对教师的面部表情,说话时语态,声音,语言的组织有着专业性很强的要求等。

  第三,通过培训让我提升了对幼儿教师的概念:那样不仅在工作中我会很积极的去用这些知识来要求自己,而且这些专业性的知识也会给幼儿园带来发展,我相信在这样的幼儿园中我能体会到它发展脚步的速度之快。

  第四,我只能用虚心求教的态度来说,以后有时间,我还会来到这里学习一些别的方面的知识。

  蒙台梭利有着它丰富的内涵,有待于我不断地学习,挖掘和延伸。同时也真心希望以后有这样更多的学习机会,让我更深入的了解蒙氏,把最先进的理念带给我的孩子们。

  蒙台梭利教育学习心得与体会 9

  蒙台梭利的一系列教育著作与其教育主张对世界各国的幼儿教育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幼儿教师在学习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的理念和方法。然而,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蒙氏幼儿教师是十分不容易的`,需要有坚持不懈的意志,通过科学地去学习借鉴优秀理论,不断朝着既有的目标前进。

  蒙台梭利对教师的要求相当严格,她强调教师要把观察者的角色放在首位。因为通过观察能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从而结合自己的已有学科知识与实践经验,决定如何正确并有效地对幼儿的活动进行示范和指导,总之,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就必须做幼儿活动的观察者。

  蒙台梭利认为观察是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她指出,“生命本身在运动,为了研究它,探索它的秘密,指导它的活动,就必须观察它,不带先入为主地去了解它。”我们可以从这一理念中认识到:要良好地实施教育就必须去观察,只有通过观察才能从诸多幼儿活动、发展的现象中发现最本质、最真实的东西,从而察觉到幼儿发展的内在需求。只有当教育者洞察到幼儿内在需求的时候,才能根据这些内在需求创设良好的环境、提供适合的材料、给与恰当、合理的指导,从而促进幼儿良好的发展。

  观察是我们认识、研究幼儿发展的重要手段,最初的观察靠的是比较单一的感官,仅仅是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等,获得的信息是表面的,比较零散,因此对于不同幼儿的了解和区分也停留在表面阶段。但是,要想对不同幼儿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我们就必须运用思维来整合多种感官,不断将观察深入下去,只有这样才能为不同幼儿制定出不同的教育方式,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

  蒙台梭利教育学习心得与体会 10

  近几年,蒙台梭利教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教师和家长的兴趣。希望能把孩子培养成为独立自主、有一定的秩序感、有所作为的人。但老师及家长都遇到了同样的困惑:为什么孩子在园里表现得独立、有秩序感,在家里表现却不一样呢?家庭中如何进行蒙氏教育呢?经过六年的实践与探索,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改变观念,引导家长学习蒙氏教育理论。

  家长们来自各行各业,教育知识与个人修养也各不相同,对于蒙氏教育大部分家长还不是很了解。为此,我们先让家长改变观念,通过听报告、书籍、上网、看光碟等形式让家长初步了解蒙氏教育理念。其次让家长动手触摸一下孩子的工作,了解蒙氏教具。如:在家长会上我们引导家长学习走线,让家长来感受一下走线没有想象得那么简单,要想走好必须保持平衡,走线不仅能让孩子们精力集中,而且锻炼了他们的平衡感。出示蒙氏教具“三项式”,把工作一件件地从盒子里拿出,再请家长“帮忙”把工作放回盒子。家长们摆弄了半天才把第一层摆好,费了好大的力气,终于发现了个中的规律,依次把第二层、第三层摆好。家长们都感叹:蒙氏教育真是深奥!再次,组织开放日活动,让家长实践学习蒙氏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教学。每次邀请5——6名家长,要求家长尽可能在不打扰孩子工作的地方观察,从而能直观的、形象的学习蒙氏教育。

  二、实践操作,指导家长进行家庭蒙氏教育。

  有些家长认为在幼儿园里有一整套的蒙氏教具,老师很容易开展蒙氏工作,而在家里没有蒙氏教具,很难进行操作。针对这个些问题,我们及时地给予指导。如:生活方面的穿衣、脱鞋子、收放玩具、拧毛巾、倒水、泡茶、舀豆子、抓核桃等等;感官方面的认识彩笔的颜色、比大小、蒙眼猜味道等等;数学方面的苹果排队、分筷子、火柴拼图等;语言方面的故事会、点名游戏、生日聚会等。许多类似这样的,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材料都可以拿来进行操作。

