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调查报告

时间:2023-04-21 09:53:52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文化调查报告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你所见过的报告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化调查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化调查报告

文化调查报告1

  校园文化是一种自觉地以文化为导向的现代教育管理模式。《中国教育改革和基础纲要》明确指出:“要建设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使学校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作为一种育人环境和氛围的创设,它在学校教育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尤其是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效果。

  一、目前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目前,很多学校面临极大的生存危机,教学质量成为学校的生命线,许多学校将大量的精力投入教学质量而无暇他顾,学校逐渐失去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在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培养目标及常规管理等方面往往盲目随大流。同时,学校领导和教职工缺乏对学校文化本质特征、功能作用、表现形式及方法途径等方面的认识,而将学校文化仅仅局限于一般意义上的文体娱乐活动,加之学校文化建设无法在短期内见效,学校从实用功利的角度也不太重视。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

  1、培养目标不正,思想认识不够。

  由于受“质量唯一论”等影响,众多学校一味注重文化课教学,严重忽视学生的技能训练和思想教育。学校领导层的思想认识未形成共识,多数领导认为应该以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质量高低的主要指标,所以在新形势下对校园文化活动的特点、问题和做法等没有积极进行研究与部署。

  2、注重硬件设施的建设,忽略制度体系的改良。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学校布局的调整,原本薄弱的教学基础设施越来越不适应发展要求,故学校加大经济投入,重视硬件设施的建设,改善校容校貌,但是却忽略了学校软件设施的建设。部分学校没有完整的办学章程,在教学质量的考核中,缺乏科学考核学生全面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使学校的发展很不稳定,起伏跌宕,不能走上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轨道。

  3、格调上庸俗的社会文化冲击着校园。

  由于市场经济促进文化市场的发展,许多格调上庸俗低下的社会文化冲击着校园。学校附近的一些不良网吧、录像厅、卡拉OK厅、桌球室、电子游戏室等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包围着校园,课余时间,学生们成群结队地涌向这些场所,打发着寂寞的时光,甚至通宵达旦,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校园学习生活。

  伴随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新课改的有效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在传承的基础上也面临着挑战,只有适应时代的需要,适应当今的教育背景,与时俱进,校园文化才能焕发出新的活力和魅力,这就要求我们对校园文化进行重新认识,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重建和发展。

  我们认为校园文化应是一种基于学校的彰显个性的文化。由于受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区域文化的影响,学校要突出地方特色,立足本土,建设富有乡土气息的特色校园文化。基于以上思考,本人想结合当地、学校实际,开展《挖掘乡土人文资源激发校园文化活力的实践研究》一课题研究。

  二、当地深厚的人文背景

  学校座落在瀛山书院脚下,瀛溪畔,是南宋瀛山书院的延伸,历史文化悠远而浓厚。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曾多次来此书院讲学著书,留下“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千古绝唱。在学校教学楼可以远眺到瀛山书院遗址胜景——清风徐来,松柏苍翠,历代修葺过的八角凉亭依旧伫立在瀛山之巅。瀛山书院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史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有着与众不同的人文精神特点。学校将“瀛山书院”独特的人文资源运用于校园文化建设中,创建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校园文化,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发掘和利用乡土资源,深化校园文化内涵,拓宽建设校园文化的渠道。本选题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1、通过开发利用乡土资源,提升校园文化的内涵,丰富校园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形成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校园文化,引导学生了解家乡、认识家乡,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为校园文化建设发掘新的意义。

  2、通过开发实施校本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及社区活动的形式,将校园文化建设与新课程实施结合起来,为校园文化的建设开拓新的思路和途径,对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充分体现地方和学校特色,探索特色办学道路有着现实意义。

  3、在利用乡土资源建设特色校园文化的过程中,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以师生的发展为目标,打造独特的育人文化环境,并以其培养学生的人生智慧,呵护和滋养学生的情感生命与精神生命,构建起和谐、美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校园成为师生的生活乐园、成长乐园和精神家园,为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提供一个典型样板。

文化调查报告2

  泸溪县是我国古代楚国的故地,涵养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散发着古典的艺术气息,是一处孕育古老文明的风水宝地。通过对文献资料的考究和参悟,结合实地考察和走访乡镇居民的方法,对泸溪县盘瓠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充分结合理论和联系实际的方法,对搜集得到的资料进行加工,去粗取精,由此及彼,深入剖析,全面而又深刻的了解泸溪县盘瓠文化的地域分布和主要内容。深层次的解读了盘瓠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古典韵味,且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性措施和建议,以便可以利用更好的方式来保护盘瓠文化,使其永葆历史的印记和饱经沧桑岁月洗礼所遗留下来的文化气息。

  一,泸溪县盘瓠文化的地域分布。

  泸溪县位于湖南省西部,湘西自治州的东南方,东邻沅陵、辰溪两县,西连吉首市,北接古丈县,南邻麻阳县,西南与凤凰县毗邻,是湘西自治州的“南大门”。县境处于武陵山和雪峰山的过渡地带,是东起华东,西接西南的交通要道。地貌自东向西南排成“川”字,由西向东倾斜。沅江沿县境自南向北流入洞庭湖,大部分属于低山地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泸溪县是盘瓠文化的发源地,神秘而秀丽,它那神奇的魅力,似乎要向世人展示它的内涵,它那婉约的英姿,更加从侧面彰显古老泸溪的独特韵味和其绚烂的文化特色。

  二,盘瓠文化的历史沿革。

  泸溪县历史悠久,文明古老,是古代盘瓠文化的发源地,据多种出土文物的考证,早在旧石器时代,境内先民就在沅水和武水两岸生存繁衍。据说三皇五帝之一的高辛氏,其女与盘瓠结婚,隐居沅水流域,此传说亦渊源于此,且形成了千古不朽的盘瓠文化,为后世人所传诵。远古的盘瓠神话和盘瓠图腾崇拜在我国南方很多地区广为流传,当地的许多民俗事象构成了一种独特的盘瓠文化。如以盘瓠《神犬》和辛女图腾为祖先的祭拜礼仪,以及关于盘瓠和辛女的传说演变而成的民俗歌舞,绘画,雕刻,服饰等所有的这一切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盘瓠文化。中国盘瓠文化的内涵极其古老而丰富,特点突出,令人着迷,催人向往,发人深省,尽显古老文化的魅力。而在同时,有关哪里是盘瓠文化的发源地,历来众说纷纭,有会稽说、中原说等,就湖南而言就有怀化、沅陵、凤凰、泸溪之说,各执一词,一直以来都没有定论。然而在1990年10月湖南省泸溪县召开的全国盘瓠文化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名专家经过多方的论证和考查,确认了泸溪乃是中国盘瓠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三,泸溪盘瓠文化的主要内容。

  剪纸

  剪纸是我国民间最普及的一种构成的艺术形式,因为其制作工艺简单,因此深受古代人民的喜爱。从广义上讲,剪纸实际上就是在纸上剪刻,镂空所出现的一种二维艺术形象,具有很高的塑造性,且发扬空间十分广泛充分展现了古代人民的创造性。在大多数人的概念中,剪纸主要是指用红纸或其他暖色纸做成,在世俗生活和喜庆节目中表达美好情感,营造热闹氛围的装饰品。而实际上,剪纸所使用的纸张颜色是多种多样的,有暖色也有泠色,但若以制作工具和制订对象来划分,又可以分为剪纸和刻纸两种类别。其中剪纸以剪为主,以刻为辅,主要用于喜庆节目的窗花和其他装饰花样。其分布地区较为广泛,例如盛行于我国北方的陕西,山西,山东,河北等地的民间剪纸。刻纸主要以刻为主,以剪为辅,主要用于服饰的花样和喜笺的剪辑等,两种都寄托了人民对美好事物的期待和赞美。其中在湘西剪纸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美感及制作手艺,显示出其具备深厚的剪裁功底和文化底蕴,显示出湘西少数民族民间技艺的日臻成熟。

  傩面具

  巫傩文化是中华文化和盘瓠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年代久远,早在商周时期就极其盛行,流行于各地,且各具特色。《周礼》,《论语》中对此有明文记载。傩面具就是始于这种“重祭礼,信鬼神”的巫傩文化。经过历代千百年的传承和演化,它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逐渐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分布地域十分广泛,我就县而言,傩面具种类繁多,已经现世的就有12生肖,36天罡及地狱判官、小鬼、牛头马面等,形式丰富,且造型多样,充分显示出少数民族的地域风格。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市场经济的体制变革,利益格局的重新整合,我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再者由于科学的普及和人们生活的改善,人民价值观念的转变。近几十年来,巫傩文化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已经销声匿迹,所以现在从事傩面具雕刻的人也越来越少。目前这种文化现象仅存在我县很少的几个地区。然而就在这仅存的几个地区中,他们没有让这种技艺面临失传的尴尬境地,他们改进制作工艺,励精图治进行改革,并且融入了新时代的潮流气息和前卫风格,力求在艺术形象上有所突破,使这种传统技艺得以传承下去。他们雕刻的傩面具形象狰狞凶猛,怪异独特,咄咄逼人,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栩栩如生。表现手法上多采用似人非人,似兽非兽的夸张变形手法,强化傩面具的艺术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达到震慑鬼神的目的,给人前所未有的新鲜感。另外,其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抓住神灵性格特征,在眼,鼻,嘴等处进行了夸张的变形处理,显示了他们独特的创造力和卓越的见识和非凡的艺术洞察力,在傩面具上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菊花石

  菊花石是一种燧石结核为核心的碳钙集合体,花蕊部分是坚韧的硅制燧石,花瓣是由方解石晶体组成,由于这种结构的特殊性,所以价值很大,很受人民欢迎。它存在于迄今两亿年前的早二迭流栖霞浅海和沉积岩层中。菊花石的晶体呈灰色或黑色,石中显现一朵朵栩栩如生,千姿百态的白色花朵,因酷似菊花而得名。因泸溪县碳酸岩石分布广泛,为其广泛存在提供了载体,故我县有很多菊花石,且种类繁多,形式各样。菊花石在很多地方都曾出现过,并且有很多的风格和种类,它最先是用于家居的装饰,后来逐渐发展到送礼和变卖。

  于是这一文化现象就当作习惯而流传了下来,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拓荒者的增加,大量的菊花石被挖掘了出来,开始大量出现在市面上,但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只有部分识货的商人,政客或分或买,将其运往外地,雕刻创新,制作成价值不菲发商品,进行销售和变卖,使其逐渐商品化。在外流的同时,这时人们才认识到菊花石的珍贵之处,才通过各种手段采购和收集,可这时菊花石已经所剩无几,可谓是有价无市。另一方面,通过艺人们几十年的雕刻创作,技术的不断完善,创新和突破,石雕工艺由原来的浮雕发展成现今的园雕,镂空雕透雕等。雕刻艺人利用花纹特点找出花团,理清花瓣,添枝加叶,把分散零星的花朵连接成有机的整体,雕刻出生机勃勃的形态和独一无二的珍奇怪石,符合了大众的审美观念,因此深得人们喜爱,被广泛的传播开来,并逐步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

  踏虎凿花

  1,泸溪踏虎凿花的背景

  至今仍流传于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的,用于各种服饰及装饰品的剪纸叫做凿花,即凿纸花样。湘西人习惯叫它“扎花”或“锉纸”,又称“锉花”。凿花还有另一种说法,凿花在苗语中还被称为“压本”,“压”指加工的方式,相当于“凿”;“本”就是“花”,“花样”的意思。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剪纸不是用剪刀剪出来的,却是用刻刀凿出来的,并且有的还保留刺绣的针法,以供别人参鉴。而剪刀只是在作为凿花的辅助用具,一般是杂作业完成之后,仅供修边时之用。清代,刺绣也曾被江浙一带的人称作凿花。如清末文学家余怀在《夫人鞋袜辩》中记载:“吴下妇人。..。..

