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召寺导游词

时间:2024-01-03 16:58:11 春鹏 导游词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召寺导游词(通用10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旅游从业人员,常常要根据讲解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的主要特点是口语化,此外还具有知识性、文学性、礼节性等特点。那么问题来了,导游词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召寺导游词,欢迎大家分享。

大召寺导游词(通用10篇)

  大召寺导游词 1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里的“阴山下”指的就是呼和浩特。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就是我想象中的呼和浩特,还有就是“塞外边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等。

  今天,我就是在对南北朝这首名诗的想象和解析中,到达了内蒙古的呼和浩特!从来之前做的功课中,我了解到呼和浩特是蒙古语,在汉语里的意思是青色的城市。公元16世纪,当地的王府与民宅常用青砖造房子,远远望去,一片青色,故有“青城”之称。

  于是,当飞机达到呼和浩特上空的时候,我使劲从飞机的舷窗往下看,希望能够看到传说中的青色。可是满眼望去,我并没有看到青色,而大部分都是翠绿色的。这是什么原因呢?带着疑问,我下了飞机。

  刚下飞机,我就感觉到了内蒙古天空的晴朗。人们都说,内蒙古的天几乎是万里无云的,是真的吗?我抬头一看,哇!天空一片蔚蓝,只飘浮着少少几朵棉花似的白云,仿佛一片蓝色的大海,海面上不时地飘过几只白色的小帆船。阳光直射而下,明亮耀眼,让人睁不开眼睛。呼和浩特的空气也特别新鲜,尽情地深呼一口气,仿佛能感受到青草的芳香(不过,不知这是不是因为我一心想着大草原而产生的心理作用呢?嘻嘻。)

  但是,除此之外,呼和浩特完全不是我想象中的样子。我从课文中“看”到的内蒙古是一个翠绿欲流、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塞外边城,人们都穿着襟飘带舞的衣服,骑着骏马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奔驰。可是眼前的这个呼和浩特却和我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走在呼和浩特的`大街上,猛一看,我几乎分辨不出它与我生活的广州有什么差别:一样宽敞大气、车水马龙的马路、一样整洁干净的街道和河流、一样高高矗立的大厦、一样时尚前卫的市民、一样的星巴克、上岛咖啡等名店和餐馆······我真的来到了内蒙古吗?我不禁有些疑惑了。

  和妈妈讨论,妈妈说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内蒙古早已不是诗人笔下的样子了。内蒙古现在已是全国发展最快的地区,内蒙古的鄂尔多斯更是中国发展速度最快的城市,作为内蒙古首府的呼和浩特当然也不会落后啦!哦,难怪我从飞机上已经看不到青城“青”的影子了呢!原来那些老式的青色建筑已经大多被新式的高楼大厦所取代,或者是新式的高楼大厦数量已经远远多于青色的老式建筑吧?

  不过,仔细再看,呼和浩特作为内蒙古的城市,还是保持了许多蒙古特色。比如,呼和浩特的每一个商店的招牌或指示牌都是蒙汉对照的,上面是蒙古文(蒙古文很有趣,字的形状有点像羊肉串,它这个独特的形状正好可以让我们能够很容易地把它与其它文字区分开来),中间是中文,有的下面还有英文;比如,在现代化的大厦中,总是不时会冒出一个有着圆圆蒙古包屋顶,顶上竖着标志性的成吉思汗军旗,墙上装饰着鹰或马的花纹的老式建筑;再比如,有些现代化的大厦也仍然选择青色的屋顶或青色的外墙装饰……

  据说现在在内蒙古,汉人已经占到80%,蒙古人只占12%,还有一些其它民族的人。于是,走在呼和浩特的大街上,猜测哪个是蒙古人,哪个是汉人,成了我旅行中的一大乐趣。

  我这次来内蒙古旅游是想在草原上骑马、在大漠里骑骆驼的。可是,我怎么也不能把呼和浩特这个现代化的城市与草原和大漠联系起来。呼和浩特这个迷一样的城市一开始就带给我极大的震撼,它还会给我带来什么惊喜呢?我期待着。

