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教学模式的实践方案

时间:2022-01-19 14:40:32 方案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教学模式的实践方案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准备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教学模式的实践方案,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教学模式的实践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背景

  1、随着创新教育的发展及对创新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其重点和难点已自然转向创新教学研究以及创新课堂教学研究上。课堂教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课堂教学自身具有的综合性、复杂性及创造性等特征,这些原因共同形成了大家对课堂教学进行研究和创新的无限动力。

  2、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忽视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教育理念。传统的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即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认为学生是无知的,什么都不懂,一切都靠老师的讲解、灌注。于是,教师便从主观愿望出发,不管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何,只是一味的利用课堂向学生生硬、机械的灌注现成的知识,学生只是消极的接受。其表现为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学生看,教师写学生抄,教师指定考试范围,学生死记硬背。只有教师的积极性,而无学生的积极性。

  3、在新课改的不断普及和深入下,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教师的教学行为都发生了重大转变,而我校部分教师很难融入到学习新课改的氛围中,跟不上新课改的步伐,成了新课改的旁观者。主要表现在:穿新鞋,走老路。他们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只注重了形式上的学习而忽视了理念上的更新,课堂中所表现出来的所谓创新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只是新课改的一层外衣。为了全校教师让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新课改的精神合拍,用教学行为践行新课程理念并不断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所以我校准备研究实施小学数学课堂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研究。

  二、研究目的、意义

  (一)研究目的

  1.通过数学课堂,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创造尽可能多的直接认识活动的机会,变间接认识活动为直接认识活动或半直接认识活动,变学生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动的尝试性学习或研究性学习。

  2.形成新的教学模式。

  3.通过该模式研究,达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丰富情感的充分交流、感染和共鸣,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和学会创造,从而构建学校教育的特色品牌,促进学校教育内涵式发展。

  (二)研究意义:

  1、本课题研究的最大优势是信息环境下学习的空间是开放的和博大的,有效的利用信息资源,利于学生素质的培养和知识能力的提高。这样更能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兴趣。正是学生学会学习和学会创造能力的早期实践和成功体验。

  2、在这样的活动教学中,它利于学生迅速搜集相关的信息和资料,可以立刻与同学交流看法,取长补短、精益求精。

  三、研究目标

  1.是在不同学段实施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以达到落实高效课堂的目标要求。

  2.是通过实施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

  3.是通过实施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改变目前数学课堂教学的不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分段创新教学模式)

  以信息化教学为主,基本课堂教学模式为:复习旧知,创设情境——师生协作,探究交流——矫正解惑,展示提升——达标训练,拓展延伸。具体如下:

  小学数学课堂(低段):

  (一)复习旧知,创设情境

  思考起于问题,学习源于情境。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或者从预习入手,复习旧知入手,实物演示入手,激发学生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导入新知。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学生迈向发明创造的必由之路。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任务。

  操作建议:本环节是课堂的导入部分,教师可以运用电子白板、触碰一体机、动画等各种多媒体信息技术出示情境图(或用挂图),创设富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也可以创设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仔细观察提出数学问题。教师引领对问题进行梳理,提炼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从而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并口述本节课学生应该达到的学习目标。要根据教学内容实际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

  (二)师生协作,探究交流:

  建构主义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应该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包括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协作交流,交流是协作过程中最基本的方式。

  操作建议:本环节教师要根据自己和教学内容的实际难易程度,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低年级的学生更适合发现式的教学。这个环节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培养学生探索知识、发现知识为主要目标的一种教学手段。最根本的地方在于让学生像科学家的发现一样来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它利于学生迅速搜集相关的信息和资料,可以立刻与同学或老师交流看法,取长补短、精益求精。

  (三)矫正解惑,展示提升

  教师搜集整理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集体给予解惑矫正。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全班交流,解决共性问题。

  操作建议:教师对于重点难点的地方要及时进行追问、点拨,对于方法的提升、解题规律的总结、概念的完善要进行小结,使学生深刻理解、把握知识点。利用信息技术这一点就比较容易做到,教师既可以把在交流环节搜集的错例呈现出来,供学生辨析,使学生把握知识的本质,同时又防止同类错误的再次发生。

