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服务方案

时间:2022-11-26 14:19:54 方案 我要投稿

质量管理服务方案(通用10篇)

  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优秀的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方面进行安排的书面计划。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质量管理服务方案,欢迎大家分享。

质量管理服务方案(通用10篇)

  质量管理服务方案 篇1

  为了加强护理质量安全管理,认真贯彻执行湖南省省卫生厅关于医院管理年及湖南省省医院护理工作评价标准等相关文件精神,护理部将把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作为永恒主题。通过全面护理质量管理,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确保护理安全,特制订本方案。

  一、护理质量安全管理组织结构

  护理部——科护士长—二级管理组织

  二、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组成

  护士长:滕欢

  委员:汤容、宋蓉、龙倩、曾维爱、周霞病区管理组(消毒隔离、急救物品)组长龙倩

  三、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职责

  1、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负责全院护理质量的稳定和持续改进。

  2、制订和修改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建立质量安全管理组织网络并制订质量安全管理方法。

  3、每月对全院护理质量安全进行检查,严格掌握各项考核标准,准确评价护理工作,认真总结并量化检查结果,及时组织召开护理质量安全分析会,对存在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并督促落实。

  4、对护理缺陷、差错事故等安全事件进行分析、讨论和鉴定。

  5、负责研究、制定院内护理工作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四、工作方法

  1、建立以病区护士长自控、互相督查的护理质量安全管理方法。

  2、制订或指导制订切实可行的护理质量检查标准,及时组织各护理单元学习、掌握标准并加以落实。

  3、制订每月质量检查重点,指导、督促各护理单元实行护理质量自查,帮助她们解决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4、建立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机制,对各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汇总,并在护理质量安全总结会上讨论分析,寻找解决办法,以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5、组织召开护理质量安全分析会每月1次。

  6、护理质量安全管理流程:

  (1)护士长每月根据护理部制定的质控标准(10项)带领本病区护理质控小组进行质量安全自查,讨论分析后填报《质量检查汇总表》于次月5日前报科护士长及护理部各一份。

  (2)护士长根据病区上报的《质量检查汇总表》对分管科室进行日常质量督查指导,分析原因,改进方法,提高质量。

  (3)护理部每月不定期组织质量督查,并根据病区上报内容进行分析汇总,反馈,改进。

  (4)质控护士长每天查看各病区危重病人,了解护理措施落实情况,发现并协商解决疑难问题,必要时组织护理会诊。

  (5)护理部护士长重大节日前进行质量综合检查并记录。

  (6)护理部每月评出相关检查项目的最佳病区,操作明星,列入年终考评。

  五、护理质量安全控制目标

  1、病区管理合格率(合格标准为90分)≥90%

  2、基础护理合格率(合格标准为90分)≥90%

  3、特一级护理合格率(合格标准为90分)≥90%

  4、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合格标准为95分)≥95%

  5、急救药品器材完好率为100%

  6、消毒隔离100%

  7、护理人员“三基”考试合格率(合格标准为85分)100%

  8、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合格标准为90分)为100%

  9、护理服务满意度≥95%

  10、护理事故发生率为0

  11、年压疮发生率为0

  12、健康教育覆盖率100%

  13、健康教育知晓率80%

  14、不良事件上报率100%

  质量管理服务方案 篇2

  一、总则

  第一条为保证我院医疗质量,提高医疗水平,加强医务人员职业素质,规范医疗行为,确保医疗安全和医患双方的共同利益,制定本方案。

  第二条确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质量理念,以提高医疗质量为总体目标,以提高病人满意率为宗旨。

  第三条本院所有参与医疗活动的人员均适用本方案。

  第四条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主管医院质量控制管理工作,日常工作由医务科及质控科负责。

  第五条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有按照本方案对科室、部门、个人进行奖罚的权利。

  第六条控制目标;建立任务明确、职责与权限相互制约、协调、促进的质量保证体系,使医院的医疗质量工作规范化进行。通过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及工作效率。

  第七条监控指标

  二、计划与措施

  第八条工作计划

  (一)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医疗质量控制系统人员组成分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务科及质控科、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组成的三级质量控制网络体系。

  1、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由院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各临床、医技科室主任组成,院长任主任,院长是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者。其职责如下:

  (1)负责全院医疗、护理、医技工作质量的全面监测、控制和管理。

  (2)负责做好医疗、护理、医技工作质控指标评估。

  (3)系统科学地制定有关医疗质量的标准、制度与办法,并监督各科室认真执行。

  (4)监督并执行国家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5)制定医院医疗质量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及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落实。

  (6)及时对医院的医疗、护理、医技部门的质量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改进建议与措施。

  (7)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例会。

  2、医疗质量控制科(办公室)

  医疗质量控制科(办公室)作为常设的办事机构,其职责如下:

  (1)在院长、主管院长的领导下负责制定我院医疗质量监控工作计划和工作制度。

  (2)建立质量监控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3)完成医疗服务质量的日常监控,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深入临床一线监督医务人员各项医疗卫生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的执行情况,对科室和个人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

  (4)抽查各科室住院环节质量,提出干预措施并向主管院长或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汇报。

  (5)收集门诊和各科室终末医疗质量统计结果,分析、确认后,通报相应科室及负责人并提出整改意见。

  (6)定期组织会议收集科室主任和质控小组反映的医疗质量问题,协调各科室质量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7)定期编辑出版医疗质量管理简报。

  3、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

  科室是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主任是科室医疗质量的第一责任者、质控小组组长。科室质控小组是由科室主任、护士长、质控员组成。职责如下:

  (1)主要负责制定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包括医疗质量自查方案。

  (2)结合本专业特点及发展趋势,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疾病诊疗常规、药物使用规范并组织实施,责任落实到个人。

  (3)定期组织各级人员学习医疗、护理常规,强化质量意识。

  (4)完成每月科室医疗质量自查,自查内容包括诊疗操作和规章制度(尤其是医疗核心制度)执行情况两大方面;负责规范科室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

  (5)参加医疗质控办公室的会议,反映问题。收集与本科室有关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4、科室质控员

  其职责为每月负责协助科主任对科室的医疗工作进行督查,组织召开全科的医疗质控专项会议,在每月的15日前完成科室质控自查报告,以及科室整改措施一起以书面形式上报医务部和质控办。

  (二)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保证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并根据质量管理要求完善其他相关制度。完善各种疾病诊疗常规、技术操作规程及工作流程。

  (三)建立健全考核体系。

  第九条主要措施

  (一)医疗质量管理员会定期组织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和管理评审,检查医院质量方针、目标实现情况,随时协调医院各部门、科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保证医院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二)不断完善医院质量评价标准以及配套实施方案,适时修改医院质量控制管理方案。

  (三)严格依法执业,无资质人员不得单独上岗,刚毕业新入院员工,在尚未取得执业资格的时候,科室要指定医师带教,并对其医疗行为负责。

  (四)加强基础质量教育、培训,为终末质量打下坚实基础。由医务部组织对全员进行“三基”培训,每年四次,各临床、医技科室每季度对本科人员进行专科基本知识教育、培训和考核。对新员工要有详细的教育、培训计划。

  (五)加强质量控制教育,强化法律意识和质量意识。由医务部组织进行质量控制教育,学习有关法律、法规、诊疗规范、操作规范、工作流程。

  (六)根据医疗质量形成规律、特点以及影响医疗质量的因素和薄弱环节、医疗风险,采取预防性管理,对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整个医疗过程,实行全程质量控制。

  (七)明确职责,切实负责,履行岗位职责及工作制度。在医疗活动中,医务人员的个人行为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其个人素质医疗技术对医疗质量影响较大,是质量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是质控的基本点。对各级医务人员的责任分述如下:

  1、门诊医师

  (1)严格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

  (2)询问病史详细、物理检查认真,要有初步诊断。

  (3)门诊病历书写完整、规范、准确。

  (4)合理检查,申请单书写规范。

  (5)具体用药在病历中记载。

  (6)药物用法、用量、疗程和配伍合理。

  (7)处方书写合格。

  (8)第三次就诊诊断未明确者,接诊医师应:

  ①建议专科就诊;

  ②请会诊;

  ③转院。

  2、病房住院医师

  (1)病人入院30分钟内进行检查并作出初步处理。

  (2)急、危、重病人应即刻处理并向上级医师报告。

  (3)按规定时间完成病历书写。

  (4)病历书写完整、规范,不得缺项。

  (5)24小时内完成血、尿、便化验,并根据病情尽快完成肝、肾功能、影像学和其它所需的专科检查。

  (6)按专科诊疗常规制定初步诊疗方案。

  (7)对所管病人,每天至少上、下午各巡诊一次。

  (8)按规定时间及要求完成病程记录(会诊、术前小结、特殊治疗、病人家属谈话和签字、出院记录等一切医疗活动均应有详细的记录)。

  (9)对所管病人的病情变化应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

  (10)诊疗过程应遵守消毒隔离规定,严格无菌操作,防治医院感染病例发生。若有医院感染病例,及时填表报告。

  (11)病人出院时须经上级医师批准,应注明出院医嘱并交代注意事项。

  3、病房主治医师

  (1)及时对下级医师开出的医嘱进行审核,对下级医师的操作进行必要的指导。

  (2)新入院的普通病人要在48小时内进行首次查房。除对病史和查体的补充外,查房内容要求有:

  ①诊断及诊断依据;

  ②必要的鉴别诊断;

  ③治疗原则;

  ④诊治中的注意事项。

  (3)新入院的急、危、重病人随时检查、处理,并向上级医师汇报病情。

  (4)及时检查、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病历,把好出院病历质量关,并在病历首页签名。

  质量管理服务方案 篇3

  一、目的

  通过科学的质量管理,建立正常、严谨的工作秩序,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促进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不断发展。

  二、目标:

  逐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任务明确职责权限相互制约,协调与促进的质量保证体系,使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达到法制化、标准化,设施规范化,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及效率。

  通过全面质量管理,使我院医疗质量达到国家二级甲等中医院水平。

  三、健全质量管理及考核组织

  1、成立院科两级质量管理组织

  医院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由分管院长负责,医务科、护理部、医疗质控办及主要临床、医技、药剂科室主任组成。负责制定,修改全院的医疗护理、医技、药剂质量管理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制定适合我院的医疗工作制度,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对医疗、护理、教学、科研、病案的质量实行全面管理。负责制定与修改医疗事故防范与处理预案,对医疗缺陷、差错与纠纷进行调查、处理。负责制定、修改医技质量管理奖惩办法,落实奖惩制度。

  各临床、医技、药剂科室设立质控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质控医、护、技、药师等人组成。负责贯彻执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医疗护理等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章。对科室的医疗质量全面管理。定期逐一检查登记和考核上报。