  工作材料准备好了,那该如何和孩子一起进行工作呢?首先要给孩子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创设一个自由的活动空间。其次,培养孩子良好的秩序感和规则意识。任何活动都有一定的规则,进行活动前必须和孩子建立游戏规则。比如,准时就寝、起床;把使用过的玩具放回原位,然后才能进行其他的活动等等。再次,家长要学会等待。在蒙氏工作中,孩子会反复地摆弄,也许会不按父母预想的那样去做,也许怎么弄也摆不好。遇到这种情况,家长要学会等待,因为孩子正在坚持不懈、积极地探索,这个反复摆弄的过程远远比最后的结果重要。只有耐心的等待,才不会打击孩子探索的积极性。

  三、积极反馈,及时调整教育方案

  家庭中进行一段时间的蒙氏教育后,要及时地把教育的内容、孩子的表现情况反馈给老师,老师结合孩子每天在园的工作记录,分析其需要加强的方面及其今后要采取的措施和方案,有针对性地向家长提供家庭蒙氏工作内容及建议,实施家园共育。

  幼儿园与家庭只有同步调、同方向,蒙氏教育才能充分实现它的教育价值,孩子才能自由、快乐、有序地学习和生活。

  蒙台梭利教育学习心得与体会 11

  记得蒙特梭利有这样一句话给我印象特别的深,那就是“我听到了,但随后就忘了;我看到了,也就记得了;我做了,我就理解了。”在培训时老师说,不知道这句话就等于没有学过蒙氏,这句话是蒙氏的精华。

  当时听了也没把它当一回事,可接下来的学习却让我更加深刻领悟了这句话的内涵,只有短短8天的时间要把蒙氏88套教具的操作方法学完,真是很辛苦的一件事情,老师从早上8点开始讲课(除中午吃饭休息一个小时)一直到下午5点下课,每天要演示八九个教具,我们一边看一边记录,老师要求我们课后自己重新操作一遍。当时我想:都记在笔记本上了,没这个必要。第二天上课,老师请我们把昨天所操作的教具再自己操作一遍,却怎么也弄不来不,洋相大出。从此每听完一天课,我都要把当天老师演示的内容自己再操作一遍,以免再出洋相。

  我们都是如此,何况那些小孩?正处在发展智力的时期,我们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不仅让他们的思维得到了发展,也培养了他们动手的能力,增加了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各个方面都得到协调发展。记得在一次学习打蝴蝶结的活动中,我首先示范了打的方法,可没等我演示完,许多孩子都说很简单,我就让他们自己尝试,可试下来,一大半的孩子都不会,于是我再次配以儿歌进行示范,并让孩子们在自己的小椅子上用皱纹纸进行练习,经过反复尝试,孩子们都学会了。由此可见,只有让孩子去亲自动手做,并在做的过程中思索,才能完全正真地了解和掌握。

  蒙台梭利教育学习心得与体会 12

  今天早上,我们有幸请到了新概念的专家给我们做了一次关于“蒙氏”数学的讲座,有些许感想与大家分享。

  一、重视幼儿的常规培养。

  这是本次活动给我的最大感受,除了讲课老师一直在强调外,在活动展示中,我又一次意识到了这一点。一开始的准备活动中,有大约5分钟的时间是老师带着孩子跟音乐走线,在走的过程中自己拿泡沫垫,跟着老师做动作,在这中间,老师不用说一句话。让我觉得可以借鉴的是常规在无形中形成,不用老师用语言去表达,但令我疑惑的就是一个活动中用那么长的时间进行准备活动,而且似乎与活动的主题没有多大关联,这在我们的活动中是否可行?我觉得形成常规其实还是很重要的,可以让老师觉得很轻松,不需要说太多的话,保护我们的嗓子。但是在时间上我觉得可以相对减少,大概用2分钟的时间就差不多了,只要孩子们静下心来就可以了,不需要做那么多的动作。

  二、让幼儿在游戏中操作。

  老师在活动中一般都会创设游戏情境,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尝试进行操作,每个孩子都有操作材料,教师可以分组指导。在今天老师组织的活动中,孩子们显得特别的安静,似乎完全融入到了老师所创设的`游戏情境中,我们觉得似乎过于安静的活动,但却从孩子们的嘴里发出:“太好玩了!”“真有趣!”的感叹声,不禁又让我思考:是否只有轰轰烈烈的操作活动才能引起孩子的兴趣?是否有时候比较安静的活动也能够达到同样的效果?我不禁想到,有时教师在创设游戏情境,提供操作材料的时候,不一定要热热闹闹的,有时候比较安静的活动可能更加适合逻辑性比较强的数学活动,也能让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同时满足他们的兴趣。

