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农业实施方案

时间:2022-08-26 11:06:39 方案 我要投稿

数字农业实施方案(精选10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科学有序进行,往往需要预先进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方面进行安排的书面计划。那要怎么制定科学的方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字农业实施方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数字农业实施方案(精选10篇)

  数字农业实施方案 篇1

  为切实增强我县农业、农村和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最大限度弥补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促进农业和粮食生产发展,根据中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原则及工作目标

  1、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保障受灾农户基本利益,最大限度减少风险损失为目的,逐步建立规范有序、覆盖城乡的农业保险长效机制,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基本原则: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

  3、工作目标:在全县现有政策农业保险服务机构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工作网络,在乡镇建立保险服务站,在行政村设立保险服务点,明确服务站和服务点工作职责,规范开展政策农业保险承保办理、查勘定损及赔偿支付等服务,全面提升我县农业保险工作水平。

  二、政策性农业保险主要险种

  (一)玉米保险

  参保条件:

  1、经县农业部门审定的合格品种,符合当地普遍采用的种植规范标准和技术管理要求。

  2、种植场所在当地洪水水位线以下的非蓄洪、行洪区。

  3、生长正常。

  参保要求:应将其所有或管理的符合上述条件的玉米,当年实际种植面积全部投保,不得选择性投保。

  保险责任:风灾、雹灾。

  保险金额:每亩260元。

  保险费:每亩18.2元,其中财政补贴80%,即14.56元;个人交费20%,即3.64元。

  (二)小麦保险

  参保条件:

  1、经县农业部门审定的合格品种,符合当地普遍采用的种植规范标准和技术管理要求。

  2、种植场所在当地洪水水位线以下的非蓄洪、行洪区。

  3、生长正常。

  参保要求:应将其所有或管理的符合上述条件的小麦,当年实际种植面积全部投保,不得选择性投保。

  保险责任:风灾、雹灾。

  保险金额:每亩300元。

  保险费:每亩15元,其中财政补贴80%,即12元;个人交费20%,即3元。

  三、承保机构及职责

  我县承保机构为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支公司。其职责是:负责前期准备、宣传发动,签单承保,现场勘查、定损,防灾防损,理赔等事宜。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建立农业保险基层服务网络是保障该项民生工程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县成立县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县政府主管领导担任,成员由县农业局、财政局、气象局、广播电视台、人保财险公司以及各乡镇分管负责同志组成,负责引导、支持和推动全县政策性农业保险健康发展。各乡镇及有关部门要在人员配备及工作推动上给予有力支持和保障,确保把这项惠农工程抓实抓好。

  2、明确职责分工。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乡镇的组织发动工作,并协助县人保财险公司做好风险评估、勘查定损等理赔事宜;县农业局要充分发挥指导协调作用,积极协助县人保财险公司开展险种承保工作,做好信息数据收集、专业技术指导以及农民损失鉴定等相关工作;县财政局负责国家配套补贴资金的预算、拨付、审核、监督等工作,保证补贴资金及时到位;县广播电视台要配合做好相关政策的宣传工作;县气象局要及时出具气象证明工作;县人保财险公司应根据“主动、迅速、准确、合理”的原则,严格按照业务流程操作,公开、公正赔付。对有争议的疑难案件,要及时协调有关部门研究解决,防止涉农群体,事件的发生;县政府督查室要定期了解各乡镇参保工作进展情况,并及时进行反馈。

  3、广泛宣传发动。各乡镇、有关部门及县人保财险公司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重要意义和政策内容,深入群众面对面做好政策宣传工作,切实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参保意识,确保应保尽保。

  4、建立健全保险服务网络。为实现农村保险服务网络全覆盖,各乡、镇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县人保财险公司,在乡镇建立保险服务站,在行政村设立农村保险服务点,各村招聘若干保险联络员,形成县、乡、村三级农村保险服务网络,实现农村保险零距离服务。

  数字农业实施方案 篇2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农业部及省政府办公厅继续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的有关部署,结合我省农业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xx]23号)和中央、省委和省政府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核心,以全面实施《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安全生产法规、政策为主线,以强化企事业单位及经营者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为重点,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执法、治理和宣教“三项行动”,加强安全生产法制体制机制、保障能力和监管队伍“三项建设”,严格依法行政,着力提高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及驾驶操作人员“上牌率、检验率、持证率”,推进农机全面监理,排查整治事故隐患,创建平安农机,努力提高安全监管能力,坚决防范安全生产事故,促进现代农业安全发展。

  二、工作目标和步骤

  (一)工作目标。通过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突出“二遏制、二增强、二规范”工作重点,即一是加大农机安全执法和隐患排查治理力度,使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无牌行驶、无证驾驶,以及伪造、变造及使用伪造、变造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牌证等严重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使农业安全生产事故上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二是加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使安全发展理念得到进一步增强,农业企事业单位及经营者主体责任意识和行业主管部门监管、指导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促进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三是加大农业安全生产制度、体制、机制建设力度,增加安全生产投入,提升安全监管水平,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得到有效规范,使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登记、检验、核发牌证等行为得到有效规范。

  (二)工作步骤。安全生产年活动分为四个阶段,xx年4月为部署阶段;xx年5月至xx年11月上旬为全面实施阶段;xx年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为督促检查阶段;xx年12月下旬至年底为总结提高阶段。按有关规定,请各市州农业(农机)主管部门及厅属有关单位于4月底前,将本区域、本单位活动实施方案报省厅,并在每季度结束后3日内报上季度工作情况小结;xx年1月10日前报全年该项活动专题工作总结。联系部门:厅农机安全监管处,电话:,邮箱:

  三、工作重点

  (一)全面落实企事业单位和经营者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行业内各企事业单位要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把安全生产作为强基固本的重要举措纳入本部门、本单位重要议事日程,确保安全投入、安全管理、技术装备、教育培训等措施落实到位。要强化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的责任,及时解决安全生产中遇到的突出问题。严格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安全生产事故易发重点单位、岗位、环节,要将安全生产任务量化到岗位、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人员。

  (二)进一步强化行业安全监管和指导责任。各级农业(农机)主管部门要认真落实“一岗双责”,认真履行安全监管和指导职责,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认真落实安全监管和指导责任,完善安全生产考核制度,督促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要在实施和完善“十二五”规划中安排农业安全生产有关项目。要按照规定召开安全生产例会等会议,抓部署、抓督促、抓检查、抓落实,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各级农业安全生产监管机构要发挥综合监管作用,加强督促指导和综合协调。建立和完善部门协调机制,形成监管合力,提高监管效果。农机、农能和农场系统等重点领域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监督、管理和指导职责,加强对本领域企事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管和指导服务。加强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要贯彻落实全国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学习、探索农机具安全保险新途径。切实做好《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xx-20xx年)》农机安全监理体系建设项目,加强督导检查,改进农机安全监理设施设备条件,增强安全监理公共服务能力。