  2、健全三级质量监督考核体系

  成立医院医疗质量检查小组,由分管院长担任组长,医务科、护理部主任分别负责医疗组、护理组的监督考核工作。各科室成立医疗质控小组,对本科室的医、护质量随时指导、考核。形成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疗质量检查小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三级质量监督、考核体系。

  3、建立病案管理委员会、药事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医疗事故预防及处理委员会。分别负责相关事务和管理工作。

  四、健全规章制度:

  1、执行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内容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严格执行各种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常规。

  2、重点对以下关键性制度的执行进行监督检查:

  ⑴病历书写制度及规范

  ⑵危急重症抢救制度及首诊责任制

  ⑶三级医师负责制及查房制度

  ⑷术前讨论及手术审批制度

  ⑸医嘱制度

  ⑹会诊制度

  ⑺值班制度

  ⑻危重、疑难病例及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⑼医疗缺陷登记及过失(纠纷)报告制度

  ⑽传染病登记及报告制度

  ⑾业务学习制度

  ⑿查对制度等

  3、医技科室要建立标本签收、查对、质量随访、报告双签字及疑难典型病例(理)讨论制度。逐步建立影像、病理、药剂与临床联合讨论制度。

  4、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和传染病管理,疫情登记报告制度,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

  五、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教育,增强法律意识、质量意识。

  1、实行执业资格准入制度,严格按照(医师法)规定的范围执业。

  2、新进人员岗前教育,必须进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及医疗质量管理等内容的学习。

  3、不定期举行全员质量管理教育,并纳入专业技术人员考试内容。

  4、对违反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的人员进行个别强化教育。

  5、各科室医疗质控小组应定期组织本科的人员学习卫生法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医院有关规定。

  6、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定期对各类医务人员进行“三基”、“三严”强化培训,达到人人参与,人人过关。要把“三基”、“三严”的作用贯彻到各项医疗业务活动和质量管理的始终。医护人员人人掌握徒手心、肺复苏技术操作和常用急诊急救设施、设备的使用方法。

  7、建立医务人员医疗技术缺陷档案。

  六、建立完整的医疗质量管理监测体系。

  1、分级管理及考核:

  (1)、各级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定期检查考核,对医疗、护理、医技、药品、病案、医院感染管理等的质量进行监督检查、考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及措施。

  (2)、职能部门药定期下科室进行质量检查,重点检查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执行情况,上级医师查房指导能力,住院医师“三基”能力和“三严”作风。

  (3)、分管院长应组织职能部门和相关科室负责人,进行节假日前检查,突击性检查及夜查房,督促检查质量管理工作。

  (4)、院医疗质量检查小组要定期和不定期组织科室交叉检查、考核。

  (5)各科室医疗质控小组应每月对本科室医疗质量工作进行自查、总结、上报。

  2、职能部门及各临床、医技、药剂科室、质控小组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措施及评价方法。要建立健全各种医疗质量记录及登记。对各种质量指标做好登记、收集、统计,定期分析评价。

  3、建立质量管理效果评价及双向反馈机制。

  (1)、科室医疗质控小组每月自查自评,认真分析讨论,确定应改进的事项及重点,制定改进措施,并每月有医疗质控办上报业务工作月报表和科室当月的质控工作总结。

  (2)、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定期向临床医技等科室下发医疗质量管理评价表,进行交叉评价,经职能部门汇总分析,在临床、医技等科室主任联系会上通报。

  (3)、医务科、护理部、质控办、信息科、院感办等职能部门应将检查考核结果、医疗质量指标等,分析后提出整改意见,及时向临床、医技等科室质控小组反馈科室质控小组应根据整改建议制定整改措施,并上报相关职能部门。

  (4)、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应定期召开全体会议,评价质量管理措施及效果分析,讨论存在的问题,交流质量管理经验,讨论、制定整改计划及措施。

  七、建立医疗质量管理奖励基金。

  制订医疗质量管理奖惩办法,奖优罚劣。医疗质量的检查考核的结果与科室、个人的效益工资、职称晋升、年度考核、劳动聘用等挂钩,与干部选拔及任用结合,实行医疗质量单项否决。

  质量管理服务方案 篇4

  根据公司有关开展“质量管理风暴,开拓市场和企业管理新局面”的部署和有关要求,着眼于推进公司产品质量改进和提升企业管理效率、水平,紧紧围绕“没有质量的产品就没有市场,没有质量的企业就没有生命力”这一主题,人力资源部将展开一系列提升部门工作人员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活动。

  一、提出“质量提升”宣传口号,展开大讨论活动

  以公司“质量管理风暴”为契机,在部门全体员工中进行宣传,要求部门所有员工提出“管理质量提升”的口号并进行评选,择优选择三条制作成宣传栏或横幅,营造“质量提升”氛围。同时,每月进行一次有关“管理质量提升”的大讨论活动,总结“管理质量提升”经验并进行宣传,纳入部门每名员工的考核之中。

  二、整顿部门内务,依据质量管理体系要求重新设定每个岗位工作职责

  按照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结合部门工作职责,重新划分、明确部门各个岗位,每名员工的岗位工作职责,修订岗位说明书,并根据岗位职责说明,制定岗位考核目标,要求部门管理工作保质、保量、按期完成。要求:

  (1)招聘工作

  1、按照公司审批的年度招聘计划,如期完成招聘工作,所招聘人员素质符合公司需求,人员各项资料审核真实有效,人员流失率得到一定控制,招聘管理活动制定相应预算并严格控制;

  2、临时招聘人员符合用工单位要求,及时到位,资料完整,符合岗位需求;