  大召寺导游词 2

  说到这“九边第一泉”,是就大召牌楼南边的玉(御)泉井而言。历史上,明朝以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宁夏、甘肃、蓟州、太原、固原北方九处军事重镇为“九边”。这“九边第一泉”的意思也就是说归化城之玉泉井,在九边一线众多的泉水中是居于首位的。据说“九边”其它地区的饮用水,矾含量较高,喝来苦涩难咽,走遍“九边”,唯有玉(御)泉井水清冽甘美。 因此,城中百姓争相来取水饮用,民间甚至有该井水能去百病之说。该井共有井孔九眼,由南向北排列,南为井神庙,把井区分为两部分:内一眼,外八眼。井神庙北端现存的一对青石旗杆上刻有“源泉常混混”的'字样。过去在归化城的景致当中,有“石头旗杆木头庙”一则,就是指此处而言。

  关于此泉,民间也曾有这样的传说:清康熙帝亲征噶尔丹,途经呼和浩特大召南边。当时正值炎炎夏日,康熙的大军人困马乏,找不到水源解渴。正在此时,康熙的坐骑突然振鬃长鸣,奋蹄刨地,顿时一股泉水奔涌而出,解了康熙大军之急。于是,此泉便被称为“御泉”,解放后才更名为玉泉。

  四大天王在民间俗称四大金刚,是佛教王国里名气最大的神将。他们四位居天王殿中享受供奉,其名称及形象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名多罗吒,身白色,穿甲胄,手持琵琶;“持国”意为慈悲为怀,保护众生,他要用音乐来使众生皈依佛门。南方增长天王,名毗琉璃,身青色,穿甲胄,手握宝剑,“增长”指能传令众生,增长善根,保持佛法。手持宝剑,为的是保护佛法不受侵犯。西方广目天王,名毗留博叉,身红色,穿甲胄,手中缠一龙,“广目”意为随时观察世界,保护人民。北方多闻天王,名毗沙门,身绿色,穿甲胄,右手持宝伞,左手持神鼠—银鼠,“多闻”比喻福、德之名闻于四方。北方多闻天王在印度神话中又是财富之神,故其在四大天王中信徒最多。在中国的寺庙里,四大天王不仅形象被彻底汉化,且都是中国古代武将打扮,并被赋予独特的寓意,即“风调雨顺”,暗示着五谷丰登,天下太平,反映了老百姓的美好愿望。

  大召寺导游词 3

  对于两侧供奉的白度母和绿度母,据说最早是西藏人民为了纪念文成公主和金成公主而供的。

  接下来介绍的就是两边站立的八大菩萨:西侧的是大乘佛教中的四大菩萨(文殊、大势至、观音、地藏),东侧是印度的四大菩萨(虚空藏、除盖障、弥勒、普贤)。由于弥勒我们已经有过介绍,这里我们就带大家了解其他几位。智、悲、行、愿是大乘佛教四大菩萨之标志,分别对应文殊、观音、普贤、地藏。文殊表智慧、观音表慈悲、普贤表行践、地藏表愿力,大乘佛教理念人格化地凝聚在四大菩萨之中。