  (三)组织开展农业安全生产检查活动。要大力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化,将隐患排查治理纳入安全监管和企事业单位日常治理的重要内容。要重点检查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安全技术标准情况;强化重大节假日、重要时节和重点环节的安全监管,检查沼气工程、农业机械机库棚、维修、储油等设施安全情况;排查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投入保障机制、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等建立与落实情况,以及检查事故处理和责任追究情况,及时纠正非法违法、违规违章行为。完善各级各类危险源、事故隐患动态监控及预警预报体系,建立跟踪督促整改制度,对较大隐患层层督办,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各类事故发生。农机监理机构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严厉打击和查处拖拉机违章载人、无证驾驶、无牌行驶、超速超载、酒后驾驶,以及伪造、变造及使用伪造、变造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牌证等严重违法行为。

  (四)加强拖拉机等农业机械的牌证管理,努力提高上牌率、检验率和持证率。各级农业(农机)主管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切实做好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的牌证管理,进一步规范其登记、检验、发放牌证等行为,把好“准入关”。要对农业机械牌证办理业务组织开展一次清理整治,重点检查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的登记、年度检验情况,驾驶证申领、换发、审验情况,严肃查处、坚决纠正擅自扩大标准等办理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登记、检验、核发牌证等违法、违规行为。要制定提高“三率”的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层层落实,加强对各级监理机构的组织领导和绩效考核。严格执行相关规定,督促做好拖拉机运输机组的道路交通责任强制保险工作。农机监理机构在办理拖拉机运输机组登记时,严格要求拖拉机所有人提供“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日期和保险公司的名称”。要督促保险工作部门,切实提高保险服务水平。要有针对性地对微耕机等设施农业装备开展专项治理。对无牌行驶作业、不按时参加安全检验的现象进行整治,对驾驶操作人员无证驾驶的现象进行治理。

  (五)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好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常识的宣传,营造良好的行业安全生产氛围。加强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增强执法为民思想和依法行政能力,严格依法办事。要组织开展农机安全知识竞赛,提高农机手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做好“六个一”的宣传活动,切实增强农民群众和农村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

  (六)严肃事故查处,不断规范事故处理工作。各地要按照“四不放过”和“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认真组织开展事故调查工作。对事故负有领导、监督、管理责任的单位和人员,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并跟踪督促事故责任的落实;教育和引导广大企业和干部群众深刻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查隐患、堵漏洞,有效预防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各地要组织完善相应的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建立统一指挥、职责明确、规范有序、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要落实事故应急处理工作责任制,及时、妥善处理事故。要进一步开展农机事故统计调研、分析,探索建立农机事故指标科学控制机制,促进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体系。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地、各单位要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对继续深化“安全生产年”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国务院办公厅、农业部和省政府办公厅的有关部署上来。各级、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年”各项部署和有关要求的贯彻落实。

  (二)明确任务,精心组织。各地、各单位要坚持“抓生产必须抓安全”的理念,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安全生产年”活动及重点工作实施方案,要进一步明确任务,逐级落实工作责任,细化进度安排。各地要把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与当地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各项工作,以及与“平安农机”创建活动等结合起来,并为该项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

  (三)加强监管,突出重点。加强对安全生产年活动的指导、监督检查,及时研究、协调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稳定和改善安全生产形势。对活动过程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掌握情况,对各地活动进展情况进行专项抽查;对突出问题、重大事故隐患要加强排查力度;对普遍性和倾向性问题,分析原因,研究对策,深化整治效果,着力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四)加强交流,促进工作。各地、各单位要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开展活动的新模式,及时总结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的经验做法,加强信息互通,充分利用各种媒介互相交流学习,并将工作动态以信息等方式报省厅,同时要努力查找存在的问题,思考解决对策,促进此项工作深入开展。

  数字农业实施方案 篇3

  根据《融安县人民政府关于同意20xx年第二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发展资金)项目计划的批复》(融政函〔20xx〕257号),我县安排60万元用于核桃扶贫产业发展,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项目计划要求,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根据我县当前扶贫开发工作实际,以培育、发展新产业为着力点,提高经济收入脱贫致富为主要目标,特制定以下项目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产业精准扶贫核桃项目计划发展核桃种植750亩,投入财政扶贫资金60万元,扶持农户300户,受益人数1200人。

  以每个贫困人口种植10株计,年人均增收约2500元。

  项目的实施可带动260户1000人脱贫致富。

  二、扶持对象

  融安县建档立卡户(其中:20xx年贫困户和20xx年脱贫户按自治区文件已明确可以享受;20xx年和20xx年建档立卡退出户尚未明确是否享受,需待自治区出台文件后再按文件执行)。

  三、奖补标准和限额

  产业精准扶贫核桃项目每亩奖补800元,补助上限为人均不超过3000元。

  四、验收程序和标准

  (一)验收程序

  农户完成种植后,向乡(镇)人民政府申请验收;各乡(镇)人民政府组成验收组,按照本方案确定的验收标准进行全面验收;验收完成后,造册核定奖补金额,并在各村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各乡(镇)将请款报告和验收材料一式两份送县扶贫办审核,报县人民政府分管领导审批后,由县扶贫办将奖补资金拨付到乡(镇),再由各乡(镇)拨付至种植户银行账户。

  验收档案材料由乡镇和县扶贫办各存一份。

  (二)验收标准

  每亩种植40株,验收时成活率需达到90%以上。

  五、资金筹措和使用

  项目资金来源为自治区和柳州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

  资金由县扶贫办统筹管理,项目计划总投资60万元。

  六、项目实施与管理

  项目由县扶贫领导小组产业开发专责小组负责实施。

  县林业局负责种苗组织、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工作;项目实施乡(镇)负责宣传发动、为参与产业开发的建档立卡户建台帐、组织验收和发放奖补造册登记审核工作,并对验收结果负责;县扶贫办负责奖补资金拨付工作;县财政局负责项目资金管理监督工作;县审计部门负责项目的审计工作。