  有凿花玲珑,囊似香簏。..。..印香在地者”。说明了旧时“凿花”与绣花有很大的关联。在古代,人们只是消极的适应自然,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也只是使用最原始的方式和手段,这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人民的思想,这就使得人们的创造性和发明性得不到解放。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仅局限于对传统物质文化的赞赏和对大自然的向往,对原始力的赞美,而没有想过通过自己的双手去改变自然和世界。后来,人们在日常生产活动中,逐渐积累了知识和经验,完善了传统手工技艺,由此便发展了纸上凿花这一传统技艺,并完整的保留了下来。

  2,凿花的作用和意义。

  苗族向来是个爱美善绣的民族,由于历来的传统风俗习惯,他们十分重视服饰穿着,因此苗族有各种形式的绣花,且色彩丰富,充分体现了这一民族的特征。历史上先是有绣花,后来才有凿花,两者可谓相辅相成,凿花为绣花提供绣摸,绣花又促成凿花花样的不断创新,使得这两种微时绣花形式得以不断完善。苗家妇女一般是先将构思好的花样剪辑下来,贴在要绣的布面上,再依样穿针刺绣,遇到好看的花样,就用纸将它拓剪下来,这部分拓剪工序渐渐成为一个工种,从绣花流程中分离出来,就这样一些专门绣花的'人就出现了。与单纯使用剪刀相比,剪纸花匠更加追求效益,因此利用剪刀可以批量加工复制的凿花工艺就应运而生了。湘西凿花多用于绣花底样,庆典和祭祀活动中的装饰品,而且后者颜色上有很多讲究,喜事一般采用红纸,丧事一般采用白纸,各表示不同的意思,渲染不同的氛围。

  凿花图案纹样题材广泛,有花草、鸟兽、傩面等。凿纸花样不仅是苗族妇女文化生活的一种生产及装饰形式,而且更是能折射出苗族文化的想象符号的载体。由于苗族没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其民族文化的信息除了口头传达之外就是类似于凿花等图象语言了,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是凿花这种原生态艺术很好的将苗族传统吉祥图形代代传承了下来。因此凿花这种“剪在纸上,绣在衣上,穿在身上”的图案形成,就成为苗族文化最形象的历史读本了。

  3,踏虎凿花的制作工艺。

  凿花的工艺特点形式多样,主要是以通过祖辈手把手教和直接摹写同辈人的作品的形式继承下来。沈从文先生曾经对凿花制作工艺作过如下描述:“这种花样。..。..先把纸张钉固在一片木版上,再用小锉刀(即刻刀)仔细戳镂而成,用细针在纸面上扎许多线路,提示绣法和重点,才算完工”,这就是对凿花这一工艺最形象的描述了。踏虎凿花有干,湿两种刻法,但常用的是湿纸刻法,其工艺流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六个步骤:

  第一步:创作画稿。用铅笔在白纸上推敲图案,这就是凿花的第一步,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这是决定艺术品高低最重要的一环,最艰难的一步,因为其初稿水平直接影响到成品的质量及美感。

  第二步:定纸层数。选择同画稿相当的薄纸,视纸质及厚薄确定要凿刻的层数。薄纸一般10——16层,稍厚可以定为8——10层。然后,把它们齐整的放在一起,并且每隔4——5层要抹一层粉,以便事后可以顺利剥离纸张,因为在刻纸的时候纸张会粘贴在一起。

  第三步:定位纸钉。将画稿放在叠放的纸垛上,用针尖在画稿上要刻去空白部分的钉眼,用拉力较大的纸质做成纸钉,穿进针眼内撑紧,然后把两头多余的部分去掉,再用小锤锤实,防止纸钉脱落。此步骤是为了固定不要的部分而便于揭纸花样。

  第四步:润湿纸样。将浸过的毛巾揪干后,把纸垛包进毛巾中浸润30分钟左右,要求纸垛拿在手上感觉湿润即可。

  第五步:刻凿走刀。把纸垛放在特定的蜡版上,刻时先用小锤敲紧,落刀时要用左手食指按住入刀边缘,用右手手腕的力量运刀走刀,刻纸的顺序为先里后外,刻完一个地方后要注意检查是否刻到底了,可以翻过来核实,必要时可以再补上一刀。

  第六步:剥揭花样。仔细检查正面,反面,确信刻完了所有部位后,将花样一张张揭开,凿花工序便全部完成了。凿花所用的特制蜡版一般采用木制细腻的硬木为宜,厚为3厘米,宽为8厘米,长为24厘米,内挖一深1.5厘米,宽6厘米,长7.5厘米的“堂心”。再把松香,黄蜡,茶油和桐木粉末融化搅匀,倾于木版“堂心”,压平之后即可使用。凿花时注意拿刀要正,用力要匀,走刀如游丝,刀口始终向内走动,收刀如脱兔,刀痕上下要整齐光滑。花纹之间注意留连缀线,免得剥揭花样时散架。凿出的剪纸要光洁干净,因为主要是刻刀在多达十几层的纸版上凿刻,所以刻出的凿花一般应有浮雕般的机理效果。

  4,踏虎凿花的艺术特点。

  第一:凿工精巧。线形考究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把线条特色归纳为五个字:圆、方、尖、缺、线。要求达到圆如秋月,尖如麦芒,方如石快,缺如锯齿,线如胡须。刻剪技艺高超,工整细腻,刀法稳健精到,刻出的线条畅快,丝丝入扣,表现准确而生动,尽显流畅之美。造型上形象生动,构图工整,布局合理,具有南方剪纸特有的纤细灵秀,玲珑清丽的风格。

  第二:繁中求简,简中求繁。纸型粗糙简单的纹样不耐看,华而不实的东西不纯真,而繁中求简,简中求繁的形式,细腻而不见其假,粗犷而不失其真,并力求构图严谨饱满。在表现手法上是以阴刻为主,运用简单的原形进行合理的骨、骼布局设置。在表现风格上偏重于写实,但又不呆板入俗,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装饰性。且运用点、线来传递有个性特征的面,采用重复、疏密、对比等形式法则,巧妙的使用“通感”手法来营造画面。

  第三:源于传统,敢于创新。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素材,使其反映出生活特色和时代特色,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使其达到传统与时代特色的和谐共存,并突出其自身特点。其艺术特点就像一幅山水画,画质不错而且不失其原汁原味,体现凿花这门技艺的独特艺术特点和制作工艺。

  5,结语。

  历史上任何艺术形式的诞生都不是偶然的,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和拓展而形成的,都会有一个结合人类生产和生活不断演进的流变过程。踏虎凿花也不例外,它也必须依附于湘西特定的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才能形成这独具一格的凿花工艺。凿花开始源于苗族服饰的纹样蓝本,先有绣花后有凿花,凿花丰富了绣花的技艺。凿花的形成与追求批量生产的经济效益有关,也符合当时的小农经济和生产力状况。因为凿花不仅体现了苗族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且更是记载了苗族“女红文化”的活的图象历史。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有其存在和挖掘的价值,那都是中华儿女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断发展和传承下来的,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的国粹。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后裔,理应对其加以保护。一种文化事物和一种文化现象都可以作为艺术瑰宝绽放耀眼的光彩,福泽后世之人,重现前辈创文明之路之时的辉煌。

  四,关于泸溪盘瓠文化的保护措施及建议:

  由于我国正处在经济建设时期,在文化领域给予的关注不是很多,相关的措施,法律也不是很完善,在非物质文化保护方面,有没有健全的法律法规,又由于没有及时作好文化宣传,使得人们对于非文化遗产认识还不是很深刻。所以,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很多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为,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无形中的流失,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1,申遗。即申请市(州)、省、国家级的遗产保护,以便得到政府的专项保护,突出保护重点,将有力推动其保护进程。同时加强盘瓠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对破坏了的进行挽救和维修,对未破坏的加以保护。

  2,立法。制订完善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保护,法律是保护一项事物最行之有效的手段。还要展开普法宣传,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档案,还要政府、民族、文化、教育、财政等部门积极配合。建立强效工作运行机制。

  3,树人。大力发展和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需的各类人才,加强遗产保护队伍建设,精心组织,全面展开,突出重点。坚持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和发展的方针,切实加强对盘瓠文化相关的法律宣传工作,为保护文化遗产创造良好氛围。

  4,传承。实施整体保护和多层保护,系列科技手段可以运用于抢救和保护过程中。动员社会各阶层力量参与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提高全民的民族文化保护意识,使得民间文化遗产和文物得到有效的保护,并传承和发扬下去。

文化调查报告3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是世界茶树的原生地。茶文化同中华民族古老而灿烂的文明史一样悠久,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和民族所无法比拟的。所以本人对茶叶包装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调查目的

  了解茶叶这一特殊物品对包装的要求,加深对茶文化的认识,同时,帮助自己更好的学习物流学中包装这一节知识。

  二、调查对象

  安财超市、乐购及蚌埠市部分茶叶店

  三、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用的是访谈法、观察法与资料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地调查,来获得准确信息。