  3、人员招聘工作效率提升,拓展招聘渠道和信息来源,提高中高级人才招聘力度。

  (2)培训工作

  1、按照公司审批的年度培训计划,如期开展公司员工教育培训工作,积极解决公司培训产学矛盾的问题,使得公司培训得以充分贯彻;

  2、认真做好每项教育培训活动的效果反馈工作,真正使得公司的培训效果能充分反馈到每名员工的实际工作中,认真总结培训工作的`得失,逐步提升培训工作的效果;

  (3)薪酬管理工作

  1、认真做好每月公司员工薪酬和社会保险审核工作,坚决做到公司员工和劳务派遣人员每月工资如期发放;

  2、认真做好公司各部门每月核发工资与财务部实际发放工资的对账工资,并做好工资统计报表。

  (4)定额管理工作

  1、日常定额核定做到标准统一,按照定额管理相关要求做到工艺不变定额不变,杜绝出现同零件同机床,定额不同的情况,并做好日常登记;

  2、定额重新核定工作按照定额核定计划要求,如期完成,尽量做到标准统一、符合实际。

  三、提升人力资源服务质量

  根据公司生产大纲和季度、月度生产计划的要求,服务于生产。提高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入公司各单位(部室),了解员工情绪,主动解决劳资纠纷,避免问题扩大化。

  质量管理服务方案 篇5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进一步规范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和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国卫基层发〔20xx〕93号)、市卫计委《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实施方案》及卫生计生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中心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继续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动力,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坚持社区卫生服务公益性质。以我们提出的“全面规范社区卫生服务,推行‘优质服务”为理念,以满足群众健康服务需求为导向,以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居民感受度和服务质量为重点,以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为抓手,进一步规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与管理,转变服务模式,大力推进社区全科医生签约服务,狠抓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和绩效考核制度落实,推进城市社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进程。

  二、目标和任务

  (一)总体目标。一年内,以重点特殊人群定点管理,“一盯一”管理为突破口,充分利用“健康小屋”的优势,进行居民健康问题风险早期预警监测,开展早期干预和指导,达到“特定人群服务全覆盖”的目标,逐步建成服务网络健全、人员素质较高、服务功能完善、管理运行规范、群众满意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二)任务指标。

  1、建立健康教育基地,设置全科医生门诊、中医预防保健科、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科等;100%使用基本药物并零利润销售;100%推行分级诊疗制度,落实首诊负责制和双向转诊制度;社区卫生人员年度业务技能培训达到全覆盖。

  2、城镇居民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75%以上,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建档率达85%以上,健康档案动态管理率达50%以上。居民健康教育以城镇社区为单位覆盖率为100%,居民健康教育及基本知识达到80%以上。

  3、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及其他新增疫苗免费接种达95%以上;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健康管理率分别达到90%;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建档管理率达90%以上,规范管理率达85%以上;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重性精神病患者中医药服务达到50%以上。

  4、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率、及时率和处置率达100%,完成下达的结核病病人治疗管理任务,人口死亡报告率达95%以上;卫生监督协管信息报告率达100%以上,日常巡查记录、监督协管覆盖率达95%以上。

  5、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重性精神病患者等重点人员服务满意度达到90%以上。

  三、实施要点

  (一)规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与管理。

  1、加强社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积极争取政府支持。为我中心扩建办公房屋及辅属用房,着力解决我中心业务用房面积小、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二是实施标准化建设基本设备配置。力争县卫计局为我中心配置救护车、DR等医疗设备,满足群众基本医疗需求。三是完成“健康小屋”建设。争取年底建成“健康小屋”,为当地群众提供安全、经济、高效、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

  2、改善社区卫生服务环境。继续为服务对象创造良好的就诊环境,规范科室布局,明确功能分区,保证服务环境和设施干净、整洁、舒适、温馨,体现人文关怀。一是预防接种、儿童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和中医药服务区域应当突出特色,营造适宜服务氛围。二是挂号、分诊、药房等服务区域鼓励实行开放式窗口服务。改善居民就诊体验。三是规范使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识,统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视觉识别系统,统一工作服装、胸牌、出诊包等,机构内部各种标识须清晰易辨识,保护就诊患者隐私权,应当做到一医一诊室。四是完善机构无障碍设施,创造无烟机构环境,做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全面禁止吸烟。

  (二)加强社区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

  1、提升社区医疗服务能力。一是在检验、心电、B超等功能科室的基础上,增设放射科、体检科等,增强社区门诊基本医疗诊治能力。二是重点加强全科医学及中医科室建设,提高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的诊治能力;抓好门诊病例、处方、留观病例、急诊出诊记录等医疗文书的书写质量。三是根据分级诊疗工作需要,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配备所需药品品种,满足患者用药需求。

  2、落实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充分利用居民健康档案、卫生统计数据、专项调查等信息,定期开展社区卫生诊断,明确辖区居民基本健康问题,制订人群健康干预计划,在稳步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数量的同时,注重加强对服务质量的监测和管理,关注健康管理效果。一是以《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指导意见(试行)》为指导,严格执行各项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和技术规范,按照服务流程为辖区居民规范开展12类5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高居民的获得感,扩大受益人群覆盖面。二是按照辖区居民分布情况,采取“人盯人”的形式,建立居民住户花名册,实行网格化管理,推进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和随访管理。三是落实重点特殊人群定点管理“一盯一”管理,做到目标明确,底子清楚,精细化管理,服务到位。四是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合理设置公共卫生服务岗位,推动防治结合。