  在这里我们将通过宗喀巴的铜塑像领略到家喻户晓的宗喀巴大师的风采。宗喀巴是藏传佛教中格鲁派的创始人,本名为罗桑札巴,公元1357年出生于今青海省湟中县塔尔寺地方。因为这一地区在吐蕃(bō)时期被称为“宗喀”,故他被尊称为宗喀巴。他的父亲是元末的官员,当他三岁的时候,噶玛噶举派的四世活佛乳必多吉应元顺帝的邀请去大都,途经塔尔寺地方,他的'父亲就带他去和乳必多吉相见,乳必多吉见他气宇非凡,因此给他授了近事戒,赐法名贡噶宁布,他八岁时在甲琼寺正式出家,受沙弥戒,开始学习多种显密教法。16岁进入西藏,进一步学习各派的显密教法。从1400年到1409年的近10年中,宗喀巴开始著书立说,在总结藏传佛教诸派思想的基础上独创出了自己的一套佛教思想体系,为宗教改革建立了理论基础。后来,宗喀巴在拉萨东50里旺古尔山旁创建了甘丹寺。所以格鲁派又称甘丹派,是依寺立名的一种形式。至此,一个以宗喀巴为首的新教派——格鲁派逐渐形成了。据说,西藏佛教的后弘期,喇钦·贡巴饶赛曾把自己的一顶黄帽送给他,并且说“汝戴此帽,可忆念我”,于是,当宗喀巴见藏地戒律被废弛后,就依照古代的范例,改戴桃形尖顶的黄色僧帽,以示戒律重兴,故此派亦被称为黄帽派。班禅均为其宗喀巴两支嫡系传人。

  大召寺导游词 4

  1632年,后金大汗皇太极率军追击蒙古林丹汗到达呼和浩特地区时曾驻跸大召。1640年(清崇德五年)清太宗皇太极下令扩建大召,并赐给大召满、汉、蒙三种文字的“无量寺”寺额。

  但是就是在这样一个宗教和政治地位都极高的召庙里,却没有活佛,原因是什么呢?在接下来的游览中,大家可以细心地寻找一下这个问题的答案。

  大召在历史上既有无比的辉煌和灿烂,也经历过可怕的灾难和破坏。清光绪四年(1878年),大召的喇嘛曾经在召中的粉壁上添绘佛像,由于绘工粗劣,破坏了它原有的朴素的建筑风格。据呼和浩特史书记载,到光绪十九年(1893年)时,大召已经日益破旧,连佛像壁画都已经剥落不全。后经过北洋军阀、国民反动派统治和日伪沦陷时期,大召又连续遭到了几次大的`破坏,到解放前夕已经变得残破不堪! 解放后的1959年,为迎接十世班禅大师,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拨款整修大召,给召内安装了电灯,并且把大召正殿前与召庙无关的设置一律迁置别处,此后召内才恢复了昔日的风貌,后来又经过几次大型的修葺和整理,这座历经四百多年沧桑的大型召庙,才能够以今天这个崭新的面貌展现在广大游客的面前。

  此刻所处的新扩建的大召广场的正北方便是大召的正门,在它的中央位置我们首先看见的便是三开门的山门,两旁是被称作东、西仓的大门,向北依次为天王殿、菩提过殿、经堂、佛殿、九问楼,稍候我们将一一游览。

  现在首先请大家随我抬头向上看,在山门正中檐下悬挂有一块横匾,上书“九边第一泉”,顶端还有“古无量寺”字样。这块木匾长约3.3米,宽1米,上刻行书字体遒劲俊逸、笔势如飞,是呼和浩特名匾之一。相传这块匾系清光绪二十九(1903)年大召扎萨克达喇嘛募缘修葺大召和玉泉井时,当地四百多家商户集体向大召敬献的。匾文由呼和浩特三大商号之一大盛魁的帐房先生、山西榆次人王用桢用棉花绑在木棍上蘸墨而书,这种写法称为棉书,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匾内共书大字5个,半大字4个,小字长达149字,史料价值也很高,是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

  大召寺导游词 5

  香山寺位于龙门东山山腰,其建筑古朴浑厚,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与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西山窟区一衣带水,隔河相望,与龙门石窟东山窟区和白园一脉相连,并肩邻立。该寺始建于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唐天授元年(公元690后),梁王武三思奏请武则天予以重修,正式命名为“香山寺”。当时的香山寺“危楼切汉,飞阁凌霄,石像七龛,浮图八角”。