  四、调查内容

  主要调查了不同种类茶叶的包装类型作用等。

  五、调查时间

  20xx年十一月五日

  六、调查结果

  (1)茶叶包装是指根据客户需求对茶叶进行包装,以促进茶叶商品销售。一个好的茶叶包装设计可以让茶叶的身价提高数倍,,茶叶包装已经是中国茶叶产业的重要环节。中国茶叶历史悠久,品茶已成为中国茶叶历史悠久,品茶以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国共有六大茶系:绿茶(以黄山毛峰 六安瓜片 龙井茶 碧螺春 都匀毛尖 信阳毛尖为代表),黄茶(以霍山黄芽,蒙洱银针为代表),白茶(以白毫银针 白牡丹为代表),青茶(以安溪铁观音,武夷山大红袍,冻顶乌龙茶为代表),红茶(以祁门红茶 坦洋功夫红茶为代表),黑茶(以六堡茶,普洱茶,渠江薄片为代表)。茶叶是一种干品,极易吸湿受潮而变质,它对水分异味的吸附性很强,而香味又极易挥发。当茶叶保存不当时,在水分、温湿度、光、氧等因子的作用下,会引起不良的生化反应和微生物的活动,从而导致茶叶质量的变化,故存放时,用什么盛器,用什么方法,均有一定的要求。因此,茶叶罐就应运而生。茶叶包装主要有锡制茶叶罐、马口铁制茶叶罐、陶瓷茶叶罐、玻璃茶叶罐、纸制茶叶罐等,马口铁茶叶罐因其其款式多样,印刷精美,不易破损,运费方便,为大众所喜爱。由于考虑到价格和制作工艺等因素,目前市场上广泛应用的大多铁制茶叶罐,因其印刷精美,款式新颖,深受大众喜爱。茶叶包装主要分小包装和礼盒包装。小包装是为了方便客户泡茶,按照定量克数进行的小包装,以泡袋来包装茶叶。茶叶礼盒包装是茶叶包装的主要方式,通过各种材质(如纸质、木质、塑料、布艺、金属)的包装材料,将茶叶包装成礼品,实现提高茶叶品牌知名度,增加产品附加值的目的。茶叶也有用塑料袋包装的,里面会放一小袋茶叶保鲜剂,用来吸收水分和异味。

  (2)安财超市调查结果:因为学校内茶叶的消费者主要为学生,所以安财超市内的茶叶主要以花茶毛峰小量袋装为主,价格较便宜。茶叶的包装大都比较简洁大方,能突出茶叶的特性,吸引学生群体购买。

  (3)乐购调查结果:像乐购这样的大型超市里茶叶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因而茶叶的包装也是多种多样的。如花茶的消费群体主要为女性同志,所以花茶多为塑料袋包装,内有茶叶保鲜剂,成本较低,包装袋封面较精美,符合女性对美的追求。一些茶叶如黄山毛峰、西湖龙井、碧螺春等名贵茶叶包装则比较复杂,包装费用也较高。有的是用精美的'茶叶罐包装;有的是用茶叶礼盒将几盒茶叶再次包装,如谢正安和徽府茶行,有木质和金属礼盒,看起来高档名贵,适合送礼等。

  (4)蚌埠市部分茶叶店调查结果:茶叶店是专门出售茶叶的,因此这儿对茶叶的包装处理种类多样,具体有桶装、纸装、罐装、袋装、礼盒包装等不同形式。蚌埠市茶叶店主要销售安徽产的茶叶,如黄山毛峰,六安毛片等。根据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茶叶的包装也各不相同。如价格较便宜的茶叶是用大的不锈钢茶叶桶装的,方便零散称卖;有些碎茶叶如普洱则被加工成饼状用纸包装起来出售;另外一些则已称量过后用塑料袋包装好,顾客可以方便购买;还有些价格较高的茶叶则用精美的茶叶罐包装,显示出高档茶叶的与众不同。或几盒罐装茶叶再用礼盒包装,提高茶叶品牌知名度,增加产品附加值,提升茶叶的档次。

  七、调查体会

  通过本次调查,我的体会如下:

  (1)包装在商品流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整个物流活动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包装的材料、形式、容器设备、技术都对其他物流环节产生最要的影响。包装是为了在流通过程中保护商品、方便储存和促进销售而按照一定的技术方法使用容器、材料以及辅助物等将物品包封并予以适当的装饰和标志工作的总和。具体来讲,包装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从静态方面来看,指能合理容纳商品,抵抗外力,保护宣传商品,促进商品销售的物体,如包装容器等;二是从动态方面看,指包裹、捆扎商品的工艺操作过程。在社会的再生产过程中,商品包装处于生产过程的末尾和物流过程的开端,它既是生产的终点,又是物流的起点。

  (2)包装的好坏,影响到商品能否完整无损的达到消费者手中;包装的装潢和造型水平,影响到商品的竞争力。包装对商品起到如下的作用:

  1保护功能是包装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功能,主要体现在:a防止商品破损变形b防止商品发生化学变化c防止腐朽霉变、鼠咬虫蚀d防止异物混入、污物污染,防止丢失。散失、盗失等作用

  2方便存储运输,具体体现为:a方便商品的储存,便于识别b方便运输

  3促进销售,具体表现为:a恰当的包装能够唤起人们购买的欲望,通过包装给消费者带来对商品的好感和满足。b包装的外部形态、装潢设计是商品很好的宣传品,对顾客的购买起着刺激、说服的作用。c恰当的包装对商品有促销作用,过大、过重的包装会降低商品促销能力;包装不足也会降低商品促销能力。如袋装的茶叶可以防止茶叶因受潮而有异味,既方便运输也便于消费者购买和饮用。不透明的罐装茶叶可以防止阳光直射而影响茶叶的质量,可以防止茶叶受潮受污染等,同样也是有利于运输,便于消费者在家储存。不锈钢茶叶桶本身无异味,不会影响到茶叶原有的清香,消费者可以想买都少就称多少,为消费者和卖家提供了便利。卖家在包装袋或罐子上标明茶叶的种类重量等信息,使消费者可以放心购买。商品的包装就是企业的面孔,优秀、精美的包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商品的销售,提高企业的市场形象。所以精美的茶叶包装袋和包装罐美观大方,可以吸引消费者购买,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促进茶叶的销售。高档的礼盒和锦盒能满足人们对身份的最求,激起和刺激消费者购买,能提高茶叶的销量。

  (3)现代商品的品种繁多,性能和用途也是多种多样。为了充分发挥商品包装的功能,必须对商品包装进行进行科学的分类。按包装在物流中发挥的不同作用可以划分为商业包装和工业包装,按包装材料的不同划分为纸制品包装、塑料包装、木制容器包装、金属容器包装、玻璃陶瓷容器包装、纤维容器包装和复合材料包装等。按包装的形态分为个包装、内包装、外包装等。按包装方法分为防震包装、防水包装、防潮包装、防锈包装、防霉包装。按包装材料可分为纸箱包装、木箱包装、塑料包装、金属包装、纤维包装、陶瓷或玻璃包装、合成树脂包装等。按包装使用频次可分为一次使用包装、多次使用包装。周转使用包装。茶叶包装属于商业包装,茶叶真空小袋包装属于熟料袋包装;礼盒锦盒等属于木制金属容器包装。茶叶包装属于防潮包装、多次使用包装等。

  (4)通过对茶叶这一商品包装的调查,我更加明白了包装在物流中的重要作用,会更加努力的学习物流这门学科。

文化调查报告4

  调查目的:

  现代人的交流基本都是用普通话,普通话固然应该学习推广,但我认为地方方言也有存在的必要。方言的原意却常常被忽略或误解。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儿女,我们不应该只关注普通话,也应该传承地方方言,它应该与普通话一起发扬光大。

  调查时间:

  20xx年秋季

  调查地点:

  怀宁县石牌镇、雷埠乡、腊树镇等。

  调查对象:

  石牌等地老乡

  调查方式:

  通过上街走访、询问、观察,向老人们了解,实地考察进行查询 具体内容:

  在长江的西南岸、皖河之滨,有一座古老而年轻的集镇,名为石牌镇。明清以来,这里一直是皖西南重要的农副产品集散地。商贾云集,乃怀宁诸镇之首。建国后长达半个多世纪石牌作为怀宁县城所在地,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千年古镇,遐迩闻名。石牌占地面积约91.7平方公里,人口10万。1999年被列为安徽省中心建制镇,20xx年被评为省重点中心镇,20xx年被国家建设部、发改委等6部委授予“全国重点镇”。 石牌民间文化是古皖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钟灵毓秀,人文荟萃,素称“戏曲之乡”。波光粼粼的皖河水不仅哺育了“京剧之父”的徽剧,还哺育出了全国五大地方剧种之首的黄梅戏;“梨园佳子弟、无石(石牌)不成班”。这里曾诞生了清代戏剧界“四大徽班”进京发起人、“国剧大师”杨月楼,也孕育出了一大批黄梅戏艺术名流。“戏曲之乡”丝竹不断,黄梅故里黄梅飘香。

  除此之外,我觉得更值得保存和发扬的还有石牌周边的方言,俗称“石牌话”。如腊树、雷埠、平山的方言,和石牌的方言基本一样,甚至靠近石牌的部分望江县人的方言都和石牌的`方言也是一样的。我出生于此地,我对“石牌话”有种难以割舍的情怀。

  比如在石牌,我们方言把傻冒叫献世宝、把无能叫不吊照、把反问叫恩感呢、把婉拒叫恐麻不照、把厌烦叫搞么家呵、把天黑叫漆黑抹污、把睡觉叫困告、把扫地工具叫条把、把外公外婆叫嘎公嘎婆、把客厅叫堂仙、把硬币叫各子、把上午叫上昼等等。听到这些家乡的话语,我就感到格外亲切。

  通过这次调查,我觉得方言正在逐步流失,特别是许多年轻人,很少在家,长年出门在外,他们基本忘记方言。就是用方言讲话时,也已经失去了方言的韵味。其实我想,方言之所以没有得到大家的重视,是因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外地人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反而与原来的老邻居、老街坊的交流越来越少,方言怎能不逐渐流失呢?