  数字农业实施方案 篇4

  根据市、县两级扶贫开发会议精神,结合我村20xx—20xx年扶贫工作开发规划,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这一核心,以培植特色产业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为切实抓好规划的落实,夯实农民增收脱贫的根基,特制定新华村20xx-20xx年农村产业项目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新华村位于成温邛高速公路旁,距成都35公里,崇州市3公里,双向6车道怀华公路横贯境内,主干交通便利。现新华村共20个村民小组,1024户,总人口3093人,其中妇女1267人,劳动力1876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964人,常年外出打工383人。全村低收入486户,1323人,低保户34户。党员91名,党小组17个。全村人均收入低于全乡平均水平。

  二、指导思想

  以 "产业扶贫、整村推进、巩固提高、全面发展"为指导;以群众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以搞好农村产业扶贫为主线,坚持防止返贫与巩固提高相结合,产业扶贫与社会扶贫相结合;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带动、群众参与"的方式,提高农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协作化、规模化程度,努力提高贫困人口收入水平,力争综合实力增强,加快全村脱贫致富步伐。

  三、20xx-20xx年产业项目实施方案

  全村20xx年-20xx年计划总投资220万元,其中申请成都市扶贫资金50万元,申请县级扶贫资金70万元,对口帮扶单位40万元,村级公共服务资金60万元。

  新华村是典型的农业村,农业发展基础薄弱,近年来在农业产业发展上作了一些尝试,其中,富硒大米种植、蔬菜基地、西瓜种植等有一定基础,在这次扶贫开发中拟作为农业产业发展的重点进行扶持。

  (一)富硒大米基地建设(见附表1)

  可行性分析:水稻种植是新华村传统,种植技术较为简单农民易于掌握;新华村已与崇州市国家粮食储备库合作多年,由国家粮食储备库提供种子和技术服务,对产品实行保护价收购;去年全村种植1800余亩,每亩比种植一般水稻平均增收300元;经济效益明显,有技术和市场保障。

  建设规模:3000亩

  建设内容:以改善基地内道路、沟渠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对19组、12组、20组、3组、4组、5组、6组、15组、16组老陈堰到三公堰的沟渠约1800米、深1米、宽80厘米进行整修,涉及300农户,约需资金32万元;机耕路2800米、宽2米,约需资金6万元;农户按20%投工投劳;补助350户种植户种子、农药、化肥,约需资金5.6万元。

  运行模式: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份合作社为主,散户种植为辅。新华村外出打工农民较多,土地闲置和种"应付田"的现象普遍;合作社经营管理能够实现种植的规模化、机械化和生产技术标准统一;截止目前新华村已成立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份合作社8个,基础条件成熟。合作社涉及到312户、952人、耕地面积1100亩、转移劳动力243人、村民外出务工增收360余万。

  资金需求:基础设施建设38万元,物资补助5.6万元。

  (二)蔬菜基地建设

  可行性分析:该基地原为当地能人何卫东、林兵、林其凤有情等发起,引进蜀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龙头,作为技术和市场支撑;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新隆蔬菜专业合作社,现有规模200余亩,主要种植番茄、辣椒、茄子、黄瓜等蔬菜,主要以订单式生产为主,基地常年务工人员50-60人;经往年测算,每亩平均增收在1500元以上。经济效益明显。

  建设规模:500亩

  建设内容:以基地内基础设施和农业设施(大棚)为主,修复农田机耕道约3 km,需资金约10万元;修建u形槽沟渠约200m,需资金15万。

  运行模式:土地承包经营权合作社和新隆蔬菜合作社为运行机制。土地合作社以土地入股,蔬菜合作社负责基地种植、销售经营管理。

  资金需求:25万元

  (三)农资服务超市建设

  可行性分析:该项目是崇州市农发局扶持项目,具有一定公益性质,主要提供农资服务和农技服务,可降低新华村农业生产成本,保障农资产品质量,具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建设规模:300平方米

  建设内容:经营场所(房屋)建设和经营设施建设

  运行模式:为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经营。主要在农发局的指导下,购买正规厂家的农资产品,并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卖给农民,收益部分归村集体统一管理,并作为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公共服务资金。

  资金需求:经营场所和设施建设需10万元,经营流动资金20万元。

  (四)泡菜粗加工基地

  可行性分析:泡菜加工原料如青菜等种植技术简单易于掌握,生产季节主要为小春;新华村已成立8个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份合作社,具备规模化生产条件;与成都市古味觉食品有限公司合作,由公司提供技术和市场保障(订单式生产),按每亩净收益600元计算,种植户就增收60万元;新华村现有闲置厂房一座,可盘活资产;基地建成后可解决20人常年务工,按每人年收入18000元,解决村民就地增收36万元。

  建设规模:生产基地1000亩,加工基地年加工5500吨

  建设内容:旧厂房整修、建25个泡菜池和相关设备购置,需资金约60余万元。

  运行模式: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份合作社采取股份合作形式运行,由合作社负责原料蔬菜的种植,由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泡菜的生产加工销售,收益部分归村集体统一管理,并作为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公共服务资金。

  资金需求:改造资金约需20万元,设施设备购买约需20万元,基地流动运转资约需40万元,共需投资约80万元。

  双流县的扶贫资金主要用于我村资服务超市建设和流动资金运转项目上。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农村产业项目的成功发展是关我村村民能否致富增收,也是关系党群、干群关系的大事,是党的温暖在农村的具体体现。按照乡政府负总责,村"两委"具体抓落实的要求,严格落实产业项目发展规划,把责任落实到人,措施到位,确保扶贫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做好服务,强化管理

  根据农村产业项目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乡、村两级积极组织协调做好服务工作。并在日常工作中加强产业项目的管理。

  (三)加强扶贫项目资金管理,用好扶贫资金。扶贫项目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报帐管理。

  全村通过发展特色支柱农业产业、建农产品粗加工基地、成立"农资服务超市"等农村扶贫产业项目逐步带动全村经济发展,使全村贫困人口有计划有步骤逐步减少,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步伐。

  数字农业实施方案 篇5

  为加快我市“设施农业+产业化”建设步伐,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农业稳定发展,在总结几年来发展设施农业的基础上,制定20xx年设施农业项目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发展热带特色现代农业为目标,以“设施农业+产业化”为抓手,政府扶持以“集中连片、示范带动”为原则,立足发展“名、特、优、新”品种设施大棚栽培,通过发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带动,逐步形成规模化、区域化的特色产业,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高热带高效农业的科技生产水平和整体效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农业稳定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经济基础。

  二、设施农业资金安排及实施单位

  20xx年市政府投入设施农业发展资金7000万元,其中瓜菜设施农业和果蔬储存项目资金1900万元,花卉设施农业资金5052万元。

  (一) 750万元用于在崖城镇朗芒田洋建设瓜果菜设施大棚150亩(三亚海源实业有限公司负责实施)。崖城是我省重要的瓜果菜基地之一,为了更好地发挥设施农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在郎芒田洋建设150亩钢架大棚发展无公害瓜菜生产。

