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组教案 9 泉城初稿

时间:2021-12-16 10:01:10 教案 我要投稿

四年级组教案 9 泉城(初稿)

  学  科     语文  (第七册) 主备教师 刘瑛 授 课 时 间 第 周  月 日 使用教师     课 题   9、泉城(第一课时)   教 学   目 标   ⒈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⒉理解第1自然段的段式,会用有的……有的……练写课间活动的一个场景。 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⒋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观,体会泉城的泉水多,泉水美,激发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品德。 教  学 重  点 难  点 1、理解生词。   2、理解第1自然段的段式。 教学方法与手段 导引法、朗读法、   教 学 准  备 搜集有关济南的泉的资料。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一、  直接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景色秀丽。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泉城---济南。(板书课题) 2、谈话: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查阅了关于泉城的资料,下面我们小组合作交流一下,看看你对泉城了解了多少。 同学们知道得真不少,看来课前下了一番苦功。 3、审题:现在谁能告诉我你现在最想知道的'是什么呢 二、听读课文,自学生字 1、谈话:让我们带着疑问,一同走进泉城去看一看,读书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轻声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多 读几遍,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 词义。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词,读完了课文,谁来试着读一下黑板上的生字? (2)谈话:读得真好,谁还想来试一下? (3)真不错,下面我们开火车读生字。 (4)谈话:这一排的同学都会了,那我们齐读生字。 (5)重点理解下列词语。   汇注  悬崖  昼夜暄腾  晶莹剔透 秋雨潇潇 4、谈话:看来同学们对生字词掌握得不错,下面我们可以和作者一起去游览泉城了。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1自然段,数一数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告诉我 们什么? 2、默读第二句,看看这句话共有几个分句,从哪几个方面来写 济南的泉水的?用不同的符号标出,并且批注。 3、组织讨论,相机出示: (1)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有的晶莹剔透,好 像明珠散落;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 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 提问:①这句话有几个分句?描写了什么?想像一下,那是什么 样的情景? (这句话有4个分句,前两句写泉的行,后两句写泉的声音。) A、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 (由于白浪上下滚动、翻腾,所以看起来像银花盛开一样。说明泉水非常美丽。) B、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 提问:谁来为我们模拟一下虎啸狮吼呢? 谈话:模拟得逼真吗?让我们为他逼真的拟声鼓掌! C、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 秋雨绵绵,秋风萧瑟,写的都是秋的凄凉,秋天容易让人感觉悲楚,情绪低沉。  提问:秋天的雨尤其如此。谁知道秋天的雨声有什么特点呢? D、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 (泉水就像珍珠一样晶莹透亮,闪着光亮。我仿佛听到了珍珠落地的清脆的声音 。) 谈话: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太神奇了!    ②作者为了把泉的不同形态和声音写出来,用什么词连接的? (有的……有的……)   ③谁能用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小结:第二句话从形态和声音写出了泉水的美丽。 (2)谈话:济南72泉,最著名是哪些?指名读第三句。 提问:著名是什么意思?(有名) (3)通过对这一段的学习,现在你对济南的泉水有什么印象? 4、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注意读书的时候仔细体会一下泉水的美丽,神奇,把体会融于课文的朗读之中。 指导朗读。(一、三两句声音高些,二、四句声音要低缓) 范读,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小结:学习了第一小节,你有什么体会? 二 次 备 课 课 外 作 业 设 计 ①听写,习字。 ②熟读课文,熟背第一小节。 ③根据课文内容,搜集济南名泉的图片及各种资料。     板  书   设  计     像银花盛开 珍珠泉     像明珠散落 五龙潭 多 天下   泉城   似虎啸狮孔 黑虎泉 美 闻名 (济南) 似秋雨潇潇   趵突泉     教  学 反  思               参  考 资  料  

【四年级组教案 9 泉城初稿】相关文章:

四年级组语文教案(初稿)03-11

四年级组教案 练习3 (初稿)03-11

四年级组教案 12 桂花雨(初稿)03-11

五年级组语文教案 9推敲2(初稿)03-11

五年级组语文教案 9推敲 1 (初稿)03-11

四年级组教案 11田园诗情 (初稿)03-11

四年级组教案 10 九寨沟(初稿)03-11

六年级组教案 练习1 (初稿)03-11

六年级组教案 习作1 (初稿)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