  方言有它的可爱之处,有它的魅力所在,希望同一地区的老乡们都来关注方言,交流方言,让方言和普通话共同前行。

文化调查报告5

  我们期待已久的暑期社会实践——(探寻文化——寻找hn皮影戏),在今天总算开始了。这是本人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有点紧张又有点兴奋。

  早上7点半左右,我们团队在学校门口拍照留念之后,宣告我们的社会实践正式开始了。接着我们便胡老师的带领下,分两批同学奔赴我们的目的地——hn。

  我和w同学属于第二批出发去海宁的。今天早上我们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带着策划书到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保护办公室,希望得到他们的指导和帮助,让我们这次的活动办的更好,进行的更加顺利。在非遗办,我们见到陈顺水副主任,进行了短暂的沟通,他看过了下我们的策划,对我们这次的活动十分的支持,同时还对我们这次活动提出了他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我们踏踏实实做事,虚心要传承老艺人学习。最后他还在我们的策划书上写下了,“欢迎大学生参与非遗保护实践”。

  从省文化厅出来,我和w便直奔火车东站,乘上去去海宁的火车,去同我们的`同伴们会合。经过短暂的旅途,我们便到达了我们这次的目的地,同伴夏于兰在火车站等候我们并接引我们到宾馆,团队就是要相互帮忙的。在宾馆稍作休息后,我们便开始了我们社会实践的第一个环节——向海宁当地的文化局和海宁地区的非遗办了解当地关于皮影戏保护的相关问题。今天下午的座谈会气氛十分轻松融洽,海宁当地的非遗办的领导和工作人员耐心的向我们介绍皮影戏在海宁的发展历史,以及当地政府保护皮影戏的措施。通过他们的介绍,使我对皮影戏的认识有了初步印象,不再仅仅停留在书本中,对接下来我们去学习了解皮影戏的兴趣更加浓厚了。

  通过这次的谈话,我们不仅更加了解海宁皮影戏,还了解到当地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仅停留在表面,出台了许多的相关保护措施。如:(海宁关于进一步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见),对民间皮影剧团的扶持、八个一工作方案,通过音像资料传播发展皮影戏、送皮影下乡等。

  在这次的谈话中,我们也积极参与到谈话中去,为当地的工作人员提出了很多有自己想法的更好发展皮影文化的建议,如:政府重视的同时加强民间的皮影文化传承,在海宁皮革城的知名度下发展皮影戏等等。这些想法可能有些不够成熟,但工作人员热心的答应并表示会考虑我们的合理的建议,还为我们接下来的行程提供了许多帮助。座谈会后我们在XX市政府与工作人员一起留下了我们起点的一瞬间。

  通过第一天同省文化厅非遗办陈副主任的交谈以及和hn文化局非遗办工作人员的座谈会,使我们收获良多,为我们以后几天在hn进行皮影戏的调查指明了一个方向。俗话说:好的起点就是成功的一半。我们已经迈出了这成功的第一步,我想我们接下来的过程肯定会十分美好!

文化调查报告6

  姓名:

  班级:

  学号:

  调查目的:了解本地节日传统及风土人情,弘扬祖国传统文化

  调查时间:20xx年12月

  调查地点:临泉以及周边县市

  调查对象:老乡、教师以及专家、学者

  调查方式:走访、查阅资料 、网络等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在临泉地区,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最为热闹和隆重。

  一、传统流程与习俗

  腊月初八

  农村有句俗话:“吃了腊八饭,就把年来办。”所谓“腊八饭”,即一种粥,因此“腊八饭”又被称作“腊八粥”。制作很简单,即将五谷杂粮一起煮,预示春节将近,寓意;来年五谷丰登。过了腊八,年味就逐渐浓起来。

  祭灶

  所谓“祭灶”,即祭祀灶神,灶王爷。俗语有:“君祭三,臣祭四,王八祭五,鳖祭六。”(这后两句带有玩笑骂人之意)因此,临泉地区祭灶在腊月二十四,祭灶的贡品以当日晚餐为主,辅以必不可少的糖和蜜枣。农村地区做饭用的灶称为“地锅”,灶台称为“锅台”,主人做好晚餐后须先盛一份放在锅台上,再摆上事先准备好的糖和蜜枣。据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到

  各家专管监视的,腊月二十三这天他要上天汇报这家的表现。给他糖和蜜枣吃,就可以让他嘴巴变甜,在玉皇大帝面前只说好话,以保来年富贵与平安。贡给灶王爷的`吃食,家里人人不许碰,只有在晚饭过后才可以吃,若小孩子不懂事偷吃了,便会遭到大人的训斥。

  有的人家会在灶台上供奉灶王爷的神像,神像两边也通常有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批是“一家之主”。在这一日,家家户户都在门前燃起了垛香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香气。从此,鞭炮声便接连不断。时不时还有谁家放的焰火,划破夜空,在空中爆发出五颜六色的光芒,引得孩子们发出阵阵欢呼。

  腊月二十五至二十八

  1、办年货

  这段时间,集市非常热闹,各种年节所需的食品、用具应有尽有,鸡鸭鱼肉,蔬菜瓜果,小吃点心。

  2、蒸馍、炸货

  除了办年货,大人们要忙两件大事:一件是蒸过年的馍,一般每家要蒸好多。蒸好的馍上都要点上大红的梅花点,以示喜庆。馍都放在馍篓里,到吃的时候再热一热。这蒸的馍一直要吃到正月十五,所以叫过年馍。放在贡桌上的馍还要插上馍花,馍花多用塑料纸制成,绑在细细的竹签上,五颜六色的,特别漂亮,增添了节日的喜庆。炸馓子这种工作是亲戚朋友互相帮着炸。把搓好的面条放进装满油的大乌盆里,再一圈一圈地挽在胳臂上,把面条拉得又细又长。一定不能断,否则不吉利。放进热油锅里反复地炸,炸到焦黄为止。炸完馓子就是炸丸子。把萝卜、豆芽、老豆腐、虾仁分别剁碎,放入大盆里,加入调料拌匀,再加入面粉,做成丸子,丢入油锅,炸至表面金黄即可。除了这两样,还有炸一些鱼块或鸡块。在这段时间里,家家户户香飘满院,充满着浓浓的年味。据老人说,家里厨房炸东西的时候,小孩子是不能进的,以防毛手毛脚碰坏了东西,不吉利。

  3、上坟

  在这段日子里任选一天,家里的男主人买上火纸、鞭炮,带着孩子到自家田里给已故亲人上坟。

  大年三十

  1、贴春联

  有一种说法,春联一贴,就不能讨债。不论欠多少钱,也不论多么急着用钱,也只有等到出了正月再要。不然那叫“抠”人家的门神眼,对双方都不吉利。一些欠债户,甚至早在二十七八就贴好春联了。 主门上贴好春联后,就贴一些什上。什么物贴与其相关的字,床上要贴“身体健康”或“身卧福地”等;堂屋后台上方要贴“赠

  福财神”或“金玉满堂”等;后台香炉窝上要贴“满斗香火”等;腊台两边上要贴“大吉大利”;箱子柜子上要贴“满箱衣裳”等;锅台墙壁上要先贴请的灶王爷,再在两边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是“一家之主”。水缸上要贴“水泉四海”;石磨上要贴“下面如雪”;院内外树上要贴“满院春光”、“抬头见喜”、“春光明媚”等;猪圈羊圈牛棚上要贴“六畜兴旺”等;架车和自行车上要贴“日行千里”等。如粪堆、红芋窖、柴垛上等,要插上花花绿绿的纸条子。

  要是头年家里有老人去世,过年是不贴春联的。第二年,只贴绿纸或蓝纸春联。只有到第三年才贴春联。临泉旧时的对联有许多讲究,各姓有各姓的联话。如姓张的是:“金鉴名臣第,春钱学士家。”姓程的是:“军容周司马,理学宋名儒”。姓宁的是:“科名高北斗,家世本两清”。姓岳的是:“汤阴分世业,颍水振家声”。

  贴对联的同时,旧时还要贴新灶君像,挂年画,挂中堂字画,张堂名灯。堂名灯就是大红灯笼,灯笼上写金字、堂名。堂名灯也是根据姓氏有别的。如姓王的堂名灯是“三槐堂”,姓章的堂名灯是“全城氏”,姓周的堂名灯是“友竹堂“,姓贾的堂名灯是“瑞之堂”

文化调查报告7

  一、调查背景

  我校省级课题《农村单设初中基于单元导学的学科有效教学模式研究》中指出,本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研制有效教学的班级文化建设方案,建设有效教学的班级文化,激发学习得内驱力”;在课题研究措施中还提出了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路:“营造班级亲情文化”“构建激励向上的精神文化。制定个性化的班名、班训;制作学生晋级表、光荣榜、展示栏等文化设施;探索学生课堂学习评价方式”。按照课题研究的要求,我校自20xx年9月至今,先后在七、八年级进行了班级文化建设的实验探索,其中八年级已实施三学期,七年级已实施一学期。为了落实课题研究方案,促进课题研究过程不断前进,因此进行了这次调查研究活动。

  二、调查目的

  1.促进各班级认真实施课题研究中提出的班级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2.对班级文化建设第一阶段的进行情况作阶段总结,发扬优点,改进不足,不断完善方案和研究措施。

  3.通过调查,督促教师转变教育观念,自觉地、创新地运用班级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得内驱力。

  三、调查对象

  剑门中学七、八年级,共13个班级。

  四、调查方法

  1、实地检查 2.学生座谈 3.量化评比 。

  五、调查过程

  20xx年12月28日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在政教主任张怀图的领导下,由刘少华、赵玉梅、黄友志、郭永剑、涂健康组成的班级文化建设督查组对学校七、八年级各班级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检查评比。

  6位老师采用实地检查、量化评比的方法对班级的环境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及评价激励机制的实施进行了调研评比。

  同时,调查组6位老师分别随机抽样班级学生进行座谈,了解班级文化建设情况。

  总体看,八年级各班效果较好,七年级部分班级较差。八年级优秀的班级是8.5、8.6和8.7,七年级优秀的是7.6、7.1.和7.5。

  六、改革成效

  (一)环境文化建设

  教室环境建设包括教室墙壁布置。标语口号的张贴。桌椅的摆放。卫生打扫与保持等。

  1.教室的净化。各班教室总体讲能保持干净,学生的卫生习惯良好,每个班都制订了严格的卫生制度,人人参与,检查和监督机制完善。课桌椅按照课改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摆放(7.4班近期恢复为传统摆放方式),卫生工具按要求摆放整齐有序,张贴物规范美观。

  2.教室美化。每个班级制定了个性化的班名;制定了切合班级学生发展的班训;张贴了有激励意义的名人名言;晋级表、光荣榜、学习园地、优秀作品展示台都制作精美,布置规范有序;尤其是七年级的“快乐一家”和“班牌”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提升了班级的亲和力和凝聚力。