  (二) 880万元用于在崖城镇建设果蔬储存销售运输中心项目(三亚海源实业有限公司负责实施)。果蔬储存销售运输中心项目是我市在建第一家农产品批发市场,集农产品批发、集散、冷藏、加工、包装、检测、信息一体的大型农产品物流中心。建成使用后将有助于解决崖城地区及周边地区果蔬“烂市”情况,解决农民果蔬销售、运销难题,提高果蔬的利用价值,带动农民发展高效农业,促进增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该项目是政府投资建设项目,预计总投资8000万元,建设规模200多亩,目前企业已投入建设资金6000万,缺口资金2000万,政府扶持资金880万。项目资金由市农业局负责管理,实行报帐制。

  (三) 270万元用于设施大棚地方标准化建设(三亚南繁科学研究院负责实施)。我市设施农业规模不断扩大,建设设施大棚标准每亩1万、3万、5万、8万不等。在全省还没有设施大棚地方标准和大棚栽培技术地方标准的情况下,我市投入270万元用于建设样板工程,制定适应不同作物和栽培环境的6个大棚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由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验收通过。业主为三亚南繁科学研究院负责,项目实行报帐制。

  (四) 420万元用于支持市公安局戒毒康复农场建设兰花基地。建设兰花大棚30亩,其中温室大棚10亩,扶持发展戒毒康复农场生产项目,解决1000多名戒毒人员和留场就业人员工作。项目资金由市林业局负责管理,实行报帐制。

  (五) 499万元用于扶持三亚丛耕花卉专业合作社建设兰花基地。高峰地区老百姓脱贫难度较大,毁林开荒现象严重,为了推动该地区经济发展,建议扶持该地区发展兰花产业。三亚丛耕花卉专业合作社建设兰花基地100多亩亩,计划投入1475万元,目前已投入300万。基础设施已完成、建好大棚20亩。根据《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亚市加快兰花产业发展扶持办法的通知》(三府〔20xx〕189号文件)第七条“支持农村兰花专业合作社扩大兰花生产规模,建设总体规模超过667平方米的,一次性给予60元/平方米扶持”规定,安排499万元用于扶持三亚丛耕花卉专业合作社建设兰花基地。项目资金由市林业局负责管理,实行报帐制。

  (六) 4133万元用于扶持三亚兰德种业有限公司在亚龙湾建设都市农业示范园。该项目用地位于亚龙湾二期开发区内,规划为基本农田。项目总投资1.3亿元,公司自筹资金8700元,建设规模2755亩,建设成集玫瑰种植、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园。该项目可以填补我市玫瑰花发展的空白,做大做强花卉产业,美化亚龙湾环境,带动亚龙湾周边村庄群众致富。政府扶持资金主要用于建设基础设施和排灌系统。土地租金每亩1400元,每十年递增10%,政府扶持4133万元以固定收益回报金1100元/年,分14.2年全部回报给农民。业主为三亚兰德种业有限公司。项目资金由田独镇负责管理,实行报帐制。

  三、相关要求

  (一)成立机构,加强管理。由市监察、财政、发改、审计、农业、林业、科信等部门组成三亚市20xx年设施农业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设施农业项目的指导、服务、监督、检查及验收工作。

  (二)项目资金实行报账制度。各项目实施单位资金拨付由实施单位提出申请,报项目主管单位审核,由设施农业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验收、审计,再由项目资金管理单位按进度拨付各实施单位。

  (三)各项目实施单位要尽快制订项目实施方案,报市委、市政府审批后实施。

  数字农业实施方案 篇6

  长久以来,农业生产更多的是依靠人的经验进行,由于农业生产环境不能按人的要求而改变,对农业的生产全程进行实时精准监控,实现最优化的生产,在十几年前还是一个梦想。如今,在北京昌平现代农业科技园建立的2500亩精准农业示范基地里,一群来自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农业科研人员正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这一梦想变为现实。

  ——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

  利用先进的信息采集系统将一片土地的土壤类型、肥力等土壤信息,降雨、日照等气象信息,以及农业生产动态等信息收集起来,利用信息分析系统将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处理,决定耕作的种类、方式,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具有变量施肥、喷药功能的农用机械根据不同地块的情况进行精耕细作,从而有效提高产出、节约投入、减少环境污染———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心精准农业工程技术部主任孟志军为记者描绘了这样一幅与传统农业截然不同的图景,这就是精准农业。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这一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改变了几千年来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翻开了农业发展的崭新一页。基于“3s”技术即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农业中的应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精准农业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中的实验研究与实践有了快速的发展,被誉为“信息时代作物生产管理技术思想的革命”。

  承担这一项目的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平均年龄33岁,70%具有博士学位,多是有着农学与计算机专业背景的复合型人才,短短的五年时间,项目的研发已经有了实质性进展,他们开发出了收集信息的农田地理信息系统、分析信息的变量农业处方图系统、能进行全自动化操作的变量施肥机、变量喷药机等,目前他们正在打造一个更大的具有综合分析功能的平台系统。

  ——打造“数字农业”技术体系

  事实上,精准农业也好、专家系统也好,还有设施农业、虚拟农业等等,这些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农业技术系统,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数字农业”。

  “数字农业”是利用信息技术全面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建设现代化农业重要的科学支撑技术。“数字农业”的内容主要包括农业要素、农业过程及农业管理的数字信息化。

  “数字农业”是农业信息化的核心,也是农业信息化的具体表现形式。

  “数字农业”正在使人们对科学利用农业资源潜力的认识和作物生产管理观念产生深刻的变革,促进农业科技界突破传统的以单学科研究为主的工作方式,通过多学科的融合和协调,将多种科技成果组装集成,直接为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服务。

  ——以国产化与社会化为目标

  “数字农业”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国家目标。几乎所有现存的技术基础,目前都还不足以支撑这样一个战略目标的实现。“数字农业”在国内的发展,一方面是将其作为开展农业高新技术研究的重要方向,另一方面是通过“数字农业”技术体系的研究,从中分解出一系列适用新技术,进行国产化和社会化推广。

  作为“数字农业”的核心之一,精准农业的发展正面临着令人振奋的前景。从精准农业示范基地的实施情况看,这一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小麦、玉米等大田作物,对品质要求高的经济作物如烟叶、茶叶等效果也非常明显,可以有效提高产出率,节约肥料使用率,提高产品质量。