  3、大力发展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在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以及慢性病康复中,充分利用中医药资源,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和作用。大力开展中医药服务。推广针灸、推拿、拔罐、中医熏蒸等适宜技术。为社区居民提供中医健康咨询、健康状态辨识评估及干预服务,大力推广普及中医药健康理念和知识。

  4、加强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合理配置人员岗位结构,加强以全科医生、社区护士为重点的社区卫生人员队伍建设。以提高实用技能为重点,加强社区卫生在岗人员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可利用各种机会,参加区内外各种培训班、研修班等,也可定期不定期组织人员进行自修培训学习、技能演练,或者安排人员到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进行临床脱产进修学习,提高服务技能和水平。

  (三)转变服务模式,大力推进社区居民签约服务。

  1、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建设。在上一年的基础上,健全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建设,建立签约医生团队,根据辖区服务半径和服务人口,合理划分团队责任区域,实行网格化管理。签约医生团队应当掌握辖区居民主要健康问题,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危险因素干预和疾病防治,实现综合、连续、有效的健康管理服务,力争实现让每个家庭拥有一名合格的签约医生,每个居民有一份电子化的健康档案。

  2、大力推行社区居民签约服务。推进签约医生团队与居民或家庭签订服务协议,建立契约式服务关系。在签约服务起始阶段,应当以老年人、慢性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长期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的人群为重点,逐步扩展到普通人群。在推进签约服务的过程中,要注重签约服务效果,明确签约服务内容和签约条件,确定双方应当承担的责任、权利、义务等事项,努力让居民通过签约服务能够获得更加便利的医疗卫生服务,引导居民主动签约。

  3、开展便民利民服务。要合理安排就诊时间,应当适当延长就诊时间和周末、节假日开诊,实行错时服务,满足工作人群就诊需求。鼓励以慢性病患者管理、预防接种、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等相关服务对象为重点,逐步开展分时段预约诊疗服务。对重点人群开展定期随访,对有需要的病人进行上门访视。

  4、做好流动人口社区卫生服务。要将务工人员及其随迁家属纳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范围,根据实际服务人口合理配置卫生技术人员,方便流动人群就近获得医疗卫生服务。要深入流动人口集中区域,采取宣讲、壁报、发放材料、新媒体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使其了解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服务对象、内容、流程等。针对流动人口的特点,应当重点加强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控、预防接种、孕产妇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

  5、延伸社区卫生服务功能。根据社区人群基本医疗卫生需求,不断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内容,丰富服务形式,拓展服务项目。鼓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加强与相关部门配合,协同推进医养结合服务模式。鼓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面向服务区域内的机关单位、厂矿、学校、幼儿园等功能社区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引导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卫生服务,通过开展慢性病患者俱乐部或互助小组、培训家庭保健员等形式,不断提高居民自我健康管理意识。

  (四)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保障与监督管理。

  1、加强医疗质量安全保障。一是严格执行医疗质量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诊疗规范,加强医疗质量控制。加强一次性医疗用品、消毒剂、消毒器械等索证和验证工作。对消毒供应室、治疗室、换药室和清创室等重点科室医疗器械和环境要严格执行清理、消毒和灭菌。二是加强院内感染控制,严格执行消毒灭菌操作规范,按要求处理医疗废物,实行登记管理制度,保证医疗安全。三是严格遵守抗菌药物、激素的使用原则及联合应用抗菌药物指征。合理选用给药途径,严控抗菌药物、激素、静脉用药的使用比例,保证用药与诊断相符。

  2、加强政策支持和绩效考核。一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运行机制,严格人员绩效考核、人事劳动分配、双向转诊、财务收支等制度,推动落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财政补助、人事分配等相关保障政策,充分调动社区医务人员的积极性,顺利实施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工作。二是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负责制,实行全员聘任制和岗位目标制,建立以服务数量、质量、效果和群众满意度为核心,公开透明、便于操作的绩效考核机制。三是制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考核办法和实施细则》,明确考核指标和任务,建立绩效考核分配机制,根据工作量和服务效率考核兑现服务经费,调动社区卫生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将开展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作为今后社区卫生工作的服务理念,制定总体规划和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实施。为确保有序推进,中心将成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工作领导小组(附后),设立了办公室。

  (二)完善工作机制。通过完善机制转换,确保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目标任务的有效落实。

  (三)广泛宣传引导。开展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技术要求高、任务十分艰巨。一要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宣传其目的、意义及服务内容,做好“首诊在社区,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公共卫生均等化、基本医疗有保障”、“方便群众、就近就医”等核心内容的宣传,改变群众不合理的诊疗及用药习惯,积极争取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质量管理服务方案 篇6

  护理质量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医疗和病人安危,因此护理部根据我院护理队伍的现状和具体情况,按照等级医院护理标准及安徽省医院管理评价指南对护理的要求,拟定各护理单元质量标准及控制措施。

  一、建立健全各级护理质量管理组织

  (一)、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

  主任委员:杨旭东

  副主任委员:时峰、裴根仓、黄晓明、王珏

  委员:王林文、侯翠霞、夏玉珍、孔雪莲、徐卫红、陈阳、王春梅

  办公室主任:王林文

  (二)、医院护理质量控制组名单:

  组长:王林文

  组员:侯翠霞、王玉芹、王玉萍、孔雪莲、徐卫红、陈阳、王春梅

  医院专项护理质量检查人员分组名单

  1、危重病人护理质量组

  组长:韩桂霞

  成员:郭晓丽、李晓兰

  2、消毒隔离组

  组长:许锦兰

  成员:钟瑛、张英

  3、病区管理组

  组长:李敏

  成员:秦红侠、刘华丽

  4、基础护理组

  组长:孙丽洁

  成员:马培灵、宋效玲

  5、抢救物品组

  组长:赵球

  成员:吴瑞文、张海宝

  6、整体护理组

  组长:曹素云

  成员:王春梅、周秀侠

  7、护理操作组

  组长:王玉萍

  成员:李水莉、闫红梅

  (三)、各大科护理质量控制组名单:

  1、门急诊护理质量控制组名单:

  组长:陈阳

  组员:王春梅、闫红梅、尹红霞、葛建华、李水莉

  2、大内科护理质量控制组名单:

  组长:孔雪莲

  副组长:韩桂侠、钟瑛、曹素云、宋晓玲

  组员:张海宝、吴金兰、吴瑞文、王守华、王宝华、张英、李敏、刘华丽、马培灵、陈平

  3、大外科护理质量控制组名单:

  组长:徐卫红

  组员:孙丽洁、秦红霞、许锦兰、周秀霞、张晓梅、郭晓丽、吴群、赵芳玲、李晓兰、吴晓凤、赵球、祁克兰、任秀芳

  (四)、各科室质控网员:(科室质控由护士长加质控网员组成)

  肾内科,陈淑梅(本科)

  心内科,郭萍梅(本科)

  妇科,赵晓琪(大专)

  人工肾,于迎春(大专)

  血液科,王艳(本科)

  产科,李桂贞(大专)

  内分泌,孙敏(本科)

  内三科,张芬(本科)

  ICU,刘艳红(本科)

  内四科,王素芝(大专)

  内五科,齐素兰(大专)

  门诊妇科,梁海笑(大专)

  呼吸科,连芹(大专)

  传染科,李美娟(大专)

  急诊,李颍(本科)

  干内科,马季(大专)

  神内科,董晓旭(大专)

  观察,杨淑华(大专)

  儿科,刘文荣(大专)

  特需科,杨青(中专)

  供应室,林敏(大专)

  外一科,李淑芹(本科)

  外二科,高爱玲(大专)

  外三科,张春侠(大专)

  外四科,陈元元(大专)

  外五科,郑士华(大专)

  骨科,吴群(大专)

  手术室,王寒莉(本科)

  五官科,袁兆敏(大专)

  二、确定护理质量控制项目及评分标准,完善并修订,实行目标管理

  (一)临床病区考核项目:

  1、护士长工作考核100分

  2、病区护理管理质量100分

  3、抢救物品管理100分,完好率100%

  4、消毒隔离管理100分,常规器械消毒合格率100%。

  5、基础护理管理,合格分90分,合格率90%

  6、特、一级护理质量90分,危重护理合格率90%

  7、护理文书书写85分,合格率85%

  8、三基考核(理论80分和操作90分),每1人次不合格扣1分。护理操作合格率95%。

  9、护理服务满意度90%,每低1%扣0.5分。

  10、急救器械完好率100%

  (二)单项考核有:急诊科、手术室、供应室、产房、门诊、血液净化护理工作考核,对各项考核制定标准并按百分量化考核。

  三、护理质控措施

  1、强化全员质量管理,每年全员进行一次以上的专题护理质量培训,强化质量意识,利用护士长例会,每季度护理质量分析及专题整改会,以不断增强质量意识,使人人有质量意识,自我约束和控制。

  2、科室护理质控小组在护士长带领下每周开展护理质量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要自查自纠认真记录,每月进行质量分析并制定改进措施,结果反馈给每位护士并上报护理部。

  3、大科护理质控组在大科护士长带领下每月开展护理质量检查,对存在问题除当面反馈外,有些问题需要书面反馈,限期改正。检查结果上报护理部。

  4、医院护理质量组在护理部主任带领下工作,实行目标管理,突出难点管理、重点环节管理,狠抓基础护理及护士三基训练,每季度全面质量考评并将结果汇总,测算各病区质量达标情况,结果书面反馈给科室并上报院考评办与科室奖惩挂钩,定期召开护理质量分析会,做到有分析、有评价及处理反馈,从而促进我院护理质量不断提高。

  质量管理服务方案 篇7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升质量安全水平、服务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主线,推动大质量工作机制和大质检文化建设。进一步促进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促进各级政府加强对质量工作的领导,促进部门、行业组织加强支持、指导和服务的力度,促进全社会增强质量意识。

  二、活动主题

  质量提升,促进发展,惠及民生

  三、活动内容

  (一)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1、开展质量安全进企业活动。选取重点企业进行宣传,重点宣传生产许可、质量安全等相关知识,提高经营者质量安全意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2、组织重点用能企业宣传计量检测和能源平衡测试相关知识。请有关专家进行知识辅导,讲解节能法中与质量技术监督职能有关的内容。

  (二)开展以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为重点的专项检查。

  对全区获证企业进行全面巡查。对生产必备条件,从原料进厂到产品出厂的每个环节及添加剂使用等进行全方位检查,确保产品质量。

  开展高风险食品、传统特色食品企业专项整治,优化食品生产整体环境。开展对小作坊的专项执法检查,保证食品质量安全。

  开展特种设备专项整治活动,重点对土锅炉、危险化学品、气瓶、游乐设施进行专项整治。

  认真推进全区重点企业的节能工作。配合能源监测站开展计量检测和能源平衡测试相关工作。

  开展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抽查和过度包装商品的监督检查。

  (三)选择空调机、电冰箱、洗衣机等产品,开展能效标识专项监督检查。

  四、活动要求

  1、加强领导。

  成立质量月活动领导小组。局长任组长,副局长、纪检组长任副组长,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安排质量月期间的执法检查和有关宣传工作。质量月活动办公室设在质量科(食品科),负责信息报送,总结材料汇总及上报工作。