  3.讲究座位的排列。实行小组团座的方式,每组按成绩的不同层次编排座位,便于学生合作学习和交流讨论。每组制定个性化的组名,组训和切合组情的组规。各个班级的组牌各具个性。

  实践证明,优美的班级环境,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特点,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暗示、熏陶和感染,给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增添了无穷的乐趣,同时也带来希望活力,把教室建设成了一个愉悦、温馨的学习场所。

  (二)制度文化建设

  每个班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制定了完善的、可操作的、导向性很强的班级管理制度,如8年级6班“我们的誓言”,七年级各班的“班级公约”“家庭公约”等促进了良好班风的形成,使班级具有了很强的凝聚力。

  (三)精神文化建设

  一个班级要有班魂,也就是要有班级精神。这种班级精神要有意地培养。我校七、八年级各班主要通过各种班级活动来培养,在这些活动中,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团队意识;培养了他们崇高的班级和小组集体荣誉感;提升了班级和小组凝聚力。

  1.七、八年级各班制定了各具特色的班名、班训;七年级各班还制作了有班级特色的班徽。

  2.各班级参加了学校统一组织的野炊活动、“12.9”红歌比赛、冬季运动会等活动。

  3.每班根据班级人数,按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分了合作学习小组,学生推选出了组长、小组发言人、小组记录人;在组长的领导下自主讨论确定了组名、组训、组规,制作了个性化的组牌。

  4.七年级各班制作的“快乐一家”栏目开辟了“班级集体合影”“家庭公约”“生日榜”等,优化了人际关系,增强了班级师生之间的亲和力。

  5.教室外墙制作了“学习园地”,向学生介绍学习方法,拓展知识面;“优秀作品展示台”,每周展出学生的优秀作业,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6教室内墙制作了“光荣榜”,从学习、体育、文艺、纪律、综合素质等方面,一月一次的评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组及个人晋级评价表”,每一学月结束进行一次综合评价,每期至少2次评价。

  7.八年级各班还实行课堂评价体制。先在语、数、英、物四个学科实行,每节课对学习小组评价;学习小组再对每个小组成员在每节课上的表现给予评价,很好的调动了学习的内驱力。

  (四)课堂学习评价落实情况

  七年级因为网班的原因,课堂评价方案还未实施,八年级各班开展较好,落实最好的班级是8.4、8.5、8.6、8.7班;执行较好的教师是语文:刘少华、龚晓芳;数学:余明松、王玉梅;英语:熊杰林、蒲佳丽。

  七、存在的问题

  1.环境方面:部分班级物品摆放混乱,地面有垃圾,屋顶有灰尘;教室门窗紧闭,通风不畅,室内空气污浊。

  2.制度方面:八年级各班无“班级公约”;七年级各班没有实行“课堂学习评价制度”。

  3.“学习园地”和“优秀作品展示台”大部分班级内容陈旧,更换不及时,而且保护较差,撕毁严重。

  4.七年级各班及八年级1、2、3班小组组牌损毁严重,很多组牌丢失。 5.很多班级“光荣榜”“小组及个人晋级评价”没有按时进行,七年级较差,大部分班级只进行了一次;八年级各班做得较好,能按时进行评价。

  6.“课堂小组评价”坚持较差,只有八年级部分班级部分教师能坚持。 综上所述,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部分教师对课改重视不够,主动性不强,依赖思想和得过且过思想严重。

  八、改进意见

  1.环境建设上加大投入。学生的课桌凳损毁严重,特别是黑龙江援建的桌凳。清洁卫生加大保持和监督力度。

  2.制度建设上要将各种繁杂、重复的制度简单明了化,重视制度的规范性、操作性,加大执行力度。

  3.下学期七年级要实行“课堂评价机制”,完善“光荣榜”和“小组及个人晋级评价”制度,使其操作简便易行。

  4.加大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各位教师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主动发现问题,及时反思总结,提出解决方案。

文化调查报告8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政府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认真贯彻执行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按照“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以规范求繁荣,以创新求发展,努力健全文化市场体系,积极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促进了文化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连续五年被评为(上级县)县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一)规范管理,加强了市场制度建设。县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先后出台了《音像制品经营守则》、《歌舞娱乐业经营守则》、《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守则》、《电子游戏经营守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与文化经营业户签订《守法经营责任书》,实行建档管理,定期审验,全面掌握经营业户的实际情况。建立了文化娱乐场所开业审批、安全审查、登记发证、定期检查、禁止承接等管理制度,我县文化市场及文化娱乐服务场所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二)标本兼治,加大了市场秩序整顿力度。按照xx关于文化市场要“严格规范、依法整治”的原则,加大了整治工作力度,对文化市场进行了拉网式的'清理整顿。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以治乱治散为重点,严格审查经营资格,认真查处违法行为,并统一安装了上网实名id卡管理系统和新一代有害信息过滤系统。音像和印刷出版市场,重点打击非法音像制品和盗版图书,共收缴非法音像制品5万余盘,盗版图书2380余册,查处非法出售出租淫秽光盘书刊案件13起。娱乐服务场所,本着丰富人民群众文明、健康的娱乐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原则,进行不定期的检查,下达整改通知书270余份,整改各类隐患230余处,查处“黄赌”案件120起,治安处罚270人,较好了维护了文化市场的经营秩序。

  (三)多管齐下,强化了文化市场监管体系。县政府成立了文化市场专项整治领导小组,设立了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建立了文化经营行业协会,理顺了文化市场管理职能,形成了以文化行政部门为主,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文化市场管理网络。不断完善文化市场社会监督机制,公布了服务热线和监督投诉电话,在所有文化经营场所摆放了监督举报牌,在电子游戏厅、网吧和歌舞厅等场所悬挂了告示牌,聘请了50多名社会监督员,营造了全社会关心、支持文化事业发展的浓厚氛围。

  (四)打扶并举,促进了文化市场繁荣发展。县政府不断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努力保障文化市场在健康有序的轨道上繁荣发展,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把市场繁荣和市场管理更好地结合起来。到目前,我县文化娱乐场所遍布全县城乡,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日益丰富,初步形成了包括娱乐市尝电影市尝演出市尝图书市尝音像市尝美术市尝文物市尝文化旅游市尝互联网上网服务市场等多成份、多元化的文化市场体系。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入手,通过文企联姻、送文化下乡等方式,积极引导群众参加健康文明的文化娱乐活动。春节晚会、重大节庆演出、抗洪救灾义演、抗“非典”演出、各种专题晚会以及大秧歌队、健身操队、中老年演出队等一些群众性文艺组织和文化活动,为群众提供了健康的精神食粮,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为我县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存在问题

  一是违法违规现象时有发生。虽然对文化市场经常进行清理整顿和规范管理,但在个别地方仍存在经营盗版出版物和音像制品、未成年人出入网吧、娱乐场所扰民、外地文艺团体来我县演出品味低下节目等问题。

  二是经费投入不足,文化阵地建设滞后。县图书馆在建设时属全省县级一流水平,藏书14万册,但每年的事业经费满足不了群众汲取新知识的愿望;博物馆馆藏文物万件,受展室不足的影响,很多文物不能供群众参观;艺术团因受场地限制也不能最大限度发挥作用。

  三是农村文化市场薄弱。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正版图书、音像制品商店不多,集贸市场上多是非法、盗版出版物。同时因资金制约,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开展不起来,形不成一个良好的文化娱乐氛围。

文化调查报告9

  本次调查访问了莲湖区西关一小六年级的40名学生,经过整理,结果如下:

  第一题:选择A的有10人,占25%;选择B的有20人,占50%;选择C的有10人,占25%;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有的班级有属于自己集体特有的标志,而有的班级没有。

  第二题:选择A的有20人,占50%;选择B的有10人,占25%;选择C的有10人,占25%;能够看得出有一半的班级是有自己的班级目标和班训的。

  第三题:选择A的有5人,占12.5%;选择B的有15人,占37.5%;选择C的有20人,占50%;没有人选D。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大多数的学生认为班级的班风是一般的好,认为较好的次之。

  第四题:选择A的有12人,占30%;选择B的有20人,占50%;选择C的有8人,占20%;没有人选D。结论是大多数的孩子平时在班级里只是有时和同学交流,只有百分之三十的孩子经常和同学交流。我想:这应该也和班级的文化氛围有一定的关系。

  第五题:选择A的有15人,占37.5%;选择B的有5人,占12.5%;选择C的有18人,占45%;选择D的有2人,占5%。可能是因为孩子们已经长大了,他们中大多数认为平时自己有自己的小团体,但班级有事的时候,大家还是能同心协力完成的。也有百分之三十七点五的孩子觉得自己班级全体同学团结一致,紧密结合在一起。

  第六题:选择A的有3人,占7.5%;选择B的有16人,占40%;选择C的有9人,占22.5%;选择D的有12人,占30%。结果是这样的:有百分之四十的学生认为应该自己管理自己;而有百分之三十的学生认为应该是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同学轮流管理。

  第七题:选择A的有10人,占25%;选择B的有20人,占50%;选择C的有10人,占25%。能够看得出接受调查的四个班里有一个班的班干部是由班主任指定的。有两个班是同学推荐,班主任指定的。还有一个班是同学选举产生的。

  第八题:选择A的有11人,占27.5%;选择B的有8人,占20%;选择C的有11人,占27.5%;选择D的有10人,占20 %。选择“组织能力强,能团结一致”和“组织能力一般,不能团结一致”的人数一样多,这说明有的班级班干部工作做得较好,而也有些做得不尽如人意。

  第九题:选择A的有20人,占50%;选择B的有10人,占25%;选择C的有10人,占25%。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有的班级有自己的班规或班级公约,而有的班级没有。

  第十题:选择A的有25人,占62.5%;选择B的有7人,占17.5%;选择C的有8人,占20%;没有人选D。从这个结果很容易看出大多数班级的班级规定是由班主任制定的。但也有百分之二十的学生表明自己班级的班规是班委会定的。

  第十一题:选择A的`有20人,占50%;选择B的有10人,占25%;选择C的有10人,占250%。绝大多数的学生还是能够自觉遵守班级的一些规定的。

  第十二题:选择A的有13人,占32.5%;选择B的有27人,占67.5%;没有人选C。从这个结果看出大多数学生在参加一些学校开展的文体活动时,主要靠老师指名参加。可能也因为孩子年龄尚小或一些受特长影响吧,他们自身并不是很积极地主动参与。