  矫正学生展示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板演习题中的错误,鼓励学生上台在电脑上用红色笔迹更正,写出正确的答案(不要擦去原来学生写的)。如果学生更正错了,鼓励其他学生继续更正。教师轻易不要表态,不能让更正变成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得到展示自我的机会,也乐于在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且享受这个新模式带来的乐趣。

  学生全部展示完毕,教师要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梳理,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包括研究的过程、研究的方法、得到的结论等。

  (四)达标训练,拓展延伸

  达标训练不是简单地做题,而是根据学生有效学习的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供学生在课堂上检测学习效果,突出第一个环节“问题提出”的检测反馈功能。

  操作建议:此环节由教师精心设计一定数量的习题,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设计应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对所学内容进行及时巩固。利用信息化模式出示练习题能让学生当堂完成,通过练习既能消化、巩固知识,又能为教师提供直接的反馈,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正,做出正确评价。也可以适当设计相关的拓展内容让学生独立探究,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拓展应用。

  小学数学课堂(中段):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数学源于生活,进入中段的学生求知的欲望非常强;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导入新知。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学生迈向发明创造的必由之路。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任务。

  操作建议:本环节是课堂的导入部分,教师可以运用电子白板、触碰一体机、动画等各种多媒体信息技术出示情境图(或用挂图),创设富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也可以创设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仔细观察提出数学问题。教师引领学生对问题进行梳理,提炼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从而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并口述本节课学生应该达到的学习目标。要根据教学内容实际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数学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主动的探究数学知识,感悟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动手、动脑的活动体验。在数学实践中我从实效性出发,引导学生尝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谈谈自己的体会。

  操作建议:本环节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年级的学生更已经具备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这个环节可以借助一些微课、教学视频来培养学生探索知识、发现知识的能力。

  (三)小结汇报,展示提升

  通过第二环节的教学,学生整理在学习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和总结出好的学习方法,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全班交流,解决共性问题;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操作建议:教师对于重点难点的地方要及时进行追问、点拨,对于方法的提升、解题规律的总结、概念的完善要进行小结,使学生深刻理解、把握知识点。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及时的展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让全班学生辨析,使学生把握知识的本质,同时又防止同类错误的再次发生。

  学生展示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展示作品中的错误,鼓励学生上台在电脑上用红色笔迹更正,写出正确的答案(不要擦去原来学生写的)。如果学生更正错了,鼓励其他学生继续更正。教师轻易不要表态,不能让更正变成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得到展示自我的机会,也乐于在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这个新模式带来的乐趣。

  (四)达标训练,拓展延伸

  为了检测学生每节课的学习情况,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而设置一系列的练习。

  操作建议:此环节由教师根据学生的程度分层设计一定数量的习题,题目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利用信息化手段采取灵活多样的练习题能让学生当堂完成,通过练习既能消化、巩固知识,又能为教师提供直接的反馈,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正,做出正确评价。也可以适当设计相关的拓展内容让学生独立探究,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拓展应用。

  小学数学课堂(高段):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愉快教学的重要手段。进入高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应调动一切适宜的手段,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体创设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通过多种策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高段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操作建议:本环节是课堂的导入部分,教师可以运用电子白板、触碰一体机、动画等各种多媒体信息技术出示情境图(或用挂图),创设富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也可以创设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仔细观察提出数学问题。教师引领学生对问题进行梳理,提炼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从而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并口述本节课学生应该达到的学习目标。要根据教学内容实际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自主探究学习是当今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特征,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材料信息,留足思维的时空,组织学生通过有目的的操作、观察、交流、讨论等方法,自主解决问题。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习惯以及自主学习品质的目的。

  操作建议:本环节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了培养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有些课型可以大胆尝试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三)总结提升