  三、提供每位幼儿一套操作材料。

  我觉得这是“蒙氏”数学比较好的一点,每个孩子都有一套配套的操作材料,不仅可以省去教师自制学具的时间,而且可以让孩子们在教师讲解后进行实践操作,在操作中掌握知识。

  蒙台梭利教育学习心得与体会 13

  如果将一个蒙台梭利教室比作是一个人的话,日常生活区域作为人的身体骨骼,支撑着人的整个活动,感官作为人的双手,为我们探索和发展提供了功能性的工具,数学是我们的大脑,让我们不断的思考,语言和文化是我们的两条腿,带领着我们不断的向前走。

  现在呢,我们就来聊一下蒙台梭利教室里的“双手”——感官区,很显然的一点,作为班级的一个区域,我把它比作我们的双手,显然就能够看出其在教室中的重要性,为什么感官的教育在蒙氏教学中这么重要呢?这个我们就要到从蒙台梭利博士创造这些感官教育的背景来去思考了。

  蒙台梭利感觉教育的发展背景

  蒙台梭利博士在1898年的时候曾在“启智儿童训练中心”担任教学主任,开始与有精神缺陷的儿童在一起生活,这些孩子在这个训练中心呢被当作是“问题孩子”来去看,他们的治疗也被当作是“病人”来去看待,每天成人们要想方设法的让这些孩子安静下来,当孩子过于吵闹的时候,就会给到孩子一些药物让孩子平静下来。这种过程不仅对于孩子说是痛苦的,对于成人来说一样是痛苦的。于是,蒙台梭利就静下心来观察这些孩子,将这些孩子作为自己研究和探索的对象。

  在这个训练中心中,有一位叫做“塞根”的博士,作为这里的成人,他对于这些“智障”儿童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很长的时间了,同时呢,塞根博士对这些孩子也有了较长时间的研究,并且呢,他还研究出了一些专门供这些孩子学习的教具出来,蒙台梭利就发现,当孩子在操作这些教具的时候,会特别的认真,且孩子们能够安静下来,于是,她就跟塞根博士一起讨论和探究这一现象。

  那后来大家都知道了,蒙台梭利博士便开始了针对这些孩子的专门的教育,设计和制作了大量的.“教具”供孩子们学习和使用,当然,这些教具呢大多数都是感官和数学类的教育。最后,这些孩子参加了正常孩子的升学考试,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成绩达到了其它的正常的孩子一样的水平。

  为什么这些孩子能够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些孩子发展了孩子的感官,给孩子的学习和对周围的生活的探索提供了“工具”,让孩子们学会了探索这个世界的方法,那就是运用自己的感官。

  所以,什么是感官教育呢?感官教育是以具体的感官教具为依托,通过反复的感觉训练,让孩子在操作的过程中进行自我教育,从而达到自然发展的目的,进一步达到培养孩子完整人格的目的。

  感觉教育的目的

  我们进行感官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呢?是将粉红塔搭建成一个垂直的塔吗?是将棕色体按照顺序摆放吗?是将色板一一配对吗?是将三角形进行组合吗?是也不是,是是因为这些都是感官教育的一些体现,不是呢代表的是这些只是感官教育的一些体现。

  感觉是神经的依托,我们一切的经验的获得都是通过感觉来去完成的,大家可以仔细的想一下,我们知道的所有的信息的获得都是通过我们的感官来获得的,这些经验的获得可以刺激我们的大脑,然后我们的大脑再不断给出指令再去接受外界的刺激,以获得更多的刺激,这样不断的进行刺激——习得——精进——再刺激——再习得——再精进,这么一个完整的过程,不断的刺激就会获得更多的知识,所以我们要习得更多的知识的话,就要更加深的去进行自己感官的精炼。

  从本质上来说,我们进行感官教育的目的第一就是教会孩子如何使用自己的感觉器官,第二是为了精炼孩子的感觉器官,使用感官可以获得获得知识及经验的方法,精炼器官可以让孩子吸收到更多的知识,一个是方法,一个是过程,都很重要。就像上面说的,只有不断的精炼和使用,我们的感觉器官才能越来越灵活,使用起来也越来越方便。所以,我们强调感官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就显而易见了。