  唐文宗太和六年(公元832年),白居易将给密友元稹撰写墓志铭的润笔费,捐修香山寺,并撰写了《修香山寺记》。名人名山名寺,相得益彰,使寺名大振。白居易还把自己在洛阳12年所写的八百首诗,编为十卷,取名《白氏洛中集》,放在香山寺藏经堂内。白居易曾常住寺内,自号“香山居士”,和胡果、吉皎、郑据、刘真、卢负、张浑、李元爽、僧如满等结为“香山九老公”。唐会昌六年(公元846年),白居易病逝旧居履道里,家人遵嘱将其葬于香山寺北和满师塔之侧。

  香山因盛产香葛而得名。印度来华高僧地婆诃罗(日照)葬于此,为安置其遗身重建佛寺。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在洛阳称帝,建立武周王朝,梁王武三思奏请,敕名“香山寺”,并重修该寺,当时香山寺危楼切汉,飞阁凌云,巍巍壮观,武则天常驾亲游幸,御香山寺中石楼坐朝。留下了“香山赋诗夺锦袍”的佳话。唐大和六年(公元832年),河南尹白居易捐资六七十万贯,重修香山寺,并撰《修香山寺记》,寺名大振,这文章开第一句即是对香山寺的推崇“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白居易自号“香山居士”与如满和尚等人结成“香山九老会”吟咏于该寺的堂上林下,会昌六年(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遗命葬于香山寺如满大师塔侧。

  宋金时期香山寺犹存,元末废弃,清康熙年间重修,乾隆皇帝曾巡幸香山寺,称颂“龙门凡十寺,第一数香山”,这句诗摘自他当时所作的诗《香山寺二首》,被镌刻在石碑之上,位于香山寺的.乾隆御碑亭就矗立着这块石碑,已有两百多年了,清末民国初年,香山寺又渐荒芜了,1936年香山寺进行重新修建后,为蒋介石庆祝五十寿辰而在寺内建一幢两层小楼。蒋介石和宋美龄多次在此避暑,这幢小楼位于香山寺内东南侧,被称为“蒋宋别墅”。解放后,香山寺又进行了多次修葺,如今,为了实施“旅游强市”战略,拓展龙门石窟景区的观光项目,丰富香山寺的文化内涵,提升香山寺的旅游品位,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洛阳市委、市政府及龙门石窟管理局依据《龙门石窟区规划》和《洛阳市龙门石窟保护管理条例》,投资600万元于2003年上半年完成了对香山寺的改造。该改造工程从2002年年底到2003年四月上旬完成,历时100天,创造了我国寺院速度之最。这也是香山寺历史上的第五次修复,新香山寺借鉴唐代风格,对蒋宋楼,乾隆御碑亭,衣钵塔等作为历史文物予以修缮、保留、保护。在原址上新建了钟楼、鼓楼、大雄宝殿,整修了天王殿、罗汉殿、步游道等。

  香山寺自创建至今已有1400多年了,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大召寺导游词 6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导游我姓陈,大家可以叫我小陈。今天要带大家去的是杭州西湖十景中的玉皇飞云。

  玉皇飞云位于西湖之南,介于西湖与钱塘江之间,海拔239米。五代时吴越王钱氏迎明州,就是今天的宁波,阿育王寺佛舍利在这里供奉,从此就有“育王山”之称。明代创建福星观,祭祀玉皇大帝,位于玉皇山顶,原名玉皇宫,后改建为庭院,育王山就随之更名为玉皇山。山上遗存有天池、白玉蟾井等古迹,山药有八仙聚会的地方----紫来洞。每当风起云涌之时,伫立山巅凌空突兀的登云阁上,衬以蓝天白云,四周擅自雄峻巍峨,耳畔但闻习习之声,时有云雾扑面而来,飞渡而去,顿觉湖山空阔,江天浩淼。有诗云“钱王功业后世荫,阿育佛法扬善心。飞龙洞中升气紫,玉皇山巅揽飞云。”