  然而同所有引进的技术一样,精准农业面临成本过高以及如何本土化的问题,目前基地使用的全球定位系统和联合收割机等设备都由国外进口,价格高达100多万元人民币,只有实现国产化,其成本才能大幅降低,所以,今后精准农业要在关键技术上进行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和储备,建立完全的国产化的精准农业信息采集、分析以及应用体系。

  孟志军介绍说,目前中心正在与黑龙江农垦总局、上海郊区的现代农业园区合作进行国产化试验,以目前研发的情况看,精准农业技术的国产化在3、5年之内就可以达到。这意味着被普遍质疑的实施精准农业成本过高的问题会得以解决,进行社会化生产成为可能。

  从精准农业的特点来说,一家一户来使用它并不现实,从技术上,它的潜力巨大,一套系统可以服务于几万亩甚至数十万亩的农地。在国产化成本大幅降低之后,精准农业的推广重点将会放在建立社会化的服务体系上,面向一个乡镇、一个县,甚至一个省(区),在大的地区内建立一套这样的技术设备体系,再以社会化服务的方式为农户服务。

  要保障21世纪我国16亿人口的食品安全,关键在于推动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要进行一次新的技术革命,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数字农业”的发展无疑会发挥重大作用。我们期待着“数字农业”会带来更多更大的惊喜。

  数字农业实施方案 篇7

  一、农业科技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原则

  1规范操作原则在农业科技档案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无论是纸质载体数字化,还是接受电子文件,都必须制定和实施农业科技档案工作标准和规范,统筹规划,有序推进,实现依据标准化、程序规范化,尽可能避免在保管和使用中出现各自为政、互不兼容、重复建设等现象,提高数字化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2安全管理原则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是矛盾的结合体,农业科技档案数字化建设虽然比传统的管理模式有较大优势,但同时也对农业科技档案的保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众所周知,随着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网络的脆弱性和潜在威胁也日益显现出来。因此,在进行农业科技档案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充分保证农业科技档案信息的安全性。

  3效益优先原则农业科技档案数字化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人力、物力,因此,必须以利用需求为导向,将年限较长、具有馆(室)藏特色、最为珍贵以及利用频率高的农业科技档案优先数字化,达到效益最大化。

  4分工协作原则农业科技档案数字化建设相当繁琐,涉及面广,必须坚持分工协作、整体配合、长期坚持、相互理解的工作理念,充分发挥单位各个部门和各类人员的作用,明确工作任务,落实责任分工,真正做到各司其职,各施其能,协调配合,共同推进农业科技档案数字化建设。

  二、农业科技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内容

  1建立高效的农业科技档案信息采集和存储平台根据数字化档案管理的要求,健全农业科技档案信息采集平台。一是,建立电子档案目录和电子档案录入接收工作室(即电子文件备份站),配备计算机设备,实现目录数据和电子文件的采集工作;二是,建立扫描工作室,配备普通平板扫描仪、高速扫描仪、专用照片扫描仪、缩微胶卷转换仪等设备,实现科技档案由传统介质向电子信息的转换;三是,建立安全可靠的科技档案信息存储平台。数据存储采取磁盘阵列柜、磁带机、光盘库等设备,进行磁盘阵列自动备份、光盘刻录备份、磁带备份、异地备份,实现档案信息的安全存储。

  2建立农业科技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配合数字化档案的建设目标,逐步建立动态更新的农业科技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综合档案室内建立农业科技档案检索数据库,在室外建立与农业科技相关的电子文件归档系统,并实现接口统一,动态及时归档。

  3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库完善资源库建设是做好农业科技档案数字化建设的重点,主要有两个不同层次:一是,农业科技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根据专业标准科学选定农业科技档案目录数据库结构,将室藏农业科技档案的案卷级目录和卷内目录全部输入微机,建立科技档案目录数据库,并加强机读目录数据库的质量控制,规范着录标引,包括着录格式的标准化、着录数据的完整性和着录数据的标准化;二是,农业科技档案全文数据库建设。利用数码相机、扫描仪等技术将馆(室)藏纸质载体的农业科技档案原件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将扫描件与机读目录对应挂接,实现全文检索。

  4建设农业科技档案信息服务网络农业科技档案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包括农业科技档案信息网站建设、内部局域网建设等,与市政务网、公众网联网,建立上至国家科技档案馆,下联农业部门和农业科研单位,形成四通八达的“农业科技档案信息高速公路”,向广大科技人员提供农业科技档案各类信息的服务,充分发挥农业科技档案的作用。

  三、农业科技档案数字化建设的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农业科技档案工作,领导重视是关键。各级农业部门及农业科研单位领导要加大对农业科技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支持力度,把农业科技档案建设纳入科34农业图书情报学刊:资源建设技工作计划,将其置于科研同等重要的位置。

  2提高归档质量农业科研项目从立项到结题,时间一般跨度较长,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树立主动服务意识,参与到课题当中,与科研人员一起共同做好农业科技档案材料的形成、积累、归档、数字化工作。此外,还要确保领导和广大科技人员能够随时、快捷、高效地借助网络系统查询农业科技档案信息。

  3健全制度提升管理水平为了实现农业科技档案数字化建设,提高农业科技档案管理水平,应制定符合科研单位实际的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制度,制定归档范围、归档内容与保管期限、归档时间、归档要求、归档手续等。归档制度的内容必须具体、明确、细化,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使广大科技人员明确哪些资料应当归档。同时要配备精通档案业务与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数字化技术知识、网络技术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4实现档案价值加强档案利用是农业科技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开发利用,向广大科技人员提供网上查询和利用服务,充分发挥农业科技档案的利用价值,服务科研、服务现代农业。

  5保证信息安全信息时代,数字化农业科技档案对档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安全管理要求。除了严格遵守科技保密原则和知识产权保护法的'规定外,还要在农业科技档案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增强档案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意识,加强对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的监控,采取切实有效的安全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存储农业科技档案信息的设备要安装高效的防毒防窃软件,要及时对各种农业科技档案数据资源进行备份储存,确保农业科技档案信息的安全可靠。农业科技档案数字化建设是一项复杂而严谨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技术力量,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应当本着为发展农业科研事业,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发展现代农业生产为己任,以农业科技档案网络建设为基础,以农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以扩大农业科技档案资源开发为目标,充分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逐步实现农业科技档案资源数字化、农业科技档案信息服务网络化,努力实现农业科技档案资源共享。

  数字农业实施方案 篇8

  摘要:农业科研档案能够准确反映农业科研项目的研究进程,对农业科研事业的创新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推动与促进作用,在信息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农业科研档案管理应不断朝着数字化的方向发展,融入具有时代精神的信息化内容,以便为我国农业科研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基于此,本文以加强农业科研档案数字化管理的价值为主要出发点,着重探讨加强农业科研档案数字化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农业科研档案;数字化管理;策略