  第十三题:选择A的有15人,占37.5%;选择B的有25人,占62.5%;没有人选C。由此看来大多数班级只是偶尔搞一些班级活动,应该是学校有要求时才搞。

  第十四题:选择A的有17人,占42.5%;选择B的有23人,占57.5%;没有人选C.超过半数的孩子认为班级搞的活动质量还算过得去,但也有百分之四十二点五的学生对班级所搞的活动评价还是比较高的,觉得班级活动促进了班级文化建设。

  第十五题:选择A的有40人,占100%。这道题的指向性很强,百分之百的孩子认为班级应该通过把全班同学的讨论,共同制定班级班规以及确定奋发向上的班风。

  第十六题:选择A的有1人,占2.5%;选择B的有16人,占40%;选择C的有23人,占57.5%。大多数学生认为要建设一个先进优秀的班级文化主要靠全班同学共同制定目标,并辅以必要的奖惩手段加以实施。

  第十七题:选择A的有3人,占7.5%;选择B的没有;选择C的有33人,占82.5%;选择D的有4人,占1%。这个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学生的个人发展与班级发展是相互决定相互影响的。

  总结:做完这次的问卷调查,在整理的过程中我想了很多很多。同时,我也口头调查了我校一些一线的老师们。对于班级文化建设,从学生调查中不难看出,学生对它有很高的评价,也有很强烈的期待。班级,是学生每天学习和生活的地方。同学,是他们每天朝夕相处的人。一个有良好的班风的班级,一个有着良好班级文化的班级,将是孩子们成长的乐园。但是,在平时的工作中,很多一线的班主任忙于教学,而忽视了这片孩子成长的沃土,忽视了班级文化对孩子的教育,忽视了良好的班级文化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所以,我要去做,我要用心去做。积极创造健康文明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满足学生发展的要求,使班级充满浓浓的文化气息和特色氛围!

  加载中,请稍候......

文化调查报告10

  前言:

  人们对情人节的了解情况:

  情人节,这个西方社会的舶来品从20世纪末期开始为中国人所了解,并以出人意料的速度得到了追求时尚、浪漫的新生代的钟爱,迅速传播开来,成为继圣诞节之后又一在中国大受欢迎的西方节日。但是,人们对于情人节的了解程度却不尽如人意:

  根据网上调查及现场谈话,以下是我在调查中得到的结果。

  90%的市民知道2月14日情人节,但仅有24%的市民同时知道2月14日和农历7月7日为西方情人节和我国传统情人节;83%的市民会选择在2月14日送礼物给自己的爱人或亲人;95%的孩子不知道“牛郎织女”的传说;86%的孩子不知道“七月七日”要吃巧果?

  主题:

  20xx年2月14日是西方情人节,我提前在一家名为“时尚花艺”的花店帮忙,并就来往的买花着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调查采用的方法为访谈,访谈的基本内容为:

  问题1:今年情人节,您打算怎么过?

  基本回答有:

  A:送点花,通胀厉害,在家里做顿好吃的就行了。

  B:待会约她出来,共享烛光浪漫晚餐。

  C: 送玫瑰花,再送她些礼物,像DOVE巧克力,表示一下心意。

  D: 老夫老妻,没有必要赶时髦,买只玫瑰花就可以了。

  E :我是剩男剩女,没人一起过节,买只玫瑰花送给朋友。

  在这些回答中选择C答案的为大多数,来花店买花的人大多数都为20-30岁,有些人怕花买光,提前一天就将花预订了,足见情人节的影响力逐渐深入人心。同时花的价格在这一天也得到了大幅度的飙涨。

  .问题2:你对情人节如何评价?

  A:每年都会过,感觉很浪漫

  B:偶尔过一过

  C:情人节就是商家炒起来的,没啥意思,还是传统节日有意义

  这是一个主观题,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回答。这是一个爱情的节日,只要是节日,只要是内容、形式、实质没有很不好的节日,至于有的朋友不喜欢它“情人”的意味但情人其实是指真正有情的人,爱的人,比如自己女友男友,太太先生婚外情人,有没有情人节都会“节”外生枝的,情人节不是根源。其实,情人节最大的'得益者除了情人本人(享受了浪漫一天),所等。不过不要为此就反感,认为是商家哄抬节日效应其实,时间允许,有自身情感条件的人,过过情人节也是很不错的,一来也找“借口”过过节,比平时更浪漫、更开心一点,二来也为拉动内需,适当消费,对国家也不是坏事。同时我们也不该忘了七夕情人节。

  问题3:网络发动“反情人节”运动,您如何看待?

  A:应该反对,这个节越来越商业,过节纯粹是给商家捧场

  B:情人、夫妻之间过个浪漫的小节还是很能调节感情的,没必要反对

  C:剩男剩女的恶搞,不必当真

  D:其他

  我个人认为不管是2月14情人节还是七夕情人节,我们都不应该持强烈的反对意见,毕竟每一个节日都有它存在的道理,都有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东西。

  上网查询知道关注7月7 情人节的人还有很多

  ●47.3%的被调查者选择送情人玫瑰花或巧克力

  ●19.4%的被调查者表示买礼物很费钱,感觉就像被打劫

  ●1.2%的40岁至55岁的被调查者会过情人节

  ●5.7%的被调查者称情人节这天会与平常一样

  ●40%的被调查者认为,西方情人节比中国情人节“七夕”重要 在很多人心中,2月14日(情人节)这天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跟春节媲美。

  结尾:

  我一天的工作完成后,得到的收获也不少,我询问店主今天的玫瑰花买卖得好吗?店主笑嘻嘻的回答道:“比去年翻了一番”。我不禁惊讶道:这怎么可能啊!店主不以为依然道:“每年的七夕情人节来买花的人基本上屈指可数,可是2月14情人节就热闹多了,买花的男士不论多贵也基本上不会讲价的。”

  就在我们已经将西方的情人节再也过不出新意的时候,竟然还有一半以上的人不知道,在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中,也有情人节,那就是每年的农历7月7日。最早相传: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也就是中国传统的七夕节,牛郎织女就会搭着鹊桥在天上相会??中国情人节所推崇的内敛性和含蓄性相比于西方情人节缺少了热情开放和轻松刺激的内容,却另有一番韵味。

  “七夕”是我国最动人的神话故事之一,历史悠久,但它的知名程度和热闹程度为什么远远敌不过西方的“情人节”?它的原因又在哪里?

  西方情人节虽然是舶来品,但市民却对它情有独钟,商场、花店、礼品店纷纷打造出了情人节时尚。年轻人对西方情人节趋之若鹜、对传统情人节却日趋淡漠,有人说,“七夕节”是因为宣传力度不够;有人说,洋节的特性商品更明显,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也有人说,七夕节太土了,不够时尚;还有人说,洋节的盛行是不是有崇洋媚外的心理在作祟。

  通过观察与分析,不难发现 西方情人节在近几年成为很多年轻人热衷的节日,对它的重视几乎到了夸张的地步,甚至连很多外国人也觉得中国人的情人节过得有点太疯狂。可以说,过与不过情人节,似乎成了检验一个人是否时尚的反映之一。

  为何中国的年轻人热衷于过西方的情人节?其原因很多,不能单一的认为是某个方面所造成的。简单分析一下几点原因。

  首先是西方文化的传播,使得中国人熟悉和了解了西方的情人节。其实,不仅是在我国,在许多亚洲国家都是如此。比如在日本,情人节时女性送巧克力给她喜欢的男性,而男性则在一个月后的白色情人节回赠礼物给女性以表衷肠等。可见,西方的情人节,不光是在中国,甚至是在全世界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的节日了。

  其次是西方节日传入我国,是全球文化和经济一体化的结果。

  最后是西方情人节的内容更适合年轻人追求时尚的潮流。像我国的七夕节,其内容有待更新,某种程度上中国传统节日已经蜕变为“吃”的节日,如元宵节也只是吃元宵,赏看焰火,无其他节目,春节不守夜,十五不观灯,重阳不登高,中秋不赏月。进一步而言,在经历了文革的断代、改革开放的潮流后,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产生割裂现象,新一代年青人所接触的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已经极为淡薄,甚至很多年青人都不知中国众多传统节日的由来,和西方情人节相比,似乎使人无法喜爱。随着时代的变化,情人节的内容也在不断的更新和丰富,像什么烛光晚餐、情人约会等等。这些东西,又如何不令年轻人所追捧呢?

  两个节日相对而言,一个是具有西方外露表白的奔放特性,另一个是含蓄内敛的中国传统风情,而当今时代的年青人在西方文化的浸染下成长,在感情表达方式上也趋向于西方的个性张扬。

  因此,中西文化的相互影响已十分明显,西方文化的传入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利有弊,如何正确看待,处理这一问题已成为关键。

  过分析比较指出趋于彼此融合中的各国节日文化、节日风俗中鲜明的民族特色才是节日的永恒魅力、民族特色才是节日文化的重要特征。研究中西传统节日文化的根本目的在于继往开来,只有发掘本民族节日文化的内涵,对节日文化进行革新,认识到与传统节日相随的传统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构成诸要素中最具普泛性、丰富性的要素,抓住这个主题要素,即在不断弘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借鉴并利用西方文化中的精华。才能共同实现七夕节等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的创造再生,使传统节日所承载的传统文化得以延续。

文化调查报告11

  调查人:

  调查时间:20xx.01.15~20xx.02.15

  调查地点:江苏省泗洪县

  调查目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经济与文化共同发展的理念也越来越多的被提出。

  然而,由于各种条件限制,各个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不尽相同。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家乡地区(江苏省泗洪县)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了解家乡人民的生活状态与内心感受。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街头问卷与网络问卷结合) 调查对象:随机调查

  一.经济发展状况

  经济发展各行各业都不相同,在此次随机调查中我发现,家乡人民主要的收入来源是打工和种地;当然,由于环绕成子湖,渔民们捕鱼为业;此外,还有基层服务工作者如医师等依靠工资生活。不同人群经济能力不一样,调查之后发现贫富差距还是很明显,县城中基础建设完善,人民生活条件较好,乡下基础设施落后,部分家庭条件较差。

  二.文化发展状况

  此次调查主要在农村展开,参与填写问卷的好多人都只是小学初中毕业,(部分人员由于仅参与过扫盲班或未接受过素质文化教育无法参与问卷调查填写)很少有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并且,大多数人对于文化的概念仅仅局限于学校。只有部分人员提到文化活动,他们的建议是增加文化活动,鼓励民众积极参与。同时,较多人提出家乡应建设一所较好的中小学。总体而言,家乡文化建设相对落后,有待加强。