  2、高度重视。

  各部门要把质量月活动作为提高产品质量和展示质监工作职能的平台,认真做好活动的具体组织工作,周密实施。使质量月活动成为影响大、内容实、效果好的品牌活动。

  3、加强协调,形成合力。

  各项活动按照局内职责分工进行,部门与部门之间,要加强协调,密切配合,避免单打一。树立全局一盘棋思想,团结一致,形成合力。

  4、加强宣传,扩大影响。

  积极争取新闻媒体的支持配合,注重宣传,扩大社会影响,引导社会关注质量。各部门在活动进行当中和完成以后,要及时向宣教科和有关部门报送信息。

  5、认真总结。

  各部门于10月8日前,将活动总结报质量科(食品科),汇总后于10月13日前将总结报市局。

  质量管理服务方案 篇8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是医院永恒的主题,也是医院医务管理工作的核心,为全面推动医院医疗质量管理,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不断提高医院医疗质量与水平,消除医疗安全隐患,减少医疗纠纷发生,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生命安全。

  医务部围绕提高医疗质量和确保医疗安全将对全院所有的临床、医技、门诊科室进行检查。每月确立不同的医疗质量检查内容和重点主题,加强医疗质量重点科室、重点环节和重要岗位的管理,突出关键环节,狠抓薄弱环节,努力做到全院检查同质化。现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实施依据

  医疗质量质控标准:《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

  病历质控标准:住院病历质控标准。

  二、组织体系

  医疗质量质控形式:医务部统一组织和分工,抽查各医疗区临床科室,剩余部分科室由各区负责完成检查。

  院科两级质控体系: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医务部、各区医务办、门诊办)、科室质量管理小组(质控员同质管部)

  三、工作要求

  医疗质量质控周期:总部和各医疗区均每月质控一次。医疗质量质控内容:临床科室重点督导医疗管理核心制度落实,同时兼顾其余的质控主题;麻醉(包括疼痛)、药学、检验(包括输血和病理)、医学影像(包括放射、超声、心电、脑电、肌电、核医学、高压氧)由各专业制定督导的内容;门诊部制定门急诊科室督导的内容。

  质控人员组成和分工:由医务部、门诊部、各区医务办的专职人员和科室医疗质量检查兼职人员组成;麻醉、药学、检验、影像部分由各专业医疗质量检查兼职人员组成。

  四、考核与奖惩

  质控结果:各专业检查后由医务部统一进行汇总,每月汇编形成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简报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简报进行公示和发放,检查结果与科室医疗质量分挂钩。同时以书面形式及时反馈科室,督导科室限期整改。

  质控人员补助:给予个人一定数额补助(100/天)或给予科室一定数额质量分补助(5-10分)或同时进行。

  质量管理服务方案 篇9

  医疗质量是医务人员利用医疗技术为患者提高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医疗服务的提供过程与实现同时进行,很难对医疗服务进行检查,即合格后校对,因此环节质量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且医疗服务对象是人,服务过程中出现不合格可能产生严重后果,且难以纠正,可见,环节质量管理十分重要。针对我院妇产科重点科室现制定出以下管理方案:

  1、自觉履行好岗位职责。必须严格自觉履行好岗位职责,否则为岗位不作为或不能胜任岗位工作。自觉接受院领导检查,科室要经常开展履职教育。

  2、抓好妇产科质量管理:科室质量管理是环节管理的中间环节、关键环节,能及时发现及纠正医疗过程中的质量问题。科主任、护士长是科室质量管理负责人,要狠抓落实。

  3、抓好环节中的重点环节和薄弱环节。

  ⑴、抓好行政查房、会诊、病例讨论、手术审批、转诊转院、等制度的贯彻落实。

  ⑵、抓好查对工作。

  ⑶、做好危重病人、手术期病人和特殊病人的管理。

  ⑷、抓好临床输血管理。确保用血安全。

  ⑸、抓好急救药品等。

  ⑹、抓好值班制度,节假日值班技术力量要保证,做好交接班及报告书写,经常随机抽查(特别是节假日夜班间抽查)在岗位情况。

  ⑺、做好病历书写和管理,及时客观准确书写,上级医师及时修改签名,按时归档,妥善保存,归档病例不得修改、返回,原则上不借阅。

  ⑻、做好沟通工作:一方面做好医患沟通工作并做好谈话记录,并一方面做好院内上下、科室之间、同事之间工作的沟通,确保质量管理的决定及时执行,工作上能互相协作,确保工作正常运转。

  ⑼、实施零缺陷管理,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⑽、持证上岗,严格执业准入。

  质量管理服务方案 篇10

  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为了强化质量意识,突出教学中心,弘扬教师敬业、务实、奉献精神,鼓励教师争创一流,现根据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质量目标

  1、初三毕业考试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年级平均分、优良率、高分率达到全区平均线以上。

  2、九年级政治、历史,八年级地理、生物成绩达到全区划定的B等以上。

  3、在每学期期中、期末考试中,各年级语文、数学、英语,八、九年级物理、化学,八年级地理、生物,九年级历史、思品班级平均分、达标率、培优率达到同等条件学校的平均水平。