  玉皇山主要景点有慈云岭造像、五代石刻、紫来洞、七星列宿(七星缸)、八卦田、日月井、天一池等。

  我们先前往慈云岭造像。慈云岭造像位于杭州玉皇山慈云岭南坡石壁间。是五代后晋天赋七年,吴越王钱弘创建资贤寺时所雕凿。现在这所寺已经不存在了,但是石壁造像却保存完好,有大小两龛。主龛坐东朝西,龛形横长,宽10米,高5.8米。龛内造像7尊,弥陀居中,左侧是观世音菩萨,右侧为大势至菩萨,合称“弥陀三尊”。小龛坐北朝南,高2.6米,宽2.3米。正中雕地藏王菩萨坐像,光头大耳,容貌端严。两侧侍立供养人,龛楣浮雕“六道轮回”。

  接下来我们前往杭州碑林,它荟萃了不少自五代到清代的名家手迹石刻。特别珍贵的有五代石刻星象图和贯休画十六罗汉刻等。由五代画家、诗人贯休所画十六罗汉刻石,一共16方,每方刻一罗汉像,胡貌梵相、庞眉大眼、丰颐隆鼻、形象奇特。五代石刻星象从吴越国王钱元瓘墓中出土,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一块时刻星象图,是研究我国天文历史的'珍贵文物资料。我们接着往前走,这就是紫来洞了,这个山洞原名飞龙洞。这紫来洞是清代福星观道长紫东在玉皇山顶用人工依势开辟而成,其特点就是洞中有洞,深邃幽奇,湿润凉爽,是夏日消暑圣地。斜壁上写有“紫气东来”四个大字,巧妙地嵌入“紫来”二字,就起洞名为紫来洞。

  大家跟着我接着往前走,这就是七星缸了,大家知道为什么它会叫七星缸吗?其实是因为“七星缸”的来历和缸体山所镌刻的八卦图所包含的深刻文化内涵有关。传说,旧时的杭州火灾频繁,先人信形家的话,说玉皇山的山势和龙一样,于是就铸造了七口缸放在玉皇山紫来洞东北角,来镇住“火龙”,消除火灾。一般传统的八卦有两种排列方法,一为伏羲八卦就是先天八卦,另一种就是文王八卦就是后天八卦,但是七星缸体上那个八卦和传统的、仅有的两种排列方法不同,而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好了,这个难题我们就留给天才们去解,我们继续欣赏风景吧。看到前面一片片田了吗?那就是八卦田,八卦田是南宋年间开辟的“籍田”,呈八卦状,九宫八格,总面积约90余亩。我们从这里往下看,可以看到八卦田齐齐整整的八只角,把田分成八个丘。八丘田上种着八种不同的庄稼。一年四季,八种庄稼呈现出八种不同的颜色。在八丘田当中,有个圆圆的土墩,那就是半阴半阳的一个太极图。再往前走一点就是日月井了,再是在玉皇山山间,它的水清澈甘甜,可以容纳太阳和月亮,故称“日月井”。

  最后映入眼帘的就是天一池了,天一池,池很大很深,里面养了些金鱼,有块石崖突出池壁之外,中间有个窟窿,站在上面可以望到脚下的池水,清幽含远。近人代文豪郁达夫在《玉皇山》游记中写道:“登高一望,西北看得尽西湖的烟波云影……;西南是之江,叶叶风帆……;向东展望海门,一点异峰,两派潮路,气象更加雄伟。”

  好了今天的游览我们就到这里结束了,大家是否意犹未尽呀,那我们期待下一次的相见,相信我们都是有缘的,欢迎大家下次再来,谢谢辛苦了。

  大召寺导游词 7

  小昭寺藏文叫燃木齐,小昭寺的名声和规模都比不上大昭寺,也没有那么热闹。但是别有特色。

  小昭寺历史上几经火焚,现存的小昭寺的建筑大多是后来重修的,只有底层神殿是早期的.建筑,殿内的10根柱子依稀可见吐蕃遗风:上面镂刻着莲花,并雕有花草、卷云以及珠宝、六字真言。小昭寺主楼三层,底层分门庭、经堂、佛殿三部分,周围是转经廊道,廊壁上遍绘无量寿佛像。顶层是汉式金瓦,金光闪闪,拉萨各个方位均能看到,蔚为壮观。

