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五年级第九册音乐教案「打印版」第六至第八课

时间:2021-12-16 20:07:33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音乐五年级第九册音乐教案「打印版」第六至第八课

课 题 第七课 雨 花 周次 10-1 课时 3-1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能自学唱出前面12小节曲调。 过程与方法:用自制乐器等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主题为“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雨”是大自然中的一景。音乐可以惟妙惟肖地表现各种各样的雨景:沙沙的小雨,哗哗的大雨,乃至狂风暴雨……它带给人们无限遐想,我们则从音乐中感受到各种各样的联想与想像,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教学重点 能够把歌曲的20小节曲调连起来唱。 教学难点 最后8小节的曲调 教学用具 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表演《踩雨》 1.夏日的雨声——沙沙沙;赤着脚丫踩在雨中——叭叭叭。这声音能构成美妙的音乐吗?请听歌曲《踩雨》。 2.聆听范唱。 谁能模唱开始的两小节“沙里格沙”?说明他既非常认真地听,又代表他的记忆力非常强! 3.我相信全体同学能自学唱出前面12小节曲调,注意轻声唱,不要影响周围同学。 4.听钢琴弹接下去的8小节。尤其是这8小节中的最后两小节曲调,有些难度,有一个什么节奏? 5.把歌曲的20小节曲调连起来唱一唱。 6.最后8小节曲调很容易,但注意有两小节稍有变化,要看仔细,唱准确。  7.要带着欢乐、活泼的心情,表现在夏天的雨中玩耍的情景,唱好这首歌。并用自制的下雨音响为歌曲伴奏。 8.谁在夏天的雨中踩过雨?说说你当时的心情? 9.我们大家想像一下当时的情景,作为一次艺术实践活动,轻松地、甜美地唱一唱。 10.小结:“沙沙沙、叭叭叭”这是多么美妙的音乐呵! 二、听《踩雨》 1.这首歌曲与本课表演的《踩雨》是同一内容,(同一词作者)但由于作曲者不一,所以歌曲的构思、风格也不一。如果说前者是几个人在玩踩雨的话,那么这首歌则是一群人在踩雨。 2.欣赏《踩雨》。 设问:歌曲表现出怎样的情景?什么地方能产生回声? 3.再次欣赏《踩雨》。 谈话:听了两遍《踩雨》,也唱过了另一首《踩雨》,能说出他们的同工异曲之奥妙吗? 4.选择打击乐器及自制乐器,边欣赏歌曲边轻轻为歌曲伴奏。 5.小结:不同人群的“踩雨”,不同的乐趣所在。 三、评价、总结。   板书设计: 第七课 雨 花 唱《踩雨》;听《踩雨》。 二次备课:                 教学回顾: 课 题 第七课 雨 花 周次 10-2 课时 3-2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唱好二声部合唱。 过程与方法:跟伴奏音带唱二声部曲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轻松活泼、风趣地表现歌曲,以表达校园的多彩生活。 教学重点 唱好二声部曲调 教学难点 自学二声部 教学用具 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聆听《雨滴》 1.主题名称导入: 我们用欢快的歌声,表现了雨花,钢琴是怎样描绘雨滴声? 2.初听乐曲的第一主题片断。 你能听出钢琴弹奏的雨滴声吗? 3.谁愿意到钢琴上来试试弹奏这雨滴声! 4.欣赏乐曲第一乐段。 设问:这一乐段给你什么感受? 5.欣赏乐曲第二乐段。 设问:这中间乐段在情绪上与第一乐段对比起什么变化? 6.介绍肖邦创作背景及生平。(见乐曲分析) 7.聆听全曲。如果班级中有学生能演奏此曲,请她(他)来演奏,效果更佳。 8.小结:雨滴带给人们遐想……。 二、表演《雨中》 1.这是一首带有通俗音乐风格的校园歌曲。 2.看着歌谱听一遍范唱。 3.用不同的颜色把相同的节奏与相同的曲调涂上,这样便于学唱。 4.再听一遍范唱。要求各声部的同学跟录音的范唱哼唱自己声部的曲调。 5.分声部自学曲调。 (1)把全歌分为两个部分: 前16小节为第一乐段,其余是第二乐段,分乐段自学。学好第一乐段,巩固第一乐段。再学第二乐段。 (2)跟伴奏音带唱二声部曲调。教师可参与第二声部给予支撑。 6.因为歌曲是表现学生自己的生活,学生很容易投入。 要求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轻松活泼、风趣地表现歌曲,以表达校园的多彩生活。 三、评价、总结     板书设计: 第七课 雨 花 听《雨滴》;唱《雨中》。 二次备课:                         教学回顾: 课 题 第七课 雨 花 周次 11-1 课时 3-3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从命题出发构思内容框架。根据框架选用素材进行创作 过程与方法:根据本课内容学到的“小雨”、“大雨”、“暴雨”…… 创作音乐——命题创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课的欣赏《暴风雨》和《踩雨》、《雨中》在音乐表现上的不同,但还是表现了雨的主题。音乐的表现变化无穷。 教学重点 创作活动 教学难点 边听边用神态动作……表现你对音乐发展过程的感受。 