  三.个人看法及建议

  经济发展不平衡,文化发展有待提高,经济与文化并未共同发展,经济发展比文化发展迅速,县城发展比乡村发展迅速。外出打工是乡村人普遍的选择。于是,孤寡老人与留守儿童等现象颇为普遍,使孝亲敬长成为一部分人难以实现的梦想。好在如今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已经兼顾文化发展,努力让两者相辅相成,共同进步。在寒假期间,县政府的“春风行动”让人暖心。由政府牵线搭桥的大型企业招聘会在春节前后举行,乡镇公交免费送达,数万个岗位对外应征。号召泗洪人回乡就业创业,带动泗洪经济发展,使家人团聚,创造美好新生活。乡村文艺汇演、元宵灯会等节目也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此外,建议关注农民生活,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希望多多举办文化方面的活动。

文化调查报告12

  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于是各种形式的学生活动呈现在课堂上,然而许多热闹的背后仅仅是热闹,启迪学生思维、有助学生发展的有效的教学活动很少,暴露了教师专业能力方面的弱势;新课程要求多样性、动态性评价教师的教学行为,然而学生的考试成绩依然是考核教师优秀的重要依据,也就出现了后进班任课教师与优秀无缘的弊端;新课程倡导把学生培养成视野宽阔、拥有终身学习能力的创新人才,但是单一的、走过场的德育教育活动无法使学生享受体验的过程,所以,教育的效果不尽人意;新课程要求教师开发课程资源,在备课方面有所创新,但学校仍然按照以前的要求检查教师的教案,从这一侧面透视出传统管理模式中的规制在一定程度上牵制着新课程的实施。以上种种问题表明,新课程对学校管理的要求与现实之间存在不和谐的音符。如何改变学校的管理思想、管理行为、管理模式,跟上新课程理念的步伐,是每一所发展中学校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校本”的内涵

  所谓校本行动研究是一种研究方法,其研究对象是学校中的.问题,其研究人员是学校的教职员,其研究的目的是改进学校的各种措施,其重要性在于企图使教育实际与教育理论密切结合。

  二、研究目标

  1.适应课改的理念,增强新课程实施的能力。

  2.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增显教学效果。

  3.倡导终身道德学习,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4.建立健全与现代化学校相匹配的规章制度,实现科学化、人性化管理。

  三、研究内容

  1.以课例研究为基础的教学反思与教师的专业成长。

  2.发展性教学评价与教师专业成长。

  3.多元文化视野中的学校德育研究。

  4.构建以校本管理为基础的现代学校制度研究。

  四、研究价值

  本课题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教师方面:教师成为研究者,成为“反思性实践者”。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教师即研究者,教学与研究“共生互补”,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强调教师的教学研究存在于教学活动之中,而不是在另外的时间和空间做另外的事情。要求教师学会反思,在行动中找到研究的问题,在反思、合作中解决问题,在不断追踪、设计、解决问题中,把问题转化为课题。使教师能用行动研究的思想、新课程的理念来审视自己的工作,积极应对新课程的挑战。

  2.学校方面:通过以校为本的行动研究制度建设,逐步形成教学、教研、科研、培训为一体化的校本行动研究机制,构建学校崭新的管理模式,把管理作为一个文化过程。不断激励教师自我超越,体验“工作着、学习着、变革着、幸福着”,以达到个人和集体的超越发展。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从文献入手,研究与此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借鉴成功经验,为课题研究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帮助。

  2.调查研究。主要用于学科调研。用填表、听课、查阅备课笔记和学生作业本、集体交流等方式进行师资情况、学科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的调查研究。

  3.微格分析。教师观看自己教学的录像带,在专家或他人的帮助下发现问题。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发现教师自己的教学缺陷。

  4.叙事研究。教师向他人讲述自己的教学故事,在此过程中发现自己教育教学的问题或请别人发现自己的问题。

  5.问卷调查。主要用于了解课题实施的有效性,便于矫正,提高研究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六、观察结果

  通过课堂的观察和总结,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注意力不能集中、不能随教师的思路去思考问题、对知识和理解不够深入,等等。经过这次课堂观察,我们发现了学生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更加努力工作。

文化调查报告13

  大学生家乡文化调查报告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外来文化充斥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在享受外来文化带来的快乐之时,往往忽略了培养着我们长大的本土家乡文化,导致我们家乡的文化不段没落。一个地区的风俗是这个地区的特色,知道了地区的风俗,才算是这个地区的人,而现在的人们因为忙碌的工作与学习已经淡忘了自己的家乡风俗。因此我从家乡文化入手 ,通过搜集资料,了解大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识的层度。

  一、调查目的:

  为了解目前我校在校学生对家乡文化了解的真实状况,我们特进行此次问卷调查

  二、调查对象: 武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在校大学生

  三、调查地点: 学校食堂,学生宿舍楼

  四、调查时间: 20xx年5月27号——20xx年5月29号

  五、调查方法:

  调查采用集体开卷式,不记名问卷的方法。学生问卷,共发下调查问卷35份,总共收回有效问卷35份,所有数据全部采用人工统计处理分析,有效率达100%。

  六、调查内容:

  1.性别

  2您的家乡是哪里?

  3您所在地春节有哪些习俗

  4您的家乡春节期间有忌做针线活吗?

  5您对以上习俗的态度是

  6您对家乡文化有多少了解

  7您知道家乡有哪些名人

  8您对家乡的饮食有什么特点

  9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您认为造成民俗文化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10您的家乡大年初一基本上干什么?

  11您觉得家乡文化对你的影响?

  12除夕夜您一般干什么?

  13您的家乡民俗文化最有特色的是

  14您有宗教信仰吗活动中的作用

  15您认为传统习俗在春节庆祝活动中的作用

  16对于家乡传统风俗文化的保留工作状况,您认为怎么样 17您家乡春节气氛如何

  18您的家乡结婚时喜欢用以下哪种方式

  19您对家乡文化的了解途径主要是哪些方面

  20对家乡文化的发展,您的建议是?

  七、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知

  1. 关于家乡习俗的了解(由来):调查结果也很令人意外,10%的人对

  于家乡的文化还是相当了解的,60%是比较了解,30%的人稍有了解,这种结果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大多数人还是保留着当地的风俗,身为自己土生土长的家乡,他的文化不应该是了解甚多的吗?这就要求我们大学生要更加关注自己家乡的文化,且文化背后的故事。例如:每个地方的春节,过法也是千奇百怪,有早上吃团年饭的、有晚上吃的、有关冰灯的、有舞龙狮的、有吃饺子的等,这些都是因为各个地方的故事不同所纪念的节日方式不同。

  2. 关于大学生对家乡饮食的了解 :调查结果显示,25%的人家乡喜食辣,22.5%人家乡口味清淡,27.5%的人家乡口味较重(咸),25%的人家乡所有口味都喜欢,从上结果我们还调查出有很多的个人爱好,也受家乡饮食的影响。民间的文化与饮食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积极与兴趣,值得赞扬的是不同地区的人们对

  自己家乡的特色食品都是赞不绝口,从不同的饮食文化背后,我们可以看到新一代的继承人已经开始趋於成熟了。美食文化节一方面展示了地区的特色食品,另一方面引导我们我接受和关注我们自己家里的文化差异关于大学生对

  家乡饮食的了解:很多人都会说,我的家乡没有什么好吃的,我早都吃够了,我还是喜欢在外面吃小吃,或许我们忽略了一个问题,最原滋原味的东西才最有营养。但是,每个地方的食物都有其地方的特色。

  3.关于家乡民俗文化的特色:20%的人认为在服装上,12.5%的人认为在节日上,45%的人认为在饮食上,22.5%的人认为在其他的方面,饮食上的民俗文化是最为突出的,中华美食具有历史悠久、技术精湛、品类丰富、流派众多、风格独特的特点,是中国烹饪数千年发展的结晶。饮食在发展中形成了“十美风格”,讲究味、色、香、质、形、序、器、适、境、趣的和谐统一。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讲究菜肴的美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因此地区的饮食特色比较丰富。

  4.关于大学生对家乡传统习俗的看法:32.5%的人认为是活跃气氛,22.5%的人认为是为了增加家庭凝聚力,40%的人认为是为了继承传统文化,5%的'人认为是老人们的旧观念。看来大多数的家乡文化都被慢慢的继承了下来,希望把它们发扬光大,且被后代子孙接受,还慢慢与这个时代相融合,但还有少数子孙不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底蕴深厚,许多方面我们了解的都不够,传统的节日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需要我们认真加以传承和发展的。

  5.有关家乡传统文化风俗继承:20%的人认为继承的非常好,45%的人认为继承的比较好,32.5%认为仍需改善2.5%的人认为继承的效果不好。从上看出家乡传统文化风俗继承的不是太理想,由于现代社会在时间方面普遍上使用西方公历为准,而中国传统节日都是农历时

  间,因而使现代中国大部分人很难准确知道中国传统节日日期;洋节比中国传统节日更能让商家获得更多、更高利润,因而商家会在洋节进行大范围促销行动,造成洋节比中国传统节日更热闹形象。

  (二)大学生对家乡文化发展的现状与希望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中外交流,这无疑对我国国民视野开阔和思维开放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但在此同时,国外文化及文化产品也随之进入我国,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在全球化这柄双刃剑面前,传统文化承受着它狂风暴雨般的洗礼。在这场文化较量中,对于我们这个继承了很多年的民族文化一定必须发展下去,思考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让传统文化与时代相结合的措施等,很多年轻的人们都不愿意去继续过那传统的节日,觉得没什么过头,都喜欢去过西方浪漫有趣的节日,导致传统节日失去了在人们心里的地位。我们通过这次调查发现,很多大学生对自己家乡文化的发展没有想法,觉得还要继续保持旧的、好的传统就好,对于家乡的未来更没有过多的建。但是,在这个与时俱进的时代,决定了我们不可能撇开现代文化而去发展传统文化的问题。但是,传统文化是遗留下来的历史文化象征,更确切地说,只有从传统文化的上述现状和定位出发,不断推动传统文化实现现代化转型,并在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与后现代文化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就能更好的发展传统文化。

