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工干部观看《高山清渠》的心得体会

时间:2022-08-16 08:33:14 心得 我要投稿

组工干部观看《高山清渠》的心得体会范文(通用5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组工干部观看《高山清渠》的心得体会范文(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组工干部观看《高山清渠》的心得体会范文(通用5篇)

  组工干部观看《高山清渠》的心得体会1

  以黄大发为原型创作的电视剧《高山清渠》在中央电视台一经播出,引发全镇党员干部的热烈反响,为了村子的发展,解决群众饮水困难,黄大发带领村子里的人,用了36年的时间,用锄头、钢钎、铁锤等简单的工具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的“生命渠”,一渠通则百业兴,渠开直奔致富路。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将认真学习“当代愚公”黄大发艰苦奋斗、敢于拼搏、百折不挠的精神,持续练好内功、增强本领,不忘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踏实做好本职工作,更好地践行“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

  组工干部观看《高山清渠》的心得体会2

  《高山清渠》这部电视剧演绎了以老支书黄大发为主角,通过各个事件使乡村振兴起来的发展过程,电视情节让我深受鼓舞,他为了村子的发展,解决群众饮水困难,带领着全村的干部群众,用36年的时间,在绝壁上凿出一条近万米的生命渠’,克服了重重困难,真正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践行在实际行动中和工作实绩上。

  完美的诠释了作为发展乡村振兴的新时代青年,更应该以老支书的行为为精神指引,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以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不断创新的发展理念,为建设美好的新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做贡献。

  组工干部观看《高山清渠》的心得体会3

  36年来,黄大发老支书忠实践行“就算拿命换,也要修通水渠”的誓言,带领群众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硬生生挖出一条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的“生命天渠”,彻底改变了山民世代缺水的命运,拔掉了村子的“穷根”。在修筑水渠时虽然物资紧缺、技术落后,但他从未放弃,而是多方寻求资源和学习技术。在修期间,他的女儿和孙子相继因病去世,黄大发忍受着悲痛,坚守在修渠一线。这位“当代愚公”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谱写了一曲“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时代赞歌。

  我将以一心为民的奉献精神、埋头苦干的愚公精神以及不畏艰难险阻的创业精神,不断提升自身教学和科研能力,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

  组工干部观看《高山清渠》的心得体会4

  近日,央视一套播出的大型生态文明题材电视连续剧《青山不墨》,以当年“伊春林业”的全国劳动模范马永顺、张子良、孙海军等人为原型,讲述了林区三代人浴火涅槃的故事,嘉荫县纪委监委积极组织全体纪检监察干部收看剧集,感悟老一辈林区人艰苦奋斗的初心,激励全体干部以史为鉴,奋勇前行。

  《青山不墨》演绎了林区三代人当年的卓越风姿,多方位的展现了自然保护区从砍树基本建设到育林管护、从开发资源到维护资源的历史背景,真正刻骨铭心地复原了自然保护区开发设计基本建设的历史时间,展现出伊春林业职工艰苦奋斗、自主创新、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实质。

  “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以老一辈林区人为榜样,守护林区,奋勇前行。”观看后进一步激励我们深入践行生态文明思想,坚定理想信念,发扬为国分忧的爱国精神、埋头苦干的创业精神、刻苦钻研的创新精神、不求名利的奉献精神,加强林业科学生产、科学管护,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投身到建设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中。前进林场的党员、领导干部、职工们纷纷表示,要深刻感悟老一辈林区建设者艰苦奋斗、勤劳忠诚的精神,以他们为榜样,在精神上勇于担当、积极进取,在工作中踏实肯干、吃苦耐劳,不断磨砺自身,增强业务本领,成为建设林区,守护绿水青山的忠诚力量。

  组工干部观看《高山清渠》的心得体会5

  以贵州省七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遵义市播州区原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黄大发为原型创作的电视剧《高山清渠》,于7月16号晚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黄金时段开播。当代愚公黄大发艰苦奋斗、一心为民、埋头苦干、百折不挠的精神,更加坚定了乡镇第一线在新征程上接续奋斗、推进乡村振兴的信心和决心。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原草王坝村老支书黄大发带领群众凿天渠、修村路、架电线、建学校。他带领群众历时36年,靠着锄头、钢钎和铁锤,在悬崖绝壁上开凿出一条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地跨3个村的生命渠,结束了草王坝长期缺水的历史,拔掉了村子的穷根,用实干兑现了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誓言。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彰显出当代共产党人敢于动真碰硬、勇于攻坚克难的责任与担当,这正是检验共产党人能否顶得住、靠得牢,是否具有非凡勇气与担当的精神。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期、经济的调整期、社会的转型期和矛盾的凸显期,这些都是我们党,也是每一名共产党员面临的诸多关键时刻,这就迫切需要广大共产党员积极地站出来顶上去,挑最重的担子,直面矛盾和问题,敢于接受困难和挑战,努力创造经得住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乡镇党员干部更是要坚定信念、敢闯敢拼,在乡村振兴一线砥砺初心使命。在乡村振兴工作中,要做好群众的就业问题、项目发展等工作,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

  水过不去、拿命来铺,这是一名老党员为人民许下的诺言。作为一名中共党员,理应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扬这种不等不靠、无私奉献的精神,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组工干部观看《高山清渠》的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支部观看高山清渠心得体会(精选6篇)08-04

观看《高山清渠》心得体会范文(精选8篇)08-06

观看《高山清渠》心得体会(通用9篇)08-06

观看《高山清渠》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08-06

观看高山清渠心得体会(通用6篇)08-09

个人观看高山清渠心得体会(通用8篇)08-04

观看黄大发高山清渠心得体会(精选15篇)08-04

最新观看高山清渠心得体会(通用8篇)08-04

观看《高山清渠》心得体会范文(通用6篇)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