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古诗》电子教案

时间:2021-12-16 15:14:50 教案 我要投稿

五年级上册《古诗两首》电子教案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共计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 《古诗两首》 课时 1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 2、在反复诵读中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感染熏陶,培养想象力。 3、 训练学生把对语言文字的抽象思维变成生动画面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重点 难点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学习古诗的一种方法——把“话”变成“画”。 训练学生把对语言文字的抽象思维变成生动画面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具 学具 图画场景投影片两张、录有古曲的音乐磁带一盘。   板书设计   预习 要求 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能自学文中的生字词,解决浅显的问题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个性设计或修改 (一) 导入学法 1、指名请学生背诵课内、课外学过的古诗。 2、根据学生的背诵情况相机小结,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古诗可以说是其中的一颗明珠,好多古诗都描写了引人入胜的景色,进而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我们在学习古诗的时候,不仅要理解字面的意思,还要把语言文字变成自己头脑中的画面,使自己进入到诗的意境中去,从而正确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读古诗的一种方法——把“话”变成“画”。 (二)指导学法 逐字逐词逐句弄懂诗的字面意思。(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的方法,教师作适当的点播。)   以“松下问童子”这一句为例。   (1) 逐词就诗句提出问题。 例如:什么样的松树下面?谁问童子?怎么问?问什么?童子什么样? (2) 就问题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并用语言描述出来。 (打出投影,出示第一张图画场景投影片,帮助学生形成画面。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合理想象,结合生活实际和看过的电影、电视剧、图书等进行想象。) (3) 学生借助投影片,根据想象描述画面。   (1) 根据你所描述的画面,体会诗人当时是怎样的感情。 (2) 把体会到的感情通过读表达出来。   (三) 迁移巩固学法   (出示第二张图画场景投影片,学生填充内容、描述画面。)   提问:诗人虽然没没能寻到隐者,但是他并不感到失望,想到隐者的生活那样有情趣,那样逍遥自在,怀才不遇的隐者此时会是什么心情呢?他会怎样做?童子可能会怎样做呢?   (播放古曲,配乐咏诗,引学生进入到广阔而幽深的山中境界,从而体会诗人对隐者这种与世隔绝,甘与大自然为伍,自得其乐的采药生活羡慕和神往之情。) 四) 课后延伸作业               五、作业设计     学生背诵课内、课外学过的古诗。                             学法学习 1、抓字眼、明诗意           2、提问题、想诗境                             3、 悟诗情、咏诗句       (三) 迁移巩固学法 在老师适当的点播下,运用学法学习古诗后三句 。 1、 抓字眼、明诗意     2、 提问题、想诗境             、 悟诗情、咏诗句         用把“话”变成“画”的方法学习古诗《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学习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第二课时   课题 《古诗两首》 课时 2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 2、在反复诵读中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感染熏陶,培养想象力。 重点 难点 训练学生把对语言文字的抽象思维变成生动画面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具 学具 挂图、小黑板、投影片、录像片、录音带等。 板书设计   预习 要求 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能自学文中的生字词,解决浅显的问题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个性设计或修改 一、课前准备:诵诗爱诗 1、挖掘积累: 组织学生古诗的背诵活动 评价:背的不错,谁愿意比他的声音更响亮。 2、对话导入: 二、整体感受:勾勒牧童轮廓。 1、老师板书课题:所见。谁愿意把诗的题目读给大家听听。 这个生字的音读得真准,是平舌音,请你带大家读读。有谁能为所找个朋友? 释题:“见”什么意思?“所见”就是所看见的。 2、告诉学生:这首诗是清代大诗人袁枚写的,诗里写的内容都是诗人袁枚亲眼所看见的。