  小昭寺建筑风格融合了汉藏式建筑特点。最初的寺庙管理也是由汉僧主持,所以说,小昭寺不仅是西藏最早的寺庙之一,而且是汉藏两个民族团结友谊的象征,在汉藏民族关系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小昭寺,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其前部为庭院,后部是神殿及其门楼、转经回廓等附属设施。门楼高三层:底层为宽敞的明廓。明廓有10根大柱(直径0.8米),皆为十六棱形。柱身有三条铜箍,铜箍面上透雕花瓣。柱一上半部雕有繁缛的花草纹,柱头上浮雕宝珠、“回”字纹、花瓣及连续的“六字真言”。前四排大柱的柱栱上浮雕海水云龙纹。

  明廓后部墙壁上绘有四大金刚(即四大天王)和六道轮回图(画面上有一个棕色的凶恶明王抱着一个巨大的车轮,巨齿獠牙衔着轮的上部;大轮分成三层,圆心画蛇、鸠、猪等,内轮分为六格,即六道,最外层又有十二个画面,称“十十缘起支”: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极乐世界图等壁画;门楼二三层是僧房和经堂等。穿过门楼即是绕神殿一周的转经回廊。回廊南、西、北三面原竖有木制嘛呢轮,廓壁上也遍绘无量寿佛、白度母等壁画。

  大召寺导游词 8

  玉泉寺在当阳城西15公里的玉泉山东麓,是我国佛教最早寺院之一。汉建业年间,普净禅师结茅于此,取名“普净庵”,隋代智凯大师曾在此讲法,正式定名“玉泉寺”,它与“栖霞”、“灵岩”、“天台”一起并称天下丛林“四绝”。唐中宗时期,国师神秀曾在此传授禅法,圆寂后葬于此地。

  北宋时,玉泉寺规模达到9楼、18殿、3700僧舍,被誉为“荆楚丛林之冠”。现存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比卢殿、东堂、西堂、藏经楼等建筑,大雄宝殿为重檐歇山式风格,高21米,72根立柱犹具元代建筑特点。殿前有重1.5吨的隋代铁镬、元代铁釜、铁钟,殿前有石刻观音像,相传为唐代画家吴道子之作。寺前土丘上,有北宋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所建的佛牙舍利塔,塔基为特制青砖砌志,塔身为生铁铸造,寺内古柏、银杏枝叶繁茂,玉泉山下有泉喷水如珠,名“珍珠泉”。

  玉泉寺内有许多珍贵的观赏植物,其中最著名的是寺内殿后的一棵桂树,非常奇特,不论冬夏每月开花,即使下雪也桂花满树,异香扑鼻,号称月月桂。寺内池塘中有千瓣莲,每年六月开放,花期三个月,每朵一蒂二蕊,约有七百到一千瓣,又称并蒂莲。

  玉泉寺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湖北省当阳市,建于1992年,面积573.33公顷。

  玉泉寺园家森林公园距三国古战场长坂坡l 2千米。西接宜昌三峡,东临荆州古城,北通襄樊隆中。公园地理位置优越,自然山水得天独厚,文物古迹举世稀有,玉泉古刹驰名中外,传说故事神奇动人。古往今来一直是人们所喜爱和向往的旅游胜地,寻幽探胜者络绎不绝。玉泉寺国家森林公园气候凉爽,气温变化较小,年下淘气温为154℃,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宜人。公园内有着十富的旅游资源,以悠久的历史文化、众多的名胜古迹和无数的奇洞、怪石、秀峰、峻岭而著称。