  感觉教育与敏感期

  蒙台梭利博士在其著作中提到敏感期这么一个概念,关于敏感期,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也写到过,孩子在发展的过程中0-5岁为其感官发展的敏感期,大概在2-3岁左右,这种敏感期的发展会达到顶峰。

  我们都知道,处于敏感期中的孩子会在学习某一项能力上表现出超强的能力,感官的也是一样,在孩子处于感官的敏感期的过程中,我们给到孩子相应的感觉教育的刺激,这个可以更好的帮助孩子刺激自己的大脑,精炼自己的感觉器官,从而可以达到促进大脑发育的目的。

  这个阶段的孩子会特别的喜欢去进行各种各样的感官发展的活动,会容易对一些事情感兴趣,我们会发现,在孩子6岁之前基本上他的兴趣发展倾向就能够有一定的体现了,那是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的一种主动的学习的倾向,所以这段时间的感官刺激可以很大程度上帮助孩子检测出自己的强项和发展方向。

  所以,感觉教育就成了孩子在敏感期(0-5岁)这个阶段学习的主要方法了,我们可以思考一下,在孩子学前的这几年里,我们是否给到孩子充足的视觉活动呢?是否给予到孩子充足的听觉活动呢?

  感觉教育的内容

  人的的感觉分为五个方面——视听嗅味触,对应的是我们身体的五个方面——眼耳鼻舌身,这五个方面的学习和发展是相互独立的,我们在进行学习和训练的时候可以不按照顺序进行学习,但是,不管那个能力的学习,都有着其相对应的方法。下面咱们分别来介绍一下这五个方面:

  1、视觉能力:孩子的视觉能力包括是比较广泛,视觉辨别能力、(辨别的内容包括:尺寸、颜色、形状)、视觉记忆能力、视觉存储能力等。

  2、听觉能力:听觉辨别能力(声音大小的辨别、声音原因的辨别、声音方位的辨别、声音高低的辨别,声音源的辨别等)、听觉记忆能力、听觉存储能力等

  3、触觉能力:触觉辨别能力(温度的辨别、重量的辨别、材质的辨别、粗糙程度的辨别、压力感的辨别、软硬度的辨别等)、触觉记忆能力、触觉存储能力。

  4、味觉能力:味觉辨别能力(酸甜苦辣咸的感知能力)、味觉记忆能力等

  5、嗅觉能力:嗅觉辨别能力(香臭的辨别,不同气味物品的辨别等)

  那这些的能力完成是通过什么来进行的呢?很简单,就是通过丰富多样的感觉教具来完成的,孩子应该发展的每一个能力都能够在蒙台梭利教室的感官教育活动中里找到相对应的工作或者教具,并且锻炼同样能力的教具或者工作可能还不止一个。这些就是我们感官教育的内容。

  所以,蒙台梭利感官教育就是不断的发展和精炼我们五感的一个地方,让孩子学会使用他们,让五感不断得到精炼。

  蒙台梭利教育学习心得与体会 14

  1.日常生活练习

  包括基本的动作、社会行为、对环境的关心和对自己的照顾。如:对日常生活用品、用具的拿、抓、倒、夹、舀、摆等动作的练习;礼貌行为、语言、活动、饮居等好习惯的训练;扫地、擦桌椅器具、浇水、开关门窗等动作的训练;洗、穿、叠的训练等等。

  目的是通过对生活中熟悉事物及动作的操作练习,培养其独立生活意识、自理能力、自信、有耐性,促进意志力、理解力、专注力和秩序感的发展。

  2.感官教育

  感官教育和智力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认知的发展完全依赖感觉,感觉的发展是促进智能发展的'因素。感觉教育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五觉地训练。还有对物体形状的认知、配对、排列、分类和组合。感官教具目的在于接受“五觉”刺激的同时,培养幼儿感官的精确、敏锐,观察时所必要的能力(比较、分析、判断及专注能力)和方法,发展“自我教育”。

  3.语言教育

  包括听、说、看、运笔、识字和阅读。目的是通过讲故事、唱儿歌、对话、复述、提物品认知等方式刺激幼儿听、说、读的意识,诱发其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书写能力。口语的发展是幼儿在语言的环境中自然习得的,在自然习得的语言的过程中,蒙台梭利特别提出运用“三阶段教学法”,让孩子掌握一些词汇;把词汇和动作、一些现象结合,这是蒙台梭利语言教育的特色。