(出示袁枚及诗) 3、自由读读诗,看看袁枚都看见了什么?圈出没学过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争取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学生自由读) 谁会读?(请两个)正音。——请你读给同桌听一听,读错的字帮忙纠正一下,读的好的,请你送上你的掌声鼓励一下。——都会读了,那我们一齐读。 (随机进行正音和生字的认读。蝉、振、声、意、欲这几个字稍难读,注意这些字的发音。蝉:是什么?什么季节会叫个不停?闭:谁能为他找个朋友?立:说反义词,做动作。) 怎么样的孩子叫牧童?(放牛的) 5、朗读古诗(指名读——齐读) 6、大家读的真好。学习古诗呀,朗读是一个好办法,那我们就进行一次朗读比赛好不好?请四个小组每组推荐一个小朋友,我们来比一比,谁读得好。其他同学请竖起你的神耳朵,评评谁最棒!(朗读评价) 7、现在我们再换一种方式,男女生比着读。(老师来评价,竖大拇指) 8、看到你们读的这么好,我也加入好不好?你们帮助我一起读。(齐读) 三、情景悟意:感受捕蝉意趣1、情景导入:一天,诗人袁枚在郊外散步,走着走着,他停下了脚步,他看到了什么呢?(课件演示:牧童骑黄牛的情景。)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说具体说生动。(评价:你的'话说的真完整。你说的真美,也像一位小诗人。你可真会观察。) 2、是呀,小牧童骑在牛背上,多么自在呀,他看到蓝蓝的天、绿绿的树、青青的草,红红的花,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就唱起歌来了。他的歌声怎么样?(你的声音也很响亮) 3、袁枚看到这么活泼可爱的牧童,听到这么嘹亮动听的歌声,脱口就吟出两行诗。出示: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谁来读读这两行诗?(2个) 4、我们不仅要会读诗,还要知道他的意思。,想想这两行诗是什么意思呀?然后跟同桌交流一下。 5、谁明白了,来说一说。(学生交流,补充) 6、谁能快乐地读读这两句诗?(指名——齐读) 7、我们的小朋友真了不起,再读读,这两句中还有不懂的地方吗?看谁最能会问题。提出来,请大家帮忙。 重点理解“振”、“林樾”。 林樾:看看这是什么地方?周围的树怎么样?(林樾就是茂密的树林) 振:听,牧童的声音怎么样?这么响亮的声音传遍了树林,林子里的鸟都听得到他的声音。(回荡) 8、多么快乐、活泼的小牧童呀!我们再来读一读。 9、他正唱得高兴呢,忽然听到了——(放蝉鸣声)于是,他就……(想象他会怎么想?怎么做)   (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牧童面部表情,他全神贯注地盯着知了。想象牧童的动作,他踮起脚尖,身子向前倾,双手轻轻拍起,作好捕捉知了的准备。想象牧童的内心活动,他不住盘算怎样抓知了。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产生“屏住呼吸,别惊动了知了,赶快捉住它”的感觉。) 袁枚看到这个情景,马上又吟出了后两行诗——出示: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指名读,正音,齐读   学生表演     10、还有不懂的吗?,大胆地问。重点理解“意欲”。“闭口立”用动作演示。 闭口立:谁愿意帮助他?能不能用动作来表演一下? 12、牧童很想捕到蝉,他的动作、心情会是怎么样的呢?该怎么读好这两句诗? 自由读——指名读——评价——加动作读——齐读   四、表演朗读,探寻诵背乐趣。 1、小朋友,这首诗写得好不好?喜欢这首诗吗?你最喜欢什么?(牧童、知了……是呀,袁枚真是个有心人,把自己看见的写下来就是一首好诗。我们也日记也要像他一样,把自己看见的,听见的写下来就行了) 2(诗配音朗读) 3、听着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4、那就请你也做一回大诗人,用你的方式,可以是读,也可以是背,也可以是表演读来把你的所见表达出来吧。 5、学生展示——齐背 6、是呀,诗人们之所以成为大诗人,就是因为他们很细心,把所见的及时写下来,老师这儿还有一首所见,看看这位大诗人写的内容是什么时候的所见?在哪里写的?齐读题目。再读诗看见了什么? (指名读——交流所见——齐读) 五、课后作业背诵《所见》 1、 把《所见》编成一个故事演给家长看,争取得一个小演员的称号。 2、抄写古诗   学生古诗的背诵活动       朗读课题       理解课题     了解诗人             自由朗读古诗     检查反馈:指名读         认识生字——正音           朗读古诗(指名读——齐读)   组织学生朗读古诗 学生四人一组,读一读,推荐1名学生比一比。看看谁最棒       男女生互相比着读   &nb

【五年级上册《古诗》电子教案】相关文章:

五年级上册《习作1》电子教案03-04

五年级上册练习1电子教案03-04

五年级上册《陶校长的演讲》电子教案03-04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师恩难忘》电子教案03-04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习惯篇电子教案03-04

五年级上册《装满昆虫的衣袋》电子教案03-04

五年级上册练习2表格式电子教案03-04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元日教案(精选12篇)11-23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教案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