  漫天林海覆盖于玉泉寺、跑马、紫盖寺、郭场、香炉山、九山等六人景区。吞星吐月的秀峰险壑,清澈见底的流泉飞瀑,绿浪起伏的滚滚松涛,星罗棋布的名胜古迹使国内外游人陶醉。

  公园境内山峦连绵,气势雄浑,林木毓秀,四季常青。植物种类繁多,有1200多年历史的唐代白果树,有似蛟龙盘旋昂头、似宝塔巍然屹立的百年九柳(即枫杨);有花开上千瓣且双蕊的千瓣莲(又称并蒂莲);还有紫薇、紫荆、映山红、黄杨、柏木、L1玉兰、蜡梅、紫玉兰、桅子花、紫藤、杭州榆、马尾松、水杉、杉木等380多种木本花卉、树木。春天枝叶茂盛,花开遍野;夏季绿树成荫,凉爽宜人;秋时红黄交艳、尽染层林;冬季银装素裹,流溪雪香,同时,公园内还生存着众多的珍禽异兽,游人攀缘山径、远可听百鸟争鸣,林蝉高歌;近可见群兽嬉戏,林间觅食。

  玉泉山是公园的主峰,压群峰而独秀,冠三楚而驰名,素有"三楚名山"和"荆楚丛林之冠"的美称。山上树木四李葱绿、终年不凋,故又名"堆蓝山",山顶山腰常有云雾蒸腾,若隐若现,宛若白纱飘舞,分外妖娆。山下林木花卉千姿百态,争奇斗艳。响水潭位于唐代白果树旁,泉水流经此处,泻向坎下深潭,发出巨响,故名"响水潭"。

  俯视峡中飞流,便可饱赏佳景。潭面10米见方,两岸绿荫蔽日,中间一线透顶,蓝天映人潭中,颇为奇特,故又名"溪水湛天"。乳窟洞洞中奇石呈玉色,悬乳如蜡泪。据旧志记载,乳窟洞中多玉泉交流,中有蝙蝠,大如朗鸦,体白如雪,栖则倒悬,盖饮乳水而长生。其边处处有茗草罗牛,枝叶如碧玉。公园内山山有古木,处处有奇洞,在17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文人墨客如李白、孟浩然、元稹等留下赞美玉泉寺的'优秀诗第500余首。

  玉泉寺始建于东汉末年,距今有l 700多年的历史。东汉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普净禅师游历天下名山时,见玉泉山山清水秀,使在山麓结茅为庵。

  南朝时敕建覆船山寺(即今玉泉寺),隋文帝敕造玉泉寺、经过多年的筹建,其建筑之宏伟与浙江天台的国清寺、江苏南京的栖霞寺、山东长清的灵岩寺并称"天下丛林四绝"。

  大召寺导游词 9

  自唐代宗永泰元年(765)高僧克幽禅师来遂主持开山阐教后,高僧倍出,香火兴盛,遐迩闻名。特别是因受唐、宋、明朝十一次敕封,声名大振,明代极盛,僧人千余,曾主领川、黔、滇三百余山,被尊为“西来第一禅林”,成为远近向往的川中名胜及闻名西南的佛教圣地,每年二月香会九月观音生日期间,香客、游人如云,年久不衰。一千三百余年来,广德寺历尽沧桑,几度被毁,又数次重建。

  广德寺虽几经更名,但它的香火多少年来并没有因时代的演变而衰败,可见它的特殊,就这一点也值得大家前往一观。

  2006年05月25日,广德寺作为宋至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广德寺现存规模为明洪武元年重建并经清代多次扩建所成。庙寺规建于卧龙山山首。从山麓至山顶,依山建寺,中轴线上有殿宇七重,东西配殿独自成院,大小殿阁塔坊共有25座,多为明代建筑,但主次分明,左右对称,有宋代建筑布局风格。寺内现存珍贵稀有文物有明代木质结构圣旨坊,唐代德宗贞元三年建幽骨塔,北宋善济塔(俗称舍利塔、肉身塔),及建于宋、明、清几代的石碑。