  农业作为我国国民产业中的基础性工程,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农业科研档案数字化,顾名思义,是以现代网络技术、现代数字技术为基础,对农业科研档案的各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借助网络化的形式实现各环节之间的科学联系,进而形成良性运作的农业科研档案信息库,以供相关农业科研人员进行资料查询和信息检索。而农业科研则是推动农业事业长远发展的助推剂,注重对农业科研档案的科学管理对农业科研事业的发展有重要的引导与推动作用,更为良好地保存农业科研成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1加强农业科研档案数字化管理的价值

  1.1提升管理效率

  农业科研档案工作以农业服务为宗旨,加强农业科研档案数字化管理,把不同载体的农业科研档案资源转化为数字化的信息,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以网络化的形式互相链接,利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形成一个有序的信息库,有利于提高农业科研档案管理的水平和效率,极大程度上节约了农业科研档案的人力投入和成本投入,实现资源共享与传承,切实有效地满足科研人员的档案查询、借鉴与存档,对农业科研档案管理的各项资源进行高效配置,优化农业科研档案管理结构,以便更好地为相关科研人员所服务。

  1.2保持档案完整性

  加强农业科研档案数字化管理,有利于保持档案完整性,防治档案丢失现象的发生。农业科研档案管理是在农业科研研究工作基础上逐步完善的,传统的农业科研档案管理以纸质管理为主要方式,但是因我国农业科研档案管理工作起步较早,传统纸质化的农业科研档案管理工作极易发生变质,特别是在每一次查阅过程中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损耗,这对农业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稳定发展极为不利。对此,以数字化为主要途径开展农业科研档案管理工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科研档案的损坏,实现由纸质资源到数字化资源的系统转换,为农业科研档案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奠定基础。

  2加强农业科研档案数字化管理的策略

  2.1建立健全农业科研档案数字化管理制度

  要建立健全农业科研档案数字化管理制度,为农业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科学进行提供良好的外部框架,从而更好地制定与之相对应的数字化管理方案,不断提高农业科研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实效性。农业科研单位要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档案数字化管理制度,保证各项管理制度符合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引导其朝着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的方向发展。相关管理人员还要不断强化自身的管理意识,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保证各项制度内容的贯彻与落实,强化档案管理工作的保密程度。

  2.2加强农业科研档案数字化管理基础设施建设

  要加强农业科研档案数字化管理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长远发展奠定重要的硬件基础,确定技术路线、技术结构及基础平台功能,并做好相关的安全保障措施。不断增强农科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含量和技术化含量,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相关工作人员要在传统纸质档案管理的基础上,以计算机录入的方式对农业科研档案的各项内容进行科学配置,相关人员要对农业科研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各项设备进行更换,结合当前时代发展的现实情况充分发挥现代科学设备在档案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要建立农业科研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平台,连接农业科研单位的内部系统,将档案的形成、整理、传输和归档等内容放置于同一个系统平台之中,实现各模块之间档案资源的共享互惠。

  2.3构建一批高素质的农业科研档案管理队伍

  要构建一批高素质的农业科研档案管理队伍,不断提高档案管理者的综合素养和管理能力,为农业科研档案数字化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为其奠定良好的软实力基础。农业科研单位要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在提高农业科研档案管理工作者工作素养和管理能力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其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保证农业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农业科研档案管理工作者要科学制定工作计划,以本单位管理制度为基础对档案的接受、分类、整理及归档进行详尽记录,做到有据可依。农业科研档案数字化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相关人员要在重视数字化管理工作的基础上,从制度建立、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员素养提升等方面入手,不断提升农业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保证各项档案资源的共享与利用。

  数字农业实施方案 篇9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乡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按照《匀市农工局关于农业科技实验示范基地建设》的要求,结合我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沙寨乡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建设选址,种植技术和规模适中的5个基地。其中:大棚蔬菜育苗基地2个,线椒高产栽培基地2个,工业椒基地1个,分别为新蒙村下坝组、客家寨大棚反季节蔬菜育苗示范基地;凤啭村扁腊一组工试验基地,同心村白岩组,白头村塘楼至冗米沿线基地,当地农户对科技试验示范推广觉悟性高。每个基地明确1位技术负责人,明确职责,保证基地管理水平。实验示范基地围绕主导产业,主要开展品种和主推技术的试验,主要技术和对比试验等。实行统一品种,统一种植模式,统一技术,主推技术实施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制,定期组织农户和科技示范户到基地进行参观培训学习,发挥基地的辐射作用和示范带动功能。

  二、基地技术责任人安排与职责

  技术负责单位:

  都匀市农工局农技中心蔬菜站

  都匀市沙寨乡农业服务中心

  指导专家:

  高恒邦负责无公害农产品技术实施

  周永兰负责高产栽培技术

  莫汝叶负责病虫害防控技术指导

  技术指导:

  罗运雄负责规划与管理

  张应莲负责技术实施与田间记载

  蒋兴福负责病虫害规划防治、图片资料与人员培训

  葛永胜负责技术实施与资料总结

  三、主要目标

  通过对大棚反季节蔬菜种植、育苗、线椒、工业椒品的试验示范和新技术示范应用,筛选出适合我乡生长的蔬菜、线椒、工业椒当家品种和新技术,为全乡下步农业产业发展提供足够的优质品种,成熟配套技术和病虫害防控技术,促进我乡经作物创高产,提高农民种植收入。

  基地实施试验示范安排

  1、新品种引进示范2个:线椒品种“辛香8号”、工业椒品种“椒多1号”。拟通过高产示范栽培,实现在提高单产,以优质价提高种植户经济效益 ,按比种植玉米价高200%计算,达到亩增收2000元。

  2、推广配方施肥技术。在基地内全面实配方施肥。经农业部门化验土壤后,制定配方,组织生产,在施肥期施用。

  3、开展新技术培训。在项目实施期间,将在基地生产中开展。2-4期配方施肥技术,主推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沃土工程技术,绿色无公害栽培技术,精量播种,地膜覆盖,大棚反季节蔬菜种植技术等农业新技术生产培训。

  4、物资配套与生物农药购置,为了试验示范顺利进行,实现高产、稳产、农民增收,需集中购置生物农药和硫酸钾型(含量45%)以上复合肥对基地内春、夏、秋三季作物进行施用,化学除草、土壤处理,叶面肥喷施和病虫害防治。