  4、各年级组确定各班培优生、达标生,应以培养中考高分段学生和示范性高中录取学生为目的。

  二、质量评价办法

  1、评价方式采用年级大捆绑和班级各学科的小捆绑形式,形成同心协力、齐抓共管态势。

  2、评价科目:初中各年级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地理、生物、历史、思品共9门学科。

  3、每个年级确定30%的学生作为达标生,其中七年级30名,八年级40名,九年级40名。达标生名单经任课教师讨论核定,确认签字,报教导处备案。年级组将名单下发各班、各任课教师进行强化培养。

  达标生平均分的评价:每个年级求确定的全部达标生单科成绩的平均分,将单科成绩的平均分作为该科目达标生的实际达标分数线;每个年级求确定的全体达标生各科总分的平均分,将各科总分的平均分作为该班级实际达标学生的达标分数线。

  达标生平均分奖=(班级单科实际达标生平均分-年级实际达标生平均分)x40%x学科权重系数。

  各学科权重系数:语文、数学、英语为1,物理0.8,化学0.7,地理、生物、九年级历史0.5,历史、思品0.4.达标生达标率的评价:按达标分数线找出班级实际达标人数,并计算出年级达标生数的平均值,求班级达标生人数与年级达标生平均值的商,即为本班达标生达标率。

  达标生达标率奖=班级达标生达标率x年级达标生权重奖七、八、九年级达标生权重奖为:200、260、300.学校管理人员达标生教学奖=(班级达标生教学奖+班级达标生达标率)x0.6+学校(或年级)达标生平均教学奖x0.4

  4、年级组按照上学年度学生考试成绩,按年级名次从高到低,在七年级确定7名培优生人选,八、九年级各确定10名培优生人选,培优生名单经任课教师讨论核定,确认签字,报教导处备案。年级组将培优生名单下发到各班,承包给任课教师进行强化培养。期中、期末考试成绩评价时,以培优生单科成绩培优线为准筛选出达标的优等生。培优生平均分和培优率评价办法与达标生评价办法一致。

  5、达标生和培优生名单一经确定,如有成绩进步明显、稳定,具备达标生、培优生条件的可进行调换。七、八年级达标生每学期每班可调换1-2人,九年级最多调换1人;培优生一般不作调整,如遇特殊情况,任课教师大多数同意,可做极个别调整。

  6、任课教师教学成绩的评定,以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为依据,每学期评价两次,全学期成绩期中按40%计算,期末按60%计算。评价要素包括参考率、平均分、达标率、培优率。参考率指实际参考人数与该年度年报数的比率,平均分指该班全部学生该学科的平均成绩,达标率指该班进入达标线的人数与年级达标生平均数的比率,培优率指该班进入培优线的人数与年级培优生平均数的比率。

  教学成绩核算公式为:

  学科教学成绩=参考率(20%)+平均分(30%)+达标率(30%)+培优率(20%)班级教学成绩=(语文+数学+英语)x1+物理x0.8+化学x0.7+(地理+生物)x0.5+(历史+思品)x0.4带多个班级或课头教师的教学成绩,先算出多个班成绩的总和,再乘以系数。一个班系数为1,两个班系数为0.55,三个班系数为0.45,以下依次递减0.05个点。

  三、奖惩办法

  1、奖罚部分班主任承担15%,各任课教师平均承担40%,其它45%由各任课教师按成绩承担。

  2、达标生和培优生的评价以平均分和达标率或培优率为标准,每进入达标线或培优线一人,奖励任课教师现金10元。凡规定的达标生任务完成80%以上的任课教师,未列入达标生名单的学生成绩一旦进入达标线,每生奖励任课教师现金10元。

  3、学科教学成绩的平均分按同年级、同科目核算,每高一分奖8元,每低一分罚4元。

  4、毕业年级达标生和培优生工作抓得实,毕业会考综合评比名次每高出全区平均线一个名次,奖励年级组现金1000元。

  5、教学成绩将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评优晋级的主要依据。学科教学成绩和班级成绩,以实际累计分数直接记入任课教师和班主任绩效考核。班级教学成绩突出的班主任和教师优先评先评优晋级;考试成绩列最后一名的班主任和教师,师德考核不评优良,年度考核不评优秀,不参与各类先进的评选。

  四、管理措施

  1、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体现优劳优酬,学校对达到教学质量目标的任课师进行奖励,奖金来源由教代会协商,从勤工俭学经费中和教师绩效工资中支出。

  2、各年级组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师的教学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完成教学质量目标的具体操作办法,并认真组织实施,教导处将对实施情况进行跟踪、考评,实行责任追究。

  3、教导处、年级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对达标生、培优生的成长建立成绩跟踪档案,每次考试后均要有每科和总体的情况分析,通过学情分析,提出及时合理的整改措施。

  4、期中、期末考试试卷联系名校教师拟定,保证命题质量,有较高甄别性。

  5、在每次统一考试后的质量分析时,要以年级为单位,按学科分类,将平均分、达标率、培优率最低的、影响班级总分最严重的学科列入重点监控对象,并通过听课、跟任课教师、学生谈话等形式实施动态管理,进行诫勉、督促,跟踪考核。

  6、表彰奖励成绩突出的教师和学生,注重树立优秀典型。

【质量管理服务方案】相关文章:

医院服务质量管理方案04-09

客户服务质量管理方案(精选14篇)04-22

质量管理考核方案04-07

护理质量管理方案04-07

项目质量管理提升方案04-06

医疗质量管理考核方案04-07

2022护理质量管理方案04-09

最新护理质量管理方案04-09

医院护理质量管理方案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