教学用具 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 一、聆听《暴风雨》 1.复习四年级(上)《羊肠小道》的第一部分。 设问:这段音乐你们听到过吗?它的名称是——?内容是——? 师生回忆四年级(上)《回声》中及聆听过的《羊肠小道》。 2.出示教学标题——暴风雨。 这段欣赏曲是继四年级聆听的`《大峡谷组曲》的第五乐章。 3.初听第一部分。 从乐曲的旋律中听到了你熟悉的主题吗? 从本乐曲的标题名称中,你认为这段音乐是描写了怎样的场景?(暴风雨前的宁静) 4.初听第二部分。 从这段音乐的音响中,你想像是怎样的场景?(狂风暴雨、电闪雷鸣) 5.聆听全曲(第五乐章)。 要求:边听边用神态动作……表现你对音乐发展过程的感受。 6.小结:这与《踩雨》、《雨中》就不一样了,是暴雨了,但还是表现了雨的主题。音乐的表现变化无穷。 二、创作活动 1.根据本课内容学到的“小雨”、“大雨”、“暴雨”……各人找自己伙伴或单独发挥自己的想像,创作音乐——命题创作。 2.构思: 从命题出发构思内容框架。根据框架选用素材进行创作。 3.因为是命题的自由创作,所以各种形式不限。 如:用各种音响的先后交织出现,组成一幅《狂风暴雨》; 再如:用数首表现“雨”的歌曲串联起来,加上打击乐器、串联词等。还可以小品形式、艺术造型、舞蹈等等各种艺术形式进行创作。 三、评价、总结。   板书设计: 第七课 雨 花 听《暴风雨》;创作“雨”的命题音乐。   二次备课:                         教学回顾: 课 题 第八课 冬 雪 周次 11-2 课时 2-1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习模进方法创作旋律。 过程与方法:歌曲表演时,注意两个乐段的对比,第一乐段注重叙述性,平稳而口语化,尤其是四个“告诉”,要体现对小动物的保护的环保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冬雪给大地带来严寒,雪景给我们带来银白世界的欢乐。这一自然现象给音乐文化提供资源。 教学重点 第二乐段是全曲的高潮,注重抒情性,表现对小动物的亲切和热情。 教学难点 注意弱起的节奏,用划拍法唱准。 教学用具 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表演《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1.解题导入:“雪花”、“梦”有关系吗? 这里的“梦”由谁在做?是小朋友?还是小动物?做什么“梦”?这就是本歌要告诉你的内容。 2.聆听范唱。 听完范唱,对歌名能理解了吗?雪花-梦-小动物-春风-梦醒。 3.再听一遍范唱,在“告诉小××”的间奏处,请大家轻轻随音乐拍手(XX)。 4.解决两处难点: “#2”的音高要接近“3”,这样“#2”就能唱准。 注意弱起的节奏,用划拍法唱准。 5.自学歌曲的曲调。 6.歌曲表演时,注意两个乐段的对比,第一乐段注重叙述性,平稳而口语化,尤其是四个“告诉”,要体现对小动物的保护的环保意识。 第二乐段是全曲的高潮,注重抒情性,表现对小动物的亲切和热情。 7.讨论:设问:(1)歌曲告诉了我们什么知识?(生物科普知识——冬眠) (2)还有哪些动物也冬眠?(知识的拓宽与延伸) 8.带着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的意识,有感情地唱好本歌。 9.小结:冬雪带给我们的益处——生态平衡。 二、聆听《踏雪寻梅》 1.这是我国近现代作曲家黄自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一首歌曲。简介黄自的生平。 2.欣赏《踏雪寻梅》。边听边看书上的歌词,如能将歌谱也同时展示,效果会更好。 3.讨论歌曲表现的内容。(歌曲抒发了主人翁在冬天,踏雪寻梅、勤奋读书、追求好时光的心情。) 4.再次聆听。鼓励学生看着歌谱,轻轻哼唱。 5.小结:这是20世纪30年代以描绘雪景为题材的歌曲。 三、聆听《打虎上山》 1.初听《打虎上山》。介绍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剧情中的《打虎上山》唱段的背景。 2.聆听引子音乐,体验“莽莽林海、广阔雪原”的壮丽景色。 3.复听全唱段。学习杨子荣的英雄气概。 4.小结:这是京剧描绘的雪景及英雄穿林海跨雪原深入匪巢消灭匪徒的豪情壮志。 四、评价、总结。 板书设计: 第八课 冬 雪 唱《雪花带来冬天的梦》;听《踏雪寻梅》、《打虎上山》。 二次备课:         教学回顾: 课 题 第八课 冬 雪 周次 12-1 课时 2-2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找出相同节奏的乐句,学唱第一乐句曲调。 过程与方法:在掌握第一乐句曲调识谱的基础上,自学第二、第三、第四乐句(每句3小节),并找出其中的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虽然祖国各地很多地方未能观其美景,

【小学音乐五年级第九册音乐教案「打印版」第六至第八课】相关文章:

打蚊子的小班音乐教案08-25

音乐第九册叮铃铃教案03-05

大班音乐教案《打莲湘》05-17

《音乐与绘画》教案-小学音乐教案01-21

小学音乐五年级第九册音乐教案第一课(通用6篇)05-23

《爷爷为我打月饼》音乐教案09-18

爷爷为我打月饼音乐教案08-31

音乐第八课新年好的教案12-07

小学音乐教案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