  四、资金预算5.5万元

  (一)大棚反季节蔬菜1..3万元

  1、购种子:21个棚×150元/棚=0.32万元

  2、化肥:21个棚×100公斤/棚×3.60元/公斤=0.76万元

  3、农药:21个棚×35元/棚=0.07万元

  4、遮阳网:21个棚×100元/棚=0.21万元

  (二)工业椒(椒多一号)1.91万元

  1、购种苗:20亩×0.5元/株×1000元=1万元

  2、化肥:20亩×50公斤/亩×3.60元/公斤=0.36万元

  3、农药:20亩×55元/亩=0.11万元

  4、黑色地膜:20亩×10公斤/亩×22元/公斤=0.44万元

  (三)线椒2.905万元

  1、购种子:50亩×125元/亩=0.63万元

  2、化肥:50亩×50公斤/亩×3.60元/公斤=0.9万元

  3、农药:50亩×55元/亩=0.275万元

  4、黑色地膜:50亩×10公斤/亩×22元/公斤=1.1万元

  五、工作进度安排

  2013年10月:按照《都匀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项目实施方案》要求,制定农业科技实验示范基地建设方案,并对基地农户进行技术培训。

  2014年1至2月份:抓好实验示范基地的播种,育苗,苗床管理。

  3至4月份:抓好实验示范基地施肥技术,化学除草、地下害虫防控,整地开箱起垦,施肥盖膜,移栽工作。

  5至6月份:加强基地移栽后的田间管理,中耕、施肥、病虫防控、修技整形、叶面喷施。

  7至10月份:一是加强线椒、工业椒病虫防控、按排接茬,采收烘烤上市;二是做好各个时期的田间记载;三是做好科技试验示范品种新技术的测产及取样验收工作;四是做好实产调查验收资料整理工作。

  11至12月份:一是做好大棚蔬菜、线椒、工业椒基地记载资料整理,进行成本核算、对基地工作进行数据的总结、整理、上报。

  六、工作措施及效果

  为做好基地建设、各基地要成立工作小组共同做好本项目建设工作。同时聘期请州、市农技中心、土肥站、植保站、特色站、蔬菜站、农产品检测站等专家为专业技术指导,开展大棚反季节蔬菜种植、育苗、线椒、工业椒品的对比试验,示范和技术培训工作,力争使本基地成为新技术试验示范和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节本增效,农民增收良好效果。

  数字农业实施方案 篇10

  一、主要实施内容

  1、强化组织,加强沟通,构建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实施的组织管理机制。成立由镇分管镇长任组长,农业中心书记、主任任副组长,农业中心副书记、副主任为成员的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协调推进全镇农业科技入户工作。办公室设在农业办,负责科技入户项目的组织实施及日常管理工作。

  2、优选指导单位,遴选指导人员,构建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实施的技术示范推广体系。一是优选技术指导单位。选择时堰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瓜菜科技入户工程的技术指导单位。二是招聘技术指导员。公开招聘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技术骨干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掌握瓜菜高效种植技术,工作责任心强的乡土技术人才为技术指导员。全市共选择3个瓜菜种植相对集中、种植水平相对较高的村实施水稻科技入户工程,实行一村一名技术指导员,3名技术指导员,每名指导负责指导15个科技示范户。三是遴示范户。坚持科技示范户遴选条件,把家庭主要劳动力从事种植业生产、具有一人以上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有瓜菜高效种植经验、科学种田有影响、乐于帮助和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生产,群众公认,有一定经济基础和家庭有联系电话(移动用户优先)的农户作为科技示范户遴选的基本条件。充分遵循农民自愿申报、村组推荐、镇政府审核上报、农委审批确定的程序。全镇共遴选示范户45户,从每个村15名科技示范户中重点培训5名左右农业科技示范带头人,作为全村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的领头羊。建立技术指导单位管理技术指导员、技术指导员管理科技示范户,农业科技入户领导小组办公室管理、考核技术指导单位、技术指导员和科技示范户压力传递链条,让人人都有担子,个个都有压力,努力在全镇上下形成做好科技入户工作的强大动力。

  3、立足高产高效,推介“三新”技术,构建推进农业科技工程实施的农民收入增长长效机制。一是推广主导品种。结合市场需求,主推早春红玉、小兰、京阑、8424、京欣2号西瓜、中农3号、大果168、墨秀等粗牛角微辣型青椒,合作系列、东圣1号、京鹏番茄、津优黄瓜、平丰2号、顶丰9号韭菜,东波1号(莴苣),脱毒马铃薯等一批丰产性好、抗病性强、品质优良的新品种。二是主推关键技术。重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遮阳网防虫网多层覆盖、穴盘轻基质育苗、无公害病虫综合防治、大棚多层覆盖、膜下软管滴灌技术、群体质量栽培、连作障碍克服、高效设施栽培等先进实用技术。三是推介高效模式。重点推介高效立体栽培、青椒春提前秋延后、冬瓜吊蔓栽培、千斤粮万元田栽培等模式。

  4、明确工作重点,强化监查指导,构建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实施的考核促进机制。一是明确重点区域。在谭庄、五星、倪莫等瓜菜主产区,紧紧围绕产业提升行动,建成1个1000亩以上连片设施瓜菜基地,每个村至少要建成1个100亩以上连片设施瓜菜基地。明确技术指导员对示范基地和科技示范户进行全程跟踪服务,确保基地新品种应用率和新技术到位率达到95%以上。极力推进“种苗革命”,以粒粒丰公司为桥梁,力争全年基地和示范户瓜菜订单供苗数量突破1亿株以上,连片设施园艺栽培基地购苗率80%以上。二是强化培训指导。技术指导入户。技术指导员在专家组的指导下,制定“包村联户”方案,采取集中培训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经常性广播讲座与不定期进村入户踏田相结合、电话热线咨询与现场解答相结合、自己亲自解决与帮助衔接联系解决难题相结合等办法,负责指导全村农民的所有农业技术。每月到户指导至少2次,全年累计入户时间不少于150天(次)。技术培训入户。充分利用早晚时间,阴雨天气,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户培训相结合的办法,通过举办培训班、组织现场观摩、发放技术明白纸、接受电话咨询、组织田头授课、召开现场会等形式,开展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培训,并向辐射户和全村农户扩展。信息服务入户。充分利用各种现代传媒手段,举办广播讲座,开辟科技入户电视专栏,打造“农业信息网”科技入户交流平台,开通12136热线,推广《农家致富》手机报订阅,千方百计为示范户和辐射农户提供及时、准确、权威的政策、科技、生产和市场信息。物化补贴入户。根据生产实际情况,选择科技含量高的物化技术,对示范户进行补贴,促进示范户优先采用优质、高产、高效、生态、节约的新品种、新技术。三是加强监督考核。修改完善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考核奖励办法。建立技术指导单位监督考核技术指导员、技术指导员监督考核科技示范户,项目实施办公室监督考核技术指导员和科技示范户的交叉链式考核机制。对考核分数名列前10名的科技示范户进行奖励。四是广泛宣传造势。认真落实项目实施进展月报制,及时向上级报送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和典型事例。充分利用中国农业科技入户网、农业网、沿海农业信息网、农业信息网、日报、电视台以及其他新闻传媒,及时报送我市项目实施情况。在市内组织项目实施情况观摩、活动,向社会广泛宣传农业科技入卢的实施成效,尽最大可能造浓项目实施氛围。

