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作文教案 构思是源,表达是流

时间:2021-12-16 09:49:29 教案 我要投稿

初中语文作文教案 构思是源,表达是流

初中语文作文教案: 人教新课标语文七年级-实施作文辅导教学案例之二: 构思是源,表达是流 实施新课标初一作文辅导教学案例之二:构思是源,表达是流——从教方法入手,引导学生在构思中提炼主题的尝试  [案例主题] 初一学生的作文主题不够明确,原因主要有三:1、写作目的不明确。缺少写文章是给别人看、是在宣传自己主张的意识。2、缺少思考、精心构思和写提纲的良好习惯。3、缺少构思时提炼主题的方法。4还没有脱离举例作文的禁锢。我从变换读者对象改变结尾点题入手,引导学生在构思中提炼主题、画龙点睛,使文章活起来。 [案例描绘] 一、教师提问,请学生思考和回答 教师:同学们,幼儿园小朋友做了错事,为什么阿姨给他讲小动物的故事而不讲《三国》和《水浒》的故事呢?讲故事是奖励他吗? 学生1:是为了教育他们。 学生2:讲小动物的故事,小孩爱听,讲别的他们听不懂。 教师:成人做了错事,也给他们讲小动物的故事行不行?(学生们纷纷笑了)刚才两位同学的回答说明两点:第一,讲故事要让别人爱听,第二,故事要有教育意义。我们先想想怎样才能把故事讲的让别人爱听呢?我们看《散步》 是记录了怎样一个过程的。 学生3:回答(教师写板书,直至写完三个结尾) 二、教师提问,组织学生给《散步》加结尾——点题 教师:如果这篇文章写给成人看,我先给她加一个结尾:”我们遵从了老人的意见,因为我们不但要满足老人的物质需求,还要尽可能地尊重他们的意见,给老人以精神上的满足。让老人过一个幸福的晚年”。 教师:如果是给小学生看、给中学生看,请同学们分别加一个结尾。先写在本上,一会请同学读你加的结尾。 学生4:写给小学生看。“我看着儿子说,儿子(学生们笑),你长大可要向你妈妈和我学习孝敬奶奶呀,做一个大孝子”。 学生5:写给对中学生看。“此刻,我多么想对儿子说,我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儿子你是否意识到,当你享受爱的同时,也将接过了老一辈身上的责任”…… (1)满足精神需求 起因— 经过(后来呢?……后来呢?……后来呢?……后来呢?)— 结尾 (2)做大孝子 一家四 母亲要走大路 我要分 母亲照顾 我背母亲 ( 3 )接过责任 口散步 儿子要走小路 成两路 孙子走小路 妻子背儿子 三、教师组织学生总结构思技巧 教师:同学们,加上这三个结尾,文章就好理解多了,这就叫“画龙点睛”。不用说,你一定喜欢第三个结尾吧。请问,如果没有前两个结尾比较,你能够看出第三个好吗? 同学们,“叙述故事情节要回答四次提问,提炼主题要先假设读者,再写出三个结尾,选其中一个自己最满意的”这些构思技巧。要记住:作文必须写提纲,写提纲必须回答个提问、具备三个结尾,这是硬性要求。我们一起编一段顺口溜,记住这些要求。 教师示范:四个回答不能丢,三个结尾选最优。 油求辙 学生填空:四个回答不能忘,三个结尾选最( 棒 )。 江阳辙 四个回答不能(少),三个结尾选最(好)。 遥条辙 [案例自评] 1、紧扣语文“新课标”(7—9年级)写作要求。引导学生从具体事例中悟出写文章是给他人看的,必须表明自己的主张,才能让人爱读,才能教育别人。 2、通过结尾“三选一”,给了学生提炼主题的方法,也解决了作文缺少结尾的问题。确实有些难度,但是作文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创作),在作文教学中必须有硬性要求,才能强制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并形成能力。 3、采用 “顺口溜”,有利于学生掌握作文构思要求,也利于教师检查学生的写作过程,形成良好的作文氛围——氛围强于制度、强于要求。 实施新课标初一作文辅导教学案例之三:交流是一种重要的合作学习形式——利用相互交流帮助学生打好腹稿的尝试 北京市樱花园实验学校 孙世泉 [案例主题] 学生作文构思是源、表达是流,只要头脑里有故事,不管用什么方法,总会讲出来;否则,语言再好也无话可说。如何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打好腹稿的良好习惯,是作文教学的关键环节。 [案例描绘] 一、教师出作文题目,组织学生讨论 教师:同学们,现在黑板上有两个半命题作文题目:一个是《我的XX》,另一个是《我和XX》,写爸爸、妈妈、奶奶、叔叔、弟弟、妹妹都行,只要是家里人都行。大家看这两个题目有什么不同? 学生1:《我的XX》要写我的XX是一个什么样的XX;《我和XX》是写我们两个人的。 学生2:《我和XX》是写我和XX关系的,或者写两个人对待一个问题的看法和态度的。 教师:同学们拿出作文本,按照“四次回答、三个结尾”的要求,写其中一个题目的作文提纲。一会请同学在全班讲。 二、学生交流 学生3:讲《我和小弟》。概要:两人抢着给爷爷倒酒把酒瓶摔后,弟弟大哭,我扫走碎酒瓶还向弟弟道歉,受到爷爷的表扬。 学生4:讲《我的妈妈》。概要:为方便同学给我过生日,妈妈做完饭就躲出去,当一个同学得知后毅然离去,使“生日宴会”不欢而散。 