  川中佛教庙宇广德寺,位于遂宁城西三里许的卧龙山,建于唐朝(公元618年前后),原名石佛寺,大历二年(767)更名为保唐寺,大历十三年(778),敕名“禅林寺”,德宗建中初年(780),敕名善济寺,昭宗天复三年(903),敕名“再兴禅林寺”,北宋真宗祥符四年(1011)敕名“广利禅寺”,明武宗正德年间敕赐“广德寺”。自唐代宗永泰元年(765)高僧克幽禅师来遂主持开山阐教后,高僧倍出,香火兴盛,遐迩闻名。特别是因受唐、宋、明朝十一次敕封,声名大振,明代极盛,僧人千余,曾主领川、黔、滇三百余山,被尊为“西来第一禅林”,成为远近向往的川中名胜及闻名西南的佛教圣地,每年二月香会九月观音生日期间,香客、游人如云,年久不衰。

  一千三百余年来,广德寺历尽沧桑,几度被毁,又数次重建,但它的香火并没有因此衰败。自1985年报经省政府批准为开放寺庙以来,经过近20年的维修、改建、扩建,寺容更是焕然一新,道场分外兴盛,国内外乃至东南亚各国的朝山进香者、览胜旅游者络绎不绝,年逾百万人次。

  唐代著名高僧克幽禅师在此出家。民间相传,克幽禅师便是观音的化身。

  广德寺历久不衰,屡受帝王器重,除了高僧克幽禅师的德行外,还与他的身世密切相关。克幽乃唐王朝宗室,是唐中宗的`孙子、唐玄宗的侄子。也许正是因为克幽与李世民家族的血缘关系,以及民间相传克幽乃观音化身的原因,唐、宋、明几代帝王才赐予了它格外的恩宠,它的皇家禅林气象在国内首屈一指。

  自1985年遂宁市政府报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开放寺庙以来,经十多年的维修、改建、扩建,寺容焕然一新,道场分外兴隆,朝山进香者、览胜旅游者络绎不绝,年逾百万人次。

  大召寺导游词 10

各位团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欢迎来到天津天成寺,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天成寺的概况:

  天成寺旧名福善寺,又称“天成法界”,是盘山游览区的重点景区。寺正面为翠屏峰,寺前有两棵银杏树,高25米,胸围3.1米,已有树龄800多年。此寺始建不祥,因寺西有普化和尚塔基,普化和尚为唐朝人,故寺疑为唐建。辽、明、清数代都曾扩建重修。步入寺门,可见江山一览阁,乾隆皇帝亲自题额“江山一览”。阁面涧背岩,上下五楹,雕梁画栋,精巧别致。

  古佛舍利塔屹立于天成寺正殿以西,为密檐式宝塔。塔身浅黄色,通高22.63米,边长3.38米,呈八角十三层,塔基由花岗岩须弥座和三层仰覆莲花组成,塔身正面有门,内置佛龛。侧面有浮雕花窗,出檐为仿木作砖雕斗拱。盘山现存三座舍利塔,除此之外,还有定光佛舍利塔、多宝佛舍利塔(舍利者,佛之真骨也,虽烈焰百炼不能成灰,污津久烟不能掩彩,至坚至硬,动有殊异者,何也?盖以佛之功德法力所熏故也。迄今仍有存者,覆公法师灵塔是也)。

  好了朋友们,今天的'游览就全部结束了。感谢您对我工作的支持与配合,为了我的工作更加完善,有什么服务不周到的地方请您留下宝贵意见,祝您万事如意!

【大召寺导游词】相关文章:

双塔寺的导游词07-26

白马寺的导游词10-08

江苏大明寺导游词08-28

国保寺导游词02-14

灵谷寺导游词02-19

山西悬空寺导游词06-05

炳灵寺石窟导游词04-06

厦门南普陀寺导游词04-26

游黄岩大寺基作文08-07

大相国寺_1000字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