  二、实施地点与规模

  1、实施区域。实施区集中分布在谭庄、五星、倪莫等3个村,22个组。

  2、实施规模。实施村每村选15户,辐射带动300户,种植瓜菜122.4亩。

  三、目标任务

  1、示范带动目标。以瓜菜特色产业为重点,围绕全年新建2个500亩连片、4个100亩连片设施园艺基地,新增年收入万元以上面积0.1万亩目标,突出现代高效农业发展,优选落实45个瓜菜科技示范户,示范辐射300个农户,推动全镇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

  2、技术推广目标。在瓜菜生产上,推广应用5个以上优良品种,4项先进实用技术。示范大户主要新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达90%以上,示范户的农业综合生产成本比面上降低15%以上或收入比非示范户提高10%以上。

  3、工作创新目标。按照“资源整合、机制创新、服务便捷高效”的原则,推行以技术指导员“包村联户”为主要内容的责任农技服务制度,要求每名技术指导员挂钩一个村,负责挂钩村所有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重点培育一批农业科技示范户。结合瓜菜产业提升行动,大力开展科技进农户、农户进组织、产品进品牌、品牌进市场的“四进”活动,实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零距离服务,构建政府组织推动,市场机制牵动,推广机构带动,农业企业和技术服务组织参与,专家、技术人员、示范户和农户互动的新型农业科技网络,为实施农业科技入户项目提供技术支撑与保障。

  4、综合效益目标。围绕优化生态环境,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科技贡献份额的总体目标,充分发挥科技示范户带动作用,通过扩大示范区环境整体认定,加强产销全程监控,普及先进实用技术,强化配套跟踪服务,,积极发展订单生产,努力实现示范区产量效益增一成。

  四、计划进度

  2014年1月-4月:筹备阶段。开展基础数据调研,编制项目计划,筛选推介发布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制定科技入户工程实施方案等。组建专家组,合理配置实施村,遴选示范户,选聘技术指导员。调研各项管理制度。召开动员启动大会等。

  2014年4月-11月:指导阶段。对示范户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发放《科技示范户手册》,兑现“物化技术”补贴,开展以示范户为重点的主体培训,按月度、季度和年度完成信息上传,进行项目跟踪检查指导等。

  2014年12月:总结验收阶段。按照抽查验收的有关要

  求,形成书面报告,迎接上级验收。并通过总结典型经验、广泛征求意见、深入调查研究、寻找工作不足,认真吸取经验教训,为进一步开展指导服务和科技入户工作,制定更加完善的工作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五、具体实施单位、主要参加人员与任务分工

  1、承担单位:时堰镇农业中心

  2、主要参加人员:

  六、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规规章制度。加强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的组织管理,为确保农业科技入户工程顺利实施,镇成立农业科技入户工程领导小组,强化工程的组织领导和协调管理。遴选技术指导员,细化科技入户工作方案,做到人员落实、职责明确。根据“驻村技术指导员”选派要求,精选驻村技术指导员;按照实施要求落实项目实施地点和科技示范户,推行合同制管理,明确各方责权利。加强对技术指导员的培训,真正做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确保项目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落到实处,扎实稳妥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的开展。

  2、强化责任服务,提升服务效能。全面推行责任农技服务制度,技术指导员“包村联户”,明确工作责任和量化考核指标,重点做到“八个一”工作责任目标:一是包干一个村,对包干村的所有农业技术工作负责,对非本专业技术问题负责联系有关专业人员解决,每月到户指导2次以上,每年下村到户时间150天次以上。二是挂钩联系和重点培育20个科技示范户;三是按农时季节对所包村的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四是在所包村建立一个高产高效示范方;五是责任区内有一套完整的农事生产指导与服务档案记录;六是指导、服务好一个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七是参加一项农业科技项目实施或者结合生产实际完成一项科学试验;八是结合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工作撰写或发表一篇专业技术文章。

  3、强化宣传交流,扩大社会影响。通过中国农业科技入户网、农业网、沿海农业网、中华西瓜网等网站及时上传我市农业科技入户工作动态;通过《农业科技入户工作简报》、《农业》、《作物栽培》等资料,及时宣传报道我镇农业科技入户中涌现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典型经验;充分利用“两台一报”广泛宣传我镇科技入户的工作动态、实施情况、典型做法和经验成效;通过制作专题片、宣传栏等跟踪报道科技入户的政策措施、先进经验和实施效果,努力做到科技入户工作在媒体上有声音、有版面、有画面,在领导中有印象、有反应、有影响,大力营造科技入户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全面推进科技入户工作。

  4、加强督促考核,确保实施成效。建立完善技术指导员和科技示范户考核制度,实行技术合同管理,镇农业中心与技术指导员之间签订技术服务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建立科技示范户上门服务效果评价体系,建立技术指导员上门服务手册,详细记录技术指导员服务情况和科技示范户意见及建议;与科技示范户签订上门服务协议,印制技术指导员联系卡,保持与农户紧密联系,电话24小时开通,随时接受科技示范户技术咨询;通过走访科技示范户、电话采访农户等方法,检查技术指导员是否到户、入户次数及发放明白纸,对科技示范户的科技培训等服务情况。技术指导员按要求填写《入户指导日记》,并在年终上交存档。对绩效显著的示范户给予表彰,对示范作用差、周边农户不满意的示范户,经调查核实后取消资格;对表现突出的技术指导员给予奖励,对绩效不明显的进行调整。

【数字农业实施方案】相关文章:

农业精准扶贫实施方案07-21

数字化校园实施方案03-22

农业安全生产工作实施方案02-19

数字化校园实施方案(精选10篇)04-09

农业产业项目实施方案(精选5篇)05-20

农村休闲农业项目实施方案(精选6篇)05-28

农业技术人员培训实施方案04-22

农业生产春耕备耕保安全工作实施方案03-30

农业生产安全工作实施方案(通用13篇)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