学生5:讲《我和奶奶》。概要:奶奶总给我钱,爸爸不让要,我就用这些钱给奶奶买东西送去,妈妈知道后表扬了我。 学生6:讲《我的奶奶》。概要:我、我妈和我爸一到奶奶家,奶奶就一个人忙着做饭,什么活都不让我们干,结果我们不敢轻易去了。 三、组织学生评论——你喜欢哪位同学的(故事)提纲 学生7:我喜欢《我的妈妈》,他讲的故事有过程、有曲折。还告诉我们要理解家长,不能老想自己合适。 学生3:老师!XXX《我的妈妈》中的“同学不欢而散”,是他看了我的提纲才改的,开始不是这样(同学们笑了)…… 教师:听了别人讲的,可以改自己的提纲,这叫互相启发、互相借鉴。 学生8:《我的奶奶》我喜欢又不喜欢。我喜欢她讲了两件事,不喜欢他们因为怕奶奶累就少去奶奶家。你们去多了奶奶才会让你们干活。 学生9:我喜欢《我和小弟》,故事有过程,结尾告诉我们哥哥姐姐要让着弟弟妹妹。 四、教师总结 构思是一个酝酿、提炼、完善打好腹稿的过程。同学们除了按照“四次回答、三个结尾”的要求写好提纲,还要互相启发、从书本中汲取可用的方法补充到你的作文中来。下面请同学们进一步修改你的提纲。 [案例扩展] 通过交流完善构思,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培养学生学习、做事精益求精的精神的好方法。合作式学习的核心就是相互启发、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作文一定要从“实战”出发,让学生在课上完成。每次必须拿出30分钟的时间,或全班或分四人小组交流“构思”。这样不仅互为台阶,共同提高,而且也给写作基础差的学生以更多的模仿、复述材料,使他们从而得到较大的提高。 实施新课标初一作文辅导教学案例之四: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运用——用生活中的材料,引导学生在记叙中增加描写的尝试 北京市樱花园实验学校 孙世泉 [案例背景] 将“说”与“写”结合,把作文简单理解为“笔谈” ——用笔说话,是解决学生能“说”不能“写”的重要方法。用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悟书面语言的`特点,强调在记叙中增加描写,使文章有血有肉。 [案例描述] 一、教师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 师:同学们想想,为什么将电视节目中人物的对话打出字幕时要加进一些括号,补上一些词句? 生1:不加上这些括号和词句,别人就看不明白。 师:电视节目中的人物交谈肯定没打字幕,为什么他们能听明白呢?生活中有没有“说”能让别人听明白,而把说的话写到纸上反而别人就看不明白的例子吗? 生2:比如,两个同学一见面就问:唉,上哪儿呀你?被问的那个人指指手中的手电筒说:“没电了!” 师:你把叙述和描写的文字去掉,只说对话看看效果。 生2:唉,“上哪儿呀你”?“没电了”!(同学们笑了) 生3:那天中午,一个小伙子看见邻居自行车后面挂着煤气罐就说:没气了?推自行车的回答:没气了。小伙子又说:我们家有,先上我那做去。 师:你也把叙述和描写的文字去掉,只说对话看看效果。 生3:“没气了”?“没气了”?“先上我那做去”。(同学们笑了) 二、教师总结 刚才听了两位同学去掉叙述和描写文字对话,都感到可笑。可是现实中这样的对话随处可见。那么,为什么大家不感到可笑呢?因为,是在具体的生活环境——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语言。而讲故事和写记叙文脱离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因此必须把有关的情景、动作描写出来,把话说完整。否则,别人就不明白。 怎样才能够做到这一点呢?很简单,写完作文必须默读(最好大声读)几遍,看看是否与你见到、想象的情景和见到的人说的话基本交代清楚:少的补、错的改、累赘的删。最好与别人互相修改。 下面请同学们交换作文,互相修改。 [案例反思] 实践性教学原则应该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如果不举电视字幕的例子,很难讲名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的区别,也很难减轻修改作文(语言)的标准。同学们的作文注重对话,而忽视交代情景,删去叙述和描写语言所出现的“笑话”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从反面强调了加上描写的文字,才能使文章更为丰满。

【初中语文作文教案 构思是源,表达是流】相关文章:

高考作文快速构思法之索源01-15

中国现代哲学的源、流与结构考07-10

山东诸城派古琴的流源及创立论文09-09

孔、孟、荀儒家伦理思想的源与流07-10

对传统道德的继承和超越:现代道德的源与流07-07

构思10-24

如何构思作文08-15

燃气源开槽导管三维流场的数值模拟07-15

如何构思作文 -作文01-01