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试牛刀:《再别康桥》教案一

时间:2021-12-16 13:11:08 教案 我要投稿

小试牛刀:《再别康桥》教案(一)

《再别康桥》(一)   徐志摩 导语:在离别诗中,王维说“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柳永叹“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王实甫感“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那么现代的情种,现代的才子徐志摩在离别诗中是洒脱的吗,是柔情万种的吗?或许是,或许都不是,为了寻求答案,让我们走进课文,拭目以待!   一、浅谈作者 上节课请大家在课下查找徐志摩的生平及创造风格等相关信息,相信大家对他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请几位同学来为我们做一下介绍(提问三四个同学,再做相关的补充讲解) Q1.诗人的生平经历你了解多少? Q2.徐志摩的诗你知道的有哪些? Q3.他的诗有着怎样的风格特色? Q4.诗人和康桥又有怎样的感情渊源? 1.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 2.诗集著有:《再别康桥》、《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  代表性的诗作有《再别康桥》《沙扬娜拉》《雪花的快乐》《偶然》等。 3.诗风: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这些需要我们在他的诗中去品味感受。 4. 1920年,25岁的徐志摩“摆脱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衔的引诱”,从美国动身,横渡大西洋,来到英国留学。第二年,进入剑桥大学王家学院。1922年学成回国。这一段的留学生活,特别是剑桥美丽的自然景色,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说:“在星光下听水声,听近村晚钟声,听河畔牛刍草声,是我康桥经验中最神秘的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地淹入了你的性灵。”(《我所知道的康桥》)为此,他在 1922年8月10日启程回国前夕,写下了《康桥再会罢》一诗,表达对康桥的眷恋。1928年,徐志摩重游英国。7月的一个傍晚,他一个人悄悄来到了久别的母校,漫步于寂静的校园,怀念逝去的美好岁月。但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没有人认识他,满腔的热情和对母校的眷恋之情无以倾诉。前来寻梦的诗人,怅然若失。乘船归国途中,诗人挥笔写下了这首诗。 二.通读全诗 在我们对诗人有一个大致的把握之后,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请大家认真地通读全诗,体味诗人的情感 三.带领同学分析此诗的整体思路 1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2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3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4  那榆阴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5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6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7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全诗共七节,采取了总分总的形式。1、第一节有一个词重复使用,回环婉转。即是那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体会到,康桥是美丽的,而康桥之美集中表现在一个“静”字。三个“轻轻的”是诗人对康桥之美的观照,即使“作别”一刻还要把这种宁静之美藏于内心,不忍打破这种宁静之美的惜爱之情得以展现,开篇即为全诗确定了情感基调。 2、第二节至第六节则是作者情感,思绪发展变化的一个全过程的典型概括。   第二节诗人远远地看到一景:夕阳中幻成的金柳。柳树本已婀娜窈窕,更何况又披拂着夕阳的光华?这种宁静之美在诗人的眼里已不仅仅是简单的柳树了,却像是能使他心情荡漾,激动不安的娇美的新娘。诗人用新娘做比喻一方面说明柳树的柔美婀娜,更表达了诗人对这美好的`无限爱慕。那新娘美得让诗人不敢正视,于是诗人侧脸低头。不经意间另一处美好的景致收入眼底。 第三节即是诗人不经意间的第二景:柔波之下“招摇”自在的“青荇”。那水草轻柔的随波而摇,像在同诗人炫耀自己的自在。诗人用了“招摇”一词,把水草拟人化了。“油油”显示了水草饱满的生命力,“柔波”则说明它安逸的生活状态,悠闲,自在,安然,舒适。此景之下,有谁不想做一条这样的水草呢?诗人的眼神每一次流转都是难以舍却得留恋。诗人不得不再一次按捺心绪,看向别处。 第四节写一泓闪亮现入诗人的眼角,他不由自主的转头观望――那是拜伦谭,可在夕阳的映照下,是揉碎的彩虹在淀滨自己的梦!本来就充满梦幻色彩的虹,却也在寻着自己的梦,这自然使诗人想起以往在河上披星流舟放歌寻梦的情形。 第五节,此时诗人又像是在寻梦,这里每一处的景致都带动着诗人心头的依恋,他一次又一次地看向一处又转头别处,心潮迭起又一再压抑,终于,这美景让诗人再也无法抑制情感,他想要“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这是怎样美丽的景色啊,诗人已然把自己融入此情此景,可当他想要纵声歌唱的时候他又再次将这份深厚的喜爱压在心底了。为什么呢? 第六节,诗人给出了答案“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离别在即,不能;静美于心,不忍。唯有“悄悄”才是诗人所愿。而此时的康桥,也沉默,似乎也不愿离别。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深沉,有“一切尽在不言中”的含蓄,有“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心犀相通。依依惜别之情寓于其中。3、最后一节,与第一节呼应,又有深入,“轻轻”变成了“悄悄”,物我两眷溢于诗表。“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爱不是占有,不是征服,不是掠夺,而是纯洁无瑕,心仪而不占有。诗人以优美的意象,宁静平和的心态,写了对康桥深深的眷恋之情。 四、再次朗读 在我们对整首诗的内容和感情基调有一定的把握后,让我们有感情地再次朗读这首诗,品味健康美好的感情,鉴赏其意象所营造的空灵的意境和清新飘逸的风格。并深入作者的感情思考下列问题: ① 全诗节奏舒缓,但诗人的情感是起伏的,试着体会诗人起伏心情。② 感受整首诗的构思之细腻。③ 从诗的构思和流淌的情感中体会出诗人的个性特点。 (而后提问几个同学感情丰富地朗读此诗)  

【小试牛刀:《再别康桥》教案一】相关文章:

小试牛刀:《再别康桥》教案(二)02-22

小试牛刀作文11-11

记一次小试牛刀的诗词大赛作文09-26

小试牛刀的反义词01-16

再别康桥的教案01-11

再别康桥 教案01-12

再别康桥教案01-12

再别康桥教案02-20

《再别康桥》的教案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