  4.数学教育

  包括认数、进位法、连续数、计算与记忆、四则运算与分数、平方与立方等。让幼儿在物化的教具面前把抽象的符号、数与量、概念与计算转化为对实物的操作。由浅到深地开发幼儿的数学心智,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及对数学的爱好兴趣,让孩子喜欢学习数学。

  5.科学文化教育

  包括音乐、美术、历史、地理、动物学、植物学、地球天文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目的在于培养幼儿观察、探究、辨别、分类归纳的兴趣,使其增长才艺,陶冶情操,拓展知识面,从而激发起幼儿热爱生命、热爱生活、追求健康美好的人生观,为将来从事喜爱的专业或学科打下有益的基础。

  蒙台梭利教育学习心得与体会 15

  蒙台梭利教育作为一种优秀的教育方法之一,它一直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和重视,我在没有接触她的教育思想的同时,自己的脑海里也曾问:蒙台梭利究竟意味着什么?她有什么样的教育理论而被当今教育界所称道以及在我们实际工作中应本着什么样的态度看蒙台梭利呢?通过暑假蒙氏班的理论以及实践培训,现就我的理解谈谈对蒙台梭利的认识和自己的体会。

  一、蒙台梭利要求她的教师必须受专门的训练,以便实现她所提倡的教育原则和方法。

  1、教师教育儿童的前提首先要了解儿童。为此,她将教师这一名词改称为“指导员〞。但教师的作用并不能因此而降低。她说,指导员的作用比一般人理解的要深入、重要得多,因为她要指导儿童的生活和心灵。她要为儿童准备学习的环境,成为儿童的观察者和引路人,而不仅是教会儿童一些知识。

  2、蒙台梭利认为教师的精神状态比掌握技能更重要。教师的准备工作不能只靠学习,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更重要的是具备道德方面的品质,如机敏、稳重、耐性、爱心和谦逊,其中最重要的是时刻考虑到儿童。她指责传统的教育过多地考虑传授知识,无视儿童个性的内部开展。

  3、教师要相信儿童、热爱儿童

  蒙台梭利说,生命的成长必须有“爱〞的感觉,儿童的自觉性和自我认识是通过爱得来的。儿童正是因为爱他的周围环境才产生了一种压制不住的冲动,在整个的敏感期,将自己和周围事物连接起来。这种爱不是一般理解的情绪感觉,而是一种爱的智慧,通过爱来吸取外界事物并且建构自己。正是这种爱,使儿童对周围环境有那样的热情和细致的观察态度,而成人那么往往表现冷淡,视而不见。

  蒙台梭利还反复强调教师对儿童要有信心,相信儿童迟早会表现出真正的天性。对各种类型的不正常的儿童都不能动摇信心。应当看到一个表现不同的儿童的精神状态,并相信当有兴趣的“工作〞吸引他的时候,他会到达正常化。她号召:“要体验从儿童那里得到更大的精神快乐〞,这就是教师的最高报酬。

  4、教师要耐心等待,不要急于干预儿童

  蒙台梭利认为教师不应当以自己的智慧代替儿童的智慧,应当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活动,不要做儿童的仆人,替他们盥洗、穿衣、喂饭。儿童需要开展自己的独立性,自己选择志愿,自己选择工作,并且坚持下去,尽最大努力,不知疲倦地工作着。当他战胜了力所能及的困难时,那么将获得最大的快乐。这时,教师就会发现儿童有一个要开展的个性。当然,对于儿童的有害的表现,应毫不犹疑地去制止。教师的责任不仅在于知道什么时候对儿童的活动应该加以禁止,而且要尽力防止这种禁止,这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情。对于进步慢的儿童要有无止尽的耐心,对他的成功要表示热情和欢迎。当发现儿童的动作缓慢时,成人如果不是去帮助他实现他最重要的心理需要,而是代替儿童所要完成的一切活动,这样就将成为儿童主动开展的最强大障碍。她对教育者提出的格言是:“在观察的同时要耐心等待〞。