文化调查报告14

  一、调查工作概述

  (一)、调查概况

  笔者于20xx年秋对我实习所在的小学(*县**基金小学)进行了校园文化建设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该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现状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掌握当前农村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现状,深化教育改革,加强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针对性,提高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研目的、意义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学校发挥育人功能的重要抓手。为加强校际学习联系,进一步探索具有各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新路子,打开学校德育与教学相互促进的新局面。

  (三)、调查切入点:

  此次调查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即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为主要切入点展开调查。

  (四)、调查时间及对象:

  调查时间:20xx年9月20日—20xx年1月20日

  调查对象:*县**基金小学及该校部分教师、学生

  (五)、学校概况

  *县**基金小学原名大埠中心小学,是一所始建于1934年的名不见经传的典型山区小学,因条件所限,学校规模极小,校园破烂不堪,当时的校园面积仅有3000多平方米,校舍不足1000平方米,且一半以上还是低矮破烂、阴暗潮湿的一级危房。在校的学生也不过200多人。因为校舍严重不足,周边村庄里的许多学龄孩子都无法入校读书,只能分散在另外几个教学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生产队的土仓库里上课。就在这一年,正在寻找资助对象的洪逸挥先生,在赣州市旅游局的牵线搭桥下,与大埠中心小学结上了不解之缘,大埠中心小学也从此更名为**基金小学。

  如今,该校的办学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校园面积翻了几番,危房全部被拆除,建起了宽敞明亮的教学楼和宿舍楼,教学环境和设施设备得到大大的改善,学校办学规模也不断扩大,目前已拥有学生1167人,教职工46人,且30岁以下的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2/3,比原来增加了近三倍。

  10年来,逸挥基金会以一种全新的精神理念一直关心学校的成长,使学校管理大大加强,办学质量显著提高,由全县后进一跃进入了先进行列。在20xx年举行的三年级语文、四年级数学抽考中,该校成绩分别名列全县同类学校第一、第二名。20xx年起,在全县抽考中,该校又连续四年取得全县同类学校第一名。师生中还涌现了一大批工作、学业、操行优秀分子,受到各级表彰,其中有一名教师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加上学校其他各方面均取得不错的进步,从20xx年起至今,该校连续获得“市文明校园、德育示范学校”、“红领巾示范学校”、“小公民道德建设示范基地”、“文明校园创建先进单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等众多荣誉。

  二、调查基本情况分析

  *县**基金小学把校园文化建设置于体现学校理念、学校精神、学校品位的高度来积极构建,使其在倡导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素质的过程中,较好地发挥其育人功能,成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力支撑。

  1、精心设计,构建绿化、美化、知识化的校园环境。

  在创建过程中,学校在布局调整、建筑设计、区域划分、小品点缀、绿化配套等方面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与构建。尤其在学校内部环境的建设上,以“从新”、“从特”、“从细”来装点布置。目前,校园内教室、宿舍、走廊、活动室都能做到美观洁净,而各式宣传橱窗、画廊、黑板报上丰富多彩的内容成为全校师生经常驻足,翘首以待的一道可口的精神快餐。展现在各区域的宣传标语、校训、名人警句无不体现出师生们的人生信仰或教育理念。教师、学生的一些书法、美术作品的点缀,加浓了学校典雅怡人的文化氛围,给师生提供一个赏心悦目、充满生机的教育空间。学校的校园环境真正成无字的诗、无声的歌、立体的画。

  2、规范有序,形成制约、自律、激励的法治环境。

  以法治校、以法治教,应是实现学校管理序化优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弘扬校园文化的重要原则。近三年来,学校依据学校章程,建立与健全了一系列具有客观性、稳定性、系统性特点的规章制度,使学校在校园管理、评先荐优、行为规范、考绩考勤等诸方面有章可循。在制定或修改每一项制度时,学校都组织教师或学生积极参与,发动大家充分发表意见,力求各项制度能为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共同接受。

  3、与时俱进,倡导开拓、进取、创新的人文环境。

  *县**基金小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十分重视人文环境的构筑,尽最大限度地把时代信息、时代精神、时代理念融入校园文化之中,使学生能做到“立足校园、关注祖国、放眼世界”。一周一次的国旗下讲话,直接成为“世纪论坛”。在这“世纪论坛”上,讲话者歌颂改革开放以来的丰硕成果,介绍科技发展的最新成就,畅谈个人的社会责任,描绘献身四化、献身祖国的宏伟理想,所有这些,激发了全校学生爱校爱国、立志成才的热情。

  4、以人为本,优化培养特长的活动环境。

  校园文化的建设应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它应当以人为宗旨,以活动为载体,通过校园文化的张扬与渗透,来鲜明学校理念,鲜明教育理念,发展师生个性、陶冶师生情操,增加师生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律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近几年来,学校采用“坐标式”来组织开展各类活动。横向以时间为序,在每学期,每学年中具体规划好面与点的校园文化活动。活动内容的安排主要依据纪念节日、传统节日、学校特点来组织。纵向以空间为序,通过阵地建设来组织安排活动。近几年来,学校充分利用一切文化宣传阵地,音乐、美术、书法等兴趣小组、学校德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等,使教师与学生都有共同参与的空间,都有“露一手”的机会。校园文化活动的积极开展,既普及又有提高,使全校师生在活动中激发了兴趣,发展了个性,培养了特长,形成了风格。形成校园文化的鲜明特色与风格。

  三、调查收获与思考

  当代的学生具有“兴趣多样化,生活多色彩,成才途径多”的特点。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满足他们求新知、求技能、求娱乐、求交际、善表现的愿望及要求;能开拓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有利于他们在知识、能力、道德、情操诸方面的发展。因此,全面性、多层次、多角度地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1、校园文化建设在陶冶学生情操,丰富业余生活的同时,能激发调动他们的创造性,使他们的剩余精力得到渲泄,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开发利用。

  2、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起到自觉维护班级、学校的荣誉,激励他们为全面成长而努力学习、认真探索。

  3、校园文化活动能调剂、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使他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得到轻松愉快的休息,同时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促进学校全方位、多角度为学生成长、成才进行研究和探讨。

  4、可以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教育作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学生在接受教师教育的同时,通过参加校园文化活动来提高自己的素质,为将来走向更高一级学校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5、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共同创造的群体文化,优秀的校园文化寄托了全体师生的理想、希望、要求,满足了全体师生共同的需要,使学校群体产生强烈的内聚力量和激励力量。同时能够激发全体师生对学校目标、准则的认同感。个体对群体强烈的归属感、自豪感和使命感。一方面,校园文化建设越发达、愈成熟,群体心理就愈协调、相融的越统一,学校对个体的吸引力、凝聚力、激励力就愈大,群体意识就愈强。另一方面,处于社会中的体现凝聚力、激励力的学校形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扩散、传播,还会使外部公众对学校的信念、目标、育人的有效性也产生认同和信心,这样就可以强化学校内部的自信力,从而将个体目标整合为学校总目标。

文化调查报告15

  盛夏的天气,烈火般的阳光,晴空万里,大自然中到处充满着和谐的气息.在7月21日至7月23日这三天的时间里,我来到了平江县三市镇这片充满生机的沃土上.带着满腔热情,把这块神奇土地上的乡村文化及人文景观细细品味。

  平江县三市镇距离县城二十多公里,东临嘉义,南接思村,西与安定和三阳交界,北与童市相连.这是一方充满灵性的文化厚土,被誉为“蓝墨水上游”的汨罗江穿境而过,回荡着屈原,杜甫两位世界文化名人江畔求索行吟的千古绝唱;这是一方山清水秀的生态净土,连云拔峭与南,汨水蜿蜒西流,万亩连云茶园青翠欲滴,一望无垠,境内的千年古樟被誉为“中华一绝”。

  深厚的文化底蕴

  该镇文化底蕴丰厚。三市俗称“三眼桥”,相传因古时“三眼分水”的传说而得名,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清末诗人李元度,共和国上将钟期光,当代著名画家周令钊都出生于此。以瓮思游、李里、余宣传、余四兵等为代表的新一代旅居外国和留学人士也遍及世界各地。该地的花灯戏深受群众喜爱,且在xx年平江县民间艺术节上获一等奖。著名画家周令钊是三市镇人,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第二套人民币的设计者之一。xx年他回到老家,和友人陈若菊一道,为家乡创作大型版画《碧浪连云,茶香如海》,成为三市的瑰宝。

  现在的乡村文化建设

  近几年逐步建立完善了一些促进村民提高素质的公益文化设施。村民活动室/图书室/篮球场等公益设施陆续建立,全村群众学习,锻炼形成风气,买码,赌博等不良风气已经绝迹,社会风气明显好转。新建的三市镇文化活动中心拥有12个功能室,文化器材/娱乐设施15套,图书16000册,能同时容纳120人进行学习娱乐活动,是平江县乡镇文化活动中心较为先进的功能中心。在调研的过程中,优美的广场舞格外吸引我的'眼球。村民们互相携手,相互微笑,摸索着赢回青春的舞步,自信激昂,成为了村民广场上一道最亮丽的风景。

  为优质的生态环境喝彩

  7月23日上午,我来到了三市镇著名的水库风景区——尧塘水库。为缓解城关地区用水供需矛盾,进一步提高饮水质量,平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通过科学论证,将取水源定于距城关30多公里的三市镇尧塘村尧塘水库。尧塘水库风景区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三面环山,一面临镇。夏日的水库四周满山油翠,山水相映,鸟语莺啼。水产资源极其丰富,水下游鱼成群,水上野鸟戏水。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已和谐相融,交相辉映。绿地林荫,卵石小径,苍鹰振翅,岸边观水长廊,扶手古色古香,好一番景致。饶塘水库风景区景点有登山远眺,电站,溢洪道,观水长廊,思源亭……

  新建的尧塘村水库总库容为644万方,属小(一)型水利工程,水量充足,水质优良,经卫生部门检测,符合饮用水水质要求。该工程投资大约7000多万元,每天可供水5万吨,可以解决2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该工程已于xx年8月竣工)

  三天的乡村文化调研活动,带给我太多欣喜,太多震撼,那种奇妙的感觉至今还回味无穷……诗人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平江三市镇,景色优美,百鸟争鸣,花香四溢,人杰地灵,一片欣欣向荣,永远祝福你!

【文化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文化的调查报告10-23

文化调查报告04-21

家乡文化调查报告04-20

茶文化的调查报告03-08

家乡文化调查报告04-20

文化习俗调查报告12-13

村文化调查报告10-29

地域文化调查报告07-15

家乡文化调查报告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