  通过前面的教学环节,学生参与学习,整理在学习活动中发现的问题,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全班交流,解决共性问题;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操作建议:教师对于重点难点的地方要及时进行追问、点拨,对于方法的提升、解题规律的总结、概念的完善要进行小结,使学生深刻理解、把握知识点。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及时的展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让全班学生辨析,使学生把握知识的本质,同时又防止同类错误的再次发生。

  学生展示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展示作品中的错误,鼓励学生上台在电脑上用红色笔迹更正,写出正确的答案(不要擦去原来学生写的)。如果学生更正错了,鼓励其他学生继续更正。教师轻易不要表态,不能让更正变成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得到展示自我的机会,也乐于在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这个新模式带来的乐趣。

  (四)达标训练,拓展延伸

  必要的练习对于学好数学是必不可少的,要保证一定题量的练习,但要提高练习的效能,比题量更重要的是题与题之间的比较、题组的组织、做题后的总结,因此,此环节不仅仅是做题,更重要的是做题后的体会交流与提炼。

  操作建议:由教师精心设计一定数量的习题,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设计应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对所学内容进行及时巩固。利用信息化模式出示练习题能让学生当堂完成,通过练习既能消化、巩固知识,又能为教师提供直接的反馈,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正,做出正确评价。也可以适当设计相关的拓展内容让学生独立探究,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拓展应用。

  五、研究的进程

  计划用两年的时间完成研究任务,具体实施步骤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xx年X月—X月下旬(准备阶段)

  1.计划成立研究组,开展网络资料查找学习,研读有关信息化教学的研究性学习理论以及案例资料,理解和领会信息化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的相互结合点。

  2.梳理学习材料,撰写文献综述,并研讨实施步骤。

  3.主持人完善实践方案重点部分,撰写数学课堂创新教学模式的实践方案。

  第二阶段:20xx年X月—20xx年X月(组织实施)

  1、成立研究组,理解和领会创新教学模式的实践方案以及操作过程,培训研究组成员。

  2.在各学段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条件,针对以上实践方案各自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研究组教师做好过程性资料的整理和归类。

  3.研究组教师针对活动实践过程组织开展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会。进行研讨交流,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总结探究性学习过程的组织、管理策略,调整创新教学模式的实施计划,修改方案,再次观察记录整理研究材料。

  第三阶段:20xx年X月—X月(结题阶段)

  1.梳理研究的所有过程性材料,研究组召开研讨会议,进行归纳提炼总结,由主持人撰写结题报告。

  2.积极做好研究成果的推广工作,扩大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性学习师生数量,带动我校更多师生积极参与到研究性学习中来,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构建信息化教学探究学习模式。

  六、研究小组成员

  1、数学课堂创新教学模式研究小组:

  组长:XXX

  成员:XXX、XX、XXX

  2、数学课堂创新教学模式指导小组:

  成员:XXX、XXX

  七、研究小组任务分配

  XXX:承担数学课堂(低段)创新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条件,针对以上实践方案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并做好过程性资料。

  XXX:承担数学课堂(中段)创新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条件,针对以上实践方案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并做好过程性资料。

  XXX:承担数学课堂(高段)创新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条件,针对以上实践方案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并做好过程性资料。

  XXX:制定我校数学课堂创新教学模式的实践方案并分配任务;针对以上成员的实践方案各自开展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做好过程性资料的整理和归类;梳理研究的所有过程性材料,召开研讨会议,进行归纳提炼总结,撰写结题报告。

  XXX、XXX:承担数学课堂创新教学模式的指导工作,监督和帮助研究小组成员高质量完成任务。

  研究组成员全部参与并进行研讨交流,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总结探究性学习过程的组织、管理策略,调整创新教学模式的实施计划,修改方案。积极做好研究成果的推广工作,构建信息化教学探究学习模式。

【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教学模式的实践方案】相关文章: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01-14

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 -论文01-01

提高自身创新能力方案12-31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反思 -论文01-01

小学数学双减作业设计实施方案01-12

课堂音乐教学反思 -论文01-01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方案5篇12-31

数学兴趣活动方案01-17

《数学教学》笔记09-14

有趣的发现教学方案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