  二、蒙台梭利对教学环境的要求

  蒙氏班的教室也称"工作室";,是孩子们最主要的学习生活场所,而学习的刺激那么来自于整个环境。蒙

  台梭利教育的最大特色是对环境设计的重视,"它是为了满足儿童的需要及自我建构所设计,在这样的环境中,儿童的人格和成长才会显现出来"。老师要提供一个有准备的环境,让环境教育孩子,表达出丰富性、个别化。它不是直接告诉孩子有什么不一样,而是通过直接操作,不是灌输,不是希望通过集体教学将一种东西告诉孩子,更不是照抄照搬,而是在个别化的教学活动中实现。因此教师依据五大教学区(日常生活区、感官区、数学区、语文区、文化艺术区)所需的设施、空间及相关性,寻找最适宜的位置,并依据孩子的开展需求不断投放、调整环境材料。这样幼儿对每种教具均保持着良久的兴趣。而且材料里采用了我们日常使用的碗、勺、杯、夹子等,感觉就象在家里一样。教室里的教具放在孩子可以自由取放的地方;教室里的图画、挂图等给孩子看的东西,挂在孩子视线所及处,而不是成年人所习惯的高度。

  三、蒙台梭利教育法大致包括:日常生活教育,感觉教育,数学教育,文化教育、语言教育五大局部。其中比较有特色的`是日常生活教育,感觉教育,数学教育。

  1.日常生活教育注重培养以下能力:

  a.培养幼儿掌握根本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b.培养幼儿独立性、自主性、专注力、手眼协调能力、自信心

  f.培养幼儿交往、合作意识

  g.培养幼儿健康的情绪、情感

  h.培养幼儿初步的责任感,促进幼儿个性、社会性的开展

  i.培养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学会做事,学会生活

  2.感官教育注重培养以下能力:

  a.训练幼儿各种感官,如视觉、听觉、触觉、嗅觉

  c.训练幼儿观察、分类能力,培养注意力

  d.建立几何图形意识,自由拼组

  3.数学教育通过操作活动,将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幼儿易于理解。

  b.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判断能力。 c.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d.学习空间、时间概念

  四、关于蒙氏教具的特色

  这是蒙台梭利课程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所谓蒙台梭利的课程就是幼儿操作教具的过程,因此教具的丰富是进行蒙台梭利课程的必要条件之一,但这些教具并非是教师用来教学的工具而是孩子工作的材料。孩子通过这些工具,从自我重复操作练习中建构完善的人格。蒙台梭利强调感官训练必须由儿童自己控制某些教具来进行。为此,蒙台梭利特别设计和制作了一整套进行各种感官训练的教具。例如,蒙台梭利为专门训练儿童视感知能力制作的一套教具是:一块木板上有十个大小不等的孔,每个孔相对于一个圆柱体,每个圆柱体的直径只相差一毫米。在利用这套教具进行训练时,要求儿童能正确地把混杂在一起的各个圆柱体放入相应的孔中。儿童如果把一个圆柱体放入一个比它小的孔时,那么放不进;如果把它放入一个比它大的孔中,最终至少会留下一个圆柱体放不进某一个孔里。

  通过反复运用这套教具进行练习,不断比较判断,不断纠正视感知控制的错误,其视感知能力的精确性和敏锐性就会得到训练和提高。蒙台梭利要求对儿童进行每一种感官训练,都要有与之相适合的一套教具,且要由一套循序渐进的练习组成。因此,根据每个幼儿的特征,蒙台梭利都设计了相对应的教具,可见教具的丰富性。蒙氏教具中每一种教具只有一样,当孩子没有拿到他想要的教具时,他就要学会等待。因为等待,当他拿到这样教具时,他更加珍惜这个时机,会玩得更加认真。在等待的过程中,他会向那个小朋友学习,防止他所犯的错误,培养观察能力。在此过程中学会尊重别人,同样也会赢得别人的尊重。

  以上是我这次学习的一点体会,希望对老师们有所帮助。蒙氏教学有着它丰富的内涵,有待于我们一起去挖掘、去延伸,相信我们会越做越好。同时,真心地希望以后有这样的学习时机,多派老师去听一听、学一学。这比我们走马观花似的参观幼儿园要来得丰富得多,深刻得多,实在得多。

【蒙台梭利教育学习心得与体会】相关文章:

学习石利颖的心得体会09-03

心理教育学习心得体会04-07

现代教育技术学习心得体会11-10

安全教育学习心得体会09-08

远程教育培训学习心得体会06-04

继续教育学习心得体会07-27

师德师风教育学习心得体会05-21

2023年教育法学习心得体会10-31

安全教育学习心得体会范文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